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传统文化
- 格式:pptx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12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濮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30•【字号】濮政[2008]4号•【施行日期】2008.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濮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濮政〔2008〕4 号)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以公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为加快我市文化强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八年一月三十日第一批濮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8 项)一、民间文学(5 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 Ⅰ-1 帝舜传说濮阳县2 Ⅰ-2 张清丰孝道故事清丰县3 Ⅰ-3 鞭打芦花范县4 Ⅰ-4 颛顼传说濮阳市龙文化研究会5 Ⅰ-5 张公艺美德故事台前县二、民间美术(3 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6 Ⅱ-1 麦秆画清丰县7 Ⅱ-2 木版年画高新区8 Ⅱ-3 板书花鸟画高新区三、民间音乐(2 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9 Ⅲ-1 杨韩村唱秧歌清丰县10 Ⅲ-2 陶埙濮阳市四、民间舞蹈(5 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 Ⅳ-1 五彩纸龙清丰县12 Ⅳ-2 铁花火龙清丰县13 Ⅳ-3 清丰背阁抬阁清丰县14 Ⅳ-4 狮龙斗蛛舞清丰县15 Ⅳ-5 西街龙舞南乐县五、民间戏剧(10 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6 Ⅴ-1 大平调濮阳县17 Ⅴ-2 大弦戏濮阳县18 Ⅴ-3 四平调范县19 Ⅴ-4 罗卷戏范县20 Ⅴ-5 枣梆范县、台前县21 Ⅴ-6 清丰柳子戏清丰县22 Ⅴ-7 二夹弦台前县23 Ⅴ-8 目连戏南乐县24 Ⅴ-9 五腔调南乐县25 Ⅴ-10 大罗戏南乐县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2 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6 Ⅶ-1 清丰梅花拳清丰县27 Ⅶ-2 大洪拳台前县七、民间手工技艺(7 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8 Ⅷ-1 茂家红酒酿制技艺濮阳县29 Ⅷ-2 南五庄面塑技艺濮阳县30 Ⅷ-3 王五辈壮馍制作工艺濮阳县31 Ⅷ-4 六百居香肠制作工艺濮阳县32 Ⅷ-5 清丰彩灯制作工艺清丰县33 Ⅷ-6 草编技艺南乐县34 Ⅷ-7 柳编技艺华龙区八、民间杂技(2 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5 Ⅸ-1 东北庄杂技华龙区36 Ⅸ-2 清丰驯兽艺术清丰县九、民间信仰(2 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7 XⅢ-1 韩愈祠古庙会高新区38 XⅢ-2 张曹庙会清丰县。
河南古都濮阳漫步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濮阳,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濮阳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文化中心,这个古都孕育了众多历史文化的瑰宝。
为了深入了解濮阳的历史底蕴,我特意前往濮阳漫步博物馆,以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进入濮阳漫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大气的建筑。
博物馆建筑融入了濮阳历史文化的元素,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步入博物馆大门,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
博物馆的布局非常合理,分为不同的展厅,按照历史时期和文化主题展示。
走进第一个展厅,我看到了濮阳文化的起源。
这里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和实物,如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
这些文物见证了濮阳作为中原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地位。
古代濮阳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的文化交流和繁荣影响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
在第二个展厅,我见到了濮阳历史的风云变幻。
这里展示了濮阳的历史沧桑和风雨兼程。
从春秋时期的濮阳齐国到战国时期的濮阳赵国,再到汉代的濮阳县,濮阳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逐渐式微,但历史的记忆依然深深地印刻在这片土地上。
进入第三个展厅,我感受到了濮阳文化的独特魅力。
濮阳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众多,留下了许多卓越的文化遗产。
这里陈列了濮阳的书画作品、古籍文献等珍贵文物,展示了濮阳文人的艺术才华和文化造诣。
看着这些作品,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文人雅士们对于生活、自然和人性的独特理解。
走出展厅,我来到博物馆的室外区域。
