五年级第5课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搭石”这种围赤定石的方法。
–掌握使用石块进行搭建结构的基本技巧。
–能够通过搭建石结构培养观察力、耐心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搭石活动,培养学生的友爱和团结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整理好所需的石块、图纸和搭石工具。
2.确保教室桌面整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3.准备好介绍“搭石”活动的教材和视频资料。
4.分组准备好小组合作所需的任务分工表和合作规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搭石”这种方法的应用领域和意义,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搭石现象。
•看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对搭石活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学习搭石方法•教师示范搭建基本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模仿操作。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石块的形状和大小,制定搭石的计划。
3. 小组合作搭石•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搭石任务。
•学生按照任务分工表,合作完成搭石任务,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4. 展示和讨论•每组完成后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学生彼此欣赏和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搭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反思•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能积极合作?•学生在搭建过程中表现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如何?•教师是否充分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搭石”的意义?•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设计或引入更多互动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延伸阅读•《搭石的由来和发展》:探究搭石在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和应用。
•《搭石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搭石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六、参考资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搭石》课本教材•互联网相关资源搜索以上是本文对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 人美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2.熟悉近景、中景、远景的基本概念;3.掌握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透视现象的应用;2.近、中、远景的概念;3.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难点1.在绘画中运用透视表现景深和音量感;2.两点透视中角度和比例的把控。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新知导入老师放映PPT,展示两张画作:一张是画的一个街景,另一张是白天的街头市场。
请学生在观看画作时,思考这些画作有哪些特点,能够发现哪些绘画手法被运用到了?2. 透视现象的应用透视是指观看物体时由视锥形为基础,切割出来的物体表现形式。
在绘画中,透视现象是指将平面上的图形或形体用直线法表现在平面上,在绘画中表现的是景深和音量感。
老师介绍透视现象的概念,并带领学生看一些典型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展示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
3. 近、中、远景的概念近、中、远景指的是在视觉范围内离观察者有不同距离的景物。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近、中、远景的示意图,并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图片,认真观察细节并感性理解。
4. 单点透视的绘画方法单点透视是一个简单而常用的透视方式,表现一个场景的景深和坐标系中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变化。
老师演示单点透视的绘画方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5. 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两点透视是一种常用的透视方式,是表现长方体等立体物体时常用的透视手法。
通过介绍两点透视的相关概念和关键点,辅以具体的步骤演示,让学生掌握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6. 练习给学生布置练习,让学生练习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讲解和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布置作业来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绘画作品的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是掌握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和单点透视、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通过展示和讲解典型的绘画作品,学生对透视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获得了实际的技能提升。
科目信息技术
年级五年级
教师_______张津_____________
说明
谨对课时计划的各项目填写要求,说明如下:
1、指定时间。
填具编写课时计划的完成时间。
2、课题。
填具序码、课题的表述。
3、教学目的。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知识技能教育的内容;
②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③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4、重点。
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
5、难点。
教材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6、课堂类型。
单一课、综合课或者其它。
7、教学流程。
写清上课的结构为框架的对教材内容做教学法处理的内容。
●检测预习、交代目标、合作共享:师常规提问,检测生预习,生按提
纲自学、互学、组学,师生互动,交流研讨,教师适时点拨,共同解决问题。
●质疑问难、交流探讨:生质疑、探究,师释疑。
●新知检测、精设预习:巩固练、精化练、拓展练;师布置下一课时预
习内容。
8、预习案。
按格式精心设计,做到教师教学设计、预习案及学生预习集相吻合。
9、板书设计。
侧重对于年青教师的备课要求。
10、教学反思。
填写课堂教学效果,一分为二地检验教师备课的质量及学习学习状态做进一步地修改、完善。
汤河学校导学案(信息技术科)
教学反思
附课件:。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同学们,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
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
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吕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生字(1)给生字注音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牧蓑遮醉媚锄剥本课比较难记的字是________,我采用的识字方法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多音字“清平乐”中“乐”字读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____。
“最喜小儿亡赖”中“亡”在这里读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____。
“溪头卧剥莲蓬”中“剥”在这里读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____。
3、把三首古诗词认真地朗读两遍。
二、合作探究根据注释理解诗意弄:________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蓑衣:_________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搭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悟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心灵之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每想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板课题)2.请学生们齐读课题,提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想一想什么是搭石?用波浪线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2)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汇报,老师引导学生们抓住“脱鞋绾裤”这个词并从读中感受搭石的美。
