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甘伯伯去游河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大班语言教案和甘伯伯去游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旅行》中的第二节“和甘伯伯去游河”。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导入,带领学生跟随甘伯伯一起游河,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
2. 使学生掌握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的掌握,以及相关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动物卡片、甘伯伯游河的图片、录音机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甘伯伯游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学生跟随甘伯伯去游河,讲解故事内容,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故事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句型结构和语法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小组合作(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讨论并展示该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2. 新词汇:动物名称、生活环境等3. 句型:描述动物特点的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最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大象,它有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生活在热带雨林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和甘伯伯去游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优秀教案《和甘伯伯去游河》。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甘伯伯撑船带小动物们游河的故事,以及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对话。
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体验和感受语言交流的乐趣,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小动物图片、河流图片、甘伯伯撑船图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展示河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河流的景色。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和甘伯伯去游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对话。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故事中最喜欢的小动物是谁,为什么。
4. 角色扮演:教师挑选几名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幼儿回答。
6. 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小动物卡片,巩固对故事角色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和甘伯伯去游河》板书内容:1. 故事情节简要概述2. 小动物们的对话内容3. 倾听、表达、交流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和甘伯伯去游河》的故事,并分享故事中最喜欢的小动物。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喜欢的小动物,并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教师可以推荐家长阅读一些关于语言沟通的育儿书籍,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幼儿。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故事情节:本节课选取的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讲述了甘伯伯撑船带小动物们游河的过程。
2024年大班语言《和甘伯伯去游河》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和甘伯伯去游河》。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和甘伯伯去游河”,详细讲述了甘伯伯和他的动物朋友们一起乘船游河的故事,以及他们在旅途中遇到的趣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故事中的幽默与趣味。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3.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分享的品质,懂得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小船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小船模型,邀请学生一起乘船去游河,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乘船游河的经历。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师分段讲解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师给予示范,指导学生进行句子仿写。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自己编写一句话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句子。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故事图片,合作完成一幅以故事为主题的画。
学生在画纸上用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创作。
6. 成果展示(5分钟)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2. 故事人物:甘伯伯、动物朋友们3. 故事情节:乘船游河、趣事连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一句话描述故事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或事件。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甘伯伯,因为他很友善,邀请了许多动物朋友一起游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绘本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精品教案及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绘本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作为教学内容。
该故事选自教材第四章“多彩童年”,详细讲述甘伯伯和他动物朋友们一起游河趣事。
通过对该故事讲解和剖析,旨在让学生解和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基本情节,理解其中所传递友谊、互助、尊重自然等价值观。
2.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大自然,珍惜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深层意义,学会关爱大自然和珍惜友情。
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基本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多媒体设备、挂图。
