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第5课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8
萌娃必备: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拍皮球人伴奏教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深刻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小孩子的影响。
在教育小孩子的过程中,合理编写音乐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拍皮球人伴奏教案,它适合一年级下册的小学生学习,教学时间为40分钟,目的是教会孩子们发现、认识身体的每一部分,活动前要预备好音乐器具。
一、教学目标:1、知道和掌握“拍皮球人”的节奏和歌词;2、能够正确地模仿成人指导的动作和舞台表演;3、发现和认识身体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手和脚;4、通过唱歌与动作互相配合,培养孩子们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二、教学过程:1、先拉伸全身,唱一首轻快的歌曲。
2、引入新的歌曲——《拍皮球人》,介绍节奏和歌词,并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
3、分发乐器(排鼓、小手鼓、木鱼、铃铛),将学生们分成几组。
老师指挥,学生们在节奏下演奏乐器。
4、跟着歌词和节奏,老师教唆孩子们如何模仿皮球人的动作,手和脚交替运动。
5、学生们分成小组,根据音乐,在舞台上表演皮球人的动作。
6、学生跟着教师的指导,唱出《拍皮球人》歌曲的本颂,加强记忆。
7、老师和学生们再一次表演皮球人的舞蹈,学生们演奏乐器,另一些学生跳舞。
三、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歌词;2、通过舞蹈活动发现和认识身体的各个部分;3、通过演奏乐器和跳舞的互动,培养孩子们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时长:1、预备时间:10分钟2、教学时间:30分钟3、总时间:40分钟五、教学典故: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唱一首红色的小调,让他们理解音乐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向他们介绍乐器和声音的概念。
六、教学小结本文介绍了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拍皮球人伴奏教案,该教案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注重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歌词,通过舞蹈和演奏乐器的互动,让孩子们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培养他们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唱歌和动作的配合,让孩子们得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教育的内容。
小学音乐第一册第五课《爱劳动》教案(三课时)课前分析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
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模仿能力比较强。
因此,要利用儿童的自然噪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是当前首要任务。
二、课程标准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劳动最光荣》的欣赏及《洗手绢》的学唱,感受并能表现劳动的快乐,表达“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及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适当地加以表演。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帮助来创编歌词及动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绢》。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有利途径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1、初听歌曲。
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用小耳朵去听听,这里都有什么小动物?他们都在干什么?——[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2、感受情绪。
你觉得小动物们在劳动王国里生活得快乐吗?(生答)让我们也跟着小动物们快乐得跳起舞,感受一下劳动王国里快乐的生活吧。
复听歌曲《劳动最光荣》,生自由律动。
3、拓展情感。
爱劳动的小动物:大公鸡、小喜鹊、小蜜蜂。
不爱劳动的小动物:小蝴蝶三、节奏练习。
我们班的小朋友是不是个个都爱劳动呢?(大部分举手)大家平时都做过值日生吗?1、模仿扫地和擦桌子的动作。
Unit5 Listening,Reading and Thinking 素养导学案课前预学区I. 匹配词义( ) 1. soul A. n. 演播室;(音乐的)录音棚;工作室( ) 2. virtual B. n. 乐队;带子( ) 3. composition C. adj. 浪漫的n. 浪漫的人( ) 4. studio D. n. 成分;(音乐、艺术、诗歌的)作品( ) 5. band E. n. &. vt. 概述;概要( ) 6. romantic F. adj. 很接近的;虚拟的;事实上的( ) 7. outline G. 安装好(设备或机器)( ) 8. ache H. n. 灵魂;心灵( ) 9. set sth up I. 参加……选拔(或试演)( ) 10. try out J. vi. & n. 疼痛Ⅱ.默写单词1. ________n. 能源;能量;精力2. ________adj. 普通的;平凡的3. ________adj. 原来的;独创的;原作的n. 原件;原作4. ________n. 现象5. ________n. (焦虑、痛苦的)减轻或消除;(不快过后的)宽慰、轻松或解脱6. ________adj. 先前的;以往的7. ________n. 巨大影响;强大作用;冲击力8. ________adv. 以某种方式(或方法);不知怎么地9. ________n. 反应;回应10. ________n. 治疗;对待;处理Ⅱ. Skim the passage on Page 52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is passage?A. Eric Whitacre-the composer.B. The virtual choir.C. Influence of the virtual choir.D. Compositions of Eric Whitacre.Ⅱ. 话题探究(选做题)Recite the following sayings about music and voice your own opinion about music according to them.1. Music has charms to soothe a savage breast, to soften rocks or bend a knotted oak.(William Congreve)2. Sunshine can burn you; food can poison you; words can condemn you; pictures can insult you;music cannot punish-only bless.