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及飞机航道
- 格式:pdf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8
香港启德国际机场系统组成分析报告L.G 学号:083267机场简介启德机场(1925年1月24日—1998年7月6日)是香港的前民用机场,位于香港市区之内,九龙半岛南岸,维多利亚港之滨。
机场范围以外是九龙城闹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如此特殊的地理环境局限,令飞机升降启德颇具挑战性,再加上机场附近因山多而经常出现风切变,使启德机场有“世界十大危险机场”之称。
历史上的启德机场曾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国际客运量曾名列全球第三,而货运量更是全球第一。
然而极为繁忙的启德机场却是一个坐落于市中心的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周围更是高密度楼房,空间非常狭小,限制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的航空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与世界日益频繁的交流往来。
至1998年赤鱲角新机场落成,取代启德成为今日的香港国际机场。
原属启德的IA TA机场代码HKG 及ICAO机场代码VHHH都转移至赤鱲角新机场。
虽然启德机场早已废弃停用,但是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起降方式使之对于机场规划与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现结合启德机场历史照片以及日本著名航空管制模拟游戏《ぼくは航空管制官3 啓徳》中的截图,就启德机场的系统组成概况进行介绍。
启德机场的系统组成从上面这幅照片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启德机场的全貌。
整个机场系统可划分为空域和地域两部分。
地域,即机场的地面部分,在上面这幅图中,由近及远,依次为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如人行天桥,外围车道等)、航站区(地面交通交接面,航站楼,飞机交接面),飞行区(机坪,滑行道,等候机坪,出口滑行道,跑道)。
出入机场的地面交通系统:由于启德机场位于九龙区市中心,交通方便。
政府没有特别为启德机场兴建高速公路或铁路,通往启德机场的主要道路包括太子道、观塘道、东九龙走廊及后期兴建的观塘绕道;太子道建有行人天桥及隧道连接机场。
现在已经改称为启德隧道的机场隧道则穿过机场跑道之下而走,连接九龙湾与土瓜湾的交通。
机场隧道内设有一个通往机场的出口,连接宋皇台道及世运道,再通往客运大楼。
香港机场第三跑道中标单位C3201
案例一:
北京国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新篇。
北京城建集团近日传来捷报:该集团与香港其士建筑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客运大楼和站坪工程。
据介绍,此次北京城建集团中标的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客运大楼和站坪工程是三跑道系统项目关键工程之一。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客运大楼和站坪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合同工期47个月。
项目内容包括客运大楼、近机位停机坪、远机位停机坪、联络道、滑行道、附属楼及站坪内市政工程等。
近年来,北京城建集团紧跟国家战略规划,抓住大型国际竞标项目建设机遇,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中,先后参与建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中标多个国家机场项目。
在机场产品打造中积累丰富经验,成为国际领先的机场产品建设工程总承包商。
案例二:
据悉,香港机场第三跑道3206标段由中交疏浚、中国交建和香港振华组成联合体承建,施工内容包括填海造陆、填砂垫层、海堤、地基处理(排水板)等施工,其中陆域形成面积约650万平方米,陆域回填工程量
约1亿立方米,其规模约为香港人工岛的4倍以上。
同时,中交疏浚旗下中交海建还承担了第三跑道3204标段dcm项目施工任务。
而中交四航院则中标了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公填料回填施工项目,中标金额为9.99亿港币。
直通港澳侨EXPRESS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发展三跑道系统将大幅提升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货运能力,将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文|汪灵犀59工。
“我们要在现有的机场跑道区域旁填海拓地约650公顷,同时还不能影响飞机正常起降。
”林天福说,除了修建全新跑道之外,工程还包括扩建二号客运大楼,兴建全新的旅客捷运和行李运输系统,并完善现有道路网络及交通设施等,“相当于建了一座新机场”。
2022年4月,在内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协助下,香港机场第三跑道顺利完成试飞校验,并于5月底获发已更新的机场营运牌照。
7月,第三跑道投入服务,并陆续安排航班进行起降,让航空业界持份者有序熟悉相关运作程序。
