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的知识基础在于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的意义及整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在课堂的开始环节,我对这些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复习,再进入分数乘整数的教学。

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很简单,在相乘时,分母不变,只把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作分子。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关注到新教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视,注意到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在计算前充分让学生感知画、涂图形的过程。因此,在后面计算方法的得出就水到渠成,比较容易了。再者,对“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也有机的渗透,为后面的知识打好铺垫。一堂课上下来,由于学生对内容比较容易接受,课堂上有了空余时间。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清晰,但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约分的环节,有些学生喜欢算出结果以后再约分,对计算过程约分还不愿意采用。这一环节还应讲深讲透。学生可能对于这种在计算过程当中的约分,还是一知半解,对这样约分的道理理解得不够清楚。学习分数乘整数,学生在计算时肯定会遇到先约分后乘还是先乘后约分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为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那么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无关紧要,只要不出差错,最后都能得到正确结果。显然,我们还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较高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那么我们就必须让学生明白到底哪种思路更合理,更有助于自己的后续学习。作为分数乘法的第一节课——分数乘整数,形成先约分后计算的良好计算习惯,对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分数乘整数》(说课课题)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乘整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首先是说教材 1.教材分析《分数乘整数 _》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_六_ 年级第一章第一个信息窗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对分数乘整数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数乘分数等知识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整数_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法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问题、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判断.概括,类比,归纳的分析的能力。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 的态度。,让学生真正体会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快与收获。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教学的本身转化到更加专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引导学生掌握认知目标。 3.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

教学重点是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为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接下来我说一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三、下面我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 我设计了以下 1.情景导入、引入主题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会播放一些与分数加减法的有关的多媒体课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疑惑,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揭示这节课的课题分数乘整数 ,并板书课题。 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环节: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地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1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使计算简单,并掌握怎样先约分。 3.自主探索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计算分数乘小数、提高计算能力。 4.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5.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3.利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指导】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又有着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约分的知识。所以,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 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

把计算与应用紧密结合,是新课程的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计算。同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或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在教材说明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教材简化了说理及思考过程的叙述,不出结论性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突出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根据这一编排意图,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教学活动的机会,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7课时: 1.分数乘整数................................................1课时 2.分数乘分数................................................1课时 3.分数乘小数................................................1课时 4.乘法运算定律推广..........................................1课时 5.解决问题(1)..............................................1课时 6.解决问题(2)..............................................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体验直观模型与“转化”思想的运用。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的乘法运算。 3.会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体会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4教学方法 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5教学准备 1.课前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智力挑战游戏: 下面这道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7.1+16.9+17.1+16.9+17.5+16.9+16.8+16.9+17+16.9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6.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定向?诱导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把 17.1+16.9+17.1+16.9+17.5+16.9+16.8+16.9+17+16.9

这道题转化成了10个17相加,你会一个一个相加计算结果吗?为什么转化成乘 法呢?那老师要问大家,是不是所有的整数加法都能转化成乘法呢?谁来告诉老 师什么样的加法才能转化为乘法? 对,这就是整数乘法的意义: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我们来看两道和小数有关的题目。 2.说出下列算式不计算 (1)求5个1.2是多少?(2)求12个0.7是多少? 要求比较每道题目的三个算式(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次突出乘法算式的简 洁性。 师:比较每道题目中的三个算式,你愿意选择加法吗?为什么?看来小数乘整数的 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那么分数乘法的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分数乘法(一) 3.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师:通过学习目标我们知道今天的学习任务有几个?第一个是?第二个是?明白 了今天的学习任务。我们就开始今天新课的学习。 活动2【讲授】二、自学?探究 师:既然,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老师就来直接考考大家。 1.出示情境图一(问题串一)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整数优秀导学案1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 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计算: =++6 36261 =++103103103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每人吃9 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2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2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92+92+92=9 222++=96=3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3 2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9 2?。再启发学生说出39 2?表示求3个92相加的和。

(3)比较39 2?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9 2?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9 2?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92的和。板书:92+92+9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922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3 296932==?(块)(2)引导观察:9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92?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9 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92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分数乘整数教案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欧求海时间:2014-09-04 课题名称:分数乘整数 科目:数学 年级:六年级 教学时间:一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向抽象发展,能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的理念,但是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他们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也有一定的理解,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算法以及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但是,由于受直观思维的束缚,学生在归纳算法时可能只会总结算法而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此处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要让学生充分探究并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算理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的逻辑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通过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理解分数成整数的计算法则的算理,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探究计算法则。 2.正确计算及约分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唤醒认知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读出算式,并口算出结果:

