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与艺术美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形式美与艺术美形式美与艺术美是艺术领域中两个重要而又紧密相关的概念。
形式美指的是作品的外在形式或形态,也就是作品视觉上的美感;而艺术美则包含了形式美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内涵,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情感、表达思想、探讨人生等等。
本文将从相关理论、实例分析等方面浅谈形式美与艺术美。
形式美是艺术作品表现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形式美关注作品的视觉效果,通过各种艺术元素的运用,如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来创造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
形式美的追求并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还是对于观者情感的引导与控制。
例如,在绘画中,画家常常通过运用适当的色彩和线条表现方式来营造特定的氛围,以引起观者的共鸣。
因此,形式美可以理解为艺术家通过物质形式对感官的挑逗与激发,以达到对人的审美心理的感染和启发。
形式美的追求也是艺术家对于技巧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然而,艺术美则更加注重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主题,旨在引起观者的思考与共鸣。
艺术美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表达,是艺术家与观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背景描写和逼真的情感刻画,深入探讨人类情感与人生困境,以此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艺术美与形式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形式美是对于艺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美则更加注重作品背后的思想与情感。
尽管形式美与艺术美有其独特的特点,但二者又密不可分。
形式美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形成了艺术品的基本品质。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形式美的手段来传达艺术美的内容。
形式美是艺术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一种语言,是表达艺术美的媒介和载体。
艺术美则在形式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以此引导观者的审美体验。
形式美和艺术美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总之,形式美与艺术美是艺术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形式美强调作品的外在形式和视觉效果,通过艺术元素的运用创造美感;而艺术美更注重作品的内涵和意义,通过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传达艺术家的观点和观念。
艺术美和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形式美则是指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所表达出的美感。
形式美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外在表现,通过色彩、构图、形状、线条等视觉元素的运用,使艺术作品在整体上给人以美感。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丰富多样,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色彩运用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够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意象。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
例如,梵高的《星夜》运用了丰富的蓝色,给人以宁静、神秘的感觉,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而梵高的《向日葵》则通过运用鲜艳的黄色,给人以明亮、愉悦的感觉,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其次,构图是形式美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图是指艺术作品中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艺术家通过对构图的处理,能够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平衡感。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形象被放置在画面的正中央,同时在她周围的景物也被精心地安排,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这种构图方式使作品更具有张力和美感。
再次,线条的运用也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条可以通过粗细、弯曲等方式来表达出作品的动感和节奏感。
艺术家通过对线条的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例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中,线条呈现出扭曲、纠结的状态,表达了女性内心的痛苦和困扰,给人以强烈的触动,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最后,形状的运用也能够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形式美。
形状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外形。
艺术家通过对形状的处理,能够赋予作品以独特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中,通过将物体分解并重新组合,创造出具有抽象形状的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总之,艺术美和形式美是不可分割的,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涵盖了色彩运用、构图、线条以及形状等方面。
艺术家通过对这些形式要素的处理,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赞赏。
形式美及艺术美范文形式美和艺术美是两个与美相关的概念。
形式美强调的是事物的外在形态,即事物的外貌和结构是否美观和整洁,而艺术美则更加注重事物的内在内涵和表达。
形式美是一种基于外观和结构的审美评判,它要求事物的形状、线条、色彩等方面都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
形式美强调整体和谐和平衡的感觉,追求美感的视觉效果。
比如,在建筑上,对于形式美的追求就是追求建筑外观的美感和风格上的统一、这里面包含很多原则,比如比例、对称和精确性等。
在服装设计方面,形式美非常重要,服装的线条和剪裁决定了它的整体外观,颜色和图案也是衡量其美感的重要标准。
在工艺品制作中,形式美也是关注的重点,要求手工艺品的外形和结构都能够准确和精美展现。
然而,形式美并非评判一个事物的全部标准。
它忽略了事物的内涵和意义,无法传递更深层次的信息和情感。
艺术美强调的是艺术作品内在的美感和价值,它是由观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得出的评判。