(Artur Schnabel)3. Music is the universal language of mankind.(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课中导学区研读教材Task 1 Pre-readingLook at the following pictur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 Match each band with its name.(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5)________A. The BeatlesB. The Backstreet BoysC. Twelve Girls BandD. The EaglesE. Beyond2. Can you list some songs of each b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ich band do you like best? Wh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2While-reading1. Read the passage on Page 52 and 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each paragraph. ( ) (1)Para. 1 A. The cre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rtual choir.( ) (2)Para. 2 B. What the virtual choir means and its significance.( ) (3)Para. 3 C. Eric Whitacre’s life before the creation of the virtual choir. ( ) (4)Para. 4 D. The virtual choir is 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2. Read the passage on Page 52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1)What is the correct order of making a virtual choir?a. Upload these videos onto the Internet.b. Put all videos together into one.c. Record yourself while you perform alone on video.d. See a virtual choir online.A. cabdB. bcadC. dabeD. abed(2)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virtual choir?A. Negative(消极的).B. Positive.C. Objective.D. Doubtful.(3)When did Eric Whitacre fall in love with Mozart’s classical music?A. He began studying music.B. He received a video of a girl.C. H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D. He sang for the university choir.(4)When was the Virtual Youth Choir for UNICEF first seen on stage?A. ln1988.B. In1997.C. 1n2009.D. In 2014.Task 3 Post-reading1.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on Page 52.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on Page 52,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virtual choi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What impact do virtual choirs have on our liv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思学区夯实基础I. 完成句子1.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that Isuch a grand celebration.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如此盛大的庆典。
本篇文章介绍的是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主题为“火车开啦”,辅助教学资源采用“人音版”。
该教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体会火车行驶时的氛围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火车行驶时的氛围和节奏。
2.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声音的感知和模仿。
2. 歌曲的合唱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准备好人音版的《火车开啦》曲,教室内要有音箱和麦克风以及教学板书等。
四、教学过程1. 初识歌曲让学生听一遍人音版的《火车开啦》来感受火车的氛围和节奏。
再一起唱一遍歌曲,让学生模仿人声唱出音乐,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歌曲中的欢快和节奏感。
2. 试听乐器模仿接着老师可以从音乐教学辅助资源中选择几个乐器音效,让学生试着模仿这些音效,例如汽笛声、火车轨道的声音、火车轮子转动的声音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声音和节奏的感知和模仿能力。
3. 进一步合唱让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出现“呜呜”和“唿嘘”等声音,从而合唱出一个模拟火车开动时的场景。
老师可以用手掌声或敲桌子等方式来当做火车轨道的声音。
4. 齐唱歌曲接着老师可以让孩子们齐唱歌曲,体验火车行进的欢快节奏。
在唱歌的时候要注意音调的准确,各声部之间的协调和合理分工。
5. 探索歌曲细节当学生已经较为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歌曲的细节,例如歌曲内的一些小节和休止符,以及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等,从而更好的理解歌曲和练习唱歌。
6. 分组展示合唱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示他们唱歌的效果。