2. 学具:阅读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邀请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在大自然怀抱中,感受清新空气和鸟鸣声。
然后,我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们猜测故事情节。
2. 讲解故事(15分钟)我以生动语言和丰富表情讲述故事,学生们跟随甘伯伯和动物朋友们一起游河,体验友谊和互助力量。
3. 例题讲解(10分钟)我挑选故事中关键情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甘伯伯为什邀请动物朋友们一起去游河?”、“在游河过程中,他们遇到哪些困难?”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们根据阅读记录表,用自己话概括故事情节,并画出自己心中甘伯伯和动物朋友们。
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2. 关键词:友谊、互助、关爱大自然、珍惜友情3. 故事情节概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故事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大自然,珍惜友情”短文。
关爱大自然,从我们身边小事做起。
我们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同时,我们要珍惜身边友情,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2. 画一幅表现故事情节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和甘伯伯去游河故事
甘伯伯有一条船,他的家住在河边,河边风景优美,甘伯伯经常撑着船去游河。
有一天,甘伯伯正要撑船去游河。
有一只小兔说“甘伯伯,我跟您一起去游河,行不行”
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跳。
”
小兔说“好好好,我保证不乱跳。
”
甘伯伯带着小兔继续往前行,遇到了小猫,小猫说“甘伯伯,我跟您一起去游河,行不行”
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抓。
”
小猫说“好好好,我保证不乱抓。
”
山羊在河边等着上船,山羊说“甘伯伯,我跟您一起去游河,行不行”
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顶羊角。
”
山羊说“好好好,我保证不乱顶。
”
这下终于轮到公鸡了,它都有点着急了,公鸡说“甘伯伯,我跟您一起去游河,行不行”
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扇翅膀。
”
公鸡说“好好好,我保证不乱扇翅膀。
”
起初,大家都很高兴,但是不久以后......兔子乱蹦乱跳,猫到处乱抓,山羊乱顶羊角,鸡乱扇翅膀,结果船就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去了。
甘伯伯救起了所有的小动物,它们上船后,兔子不再乱跳,小猫布再乱抓,山羊不再顶羊角,鸡不再扇翅膀,大家开开心心地去游河了。
和甘伯伯去游河故事点评
甘伯伯带着很多的小动物一起游河,可惜动物都不太安分,最后大家都掉进河里。
之后大家都开开心心游河啦。
和甘伯伯一起游河很开心,虽然路途有点小波折,但是大家都完成游河。
小朋友要禁止游河,因为现在游河很危险,想要游河一定要在大人带领安全情况下游河,因为不管怎样安全始终是第一位。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和甘伯伯去游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故事与情景对话”,详细内容为“和甘伯伯去游河”。
该故事讲述了甘伯伯带着动物朋友们去游河,大家在船上和睦相处,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角色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互相帮助。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运用语言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会与人合作、分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甘伯伯和动物角色的头饰、小船模型。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甘伯伯,邀请学生们上船游河。
在船上,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分享食物,营造和谐的氛围。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课件,讲述“和甘伯伯去游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对话。
b.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故事内容。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小船模型,并在船上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
5. 语言表达(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小船,并描述小船上的动物角色。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2. 主要角色:甘伯伯、小猪、小羊、小鸭等3. 故事情节:游河、合作、分享、互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甘伯伯去游河描述一下你和小伙伴们在游河过程中,是如何互相帮助、分享快乐的。
2. 答案示例:在游河过程中,我和小明一起划船,小华给我们拍照。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时,我们一起分享食物,还互相讲述有趣的故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和甘伯伯去游河》文,图:[英],约翰伯宁罕读后感第一篇范文《和甘伯伯去游河》——约翰·伯宁罕的童书杰作,以其简单而深刻的内涵,引人深思。
书中,伯宁罕不仅带我们领略了英国乡村的自然风光,更通过一次寻常的游河之旅,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书中,甘伯伯的热心与善良让人印象深刻。
他邀请不同的动物一同游河,尽管每次都遭遇不测,但他从未失去耐心和善意。
原文中这样描述:“大象太重了,船翻了;猪太顽皮,水溅得到处都是。
”这些细节展示了甘伯伯的包容与乐观,反映出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
然而,伯宁罕并没有回避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
当所有动物都因为自私和不守规矩而导致游河失败时,我们看到了社会现象的缩影。
这里,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寓言的形式,批判了人性的弱点。
文字犀利之处不仅在于此,更在于它触类旁通,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人们因为一己之私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最终导致合作破裂。
书中的一句“大家都要守规矩,才能玩得开心”,既是对孩子们的教导,也是对成年人的警示。
伯宁罕的插图同样精彩,它们与文字相得益彰,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图中的线条和色彩,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表现了角色的情感变化,让人感受到作者的艺术匠心。
最后,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是: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童书,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作品。
它让我们明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只有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第二篇范文《和甘伯伯去游河》——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约翰·伯宁罕创作的不只是一本儿童故事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世界的成长轨迹。