陈国基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全力支持机管局推展三跑道系统下的其他工程,包括重新配置中跑道、扩建二号客运大楼、建造T2客运廊、兴建新的旅客捷运系统和高速行李处理系统等,按时按预算于2024年完成。
香港机场管理局介绍,为了发挥三跑道系统的最大效率,三条跑道将各有分工:北跑道将主要用于降落,中跑道用于起飞,而南跑道则同时负责升降。
“三跑道系统建成后,可带来约50%的客货流量增长,这对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林天福估计,到2035年,香港国际机场年客运量将达到1.2亿人次,年货运量将达1000万吨。
香港机场第三跑道正式启用,也给香港航空业者带来新发展机遇。
国泰航空前行政总裁邓健荣说:“第三跑道启用是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跑道将大幅提升机场处理客货运航班的能力。
国家‘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指出,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
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启用后的增长潜力,以及大湾区带来的机遇,将确保国泰航空及香港枢纽保持长远竞争力。
”从“城市机场”到“机场城市”加紧施工的商业综合体、现代化十足的酒店设施……在赤鱲角这座“机场岛”上,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一座“机场城市”雏形初现。
香港机场介绍院系:旅游学院(空乘)班级:09三班姓名:姜晗学号:20091100394香港国际机场(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简称:HKIA)于1998年7月6日正式启用,是现今香港唯一运作的民航机场。
由于机场位于新界的大屿山以北赤柱角的人工岛,因此也称为赤柱角国际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全日24小时运作,每年可处理旅客5000万人次及货物400万公吨,现时有89家航空公司每日提供约750架次定期客运及全货运航班,来往香港及约150个遍布全球的目的地,此外,每周平均有约31架次不定期的客运和货运航机来往香港。
为满足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需求,香港国际机场正不断增添新设施及建筑,随着多项扩展计划完成,香港国际机场正发展成亚洲的客货运枢纽中心。
据统计,2006年香港国际机场以乘客量计算是亚洲第3大繁忙机场,全球排名14;以货运量是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孟斐斯国际机场;以国际交通计算,香港国际机场自1998年以后即成为全球第三大繁忙客运机场,全球货运则排名第一。
香港国际机场同时多次获得全球最佳机场的殊荣,并联系7年被Skytrax评为五星级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是现时香港唯一运作的民航机场,于1998年7月6日正式启用。
由于机场位于新界大屿山以北的赤鱲角,因此也称为赤鱲角国际机场(Chek Lap Kok International Airport,并常被航空业界以CLK简称)。
香港国际机场被Skytrax评为五星级机场及2008年度全球最佳机场,是连续8年内7度被评为全球最佳机场,2006年仅次于新加坡樟宜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是地区转运机场,现阶段设有96个停机位,全日24小时运作,每年可处理旅客5000万人次及货物400万公吨。
随着第二条跑道于1999年5月启用和多项扩展计划完成,香港国际机场正发展成亚洲的客货运枢纽。
为满足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需求,机场正不断增添新设施及建筑;在发展最后阶段,机场每年的客运量将达87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900万公吨。
香港机场最新跑道规划方案简介香港机场作为亚洲地区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枢纽之一,不断面临着机场容量不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香港机场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香港特区政府以及机场管理局一直在进行跑道规划方案的研究与探索。
本文将介绍香港机场最新的跑道规划方案,以及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跑道规划方案根据最新的规划方案,香港机场拟增设一条新的并行跑道,以提升机场枢纽的容量和灵活性。
新跑道将位于现有的两条跑道之间,并具备现代化的导航和通信设备,以确保飞行安全。
技术细节- 长度:新跑道的长度将达到4000米,可以满足大型客机的起降需求。
- 方位:新跑道将与现有的两条跑道呈东西方向并行,以减少起降时间和航空器等待排队的情况。
- 跑道标识:新跑道将使用国际通用的标识符号,便于飞行员准确导航和操作。