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评分或投票的方式,为学生们创造一个互动和欢乐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教学总结通过人音版辅助教学资源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好的感知和模仿声音,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在分组合唱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音乐感知和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表达和自信心,并且在欢乐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小学音乐第一年级第五节课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简单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并能够运用身体动作与音乐完成简单的表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星星》2. 动作:头部、手掌、双腿等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导入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可以进行简单的声音游戏,如拍手、击掌等,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音乐的氛围。
2. 歌曲学唱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跟唱的方式,教授《小星星》这首歌曲。
教师可以先唱一遍,然后逐句教给学生,由学生跟唱。
注意节奏感和音调的准确性。
3. 旋律练唱学生熟悉歌曲后,进行旋律练唱。
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一个简单的旋律,让学生模仿。
然后逐渐增加旋律的难度,让学生提高歌曲的乐感。
4. 动作搭配在旋律练唱的基础上,引入动作搭配。
教师可以示范一些与歌曲节奏配合的动作,如伸手、拍手等。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一边唱歌一边完成相应的动作。
5. 合作表演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简短的舞蹈动作。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小组全体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6.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歌曲和动作。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听学生表演和互相评价的反馈。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唱歌和动作。
可以鼓励学生和家人一起表演或编排新的动作。
2. 音乐游戏可以组织音乐游戏,如跳舞比赛、唱歌比赛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和动作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演能力。
一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5课巧用碎纸片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第5课,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用碎纸片进行创作,感受色彩的魔力,增强他们对色彩的认知能力和色彩的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碎纸片进行创作的方法2.掌握用碎纸片营造色彩的能力3.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碎纸片的使用技巧2.营造色彩的能力2. 教学难点1.如何用碎纸片表现不同的色彩2.如何在创作中体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好本节课的教案、PPT、课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笔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用来进行创作的碎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与色彩、艺术创作、想象力等相关的画作,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比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等。
2. 学习过程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运用碎纸片进行创作。
2.作品展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互相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总结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他们积极地运用碎纸片进行创作,营造了各种各样的色彩。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引导和指导,比如一些学生在创作时还不够自主,需要更多的激发其创作欲望和颜色搭配的能力。
因此,下一步需要加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用碎纸片进行创作的方法,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最新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
目标
-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声音、节奏、旋律和音色。
- 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高低、响亮度和音色。
- 能够模仿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活动
1. 观察音乐家演奏不同乐器,让学生听出不同的声音和音色。
2. 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模仿简单的节奏。
3. 使用简单的旋律示范,让学生模仿唱出来。
扩展活动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身体制造不同声音,比如拍手、吹口哨等。
第二课:音乐的表达方式
目标
- 了解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和音色表达情感。
- 能够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表达基本的情感。
- 能够理解音乐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教学活动
1. 听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
2. 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中的不同节奏。
3. 设计一个小练,让学生模仿某种情绪的音乐。
扩展活动
- 与学生一起创作一段简短的乐曲,表达学生自己的情感。
... 继续编写教案 ...
第十课:音乐欣赏
目标
-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 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
- 研究如何用简单的词语描述音乐的表达方式。
教学活动
1.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与学生一起讨论每种音乐传达出的情感和意义。
3.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所听到的音乐。
扩展活动
- 组织一次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分享其欣赏体验。
...