1.分数乘法导学案

1 分数乘法(精选教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2 7个蛋糕, 你知道这2 7 表示的意思吗? (2 7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生日会分蛋糕的情境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交流分数在具体情境中的含义,为本课时教学作好铺垫,并自然地进行过渡。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 9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2 9表示什么。 指名回答:2 9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2 9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29+29+29=69=2 3 (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启发学生得出:3个29相加,用乘法表示是29×3或3×2 9。)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3个29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29×3,那么2 9×3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29是2个19,2个1 9乘 3就是6个19,所以就是6 9 。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29×3=29+29+29=2+2+29=2×39=69=23 (个)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只是这里变成了分数。因此,教材通过每人吃一个蛋糕相当于蛋糕的 。问3个人一起吃是蛋糕的几分之几?这一情境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通过分数加法来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约分和分数加法计算。学生可以利用分数加法导出分数乘整数时只需把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刚学习分数乘法时可能会有时想不到先约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在这方面还要加以强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原型,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爱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让学生审题后独立试做。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做法: (1) 学生用连加法列式 (2) 用乘法列式 借助于分数加法来理解理分数乘法的原型。 活动二:教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师: 92+ 92+92 和 92×3都是求一家3口人吃了生日蛋糕的的几分之几。 你又都是怎样计算的呢? 全班交流,感觉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总结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教学例2: 1桶水有12L ,那么半桶呢?3桶呢? 让学生试做,然后教师强调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教师板书。 活动三:反馈练习 1、完成2-3页中的做一做。 教师注意强调学生的书写格式以及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注意体会在什么情况下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2、完成练习一中的1、2题。 活动四: 质疑总结。 板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整数》教学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分数乘整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法,为之后学习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法做准备。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法的过程中,发展学习的迁移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观察、讨论、比较、验证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索与师生互动交流,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交流、对比,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提高分析和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五)学习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分数乘整数例1、例2》PPT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3=( ) ×4( ) 10×=( ) (二)课堂设计 1. 直接导入(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 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迅速进入学 习状态。】 2.问题探究 (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①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 (个) 预设2: (个) 预设3: 汇报时,重在交流为什么这样列式和怎样计算的。 ②比较分析 师:比较以上3种方法,哪种列式比较简便? 92×3 3×9 2 师:结合题意说一说 92× 3 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分数乘整数,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 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整数优秀导学案

教学课题:分数乘法(二)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52×5 87×4 73×4 14×21 2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投影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 ,也就是求12L 的3倍是多少。(2)问题二:2 1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2 1。 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 启发学生思考 (3)问题三:4 1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4 1。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思考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 21”和“12×41”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12×21表示12L 的2 1是多少:12×41表示12L 的41是多少。 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题3。 李伯伯家有一块2 1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示呢? (实际上就是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列示是:21×5 1。) (2)探究21×5 1的计算方法。 ①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21,表示2 1公顷。 ②再涂出21公顷的51。 引导理解: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就是把2 1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 ③观察交流。 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 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整数教案

分数与整数相乘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 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国庆快到了,老师和班委成员商量,准备买一些绸带做成绸花装扮了教室,请看大频幕。 出示例1中长方形直条图,标注出长是“1米”。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有一根一米长的绸带,做一朵花需要绸带3/10. 师读题后问:谁能说说一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在图中怎么表示? 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师出示问题(1):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师:你能在图上涂色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吗?打开课本到28页在上面涂涂看。学生操作。 师:谁来说说求3朵绸花一共用绸带的米数,可以怎么涂? 生汇报涂的方法。老师演示. 师:那怎么列式计算呢? 把你想到的所有算式都写下来。 学生口答,老师相机板书。 学生可能的方法: (1)加法算式:3/10+3/10+3/10 (2)乘法算式:3/10×3(或3×3/10) 教师板书加法、乘法算式。 师:指着3/10×3(或3×3/10)的算式,谁再解释一下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的回答: 求3朵绸花一共用的米数 求3个3/10的和 (板书:求3个3/10的和) 师:求3个3/10的和可以用乘法算。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乘法中的分数与整数相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师:3/10×3的积应该是多少呢?你会算吗?在下面算算看。 生:在下面尝试解答。 师:算好了吗?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讲解,教师完成板书。 学生可能的算理有: (1)因为:3/10+3/10+3/10=9/10,所以3/10×3=9/10

《分数乘整数》教学导案

《分数乘整数》教案

————————————————————————————————作者:————————————————————————————————日期:

《分数乘整数》教案 教学年级:五年级 设计者:王莹 工作单位:西宁市国际村小学 邮编:810000 联系电话:

《分数乘整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能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圆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复习旧知 9+9+9+9+9=( ) 改写成:( )X( )=( ) ( )X( )=( ) 表示( )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 125X8=( )表示( ) 45X60=( )表示( )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说说乘法的意义吗? (三)、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1、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92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出示问题:1. 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先读题让学生找出信息并说一说9 2块是什么意思? 出示问题2. 你能试着用图表示出题意吗?小组合作 方法: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等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2、探究意义,感悟方法 (1)学生汇报,求3个 9 2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方法1:92+92+92=9222++=96=3 2(块) 方法2:92×3=92+92+92=9222++=932?=96=32(块) (2)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整数导学案

课题:《分数乘整数》NO.2-1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重点;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难点: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补充之后由老师进行点拨,最后巩固知识。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8---P9页 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表示()个()相加。 2)、1.2+1.2+1.2+1.2+1.2=()×()表示()个()相加。 3)、+ + =()×()表示()个()相加。 4)、× 4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3、看图填空。 1)、 ()+ ()+ ()= () ()×()= () 2)、 ()+ ()+ ()+ ()= () ()×()= ()

二、合作探究: 例1、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例2、×5 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3、6×= 思考:你有什么技巧? 小结: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三、学以致用: 1、填空 1)、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和整数相乘的积作(),()不变。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意义相同,都是求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整数》精品教案

《分数乘整数》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整数的两种意义及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 2.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渗透择优思想。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两种意义,以及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 难点:掌握分数乘整数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请说出下列算式的意义请列式12个0.9的和是多少? 12个16的和是多少? 16个12的和是多少? 12 ×0.9 思考下列问题

二、探究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做一朵绸花要用 103米的绸带 提问:做3朵这样的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请列式 思路:可以用加法 可以用乘法 思考:加法和乘法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答案:方法一:310 +310 + 310 =3+3+310 =910 方法二:310 ×3 问题2:做5朵这样的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请列式 思路:与3朵的思路相同。 思考:加法简单呢还是乘法简单? 答案:方法一: 方法二: 问题3: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 答案:1.整数和分子相乘,分母不变再约分 2. 先约分再计算 问题4:根据这两个问题我们试着总结一下分数乘法的意义 总结: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想想做做:计算83×6 思考: 追问:哪种方法简便一些呢? 答案:先约分再计算 练习1:1.⑴ 6个 32 米是多少?⑵ 把83 扩大3倍后是多少? 答案:(1)2 3 ×6=4(米) (2)38×3=9 8 2.单位换算 54 小时=( )分 207 米=( )厘米 259 平方千米=( )公顷 答案: 3.小林的身高160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87 ,小强身高多少厘米? 答案: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 兴东小学冯丽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3、培养大家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一、导入新课,感受数学的美 欣赏:数学是最浪漫的,它比世上任何语言都要煽情。9对3说,我除了你还是你;4对2说,我除了2还是2;1对0说,我除了你,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0对1说,我除了你,就只有孤独的自己。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当我们去导出一个公式或获得一种计算,就如同听到优美的曲调等一样而得到充分的快乐。大家想去做这样一个研究发现美的小小数学家,去感受发现美吗? 口答:300 ×3= 3 /10 + 3/10= 提问:300乘3表示什么意思?同分母分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二、主动探索,发现法则 麦克斯伟说过,算数和四则运算是数学家的全部武装,那么学习了分数加、减法,我们今天来探究探究分数乘法,好不好? 1、出示:3 /10乘3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呢? 师:看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提问:那么如何计算呢?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总要给它设置一个情境,比如说,这里的10分之3可以想成——做一朵绸花用10分之3米绸带。3 /10米是多长?如果这是一条1米的绸带,你能表示出3 /10米吗? 你能提一个用3 /10×3来解决的问题吗? 请同学们借助于这根绸带,小组合作、讨论,看看3朵绸花用了几分之几米布。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汇报后提问:由此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光通过一个例子还不能说明问题,请看导学单2 出示:先在右边的长方形中涂出3个3/16,再算出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完成这题后让学生说说,现在你能确定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指出: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 试一试:2 /7×3 口答:4 /5×3 1 /7×6 7×2 /3 5×5 /6 2、同学们,关于做绸花,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分数乘整数解决的问题?请在导学单上再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课题及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方式:个别访谈(从37人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 内容:1.你知道整数乘法的意义吗? 2.同分母分数相加怎样计算? 3.分数乘整数谁会算?例如:5/24X8= 分析:访谈结果:学生对第1小题答对的有10人。第2小题答对的有8人,答错的有2人。第3小题答对的有1人,答错的有9人。通过访谈结果我发现对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只有少数学生表述不准确,因此在上课前我要布置学生回去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有关知识,为本节课做铺垫。此外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相加并不陌生,他们大多都能够正确读出计算方法,但问到分数乘整数谁会算时学生的解释难度很大,大多学生表述不准确。因此在教学时如何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计算方法进行迁移,成为本课教学的关键。 【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的目标是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自学指导 呈现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页到第3页的例1和例2。 1.看例1的情景图和计算过程,思考: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时,怎样做比较简便?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1.自学(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2.自做检测题(做一做):(课本第2页“做一做”的第1和2题,)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教师认真巡视(不宜辅导学生),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 (一)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 (二)1.出示复习题。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 3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9 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2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 2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92+92+92=9 222++=96=3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32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92?。再启发学生说出392?表示求3个9 2相加的和。 (3)比较39 2?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9 2?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92?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92的和。板书:92+9 2+9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9 22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3 296932==?(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 9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92?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9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9 2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9 2?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 分数乘法(二)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分数乘法(二)所属 单元 第一单元 课时主备人 参加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计算。 3.能正确解决简单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自主调整【复述回顾】 一桶油重1/4千克,3桶油共重多少千克? 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可以用()计算: 可以用()计算: 小结:分数乘法的意义与()的意义一样,都 是()的简便运算。 【激情导入】 【导学释疑】 (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1.把什么看作单位“1”? 2.要求出淘气有多少个苹果,就是求什么? 3.求笑笑有多少个苹果,就是求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讨论:整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巩固提升】 完成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说一说: (1)求小兰的年龄就是求什么? (2)求小强的年龄就是求什么? 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说出想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交流。