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对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影响,新跑道规划方案同时考虑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噪音减少:新跑道将采用先进的隔音材料和技术,减少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 空气污染控制:引入新的燃油和发动机技术,减少飞机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水资源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将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不对周边水资源造成污染或破坏。
施工时间和费用预计新跑道的施工时间将为3到5年,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机场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影响。
而跑道规划方案的总费用预计将达到数十亿港元。
影响与挑战香港机场最新跑道规划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
容量提升新增的一条跑道将极大地提升机场的容量,使得机场能够同时满足更多航班的起降需求。
这将进一步加强香港作为国际枢纽的地位,为航空公司提供更多的飞行选择。
运营效率提升通过跑道并行布局,新跑道将减少起降时间和航空器等待排队的情况。
这将使机场的运营更加高效,减少航班延误和运力浪费。
周边环境保护尽管新的跑道规划方案考虑了环境保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对周边环境和社区造成一定影响。
特别是在施工期间,施工噪音和物流运输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带来一定影响。
一、国际民航组织的定义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简称ICAO)是一个由联合国成员国组成的专门机构,旨在制定和推动国际民用航空的标准和规范。
ICAO的成员国女将航空运输的安全、效率、安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以保障全球民航业的健康发展。
二、机场跑道的划分标准机场跑道的划分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定将机场的跑道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便提高航空安全,保障航空运输的正常进行。
ICAO 根据机场的使用情况、跑道长度、宽度、强度、气象条件等因素,将机场跑道划分为不同的代码,以便航空器根据不同的机型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跑道进行起降。
三、ICAO的机场跑道划分标准ICAO根据机场的气象条件和使用情况,将机场跑道划分为以下几类:1. 钛条ICAO根据跑道长度和宽度,将机场跑道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分别为Code A、Code B、Code C和Code D。
Code A表示跑道为1500米至800米,适合小型飞机起降;Code B表示跑道为800米至400米,适合超小型飞机起降;Code C表示跑道长度小于400米,适合超超小型飞机起降;Code D表示跑道长度小于300米,适合超超超小型飞机起降。
2. 跑道强度ICAO根据跑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将机场跑道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分别为PCN50、PCN35、PCN25、PCN15、PCN10等等。
PCN50表示跑道的强度很高,可以承载大型飞机起降;PCN35表示跑道的强度一般,可以承载中型飞机起降;PCN25表示跑道的强度较低,适合小型飞机起降;PCN15表示跑道的强度很低,只能承载轻型飞机起降;PCN10表示跑道的强度非常低,只能承载超轻型飞机起降。
3. 风力和风向ICAO根据机场的风力和风向,将机场跑道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分别为Headwind、T本人lwind、Crosswind、Headwind and crosswind 等等。
目的
本文件旨在介紹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規劃工作的最新發展及飛機航道設計的概況。
三跑道系統規劃工作
2. 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客貨運機場之一,亦是一個24小時運作的機場。
對外緊密的連繫對香港的競爭力至為重要。
我們必須提供足夠的機場設施,以確保香港機場的國際和區域航空中心地位,並保持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
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正積極提升機場設施,包括推進機場中場範圍發展計劃、以及就第三跑道系統開展有關的規劃工作等,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和區域航空中心的地位。
3. 香港特區政府已於2012年原則上批准採納三跑道系統方案,作為香港國際機場的未來發展規劃方向,以確保香港國際機場的跑道能提供充足的容量,應付2030年的航空需求。
在三跑道系統下,機場屆時每年可處理飛機起降量達60萬架次,每年的客運量約為9 700萬人次,貨運量約為890萬公噸。
4. 機管局已就發展三跑道系統於去年8月開展包括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環評),評估的範圍包括三跑道系統對空氣、噪音、海洋生態及魚業、及中華白海豚等的影響。