在这部作品中,甘伯伯的游河之旅可以被解读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演变,每一次的遭遇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甘伯伯的游河,实际上是一次次尝试与社会不同成员建立联系的过程。
他的邀请,代表着我们对于人际关系的渴望和探索。
当大象、猪等动物相继加入,却又因为各自的问题导致游河失败,这反映了个体在初入社会时,对于规则的理解和遵守的困惑。
大班语言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为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
详细内容涵盖绘本第一章节“和甘伯伯去游河”,通过描述甘伯伯与动物朋友们愉快相处的情景,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分享、关爱动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绘本图片,理解故事情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人分享的美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人分享的品质。
重点:观察绘本图片,理解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PPT、卡片、挂图。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教师分页展示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讲述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甘伯伯与动物朋友们愉快相处的情景。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设想自己成为故事中的角色,学会关爱动物、与人分享。
4. 例题讲解:教师挑选故事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讲述。
5. 随堂练习: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讲述故事情节,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和甘伯伯去游河》2. 重点句子:a. 甘伯伯和动物朋友们一起游河。
b. 甘伯伯把食物分给动物朋友们。
c. 动物朋友们感谢甘伯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绘本内容,画一幅“和甘伯伯去游河”的画,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画面。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与人分享,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课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实施。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关爱动物、与人分享的品质培养。
幼儿园大班语言《和甘伯伯去游河》优质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和甘伯伯去游河》。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和甘伯伯去游河”,详细内容为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特征以及它们在船上的有趣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和掌握各种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名称、特征以及它们在船上的有趣表现。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动物卡片、小船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课件,带领幼儿进入“和甘伯伯去游河”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名称、特征以及它们在船上的有趣表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让幼儿用动物卡片和小船模型进行实际操作,模拟故事中的情景。
4. 语言表达(5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鼓励他们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和情景。
5. 团队协作(5分钟)分组进行,让幼儿合作完成一幅以“和甘伯伯去游河”为主题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和甘伯伯去游河》2. 板书内容:各种动物的名称、特征动物们在船上的有趣表现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和甘伯伯去游河”场景。
2. 答案: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一幅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开展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向家长分享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和甘伯伯去游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和甘伯伯去游河》。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和甘伯伯去游河”,详细讲述甘伯伯与动物朋友们游河的经过,以及他们在游河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对语言、图画、情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重点:通过故事学习分享、互助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动物角色头饰、小船模型。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小河”,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游河的经历。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讲述《和甘伯伯去游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分享和互助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2. 主要人物:甘伯伯、动物朋友们3. 故事道理:分享、互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和小伙伴们游河的场景,并简单描述你们在游河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蓝天、白云、小河,我和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我们互相帮助,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分享、互助品质的培养情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入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操作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和甘伯伯去游河》的故事中,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是难点。
针对这一难点,重点应放在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大班语言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的相关内容。