【检测反馈】 1.一个书包的原价是30元,打九折后的价钱是 少元? 2.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7千米,从甲站到乙站行了 2/3小时, 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总结提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计算过程中遇到能约分时应该怎么办? 作业布置 课本第6页:第 2题 、第3题 作业反馈 一部分学生还是不约分,个别学生看不出7的倍数,还有个别 学生把整数与分母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二) 6 × =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依据知识的迁移,我首先进行了必要的铺垫,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后续教学铺垫。 在教学分数乘法在过程中约分时,书上的例题是:6×5/9,并且列出两种做法让学生进行比较。但我觉得这道题并不能体现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的优越性,因此,我在教学完例题之后将题目深化,变成“6×17/18”,并且和同学们一起比赛谁做得快。如果哪位学生是用整数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当然会很慢,当做得最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时,其他同学恍然大悟,深刻体会到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化繁为简。这样,学生在做分数乘法时,不仅仅满足于“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是记住“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一要点。 1 6× — = 6 × 1 =3 2 2 316 31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公开课教学设计_1

分数乘法 第1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 3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9 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

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 2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 2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92+92+92=9 222++=96=3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3 2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 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9 2?。再启发学生说出39 2?表示求3个92相加的和。 (3)比较392?和92+92+92=9 222++=96=32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92?是分数乘整数,92+92+92=9 222++=96=32是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的运算。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9 2?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92的和。板书:92+92+9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9 22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3 296932==?(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上) P38~39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5。 教学目标: ⑴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式题,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⑵让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合情推理能力。 ⑶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向他人学习的自我完善意识。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抢答游戏,准备好了吗?请看清楚。(结果是多少)这么长的算式,你是怎么一下子算出来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看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样更加简便。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整数乘法,小数乘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揭示课题。

10 3 ×3= 10 3 + 10 3 + 10 3 = 10 9 (米)哦,抓住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转化成同分母 分数相加 10 3 ×3=0.3×3=0.9= 10 9 (米)哦,把分数乘法转化成小数乘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转化的思想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转化是解决问题一种很好地策略。 我还看到用有人画图的方法。他是怎么想的?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一米。一朵花需要这样的3份,3朵花需要3个3份,三三得九,9份就是十分之九米。看来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能运用原来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真厉害! 老师还看到有些同学的计算过程是这样的,大家看,你知道他是怎么乘的吗?同桌说说。 10 3 ×3= 10 9 (米) 10 3 ×3是3个 10 3 相加, 10 3 3 3+ + = 10 3 3? ,(补充完整板书)原来这些方法之间是相通的啊!这个同学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手指上面的算式) 板书:同学们 10 3 ×3,我们可以把它看成3个 10 3 相加,就是分母仍然是10, 分子3+3+3,也就是3×3,所以结果是 10 9 (米)。 10 3×3= 10 3+ 10 3+ 10 3= 10 3 3 3+ += 10 3 3?= 10 9(米) 你看,我们不仅知道怎么乘出结果,还知道为什么这样乘。 他是怎么算的呢?学生说,师归纳:分数乘整数,只要把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贴板书。)。这种方法更简便! 1米 10 3 米 10 3 米10 3 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