编写更多教案...。
第5课《爱劳动》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课题:《爱劳动》课时:两课时一、学习目标:1、表演《洗手绢》2、聆听《劳动最光荣》3、聆听《三个和尚》4、表演《大家来劳动》二、学习预设:1、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2、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
3、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4、通过图谱“走哦”的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三、知识链接:1、歌曲《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
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
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
开始有器乐描绘天漫漫亮起来,引出孩子活泼而有生气的歌声。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2、民乐合奏《三个和尚》《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
乐曲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描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过。
音乐主题是从寺院的经声调演变而来的:1122 2222 | 3333 5555| 6661 2222 |使人联想到寺院的钟声,咏经声。
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俏地描绘了小和尚念经是的情景。
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描绘了生动的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繁忙的劳动景象,学生可以从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想象所表现的基本内容。
生动、有趣。
3、歌曲《洗手绢》《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
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特点的歌曲。
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4、歌曲《大家来劳动》《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2/4拍子,五声宫调式,四乐局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整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描绘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
钢琴课教案:一年级第五课时的学习教学目标1.了解E小调的五线谱2.学习右手使用E小调的跨度3.学习左手使用E小调的和弦4.熟练弹奏E小调练习曲教学准备1.钢琴2.课本《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3.练习曲谱《E小调练习曲》4.指法示范图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温习前面的知识在开始新的课程之前,先温习前面的课程内容,包括C大调和G大调的五线谱,以及左右手的基本指法。
第二部分:E小调五线谱让学生了解E小调的五线谱,包括谱号和小调的阶梯式排列。
同时,将《E小调练习曲》的五线谱分段示范,让学生理解曲子的整体结构。
第三部分:右手的E小调跨度让学生尝试使用右手弹奏E小调练习曲,着重练习跨度的技巧。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跨度,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手指姿势。
第四部分:左手的E小调和弦让学生尝试使用左手弹奏E小调和弦,加强对E小调的认识。
同时还需要注意左手的力度,让学生保持手掌的柔软度,避免用力过度。
第五部分:整合学习将前面学习过的部分整合起来,再次弹奏《E小调练习曲》,让学生练习整曲。
如果学生出现困难,可以进行逐句的指导。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E小调的五线谱和五线谱上的各项元素。
2.学生能够掌握右手的E小调跨度,技术更加熟练。
3.学生能够使用左手演奏E小调和弦,强化对E小调的认识。
4.学生能够熟练弹奏《E小调练习曲》,运用前面所学的技巧。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正确掌握技术,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学生困难的问题,也要及时解决,提醒学生多加练习。
在眼花缭乱的琴键和复杂的音符中,钢琴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爱上音乐,享受学习的过程。
c ba 21c ba 21E D C B Acba 21第5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知识目标:1、理角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熟悉平行线判定应用格式。
能力目标:1、熟练使用图形分解法;2、会对判定方法的内容进行提问。
学习的快乐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取了知识!无师而自通,是学习的最高境界!阅读课本13页“5.2.2 平行线的判定”部分至15页。
1、回答13页“思考”题中的问题中:三角尺中“60度的角”起的作用是: 。
直尺的作用是: 。
有同学说可以用直尺和圆规来作任意直线的平行线,你认可这种做法吗?请自己动手试一试。
通过以上两种做法,可以得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1: 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 。
简记为: 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如果∠1=∠2,那么 ∥ 。
用几何语言写成如下格式:(分解出∠1与∠2,如右图)∵ ∠1=∠2 (已知)∴ ∥ ( )练习:1、如图,已知:△ABC 中,∠ADE=∠ABC 。
求证:DE ∥BC 。
证明:2、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2。
求证:a ∥b 证明: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提问题)根据“平行线判定方法“的内容进行提问,写在下方。
12a bcD C BAN MFEDCB ABDM N把上面第2题中的条件结论写成一句话,就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相等,那么 。
简记为: 。
(如右图)用几何语言写成如下格式:(分解出∠1与∠2,如右图)∵ ∠1=∠2 (已知)∴ ∥ ( )练习:1、 如图,已知∠ABD=∠BDC 。
求证:AB ∥DC 。
(分析:图形分解法分解出题中条件∠ABD 、∠BDC )。
证明:2、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与直线EF 相交于M 、N , 并且 ∠BMN 与∠DNM 互补。
求证:AB ∥CD(方法一: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证,可先分解出一对同位角,并得出它们相等的结论) 证明:(方法二: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证,可先分解出一对内错角,并得出它们相等的结论) 证明:把上面第2题中的条件结论写成一句话,就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 ,那么 。
《火车行进曲》是一首经典的儿童乐曲,也是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的第5课教案。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介绍这首曲子,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这首让孩子们喜欢的乐曲。
一、曲子的结构和特点《火车行进曲》的曲子结构很简单,由重复的“上行火车”和“下行火车”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的旋律都很简单明快,采用主要和弦的降三度和属七度,使整首曲子充满了活泼有趣的气息。
