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料热处理说课教案-钢的回火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4
教案首页8月份技能大师师带徒培训第一课时钢热处理工艺的四把火之钢的退火退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炉冷处理正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空冷处理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水冷或油冷处理回火:将淬火过的钢重新加热到一个温度冷却退火是生产中常用的预备热处理工艺。
大部分机器零件及工、模具的毛坯经退火后,可消除铸、锻及焊件的内应力与成分的组织不均匀性;能改善和调整钢的力学性能,为下道工序作好组织准备。
对性能要求不高、不太重要的零件及一些普通铸件、焊件,退火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钢的退火是把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目的在于均匀化学成分、改善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消除或减少内应力并为零件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钢的退火工艺种类颇多,按加热温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临界温度(Ac3或Ac1)以上的退火,也称为相变重结晶退火。
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和扩散退火等;另一类是在临界温度(Ac1)以下的退火,也称低温退火。
包括再结晶退火、去应力和去氢退火等。
按冷却方式可分为连续冷却退火及等温退火等。
8月份技能大师师带徒培训第二课时钢热处理工艺的四把火之钢的淬火与回火钢的淬火与回火是热处理工艺中很重要的、应用非常广泛的工序。
淬火能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如果再配以不同温度的回火,即可消除(或减轻)淬火内应力,又能得到强度、硬度和韧性的配合,满足不同的要求。
所以,淬火和回火是密不可分的两道热处理工艺。
2.1 钢的淬火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c)冷却,以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2 钢的回火回火是将淬火钢加热至A1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适当方式冷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它是紧接淬火的下道热处理工序,同时决定了钢在使用状态下的组织和性能,关系着工件的使用寿命,故是关键工序。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保证相应的组织转变,使工件尺寸和性能稳定;提高钢的热性和塑性,选择不同的回火温度,获得硬度、强度、塑性或韧性的适当配合,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钢的回火》一课的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21-10-13T09:15:36.33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5期5月作者:薛冬梅[导读] 本节课选自全国技工学校机械通用教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七章第五节,是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回火是在淬火后必须进行的热处理工艺,所以回火工艺、目的、作用及回火时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因为淬火钢组织和性能的缺陷,所以必须回火。
薛冬梅玉田职教中心河北唐山 064100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多媒体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全国技工学校机械通用教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七章第五节,是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回火是在淬火后必须进行的热处理工艺,所以回火工艺、目的、作用及回火时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因为淬火钢组织和性能的缺陷,所以必须回火。
回火时随温度的变化,组织相应发生变化,因为组织变了,所以性能也改变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对普通热处理工艺即热处理“四把火”有较完整的认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为学习后续课题《钢的表面热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由于学校无专门的热处理实习车间,所以学生对热处理的理解还只能停留在理论上。
在讲热处理一章之前,我会组织机制班学生到县内一流企业——玉印集团参观热处理车间,并观看完整的热处理录相片,让学生对各种热处理工艺、目的、规范及应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已经学习了热处理原理、退火、正火、淬火等工艺,再进行回火的教学,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难度不会太大。
但是,毕竟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如淬火为什么要回火,及分析回火钢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这两个问题可能理解起来稍难,所以课程一开始我就准备了一段录相,让学生看一些工件如菜刀、齿轮等不淬火及淬火后直接投入使用的后果,让学生观察分析,自己得出正确结论——淬火钢必须回火后才能正常使用;在分析回火钢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时,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苏铁健钢在淬火后为何要及时回火?1. 回火定义与目的定义:将淬火钢加热到A1以下的某温度保温后冷却的工艺。
目的:l降低脆性,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或开裂。
l稳定组织。
淬火得到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都是不稳定组织,有自发向铁素体+渗碳体转变的倾向。
回火可使其转变为平衡或接近平衡的组织,防止使用时变形。
l获得所需力学性能。
淬火组织一般硬度高、脆性大,通过适当回火可调整硬度和韧性。
为什么没有250~350℃之间的回火?2. 回火的分类回火的分类(根据温度范围):低温回火: 150-250℃中温回火: 350-500℃高温回火: 500-650℃3. 低温回火:组织变化(回火马氏体)回火马氏体金相照片马氏体分解,析出亚稳ε-碳化物并以细片状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称为回火马氏体(M 回)。
在光学显微镜下M 回为黑色(黑针),A'为白色,如图所示。
由于马氏体分解,减轻了对残余奥氏体的压力,因而残余奥氏体也分解为ε-碳化物+过饱和铁素体(M 回)。
(1) 回火马氏体与马氏体有何不同?(2) 下图哪些区域是回火马氏体,哪些区域是残余奥氏体?3. 低温回火:性能变化与用途l保留淬火后的高硬度(一般为58~64HRC)、高耐磨性的同时,降低内应力,提高韧性。
l主要用于处理各种工具、模具、轴承及经渗碳和表面淬火的工件。
3. 中温回火:组织变化(回火托氏体)马氏体分解为铁素体与渗碳体,在保持马氏体形态(板条状或针片状)的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细粒状Fe3C(渗碳体)组织,称为回火托氏体,用T回表示,如图所示。
回火托氏体与等温转变获得的托氏体组织有何不同?(获得途径及形态分布)回火托氏体金相照片3. 中温回火:性能变化与用途l回火托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并具有一定的韧性,硬度一般为35~45HRC。
l主要用于各类弹簧的处理。
3. 高温回火:组织变化(回火索氏体)回火马氏体金相照片Fe 3C 发生聚集长大,铁素体发生多边形化,由针片状转变为多边形。