3.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并用横线画出来。
(三)深入体会,品味搭石过渡: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1.学生默读2-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学生依顺序来交流汇报。
3.学生齐读,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4.小组讨论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教师用小组读、个别读、男女赛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来体会画面的美。
5.理解“绰”是的三种意思,出示: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6.让学生伴随音乐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英语导学案(教案)编号:2019-2020五年级课题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课型阅读课主备人审核人时间第四课时流程具体内容教法指导学习目标1.复习Unit5的知识重点。
2. Can understand story time part and know what happen in the story .Important &difficult points(重难点)1.Can master unit5 ‘s words and phrases2.Can use There is /There are 和位置关系。
自主学习1. Read these words and speak out Chinese meaning .clock plant bottle bike photo abovebeside between in front of2、Recite“ Let’s talk” part .3.Let’s check1).Listen to the tape and tick or cross.2).Listen again and write .There is a _____________on the desk .There are two _____________above the desk. Story time (准备头饰:monkey, bird, can, bear , rabbit, fish )3).Listen to the tape of story time .4).Students read this part .5)、Find out key’s sentences :There isa can beside the river.I want to go home .A naughty bear kicks the can…6、 Teach these key’s sentences.合作探究`1、Role play (让学生戴头饰扮演不同的人物表演整个故事)2、Repeat the story .(教师可给一些提示)3、Role play (main sentences: page46-47)所剩时间而定。
感念慈母心矢志好好活——《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深沉含蓄的抒情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重点难点】1.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2.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任务二:诵读·把握基调节奏任务三:研读·品析“好好儿活”任务四:悟读·理解“好好儿活”【学习过程】我校“春蕾”文学社准备把《秋天的怀念》拍成微电影,并进行演员遴选,请你参与,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演员遴选资格。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由于名额有限,本次演员遴选采取“字词常识积累”闯关的形式领取门票,闯关成功的同学才能获得入场券。
请同学们闯关。
第一关: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仿膳.()豌.豆()第二关: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2)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3)颜色鲜艳而美丽。
()(4)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形容说话啰唆()第三关:请根据你课前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史铁生(1951-2010),人,作家。
他的早期创作富有想象力、精致绵密,中后期创作偏重于精神探索。
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本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
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年仅四十九岁的母亲因肝病早逝。
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
第5课第一课时条理清楚话表格鄌郚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张有荣一、教学目标1、了解表格的用途及其优点。
2、了解表格的基本组成。
3、学会表格的创建。
4、学会表格中行列的插入方法。
5、学会表格中行列的删除方法。
二、重点难点1、重点:表格的创建、行列的插入和删除。
2、难点:表格的创建。
三、预习学案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表格有哪些?他们都有什么用处?那我们如何制作一张跟我们常见表格一样的表格呢?四、导学案任务一:小小表格我设计制作一个4行5列的表格。
步骤:1)新建一个Word文档。
2)输入标题“通讯录”。
3)敲回车键换行,使插入点光标定位在第二行,如下图所示。
4)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在“插入表格”按钮下方出现一个表格模板。
如下图所示。
5)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模板左上角的单元格中,然后再向右、向下移动。
鼠标指针经过的白格会变成蓝格,同时模板底部显示的行数和列数也在不断变化,前面的数字是行数,后面的数字是列数。
当模板底部出现“4×5表格”时(如下图所示),单击左键,一个4行5列的空白表格就出现在编辑区了。
6)将插入点光标定位在第一行的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姓名”。
7)输入表格“通讯录”中其余的文字,如下面所示。
8)在表格中输入红太郎三位朋友的个人信息,如下图所示。
9)将文档保存到桌面,文件名为“通讯录”。
任务二:行列插入一定招在表格“通讯录”的最后添加一行。
步骤:1)单击第四行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将插入点光标定位在表格的最后一行,如下图所示。
2)单击菜单栏上的“表格(A)”,打开“表格”菜单。
将鼠标指针指向“表格”菜单中的“插入”,出现一个子菜单(如下图所示)。
单击子菜单中的“行(在下方)(B)”命令,就在表格的最后插入了一个新行。
3)在插入的行中输入内容。
(如下图所示)4)保存文件。
任务三:行列删除我做主删除表格“通讯录”的最后一行。
步骤:1)单击最后一行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将插入点光标定位在表格的最后一行。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5课《画龙点睛》人教新课标本次美术课程,我们将学习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画龙点睛。
这种技法的名称意味着为一幅画作增添最后的神韵,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可以:1.理解中国画中的画龙点睛技法;2.掌握画龙点睛技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运用画龙点睛技法丰富自己的作品。
二、学习材料本次美术学习所需的材料为:1.画笔;2.水彩颜料;3.毛笔。
三、学习过程1. 了解画龙点睛的概念画龙点睛是中国画中的一种重要技法,意味着通过加入一些细节或符号,使画作更加生动、有趣、神韵十足。
画龙点睛在中国文化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引导婴幼儿向德行人物看齐。
2. 学习画龙点睛的基本步骤•第一步:确定画面需要突出表现的对象。
例如,一张画中的猫需要通过画龙点睛技法来增强其个性特点;•第二步:选择合适的画笔和颜料,在需要突出表现的对象上使用细腻的笔触,画出与画面其他部分不同的特点;•第三步:在需要突出表现的对象细节上增加符号或其他细节,例如画出猫的眼睛、耳朵等细节。
3. 演示画龙点睛技法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理解画龙点睛技法,老师将会在黑板前进行演示。
•第一步:在黑板上画出一张简单的图案,例如草丛;•第二步:确定需要突出表现的对象,例如一只蝴蝶;•第三步:使用画笔和颜料,在蝴蝶的身上涂上不同的颜料,例如红色、黄色等;•第四步:在蝴蝶身上增加细节,例如画出蝴蝶的翅膀。
4. 在自己的画作中使用画龙点睛技法•第一步:同学们选定自己的绘画作品;•第二步:确定需要突出表现的对象;•第三步:根据突出表现对象的特点,使用画笔和颜料在其上使用细腻的笔触进行准确的描绘;•第四步:在需要突出表现的对象细节上增加符号或其他细节。
四、作业本次作业是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尝试使用画龙点睛技法。
同学们应该选定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在需要突出表现的对象上使用画龙点睛的技法增加符号或其他细节,使其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神韵十足。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导学案-5课我要学好它通用版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信心,以及自信心对我们的重要性;2.能够识别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认识自己;3.能够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制定出改进计划,提高自我素质。