该绘本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包括:描述甘伯伯和他的动物朋友们一起去游河的趣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以及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帮助他人和团结友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帮助他人和团结友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动物卡片、教学挂图。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如“游河”、“分享”等,进行解释和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剪下来。
邀请幼儿上讲台,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班语言: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2. 主要内容:动物名称、特点、习性;故事道理:分享、帮助、团结友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故事内容,并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复述和绘画作品,评价幼儿对绘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结合绘本内容,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大班绘本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教案及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绘本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有趣的游河之旅”,详细内容为甘伯伯与小朋友们一起乘船游河,认识各种动物,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认识各种动物,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体验和感悟生活中的道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同伴分享、互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各种动物,体验游河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故事插图、动物卡片、小船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绘本插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插图中的场景。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插图中的甘伯伯和小朋友们的看法。
2. 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各种动物和情节。
(2)讲解故事中的道理,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等。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分发动物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2)组织幼儿进行“游河”游戏,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如:“故事中都有哪些动物?”、“甘伯伯与小朋友们是如何帮助动物的?”(2)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2. 主要角色:甘伯伯、小朋友们、各种动物3.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体验游河、学会相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游河场景,并描述其中的动物和人物。
2. 答案示例:画出一个美丽的游河场景,包括甘伯伯、小朋友们和各种动物,描述他们在游河过程中的欢乐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大自然,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巩固所学知识。
《和甘伯伯去游河》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与风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遵守规则,不任性,学会等待和谦让。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讲述故事。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头饰等。
2.环境准备:布置故事场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去游河的经历,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展示游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游河的场景。
(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场景、情节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三)故事解析1.邀请幼儿复述故事,检查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教师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析,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旨。
(四)角色扮演1.分配角色,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讨论与交流1.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规则、等待、谦让等主题,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学会等待和谦让。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实践故事中的道理。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共同体验亲子阅读的乐趣。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游河场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故事氛围。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参与其中,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同时,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遵守规则、等待和谦让。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上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讲述故事。
大班语言《和甘伯伯去游河》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和甘伯伯去游河》。
该故事讲述了甘伯伯和他的动物朋友们一起游河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复述故事。
3. 培养幼儿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学会关爱动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