这里建有仿古建筑和园林,营造出古代濮阳城市的氛围。
园林内种植了许多濮阳地区的特色植物,如菊花、枫树等。
在室外区域,我和众多游客一起品味着濮阳的历史底蕴,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参观完濮阳漫步博物馆,我内心充满了对濮阳历史文化的敬畏和钦佩。
在这个博物馆中,我不仅能够看到濮阳的历史,还能深入了解中原文化的发展历程。
濮阳作为古代历史名城,它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更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代表。
通过参观濮阳漫步博物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濮阳市历史文化濮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北部,是黄河下游的重要城市之一。
濮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一、濮阳历史濮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
濮阳市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十分丰富,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春秋时期,濮阳市为卫国、晋国、鲁国的领地。
战国时期,濮阳市为魏国、齐国、楚国的领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濮阳市为东郡的领地。
此后,濮阳市的历史一直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二、濮阳文化1.龙文化濮阳市的龙文化历史悠久,被誉为“龙乡”。
据考古发现,濮阳市的龙文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濮阳龙”,这是一种以蚌壳为材料制作的大型龙文物,它的发现为研究中国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姓氏文化濮阳市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众多姓氏源于此。
据统计,中国有近2000个姓氏源于濮阳市,其中著名的有张、王、李、赵、刘等。
这些姓氏在历史上形成了各种文化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3.杂技文化濮阳市的杂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传统的杂技表演项目有几十种,如空中飞人、走钢丝、蹬技、吞火等。
近年来,濮阳市的杂技表演逐渐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现代杂技文化。
4.麦秆画文化濮阳市的麦秆画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它是以麦秆为原料制作的绘画作品,技术精湛,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被誉为“中华一绝”。
5.泥塑文化濮阳市的泥塑文化历史悠久,以清丰县的泥塑最为著名。
清丰县的泥塑源于宋代,以小型人物和配套戏曲故事为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历史遗迹濮阳市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如华严寺、皇甫谧陵园、郑板桥纪念馆等。
其中,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之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甫谧陵园是中国东汉著名医学家皇甫谧的墓园,具有很高的医学和文化价值;郑板桥纪念馆则是一处展示郑板桥书画作品的专题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文献资料。
用濮阳的习俗写一篇作文濮阳,古称濮水,是河南省的一个古老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地方。
濮阳的习俗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反映了濮阳人民的喜好和生活态度。
本文将从濮阳的传统节日、婚嫁习俗、饮食文化等方面深入探讨濮阳的习俗。
一、传统节日在濮阳,民间传统节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元宵节,濮阳人民会举行灯会、猜灯谜等活动,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放花灯,共庆佳节。
而在清明节,濮阳人民会扫墓祭祖,祭奠先人,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端午节,则是包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传统习俗,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二、婚嫁习俗濮阳的婚嫁习俗也是十分有特色的。
婚礼上,新郎要先披麻戴花,由长辈探头带走,然后迎亲队伍正式出发。
在婚车到达新娘家门口时,婚车门不会打开,而是由新娘的兄弟或姐妹先入内敲锣打鼓,然后由媒人通报,新娘方才由父母扶着出门。
此外,濮阳人民还注重婚礼上的喜庆气氛,婚宴上的菜肴繁多,有烧烤、炖煮、糕点等,为嘉宾们提供了丰盛的美食。
三、饮食文化濮阳的饮食文化也是其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濮阳人喜欢吃辣,因此辣椒成了他们餐桌上的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此外,濮阳的面食也是十分有名,比如烩面、剪刀面、过油面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在餐桌上,濮阳人民还有着讲究,比如宴席上要有“八大碗”,即滷水鹅肝、粉汤鱼肚、糖醋板鸭、醉鸡、烧肉、溜肝片、鱼汤丸子、素炒山药,这是对宾客的一种尊重和款待,也是濮阳饮食文化的一种体现。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濮阳的习俗还有许多,比如舞龙、舞狮、锣鼓队等各种民俗表演,都是濮阳人民钟爱的传统文化。
