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2(线性表的链式结构)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8
数据结构线性表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它决定了数据访问的效率和灵活性。
在数据结构中,线性表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数据结构。
线性表是由零个或多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其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
本文将对线性表的概念、分类、基本操作及其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二、线性表的概念1.数据元素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即除了第一个和一个数据元素外,其他数据元素都是首尾相连的。
2.线性表具有唯一的第一个元素和一个元素,分别称为表头和表尾。
3.线性表的长度是指表中数据元素的个数,长度为零的线性表称为空表。
三、线性表的分类根据线性表的存储方式,可以将线性表分为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两大类。
1.顺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是将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存放在一组地质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顺序存储结构具有随机访问的特点,可以通过下标快速访问表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又可以分为静态顺序表和动态顺序表两种。
2.链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是通过指针将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链表。
链表中的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和一个或多个指针,指向下一个或前一个节点。
链式存储结构具有动态性,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分配和释放节点空间。
链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又可以分为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等。
四、线性表的基本操作线性表作为一种数据结构,具有一系列基本操作,包括:1.初始化:创建一个空的线性表。
2.插入:在线性表的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数据元素。
3.删除:删除线性表中指定位置的数据元素。
4.查找:在线性表中查找具有给定关键字的数据元素。
5.更新:更新线性表中指定位置的数据元素。
6.销毁:释放线性表所占用的空间。
7.遍历:遍历线性表中的所有数据元素,进行相应的操作。
8.排序:对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进行排序。
9.合并:将两个线性表合并为一个线性表。
五、线性表的应用1.程序语言中的数组:数组是一种典型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常用于存储具有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
第2章线性表辅导本章通过实例给出线性表的定义,介绍线性表的逻辑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讨论线性表在两种不同存储结构下对应的顺序表和链表的相关操作,介绍线性表的简单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和逻辑结构。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有关概念,能利用C语言的数组和指针实现对顺序表的相关操作。
3.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有关概念,并重点掌握单向链表的特点和访问方式,能利用C语言的结构变量和指向结构体的指针实现对链表的相关操作。
4.正确理解线性表两种存储结构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按照相关要求设计算法、编制程序,利用线性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一、本章知识点1. 线性表的定义及特点线性表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线性表中的元素存在着一对一的相互关系。
线性表是n(n≥0)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其中n为数据元素的个数,定义为数据表的长度。
当n为零时的表称为空表。
当n>0时,一般将线性表记为:(a1,a2,…a i-1,a i,…a n),其中a i(i=1,2,3,…,n)是属于某个数据对象的元素,由线性表的定义,若线性表至少包含2个元素,则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表中存在称作“第一个”的元素,例如上表中的a1,存在称作“最后一个”的数据元素,例如上表中的a n。
2.表中第一个元素a1前面没有元素和它相邻,称它没有直接前驱,它后面有且只有一个元素a2与它相邻,称它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后继。
而表中“最后一个”元素a n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前驱a n-1,没有直接后继。
3.除“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外,其它每个元素均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线性表的数据元素,该结构的特点是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在物理上也相邻,可以随机访问,一对一的关系。
用顺序存储结构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3.顺序表的操作(1)插入操作插入操作的算法步骤为:从a n开始逐次将a n,a n-1.,…,a i向后平移一个存储位置,然后将x存入到a[i]中。
数据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1、为什么要使⽤链式存储结构?因为我们前⾯讲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他是有缺点的。
最⼤的缺点就是插⼊和删除时需要移动⼤量元素,这显然就需要耗费时间。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分析⼀下为什么当插⼊和删除时,就要移动⼤量元素,因为相邻两元素的存储位置也具有相邻关系,它们在内存中的位置也是挨着的,中间没有空隙,当然就⽆法快速介⼊,⽽删除之后。
当中就会留出空隙,⾃然就需要弥补。
问题就出在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然⽽然的就出现了链式存储结构。
2、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不考虑元素的存储位置,⽽是⽤⼀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这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这就意味着,这些数据元素可以存在内存未被占⽤的任意位置。
顺序存储结构:只需要存储数据元素信息。
链式存储结构:除了要存储数据元素信息之外,还要存储⼀个指⽰其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地址。
3、关键词:数据域:存储数据元素信息的域。
指针域:存储直接后继位置的域。
指针或链:指针域中存储的信息。
结点(Node):指针域+数据域组成数据元素的存储映像。
头指针:链表中第⼀个结点的存储位置。
头节点:在单链表的第⼀个结点前附设⼀个结点,成为头结点。
头结点的数据域不可以存储任何信息,可以存储线性表的长度等附加信息,头结点的指针域存储指向第⼀个结点的指针。
4、单链表:定义:n个结点链成⼀个链表,即为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因此此链表的每个结点中只包含⼀个指针域,所以叫做单链表。
PS:线性链表的最后⼀个结点指针为“空”,通常⽤NILL或“^”符号表⽰。
头节点:在单链表的第⼀个结点前附设⼀个结点,成为头结点。
头结点的数据域不可以存储任何信息,可以存储线性表的长度等附加信息,头结点的指针域存储指向第⼀个结点的指针。
5、头结点与头指针的异同(1)头结点头结点是为了操作的统⼀和⽅便⽽设⽴的,放在第⼀个元素的结点之前,其数据域⼀般⽆意义(也可存放链表的长度)有了头结点,对第⼀元素结点前插⼊和删除第⼀结点,其操作就统⼀了头结点不⼀定是链表的必要素(2)头指针头指针式指向第⼀个结点的指针,若链表有头结点,则是指向头结点的指针。
数据结构课程小论文题目: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学号:090510126姓名:叶妍莉班级:090510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12月8日一.引言: --------------------------------------------------------------------- 2 - 二.链表的概述 --------------------------------------------------------------- 2 -1.线性链表里的一些概念: ------------------------------------------ 3 -2.链表的有关概述: --------------------------------------------------- 3 -3.链表的存储方法: --------------------------------------------------- 4 -4.链表的分类: --------------------------------------------------------- 4 - 三.线性表的链式实现 ------------------------------------------------------ 4 -1.“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 ------------------------------ 5 -2.“合并链表”操作的实现: --------------------------------------- 6 - 四.链表的优点与缺点 ------------------------------------------------------ 6 - 五.总结 ------------------------------------------------------------------------ 7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姓名:叶妍莉班级:090510 学号:090510126摘要:线性表对于学过数据结构的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它是数据结构的一个基本内容,是最常用且最简单的一种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