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动物角色头饰、小船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甘伯伯,邀请幼儿一起乘船游河,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故事(15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和甘伯伯去游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关键情节,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检验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5. 角色扮演(5分钟)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创作展示(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自己心中的游河场景,展示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2. 故事角色:甘伯伯、动物朋友们3. 关键情节:乘船游河、遇到困难、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和甘伯伯一起游河的场景,并分享给家人。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并讨论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中的人物关系理解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
领悟远比说教有效
——《和甘伯伯去游河》教学手记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曹爱卫
一
说实话,选择《和甘伯伯去游河》作为绘本教材,我犹豫过。
主要原因是,这个绘本的图画太具印象主义风格,基本没有鲜明的轮廓线,单色页的人物形象用素描式线条淡淡扫出,彩色页则由随意涂抹的色块组合。
这样的画风,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从“图画”上去“读”故事,会比较困难。
打动我的,主要是绘本的语言。
故事前半部分人物对话一问一答,典型的二拍子叙述结构,简洁,明快。
请求上船者说愿望理由,甘伯伯同意认可,且根据不同人物特点,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小孩爱吵闹,甘伯伯就回答“好是好,只要你们不吵闹。
”野兔爱蹦跳,甘伯伯就回应“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蹦跳。
”狗爱招惹猫,甘伯伯的要求是“可以,但是你不能招惹猫。
”同样是请求上船,但是每个人的语言都不同,这足以让儿童感受到语言的多变,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
在语气层面,不同的动物说话声音不同,感觉不同,又为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提供了可能。
船上闹翻天的场景采用最简洁的“谁干什么”的句式来描述,更是节奏紧凑,富有情趣。
再者,这个绘本站在儿童的立场讲述故事,没有一句说教的言词,促使儿童在接受自然惩罚中,通过内省,感知到规则的重要性。
于是,我带着它进入了课堂。
二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绘本故事是——”我出示了绘本封面。
“和甘伯伯去游河。
”认识书名的孩子忍不住就叫了出来。
“你们很能干哦,书名里的字都认识了。
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绘本是谁画的,谁写的呢”看到孩子们有困难,我把作者的名字念了一遍,“文字是约翰·伯宁罕写的,图画也是他画的。
他可真了不起。
不过,你们看见了,他的名字前面有一个【英】,这表示什么呀”
“说明他是英国人。
”小伟忍不住喊起来。
“是的,约翰·伯宁罕是英国人。
英国人讲英语,我们中国人讲汉语。
我们不懂英语,就要把英语翻译成中文,看看,这个故事是谁翻译的”
“林良!”孩子们异口同声叫了出来。
“是林良叔叔把这本绘本翻译出来的,这样我们小朋友就自己可以读懂了。
不过,有一个词老师要提醒一下你们哦,‘甘伯伯’,在英语中叫‘MR•.GUMP’,意思是傻瓜伯伯。
”
“啊傻瓜伯伯”孩子们一脸疑惑。
“是呀,那甘伯伯到底是不是傻瓜伯伯呢读完故事,老师相信,你们会有自己的判断。
故事开始了——”
三
我一页一页地讲述,孩子们听得很认真。
讲完前面二拍子叙述部分,我停了下来,请孩子们想一想,总共哪些人请求甘伯伯一起去游河孩子们叽里呱啦,互相补充,竟然一个不落地回忆起来了。
他们说一个,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小孩、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山羊。
人物明了后,我又问:“他们都是怎么请求甘伯伯,甘伯伯又是怎么答应的”孩子们自然是回忆不起来的,我就说:“没关系,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演一演,就能记住了。
”于是,孩子们演小孩、小动物,我演甘伯伯,在演演说说中,孩子们轻松地学会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想去游河的意思,有的还加上动物的叫声,音神并茂,兴味盎然。
我继续讲故事。
“一开始,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刚过一小会儿,发生了什么事呢”出示后面的文字后,我加快语速,重音落在人物名称上,按节奏读了起来:
山羊乱踢,牛踩东西,鸡扇翅膀,绵羊咩咩叫,猪来回晃,狗招惹了猫,猫去追兔子,兔子大吵大闹,船就翻了……
孩子们听到“船就翻了……”,忍不住笑出了声。
我说:“这样读很有意思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孩子们学着我的样子,重音在人物名称上,语速加快,按节奏读了起来。
“小朋友,现在,老师读名称,你们做动作,好不好”孩子们有得动,自然叫好。
于是我读,他们演,随着语句内容,踢、踩、叫、喊……教室里“乱套”了。
当我读到“船就翻了……”他们自由发挥,有的斜倒在椅子上,有的歪靠在桌子边,有的甚至直接躺倒在地上……
“哎呀呀,不得了了,大家都掉到水里了!”我故作惊奇地喊道。
稍停,我问:“刚才船为什么会翻的”
“船那么小,我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船乱摇乱晃就翻了。
”
“我们没有遵守和甘伯伯的约定,大家乱吵乱闹,船就翻了。
”
“因为我们没有管住自己,没有按甘伯伯的要求去做,结果船就翻了。
”
“是呀,看来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确会带来麻烦。
船翻了,甘伯伯和大伙儿是怎么做的呢”
我继续讲故事。
当孩子们听到船翻了以后,甘伯伯没有责怪大家,而是跟大家一起游到岸边,爬上岸,让太阳把身子晒干,还邀请大家都他家去喝茶,孩子们再次安静下来。
我请他们观察大家再甘伯伯家喝茶时的图片,从桌上的水果、点心、茶水,大家笑眯眯、自由自在吃喝的样子,孩子们感受到了甘伯伯对大家的爱。
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甘伯伯送大家出门,并说:“再见了,下次再来游河吧。
”
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知道,故事的结局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引起了震动。
四
“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甘伯伯是傻瓜伯伯吗为什么”
“我觉得甘伯伯不是傻瓜伯伯,他很有绅士风度,船翻了也不生气,还请大家到家里喝茶。
他不是傻,是很大方。
”
“甘伯伯其实很聪明,他知道船翻了,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他知道大家的心,是很聪明的。
”
“甘伯伯对大家很好,他很聪明。
大家要去游河,他都先交代小动物该怎么做,怎么做,但是小孩子做不到,是他们的事,甘伯伯已经尽力了,结果怎么样,妈妈说不重要的。
”
“我也觉得甘伯伯是聪明的伯伯。
他知道小动物们肯定明白自己错了,知道错了能改正就是好孩子,不需要再批评了,所以他还请他们到家里喝茶。
”
孩子们的发言让我震惊!我暗暗为孩子们的理解叫好!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你这时候心里会怎么想呢”
“对不起,甘伯伯,我不听您的话,给大家惹麻烦了。
”
“甘伯伯,我们没有按您的要求做,对不起。
”
“对不起,是我们错了,我们不该在船上乱蹦乱跳的。
”
“对不起啊,甘伯伯,我之前答应你的事情反悔了,下次再给我机会游船,我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
当然,也有个别小朋友认为甘伯伯有点傻,也有自己的理由呢!
“甘伯伯让大家上船,虽然跟大家说了不能怎样做,但是小孩子和小动物们怎么能管住自己呢甘伯伯是大人,应该知道的呀。
”
“这么多小动物上船,船那么小,大家挤来挤去的,翻了是很正常的呀。
”
听到这个答案,我忍不住追问:“那你说甘伯伯该怎么做呢”
“他应该一次带少一些的动物游船,这样,大家不会挤在一起,不会吵起来,船也就不会翻了。
”
我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