这些习俗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濮阳的习俗源远流长,融合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反映了濮阳人民的喜好和生活态度。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是濮阳人民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濮阳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濮阳市传统文化调研报告濮阳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为了进一步了解濮阳市的传统文化,本次调研主要围绕濮阳市的传统艺术、传统节日和传统工艺等方面展开,以下是对濮阳市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
一、濮阳市的传统艺术濮阳市的传统艺术包括濮阳石刻、汉剧、曹陵剪纸和夏石书法等。
其中,濮阳石刻是濮阳市的文化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在濮阳石刻中,既有传统的佛教题材,也有与历史人物、民族英雄以及美丽乡村风光相关的题材,展示了濮阳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汉剧是濮阳市当地的传统戏剧形式,它在古代曾是贵族文化的象征,如今仍然保留着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剧情线索。
曹陵剪纸是濮阳市的传统剪纸艺术,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巧为人所称道。
夏石书法则是濮阳市的传统书法艺术,它以其大气磅礴的风格和深远的艺术内涵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二、濮阳市的传统节日濮阳市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农历七月半和中秋节等。
清明节是濮阳市人民瞻仰先人墓地和祭祖的重要日子,也是缅怀历史和传承文化的时刻。
在这一天,濮阳市人民会烧纸钱、拜祭墓地,并进行一系列的传统祭扫活动。
农历七月半是濮阳市的传统鬼节,人们在这一天会设宴款待祖先和鬼神,也会举行灵车游行和放放烟火等活动。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濮阳市人民也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赏月、品尝月饼和举办文艺晚会等。
三、濮阳市的传统工艺濮阳市的传统工艺主要有濮阳纸扇、欧石窑制瓷和丹炉铜器等。
濮阳纸扇是濮阳市的传统特产之一,它以其精美的造型、细腻的纹理和色彩鲜艳的图案而闻名。
欧石窑制瓷是濮阳市的传统手工艺,它以其纯净的材料、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瓷器风格受到广大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丹炉铜器是濮阳市的传统铜器制作技艺,它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观赏价值,被誉为中国的“丹炉之乡”。
综上所述,濮阳市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艺术、传统节日和传统工艺等方面。
濮阳麦秆画的承续与发展濮阳麦秆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起源于中国河南省濮阳地区,是用麦秆编织成画的一种技艺。
自古以来,濮阳麦秆画就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而著称,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濮阳麦秆画在传承和创新中持续发展,展现出新的活力和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濮阳麦秆画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濮阳地区盛产小麦,人们利用小麦秆编织成各种图案,用以装饰居室或礼物送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秆画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被传承和发展了下来。
明清时期,麦秆画更是成为了皇室贵族们收藏的珍品,有着非常高的艺术地位。
随着现代化的冲击,传统手工艺慢慢式微,濮阳麦秆画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濮阳麦秆画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一些传统手工艺人的坚守和努力下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特别是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扶持政策的出台,濮阳麦秆画得到了重新关注和发展。
许多手工艺人将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现代的审美理念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麦秆画作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濮阳麦秆画的传承和发展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扶持和保护。
濮阳市通过设立非遗保护基地、举办麦秆画展览等方式,大力弘扬和传承濮阳麦秆画这一民间艺术,为麦秆画的传统工艺技艺和审美理念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和机会。