有關環評工作預計於兩年內完成。
除環評外,機管局正就三跑道系統進行相關的設計細節及財務安排等規劃工作。
當有關評估及其他資料齊備後,政府會就落實發展三跑道系統作出最後决定。
預計第三條跑道最
快可於2023年落成及運作。
5. 在規劃三跑道系統期間,機管局會積極與各持份者溝通,以了解及回應各持份者對三跑道系統的意見。
自2008年制訂《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以來,機管局一直積極聯繫各持份者,就機場和航空業的現況和長遠發展進行不同形式交流。
而自去年年中展開環境影響評估以來,機管局進一步加強與持份者的溝通,在社區方面,機管局在機場鄰近地區成立了五個社區聯絡小組,積極與社區代表(包括區議員、分區委員主席及副主席,及其他社區領袖)就機場發展交流意見。
這五個地區包括離島、葵青、沙田、荃灣及屯門,小組成員共有超過150人。
6. 另外,機管局亦成立了四個技術研討小組,由在環境及航空方面具備專業知識及關注這些事宜的學者、專業人士及專家組成。
該四個小組集中討論包括噪音、空氣質素、海洋生態及漁業,以及中華白海豚等備受關注的環境範疇。
社區聯絡小組及技術研討小組的首輪會議已於2012年11月完成。
今年內計劃進行兩次會議,第一次會議於今年4月展開,預計將於7月初完成。
航道設計
7. 關於三跑道系統,建議的第三跑道將與現時的兩條跑道平行排列由西南向東北伸展(見附件一)。
航道的設計首要考慮安全因素及按國際標準,例如必須因應航道附近的地形及飛行運作需要如地面導航設備的位置等,以決定超越障礙物的高度以及航道的路線。
機管局委託英國國家航空交通服務有限公司(NATS)作顧問,為三跑道系统運作的航道展開研究。
該公司隨後提出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统運作的未來航道方案,建議航機使用07及25方向升降(即附件一內標示的07及25方向)。
8. 跑道使用的方向取決於風向,一般情況下飛機需逆風升降。
簡而言之,若是吹西南風,飛機會從東北方降落和向西南方按25方向起飛。
若是吹東北風,跑道則需按相反方向運作,飛機需按07方向升降。
9. 將來三跑道系統下的飛機航道將與現時雙跑道的航道大致相同(見附件二)。
如附件二所示,按25方
向起飛的飛機會繼續取道機場以西海面離開香港。
而使用25跑道進場的飛機會按實際需要從香港東面進入香港國際機場(即附件二的25R、25C及25L降落路線)。
10. 使用07跑道降落的飛機,則無論現時或將來在三跑道系統下將繼續取道機場以西海面進入香港國際機場(見附件三)。
而使用07跑道方向起飛的飛機會視乎需要和情況,可按現時航道飛越大嶼山東北角再南轉入西博寮海峽或轉向東南方往東龍島方面離開香港(即附件三的07L、07C及07R飛行路線);而在三跑道系統啟用後,飛機亦可左轉向東北方向飛離香港(即附件三中07L 及07C起飛路線)。
緩減飛機噪音措施
11. 現時民航處為減低飛機噪音對各區的影響,已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消減飛機噪音平衡方針,實施了下列飛機噪音消減措施:
(i)於深夜12時至早上7時抵港的班機,在符合飛
行運作及在安全的情況下,須從西南面從海方
向降落。
這措施旨在減少航班在晚間飛越人口
稠密的地區;
(ii)在晚上11時至早上7時期間,由東北方向進入機場的航機,在運作情況許可下,會使用「持
續降落模式」降落。
採用此模式降落的航機會
在較高的高度開始下降,並且通常使用較低動
力飛行,從而減低飛機噪音對航道下的居民的
影響;
(iii)於晚上11時至早上7時期間,向東北方向起飛離港的班機,在符合飛行運作及在安全的情況
下,須使用經西博寮海峽的南行航線,經海面
飛行離開香港。
這航道可減少航班在晚間飛越
人口稠密的地區;
(iv)為減低飛機噪音對機場附近地區的影響,所有向機場東北方向起飛的飛機,須採用國際民航
組識所訂定的噪音消減起飛程序。
該程序要求
飛機在到達800呎或以上的飛行高度時降低動
力,以減低飛機噪音;
(v)自2012年2月起,為起飛離港飛機新增一套以衛星導航技術及新型飛機內置導航功能為基礎
的噪音消減離場程序。
依從這程序向東北方向
起飛的飛機在南轉入西博寮海峽時可更緊貼設
計的軌道,可更好控制飛機的噪音範圍減少飛
機噪音對航道附近民居的影響;及
(vi)所有未能符合《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6第1卷第2部分第3章所載的噪音標準的飛機均
不准在香港升降。
民航處已促請航空公司引進
新型的飛機以取代舊型號第3章的飛機,以及
在晚間調配較為寧靜的飛機飛行。
多間航空公
司已作出配合,並正逐步更新其機隊,代以更
新型及較寧靜的飛機。
12. 在三跑道系統下,由於新增一條跑道,民航處和機管局將會合作研究紓緩飛機噪音的方案,例如機管局在《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中提及將來的南跑道在夜間只作備用跑道。
另方面,航空業將於未來20年內逐步引進噪音標準較嚴格的「第4章」飛機1,將有助進一步減低噪音。
13. 此外,因應衛星導航技術發展,民航處會繼續就夜間航班探討新的抵港航道的可行性(例如經西博寮海峽經海面進入機場),讓有合適裝置的航機經海面運作,以減少飛機噪音對社區的影響。
1「第4章」飛機是指《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6第1卷第2部分第4章所載的噪音標準的飛機,這些飛機包括新型的A380、A350、B787、B777-300E R、B777-200L R及B747-8等。
14. 在維持香港國際機場24小時運作及航空安全的原則下,機管局及民航處會繼續研究其他可以減低飛機噪音的措施。
徵詢意見
15. 請各位議員支持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的計劃及就本文件內容提供意見。
民航處
香港機場管理局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