艺术美追求的是对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表达,追求用独特的表现方式传递思想、情感和美感。
艺术作品可以是绘画、音乐、电影、文学作品等等。
绘画和雕塑能够通过色彩和形状的组合表达情感和想法,例如梵高的《星夜》中的蓝色色调和扭曲的形状传达出他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音乐能够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节奏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充满力量和热情的乐章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电影通过影像、音乐和剧情的融合传达出一种完整的美感,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通过影片的叙事和人物塑造传达出对人道主义的思考和呼唤。
形式美和艺术美并非完全独立,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需要形式美的支撑,形式美能够让作品更加引人注目和有吸引力,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形式美也可以通过一种美的方式来传达艺术家的意图和表达。
同时,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也可以增强作品传递的情感和内涵,形式美有时也是表达内在美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形式美和艺术美是两个与美相关的概念。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美的原则进行创作,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艺术美的内涵和外延2. 形式美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体现3. 艺术美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要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要素。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体会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运用。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理解和感悟。
教案内容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美的原则进行创作,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艺术美的定义:艺术作品中体现的美。
艺术美的特征:独特性、普遍性、创造性、情感性。
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美的要素:线条、色彩、形状、质感、构图等。
形式美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分析具体艺术作品的形式美要素,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中的线条和形状等。
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艺术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如分析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艺术美元素。
艺术美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如分析某品牌服装设计中的艺术美元素。
三、教学重点1. 艺术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形式美的要素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3. 艺术美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艺术美的内涵和外延2. 形式美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体现3. 艺术美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要素。
论述校园设计的形式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形式美是构成美的事物外在形态及组合所体现出来的美。
人类在寻求美的过程当中,对美的规律归纳出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有普遍性和通用性,适用于绘画、雕塑、建筑等各艺术门类。
现今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景观是指地方的风景和景物,作为形式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形式美法则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有5个方面,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
形式美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中山大学南校区进行分析,概括出几个特点:
在景观设计中,变化与统一是将各种不同的造景元素,按照设计者的思路进行组织安排,使其能够准确的表达设计思想。
虽然校园内林立不同建筑,植物景观设施也各有特色,但也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使这些多样的造型语言看似杂乱无章,实际有独特而统一的人文风格:校内建筑风格上的变化与统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还有设计手法上运用多样性,形成古典又不失现代的校园氛围。
校内建筑色彩的变化与统一。
校区内建筑主色调是红色,红色使得建筑沉稳凝重,点缀着的绿、蓝、白等颜色打破其中的呆板,整体建筑色彩统一中有变化,极具古典韵味。
校内整体植物景观以绿色为主体,穿插各色各样的园艺设计风格,包括水池的运用,体现植物景观上的变化与统一。
浅论形式美与艺术美
【摘要】本文阐述了形式美与艺术美的概念及特征,探讨了艺术美的产生和形式美法则及二者的不同。
指出艺术美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如何表现。
形式美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语言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
所以,我们要在设计创造过程中,创作出能够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快乐和心灵上感动的东西。
【关键词】形式美;艺术美;法则;区别
美,在生活中广泛存在着。
设计艺术中的形式美,更直观,更形象,更有效地传达了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人们对美的概括与表达。
那么何为形式美、艺术美呢?本文从形式美与艺术美的概括、艺术美的产生及形式美的法则、艺术美和形式美的不同3个方面来探讨形式美对艺术设计的重要影响和具体体现。
一、形式美与艺术美概述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
它是自然界中色彩、线条、形体和声音等各种感性因素有规律的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审美特性,经过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即审美创造及审美欣赏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