钢的回火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李清延,是来自与莱芜市高级技工学校焊接专业的一名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钢的回火。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的国家重点教材,对于材料专业来说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材共有七章内容,其中第三章铁碳合金相图和第四章钢的热处理是本教材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全书的重点难点所在,并且这两种对全书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今天我们所讲的钢的回火处理不仅是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而且对钢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钢的回火处理决定了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因此,我将和同学们共同探讨钢的回火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技校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跟老师交流和沟通,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他们属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
从知识能力来看,他们有的基础水平较高,学习比较容易,而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知识较慢。
三、教学目标通过上述学情分析,以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制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回火处理作为一道热处理工序在实际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知识目标:熟悉有关回火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目的;了解淬火钢在回火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掌握钢的力学性能和回火温度之间的关系;掌握钢的回火分类和应用。
3、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产中针对不同的钢材,结合零件的使用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恰当的回火方式。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能够是本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更好的紧密联系,同时有突出本节内容的重要性,我将采用叙述式、提问式、启发引导式、举例以及归纳总结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另外,为了能使学生简单直观的去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我还采用了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动画、图片等极具说服力、学生熟知或未知的感性材料,例如播放一些不同含碳量的钢在回火前后组织显微照片对比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导学案 主备人:栾义 审核人:栾义 编号:016
爱让每一名学生都做得更好!
1 §5.5 钢的回火
【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全体同学积极主动的根据教材内容认真预习并完成导学案,
小组长做好监督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及时的预习相关知识。
2、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提示,认真研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
3、要求每位同学认真预习、研读课本,找出不明白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钢的回火的目的、方法和应用。
2、学习与方法:通过研读课本,积极讨论,踊跃展示,能够选择合适的回火方
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大胆质疑,快乐学习。
【重点难点】
回火的分类
回火的应用
【自主学习】
回火的概念和目的 重要级别:★★★★
淬火钢在回火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重要级别:★★★★
回火的分类与应用 重要级别:★★★★★
【合作探究】
1、什么是回火?
2、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3、随回火温度的变化,钢的组织经过哪四个转变阶段?每一转变阶段对应的转变产物是什么?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爱让每一名学生都做得更好!
2 4、在回火加热过程中,随着组织的变化,钢的性
能将随之发生怎样的变化?
5、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场
合?
回火方法 加热温度
获得的组织 性能特点 应用场合
【当堂测验】
1、为什么调质钢比正火钢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课后作业】
1、理解掌握本导学案内容,并完成习题册第五章第五节相关题目。
【学后反思】。
《汽车材料》教案任课教师:课程名称:课程代码:上课班级:专业:总学时:周学时:学期:202 ~202 学年第学期汽车材料教案教学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前课知识1、正火作为预先热处理的应用范围;2、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的应用范围。
三、导入新课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在某些工业视频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产品硬度很高,但却很容易断裂,特别是淬火后就直接使用的零件。
那是为什么呢?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导出:塑性、韧性差,组织不稳定;材料淬火后必须进行回火,使组织和性能稳定。
四、新授课第四节钢的回火1、淬火钢主要组织是马氏体或残余奥氏体。
这些组织很不稳定(有自发向珠光体型组织转变趋势),且马氏体硬度高、脆性大,还具有不可避免的内应力,极易变形开裂,很少直接使用,一般必须及时回火。
、、回火的目的(1)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降低脆性,防止工件变形与开裂;(2)稳定工件组织及尺寸;(3)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根据工件回火的性能要求不同,回火加热温度分为低温、中温及高温回火3种点名,记考勤(1 min)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2 min )让学生相互讨论或查阅资料,找两名同学简要回答(2 min )2、低温回火温度范围为150~250℃,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目的是降低内应力、减少脆性、保持淬火后高硬度(58~62HRC)和耐磨性。
低温回火一般用于碳钢和合金钢制作的工具(刃具、量具、模具等)、滚动轴承、渗碳件。
低碳马氏体回火后,不仅强度高,而且塑性、韧性也很好。
3、中温回火温度范围为250~500℃,组织为回火托氏体,35~56HRC主要目的是获得高弹性、高屈服极限,同时保持足够韧性,如弹簧、发条、煅模及工具等。
对某些钢,中温回火在250-400℃时发生回火脆性,必须引起充分注意。
4、高温回火温度范围为500~650℃,组织为回火索氏体,23~35HRC。
主要目的是获得既有一定强度、硬度,又有良好的冲击韧性的综合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