同时,曲子还通过使用单音和和弦的组合,增加了曲子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使得旋律更加优美动听。
二、曲子的教学作用在音乐教育中,将《火车行进曲》作为教材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这首曲子的旋律简单,容易被小朋友们学习和掌握;曲子的结构简单明了,很容易让小朋友们理解旋律和音程的关系,从而加深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让小朋友们在学习中也能够享受到音乐的美,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
三、曲子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这首曲子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快地学会这首曲子。
教师可以根据小朋友们的不同水平,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初学者中,可以先让他们习惯性的跟随声音、节奏的扑捉、大动作体验及演唱简单片段;而在已经能够弹奏乐器的儿童中,可以引导他们学习如何配合伴奏、掌握音乐表情、加强乐章整体协调等。
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小朋友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曲子所表达的内容,如亲身体验乘坐火车的感觉,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进行火车模拟游戏等等。
四、曲子的社会意义《火车行进曲》作为一首经典的儿童乐曲,不仅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它所传达出来的社会意义。
曲子突出的“快乐”、“活力”、“感情”等元素,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惊喜,能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这首曲子也有着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它让小朋友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协调、和谐”的道理,从而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创造力,这些能力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首曲子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容忽视。
感念慈母心矢志好好活——《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深沉含蓄的抒情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重点难点】1.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2.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任务二:诵读·把握基调节奏任务三:研读·品析“好好儿活”任务四:悟读·理解“好好儿活”【学习过程】我校“春蕾”文学社准备把《秋天的怀念》拍成微电影,并进行演员遴选,请你参与,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演员遴选资格。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由于名额有限,本次演员遴选采取“字词常识积累”闯关的形式领取门票,闯关成功的同学才能获得入场券。
请同学们闯关。
第一关: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仿膳.()豌.豆()第二关: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2)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3)颜色鲜艳而美丽。
()(4)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形容说话啰唆()第三关:请根据你课前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史铁生(1951-2010),人,作家。
他的早期创作富有想象力、精致绵密,中后期创作偏重于精神探索。
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本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
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年仅四十九岁的母亲因肝病早逝。
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五课教案5篇听音乐能今人的心灵得到升华,疲惫时听音乐能缓解人们疲乏的身躯,放松心灵。
为了大家学习便利,我特地预备了一班级下册音乐第五课教案5篇,盼望可以关心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一班级下册音乐第五课教案1一、教学内容:1、唱:《传、传、传》2、动:音乐嬉戏《传、传、传》二、教学目标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娴熟的把握乐曲的伴奏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节拍.三、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同学活动一、教唱《传、传、传》1、播放音乐,请大家跟我做动作,(1)自己和自己做动作,一拍一个(2)和边上同学做拍手嬉戏(跟音乐)(3)老师到下面去和同学拍手,被拍到最终一个的同学与老师一起再传给其他同学(4)请同学自己来活动,用各种方法听音乐(5)唱歌曲,在嬉戏过后能很快唱出来(6)边唱歌曲边嬉戏1、听音乐跟老师做动作2、和边上同学做拍手嬉戏3、与老师一起做嬉戏4、演唱歌曲5、边表演边唱二、做嬉戏1、大家围成一个圈,边唱歌曲边传花,传到最终一个的小伴侣要站起来介绍自己或表演节目。
2、就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
各种表演都可以。
1、击鼓传花的嬉戏2、复习本单元的内容一班级下册音乐第五课教案2教学内容:歌表演《彝家娃娃真美好》。
教学目标:1.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主动、大方地参与歌表演。
教学重难点:歌表演《彝家娃娃真美好》教学预备:CD教学过程(一)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秀丽》伴奏1.在老师指导下将歌曲集体演唱一遍,使同学感受节奏、速度和心情。
2.老师给出节奏卡片。
同学分组按节奏拍手练习。
3.每两人一组发给碰铃和响板,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4.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同学分组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美好》1.在老师的指导下听歌曲的录音。
2.同学四人为一组学习彝族集体舞的走步与拍手。
3.老师引导每组同学随歌曲跳简洁的彝族集体舞。
4.老师请出跳得较好的同学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舞其他同学。
小学音乐第一年级第五课教学解析教学解析:小学音乐第一年级第五课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培养音乐欣赏、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第一年级的学生们首次接触音乐课程,他们渴望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也需要建立起对音乐的基本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们逐渐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1.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并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建立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名称的认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音乐作品中的歌曲。