政府还加大了对麦秆画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麦秆画产业融合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促进了濮阳麦秆画的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
一些麦秆画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也为濮阳麦秆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不断深入挖掘濮阳麦秆画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用心传承和发扬这一民间艺术,同时还进行了创新,并通过展览、教学等方式传播濮阳麦秆画的技艺和美学,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麦秆画的传承和发展中来。
濮阳麦秆画的传承和发展还有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麦秆画的传统人才队伍逐渐减少,技艺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也让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失去了兴趣,使得麦秆画的传承面临了一定的难题。
生、说,蟜顼。
其家族均与濮阳有关系,封邑在南乐,挥公画像韵》《国语·晋语》《史记·五帝本纪》《礼记·月令》《史记·卫世家》《诗经·卫风》《诗经·小雅·六月》等。
挥公与家族成员在濮阳的传说故事,构成了挥公传说的基本体系,在濮阳代代相传,经久不绝,已经成为濮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挥公传说内容目前,在濮阳当地流传的挥公传说故事共有31种,其中传说16种:挥公张姓始祖、张姓祖根在濮阳、挥公生青丘、得姓帝丘、葬虎丘、观星长乐亭、观弧制矢、弓库草(弨)庙、外祖干类、黄帝裔孙、玄嚣邑青阳、族弟颛顼、族侄帝喾、协制历法、督建帝丘城、生而灵异。
故事有15种:观弧制矢、协制颛顼历、决战共工、登台拜星、望猴造弓、青阳练兵、巧建帝丘城、伴帝腾龙至四海、射天狼、箭友牟夷、妻子月儿、昆仑灵木、神龙宝弓、痛失先羿、东夷平乱。
在各类传说故事中,最为人熟知的有以下三方面内容:(一)观弧制矢黄帝后裔颛顼与炎帝后裔共工争夺王位,两军对峙,形势严峻,挥公奉颛顼命迎敌,夜眺敌营,思得远击神器以破敌。
他仰望苍天,见有“孤矢星”一组9颗格外显眼,排列奇异。
其中8颗成圆弧形,剩下1颗孤处弧背之外,整体巧合后世的弓与箭头之形。
他俯察大地,又见草木的枝干在阵风中摆弯如弓、绷直似箭,反复不已。
挥公受天地万物启发而顿悟,将竹木弯成8星之弧状,两端以兽皮做成的弦连接绷紧,中置一物类孤星状,奋力牵引弓弦,使弓弧弯曲,然后猛然松开,中间类孤星之物骤然弹出。
人间第一把远击神器弓箭便诞生了。
弓箭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能够减少猛兽对人们的伤害,又能帮助人们猎取更多的鸟兽等食物。
张挥教族人学会制造和使用弓箭,并用于狩猎。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张挥的威望也日益提高。
(二)迎战共工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生于黄河东岸若水,居帝丘,为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驾崩,颛顼继位。
关于黄帝都城,《帝王世纪》说法有三:一是“黄帝都涿鹿”;二是“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三是“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
河南濮阳市风俗作文600字六年级下册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濮阳的风俗真有意思大家好,我是一个六年级的小朋友,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濮阳市一些有趣的风俗。
濮阳是河南省的一个城市,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每逢重大节日,我们这里都会有不少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方式,特别有意思!比如说春节的时候,濮阳人都会举办"舞龙灯"的活动。
舞龙灯可不是一般的舞龙哦,是把火把做成龙的形状,在夜晚举行游行。
龙身上沾满了漆油,燃起来特别灿烂夺目。
舞龙队伍绕着村庄游行,还伴有鞭炮、锣鼓等,热热闹闹的,据说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我最喜欢看舞龙灯了,每次看到那条火龙在夜空中盘旋,都觉得无比震撼!再说说中秋节,濮阳有"赏桂花"的习俗。
中秋那会儿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桂花馥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城里。
濮阳的桂花园可漂亮了,成片成片的桂花树开满了黄色的小花朵,好不惹人喜爱。
中秋之夜,大人小孩都会三五成群地去桂花园赏花、吟诗作对,边欣赏月色边闻着浓郁的花香,那场面太美了!还有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濮阳会举办"采蚌节"。
那天全城的人都会去附近的水库、河流采摘蚌子,把新鲜的蚌子拿回家去煮熟吃。
据说吃蚌子不但营养又补钙,而且可以净化身心、洗去霉运,人人都喜欢吃。
我最喜欢采蚌节了,因为可以和爸爸妈妈还有小伙伴们一起下水去抓蚌子,特别有意思!濮阳的风俗太多啦,我这里只举了三个例子而已。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等长大了,我一定还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美好的风俗,让濮阳的文化代代相传下去!篇2【河南濮阳市风俗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濮阳市的一些有趣风俗。
濮阳是河南省的一座城市,地处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一块富庶的好江山。
我们濮阳不但物产丰富,而且还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