首先,人类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对对象和活动本身各种形式特征的不断认识和反复比较,逐渐形成和发展出人所特有的对于形式的要求和把握能力;其次,在人类活动(包括审美活动)中,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形式因素及其不同的组合关系,因其日益明显地体现了人的生命需要和情感色彩,越来越直接地呈示出人的生命运动规律,从而日渐具体地成为一种满足人的
生命和情感的存在。
形式美是历史文化积淀的成果,是与人相关的。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包括艺术内容美和艺术的形象美。
人们感受到的艺术作品的美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来实现的。
众所周知,任何艺术形式不能脱离艺术形象的描绘而独立存在。
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根据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现象用艺术的语言概括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具体生动图画。
我们不能错误的认为艺术形象仅就是人物形象,生活中的自然风景、欢乐的气氛、生活中的情趣等等,都可以是艺术形象。
所以,艺术美是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体现,表现在所有艺术作品中的美,其中包含了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的指引,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出的综合美。
二、艺术美的产生及形式美法则
设计艺术中的艺术美是由艺术家通过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
则创造出的艺术所特有的美,是通过对现实物象运用艺术语言进行再创作后产生的形象给予观者以心灵共鸣和美的感受,相对于现实生活,也称为“第二自然”。
一般来说,设计艺术中的艺术美是通过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统一来实现的。
艺术美强调艺术独立于现实生活中自身所特有的美,这种美我们也许直接可以看到,也许看不到,它是艺术家通过设计作品提示出来的。
艺术家在发现美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符合人们视觉上美的形象,而这种美的形象创造要遵循美的规律和法则。
其中,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变化统一是自然和人类的生存法则,也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纵观世界,没有变化就不可能有发展和生命;没有统一就没有规律,也就没有变化,最终结果只能是世界混乱与衰亡。
所以,变化统一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特有属性,无法改变。
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在艺术作品中会使人感到作品所呈现的事物具有层次性,丰富多彩而有秩序。
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法则涵盖了比例、尺度、对称、均衡、节奏、联想、意境等因素。
比例与尺度是艺术作品形式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关比例美的法则比较公认的是古希腊时发明的黄金比率1:1.618,这个比率具有标准美的感觉,人们将近似这个比例关系的2:3、3:5、5:8都认为是符合黄金比率的,能够让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比例美感的比例。
如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维纳斯》的上下身比例,古希腊建筑《芭比农神庙》的建筑平面与正面的长、宽之比,都是接近黄金比的。
世界万物是相通的,黄金比率既适用于形式美原则也适用于内容美,基本上都遵循这个比例关系。
对称是生命体完美的形式体现,对称可以让人感受到庄严、规律、安静、和谐。
正如生活中的大多生命体都以对称的形态存在,所以对称在艺术作品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均衡是自然界事物存在的一种稳定的视觉感受,即是一种视觉平衡,是形式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对称与均衡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对称能产生均衡感,而均衡时刻在反映对称因素。
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艺术创作者总是运用特有的艺术语言(形、
色、线、轮廓等)、合理的构图或特有的形象特征来表现艺术作品的节奏感。
让人们感受到起伏变化的韵律。
韵律的产生是艺术设计创作者有意识的利用变化中的节奏,加以强调和控制,并与艺术作品的整体融会和谐,表现出的一种美。
艺术设计作品中联想和意境的恰当应用会使作品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更加突出。
所谓联想是人们思维的延伸,由一事物引领思维延伸到另一事物上,是观念和心理上的再造;意境则是联想得出的结果,是人们在接受外在表象与个人经验、审美修养上的交汇,是一种情感需要,如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书法艺术、现代艺术设计、广告创意等都较多的使用了联想意境的形式美法则。
艺术设计作品中丰富的联想能让艺术作品蓬荜生辉,让人们进入美好的意境,达到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三、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不同
艺术美涵盖了形式美。
艺术美是指经过人的主观塑造后把自然的物象艺术处理,从而达到美观的效果。
形式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吴冠中融合中西画的审美观而提出具有独特的现代审美观念形式
的一种艺术美感。
艺术美不是同等于现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现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它不仅包含在艺术美中,其本身也是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艺术美——无论哪种艺术形象,它们都不是与生活完全等同的,而是艺术创作者利用美术特有的艺术语言,并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
对现实生活进行筛选、集中、概括、综合以至改造的结果,反映了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
因此,人们称这种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又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
四、结语
艺术美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如何表现,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说,艺术美不在于描绘一张美丽的面孔,而在于美丽地描绘一张面孔。
而形式美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语言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所以,我们要在设计创造过程中,创作出能够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快乐和心灵上感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刘书成,夏之放,楼昔勇等著.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 [美] 凯·埃·吉尔伯特.历代论画名著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