2. 学生能够通过模拟和身体动作的方式表达音乐的节奏感。
3. 学生能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并能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小学音乐第一年级教材。
2. 录音设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可以准备一台录音设备,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音乐片段。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1. 创设音乐氛围:教室中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2. 导入活动: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然后用简短的话语引导学生述说自己在音乐中所感受到的情感。
3. 讨论: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在音乐中的感受,并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引入本节课的音乐作品1. 呈现音乐作品:播放音乐作品《小星星》,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学唱歌曲:老师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在学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高变化和节奏感。
活动一:模拟拍打节奏1. 身体打拍:老师和学生一起模拟打拍,在打拍的过程中快慢变换,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节奏感强烈的音乐,通过身体打拍的方式表达音乐的节奏感。
活动二:学唱童谣1. 学习童谣:老师带领学生学唱童谣《我的朋友在哪里》,并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字词对应的动作。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第5课第2课时《老爷爷赶鹅》导学
案
一、课前导入
1.让学生们学唱《葫芦娃》,注意节奏和音高。
2.引导学生们谈论自己家中有哪些宠物,宠物和主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歌曲《老爷爷赶鹅》的基本唱法和节奏。
2.了解山歌的来源和特点。
3.培养学生们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
三、新课呈现
1.播放《老爷爷赶鹅》的音频,让学生们认真聆听。
2.结合山歌的基本知识,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山歌,它的特点是什么。
3.分解整首歌,让学生们反复练习每个部分的节奏和歌词,直到熟练掌握。
4.引导学生们探究歌曲中所传达的“爱护动物”的主题,让他们回答“你们觉得应该如何爱护动物呢?”
四、巩固练习
1.整合歌曲的所有部分,让学生们进行整体练习,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强化。
2.让学生们分组练习唱歌,并对彼此进行评判和指导。
3.让学生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写下对于动物保护的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五、拓展练习
1.鼓励学生们用虚拟的方式,创造一个自己的宠物世界,绘画或写作出来。
2.让学生们选取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资料阅读,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分享给其他同学。
3.让学生们自由表演唱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整理学生们的学习笔记。
2.引导学生们根据今天的学习,思考和整理自己对于保护动物的态度和行为。
3.鼓励学生们将今天的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加动物保护的活动和行动。
第5课《爱劳动》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
课题:《爱劳动》课时:两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表演《洗手绢》
2、聆听《劳动最光荣》
3、聆听《三个和尚》
4、表演《大家来劳动》
二、学习预设:
1、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2、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容。
3、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4、通过图谱“走哦”的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三、知识:
1、歌曲《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
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
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
开始有器乐描绘天漫漫亮起来,引出孩子活泼而有生气的歌声。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2、民乐合奏《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
乐曲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描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过。
音乐主题是从寺院的经声调演变而来的:1122 2222 | 3333 5555| 6661 2222 |使人联想到寺院的钟声,咏经声。
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俏地描绘了小和尚念经是的情景。
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描绘了生动的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繁忙的劳动景象,学生可以从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想象所表现的基本容。
生动、有趣。
3、歌曲《洗手绢》
《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
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特点的歌曲。
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4、歌曲《大家来劳动》
《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2/4拍子,五声宫调式,四乐局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整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描绘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
孩子门要通过演唱来体会这种音乐情绪。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发声练习
2. 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学习预设:
1. 感受发声练习所表现的情绪和意境,并用欢快而富有弹性声音来演唱。
2. 通过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
学习重难点:
1. 运用声音、表情、肢体语言等来演绎发声练习所表现的情绪与意境。
2. 以歌词容为主开展爱生活、爱劳动的情感教育
教具准备:
磁带、录音机、琴、动物卡片等。
导学过程:
1. 跟着音乐《小猫怎样睡觉》律动进课堂。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睡觉的小猫是很可爱,但是你喜欢老是在睡觉的小猫吗?〈生〉为什么?〈生〉
师:对,勤劳的小猫谁都喜欢,你看它肩挑着什么向我们走来了?