二、情感目标1.提高自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2.尊重自己,珍惜生命;3.同时也要尊重和珍惜他人,学会合作。
三、学习重点1.什么是自信心;2.如何识别自己的优点和长处;3.如何找准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四、学习难点1.如何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保持中立;2.如何找准自己的不足,而不让其成为消极因素;五、教学重点1.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讨论、研讨会;2.教学手段:课件、黑板、彩笔、纸张。
六、教学内容1. 了解自信心•定义: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取得成功的信任。
自信心强的人,碰到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不会轻易放弃;而自信心较弱的人,则会轻易感到沮丧和无助。
•自信心的重要性:自信心可以提高人的兴趣,增强人的动力,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影响整个人的身心健康。
2. 识别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到自己的优点:1.回忆过去自己的成功经验,从中发掘自己的优点;2.从他人的反馈中,寻找自己的优点;3.参考周边的成功人士,找到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
•发挥自己的优点:1.运用自己的优点,提高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学会适当强化自己的优点,增加自信心和自尊心。
3. 找准自己的不足•如何识别自己的不足:1.总结自己的过去失败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2.从他人的反馈中,寻找自己的不足;3.对比周边的成功人士,找到自己的不足。
•制定改进计划:1.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分析;2.制定出改进计划,并逐步实施;3.对过程进行反馈和总结,不断调整并完善改进计划。
七、课堂设计1. 情境体验1.以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一下自己的自信程度,提高对自信的认识和重视;2.设计一个小幅剧本,让学生在班内自信大比拼中切磋、展示自己的自信程度,以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2.讨论1.就自信心、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自己的不足等方面,在班内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个人的经验与看法;2.整理学生的讨论成果,并放到班内公示板上,以促进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持续性关注和关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讨论: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教师活动11.出示自制摆1分钟摆动次数的数据汇总表。
2.提问:上节课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摆的等时性”的结论。
这节课我们再来观察这些数据,同学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3.谈话:同学们都好聪明啊,都发现了不同小组摆的快慢是有不同的,那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摆的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板书标题)活动意图说明:在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已经发现不同的摆摆动速度是不同的,就这个问题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在这一活动中,老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让学生利用原有认知进行头脑风暴,引出本课研究内容。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2、4)学生活动2: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1.讨论: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
2.小组汇报讨论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教师活动21.提问:要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该如何进行实验?需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要改变哪些条件?哪些条件又不需要改变?2.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小结实验方法及要求。
4.分发材料,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及记录。
实验方案问题:假设:实验器材:需要改变的条件:不需要改变的条件:学生活动3: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1.讨论: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
2.小组汇报讨论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4.小组汇报实验数据。
教师活动31.提问: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的实验又该如何进行?2.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小结实验方法及要求。
3.分发材料,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及记录。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的理解和展开是极为重要的。
在实验方案中组织学生讨论需要改变的条件和不需要改变的条件使同学明白如何控制变量展开研究。
Unit 1 Lesson5 Who Is Hungry? 导学案审核人:Grade:Group:Name:Designer: Jing Lu Date:You are the best! ( 你是最棒的!)
【学习目标】
1、重点词汇:有关食物名词
2、理解并掌握句型:
1) Who is hungry? 2)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 would like some____
3) Would you like some______? Yes, please./No, thanks. 4) May I have some…?Sure!【学习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句型:
1) Who is hungry? 2)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 would like some____
3) Would you like some_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 4) May I h ave some…?Sure!【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课前准备】录音机
【学习流程】
I.Class Opening
T: I am hungry, I would like some dumplings. Would you like some dumplings? Ss:______________.
II.展示交流
1.(看看你的预习成果)写出下列单词并给单词分类:
汤__________ 三明治__________ 水果__________ 饺子_____________
面条___________ 苹果___________ 橘子_____________葡萄___________ 小吃,点心,零食________________
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内组长组织读课文,个人展示读课文。
3、小组交流,说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4、分角色朗读表演对话。
III:反馈拓展
1.根据中文提示,回答问题。
1)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以“一些水果”回答)
2)Would you like noodles ?(作肯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What are you doing ?(以“看电视”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词成句。
1)you, would, some , like , nood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ould, what, you , to , eat , l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re you quick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Lesson5 Who Is Hungry?,你都学到什么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评价(good/great/wonderful) 小组评价(good/great/wonderful)
教师评价(good/great/wonde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