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平面放线
- 格式:ppt
- 大小:261.00 KB
- 文档页数:9
楼层放线的方法及步骤楼层放线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建筑的准确位置和结构的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楼层放线方法及步骤。
一、放线前的准备工作1. 准备工具:放线铅笔、放线尺、放线线、放线锤等。
2. 确定放线基准点:一般选择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者基础的中心位置作为放线的基准点。
二、确定楼层标高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的标高高度。
2. 用放线尺在基准点处标出第一层的标高高度。
三、确定楼层平面位置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的平面位置。
2. 用放线线将楼层的外墙边线放线出来,标出墙体的位置。
四、确定内部柱子位置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内部柱子的位置。
2. 用放线线将柱子的位置放线出来,标出柱子的中心点。
五、确定楼梯位置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楼梯的位置。
2. 用放线线将楼梯的位置放线出来,标出楼梯的边线。
六、确定其他设备位置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其他设备(如电梯井、风井等)的位置。
2. 用放线线将设备的位置放线出来,标出设备的边线。
七、检查和调整1. 放线完成后,需要对放线结果进行检查和调整。
2. 检查每个楼层的墙体、柱子、楼梯等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如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精度。
八、记录和标示1. 在每个楼层的墙体、柱子、楼梯等位置,使用放线铅笔或者标志笔进行标示。
2. 标示应清晰可见,方便后续施工人员进行参考和操作。
以上就是一种常用的楼层放线方法及步骤。
在实际施工中,放线的准确性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进行检查和调整。
同时,放线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放线铅笔、放线尺、放线线等工具,避免损坏或丢失,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编号:2015-008 工程名称北部湾地王国际日期放线部位1~12轴/G~Q轴负一层放线内容2000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放线依据:1、内控制点1、2、3、42、负一层建筑平面图JZ-07-B ,结构图JG-06-C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放线简图:检查意见:经核对:内控制点尺寸与施工设计图尺寸一致无误。
经检查:1、内控制点间距尺寸在±2mm以内,角度±10″以内。
2、各轴线、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均在±3mm以内。
3、本层结构面标高-5.430m,实测误差均在±5mm以内。
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精度要求。
签字栏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监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施测人编号:2015-009 工程名称北部湾地王国际日期放线部位1~12轴/A~D轴负一层放线内容2000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放线依据:1、内控制点1、2、3、42、负一层建筑平面图JZ-07-B ,结构图JG-06-C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放线简图:检查意见:经核对:内控制点尺寸与施工设计图尺寸一致无误。
经检查:1、内控制点间距尺寸在±2mm以内,角度±10″以内。
2、各轴线、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均在±3mm以内。
3、本层结构面标高-5.430m,实测误差均在±5mm以内。
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精度要求。
签字栏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监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施测人编号:2015-010 工程名称北部湾地王国际日期放线部位13~19轴/A~J轴负一层放线内容2000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放线依据:1、内控制点1、2、3、42、负一层建筑平面图JZ-07-B ,结构图JG-06-C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放线简图:检查意见:经核对:内控制点尺寸与施工设计图尺寸一致无误。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放线日期年月日放线部位16#楼一层楼面放线内容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内容及依据:1、定位控制桩1#、2#、3#、4#如下图所示;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成果图;3、施工图纸;4、±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4;5、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主控线误差在±3mm以内,角度在±10“以内;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在±2mm以内;3、内控点尺寸误差不超过2mm,角度±5“以内,符合工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测量员:项目专业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放线日期年月日放线部位16#楼二层楼面放线内容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内容及依据:1、定位控制桩1#、2#、3#、4#如下图所示;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成果图;3、施工图纸;4、±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4;5、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主控线误差在±3mm以内,角度在±10“以内;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在±2mm以内;3、内控点尺寸误差不超过2mm,角度±5“以内,符合工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测量员:项目专业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放线日期年月日放线部位16#楼三层楼面放线内容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内容及依据:1、定位控制桩1#、2#、3#、4#如下图所示;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成果图;3、施工图纸;4、±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4;5、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主控线误差在±3mm以内,角度在±10“以内;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在±2mm以内;3、内控点尺寸误差不超过2mm,角度±5“以内,符合工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楼层平面放线一、放线地点本次放线地点为新凯达大厦24层楼底。
二、放线工具激光经纬仪一台、激光垂直仪一台、三脚架两个、50M钢尺一把、墨斗一个,接收靶一个、对讲机两个。
三、放线方法1、内控点布设: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栋建筑物内做内控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米左右的位置。
本次测量内控点有两个,分别设在新凯达大厦14层楼P—6轴,P—17轴附近。
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0mm×200mm)。
2、轴线投测:竖向投测前,应对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
然后在施工层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
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垂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用墨斗弹线,将接收靶固定。
用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校核投测轴线,经测距离和角度达到精度要求时再测设细部轴线。
3、施工层轴线、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和细部线。
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墙边线等细部线。
待每层竖向墙柱完成后,在拆除模板之后相应墙柱上抄测1000mm结构标高线,用于控制上层模板、以及后期的装饰装修的施工。
架设激光垂直仪架设激光经纬仪接收靶接收激光弹十字墨线经纬仪放线放直角线。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编号:LF-2012-
工程名称日期
放线部位层1~5×A~G轴放线内容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
放线依据:(1)外控制桩1,2,3,4,5,6,7,8;
(2)层建筑平面图 ,结构图 .
(3)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放线简图:
检查意见:
经核对:内控制线尺寸、设计施工图及放线成果资料一致无误.
经查验:1)控制段轴线尺寸误差在±5mm以内,角度±10〃以内;
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均在±2mm以内;
3)内控制点间距尺寸误差在2mm以内,角度±5〃以内;
4)本层结构面标高为: m, 误差在±5mm以内;
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精度要求.
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施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