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思维导图)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
百家争鸣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一、儒家儒家是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
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遭受重创。
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代表人物:孔子二、道家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
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
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代表人物:老子三、墨家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汉民族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
创始人为墨翟(墨子)。
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这两天小朋友常常问我孔子和庄子有啥区别,怎么那么多“子”?我都要搞蒙了。
是呀,这不是9岁孩子会搞蒙,估计很多人都搞不清具体的区别和关系了。
因此想通过思维导图来综合表达相互之间的关系。
尝试以“孔孟之道”为原点来做个思维导图。
孔子特意拜访过老子,所以他们之间存在师徒关系。
所以以孔孟为原点的话,那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孔孟的老师,但是老子的思想真正影响到的是庄子。
自绘思维导图: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关系图道家学说——老子和庄子老子,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认为自然有一种内在的规律“因循为用”。
事物也经常在变化,所以提出“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因此老子的《道德经》是高智慧,高境界的阅读物,一般很难读懂,估计也是因为境界没到。
庄子是黄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出的“老庄思想”。
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服。
用意象构建的哲学世界,让人们去猜测、领悟。
倡导身无长物,却逍遥快乐。
在《庄子》里面讲了很多故事。
鸟兽虫鱼都是他的故事。
崇尚无拘无束的Z Y,提倡人与人之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呼应老子的“上善若水”。
比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H。
鹓鶵非梧桐不栖息...... 也跟惠施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庄子故事。
儒家之核心——孔孟之道,继承周天子的礼和仁孔子倡导的儒家是以“仁”为核心,倡导积极入世、治世,主张仁政、德治,重视伦常关系,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都是从人性出发,倡导的是以“仁”治国。
孔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其中《春秋》被孔子本身看得特别重,甚至自己说,成也《春秋》败也《春秋》。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这些都是出自《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