3. 知识巩固·新课学习
①〈师作唱,强调小猫看到鱼的吃惊的表现〉
师:小猫挑着钓鱼杆是怎样走来的?
②〈练习前4小节,请4—5位学生来表演,强调脚步是轻快的声音也应是自然而富有弹性〉
师:看见那么多的鱼,你会怎样表现?
③〈练习5—9小节,请4—5位学生来表演,突出“唷”字的唱法,强调看见很多鱼吃惊的表现〉
师:看看哪只小猫钓的鱼最多了?
④〈请学生单独或合作来表演,强调声音、表情、动作等〉
4. 达标检测
师:小猫钓了那么多鱼也该休息一下了,来听听音乐吧!
①〈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1次〉
师:我又发现了一种勤劳的小动物,你发现了吗?是谁?〈生〉
②〈师边作唱同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动物卡片〉
师:它们当中谁是不勤劳的?〈生〉
如果是你,你最想做它们当中哪种小动物呢?为什么?〈生〉
③〈将相应的小动物标志分给学生〉
师:听听它们是怎么劳动的?
④〈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2次〉
⑤〈提问学生,各种小动物是怎么劳动的?并用动作表演〉
师:小动物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劳动吧?
⑥〈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3次,分别用自己的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律动〉
师:看,那么多勤劳的小动物,你最喜欢向谁学习?为什么?〈生〉师:在生活中,你认为自己是个勤劳的人吗?哪方面体现出来?
5. 自悟自得
师:你们都是勤劳的孩子,但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现在最最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在好好学习之余再去劳动,那是最好的,希望我们班的没一个小朋友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好又爱劳动的人!你们能做到吗?〈生〉
师: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钓了那么多的鱼,让我们背上自己的钓鱼杆一起回家去咯!
〈播放《劳动最光荣》4次,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洗手绢》导学案
学科:音乐课时: 1 执笔:景丽琴
[学习预设]:
1. 认知目标:能够记住2/4拍节奏特点,会运用2/4拍的指挥动作指挥《洗手绢》.
2.情感目标:能学唱《洗手绢》并感受劳动过程的乐趣. 表达“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3.实践目标: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律动表演,有信心当众表演,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记住2/4拍节奏特点,会运用2/4拍的指挥动作指挥《洗手绢》.
2.难点:通过学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问题]:学生能运用简单的律动并感悟歌曲中的情绪与情感。
[学前准备]:课堂打击乐器,录音机,手绢.
[预习学案]:
1. 2/4拍的强弱规律:
2/4拍的指挥图式:
2.拍号的含义:每小节有几拍
以几分音符为一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中国有很多节日,那么五一是什么节日?什么是劳动歌曲?
A五一是中国的劳动节
B劳动歌曲是伴随劳动生产时所唱的歌曲。
曲调粗犷朴质,节奏明显整齐,短句多,衬词多,有浓厚的劳动气息。
如《大路歌》、《打桩歌》、《社员挑河泥》等。
有的因劳动条件不同,曲调高亢、悠长。
2.洗衣歌应该属于什么歌曲?
洗衣歌是一首少儿劳动歌曲。
二.知识巩固·新课学习
1.音阶巩固:
(1) 2/4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2) 2/4 1 - | 3 - | 5 - | 3 - | 1 - ||
2.新课识谱:通过音阶练习,自学歌曲简谱并试唱歌曲。
3.小组合作:分组分段的形式演唱歌曲。
4.根据歌词运用简单的律动演绎歌曲。
5.个人展示:通过歌曲与律动结合展示自己.
三.共同探究
推荐一位指挥带领全班同学学唱《洗手娟》,教师只做引导、纠错和评价。
四.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请发挥想象进行填词表演,同学自行评价.
例: 2/4 1 2 | 3 4 | 5 - ||
老师您好
2/4 1 2 | 3 4 | 5 - ||
()
2/4 5 4 | 3 2 | 1 - ||
()
五.达标检测
各学习小组自选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其余各组尽量背唱。
六.班级展示
全班结合律动演唱《洗手娟》
七.自悟自得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应该在哪方面更加完善自己?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