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濮阳是几线城市2022年濮阳是四线城市。
依据:根据《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城市排名,濮阳属于四线城市!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座落在黄河之滨,现辖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和市区五县一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
北部与河北省交界,东部和南部与山东省隔黄河相望,西部与安阳市毗邻,西南部与新乡市接壤。
濮阳是一个富有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也是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基本信息:中文名:濮阳外文名:Pu yang别名:帝丘行政区划代码:410900行政区类别:地级市地理位置:河南省东北部面积:4271 km²下辖地区:1个区、5个县、1个工业园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驻地:濮阳市华龙区人民路158号电话区号:0393邮政编码:457000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性气候人口数量:374.4 万著名景点:戚城遗址火车站濮阳东站,濮阳站,台前站车牌代码豫J地区生产总值:1771.54 亿元简介:濮阳,古称帝丘、开州,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处黄河下游冀、鲁、豫3省交界处,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毗邻,北部与河北省邯郸市相连,西部与河南省安阳市接壤,西南部与河南省新乡市相倚;介于北纬35°20′0″-36°12′23″,东经114°52′0″-116°5′4″之间。
截至2021年10月,濮阳市共辖1个区、5个县、1个工业园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为4271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末,濮阳市常住人口为374.4万人。
濮阳是河南省的东北门户,是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为豫鲁冀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京九铁路、晋豫鲁铁路通道在此交汇,大广高速、濮鹤高速、南林高速、濮范高速等多条高速贯穿全境。
濮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杂技文化享誉中外,是“中国杂技之乡”。
濮阳调研报告濮阳调研报告一、濮阳市概况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重要地级市。
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辖7个县级行政区,总人口超过370万人。
濮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二、农业产业调研1. 主要农产品濮阳市农业以粮食、棉花、油料、瓜果和蔬菜等为主,其中小麦、玉米和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濮阳市的小麦产量在河南省内排名前列,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此外,蔬菜和水果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对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 农业现状在濮阳市的调研中发现,尽管农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面临着一些挑战。
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明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单一以及农机化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3. 农业发展机遇尽管面临一些挑战,濮阳市也面临着一些农业发展的机遇。
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政府引导和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也为农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三、农业发展建议1.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濮阳市应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网络构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
2.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濮阳市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多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鼓励农民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开展农业电商等新业态,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3. 加强农机化建设濮阳市应加强农机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田作业的机械化水平。
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投资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四、结语濮阳市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地级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支持,以及加强农机化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濮阳市的农业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希望政府部门能够重视农业发展,积极出台政策,提供更好的扶持和支持,助力农业发展。
濮阳市历史文化濮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北部,是黄河下游的重要城市之一。
濮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一、濮阳历史濮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
濮阳市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十分丰富,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春秋时期,濮阳市为卫国、晋国、鲁国的领地。
战国时期,濮阳市为魏国、齐国、楚国的领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濮阳市为东郡的领地。
此后,濮阳市的历史一直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二、濮阳文化1.龙文化濮阳市的龙文化历史悠久,被誉为“龙乡”。
据考古发现,濮阳市的龙文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濮阳龙”,这是一种以蚌壳为材料制作的大型龙文物,它的发现为研究中国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姓氏文化濮阳市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众多姓氏源于此。
据统计,中国有近2000个姓氏源于濮阳市,其中著名的有张、王、李、赵、刘等。
这些姓氏在历史上形成了各种文化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3.杂技文化濮阳市的杂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传统的杂技表演项目有几十种,如空中飞人、走钢丝、蹬技、吞火等。
近年来,濮阳市的杂技表演逐渐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现代杂技文化。
4.麦秆画文化濮阳市的麦秆画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它是以麦秆为原料制作的绘画作品,技术精湛,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被誉为“中华一绝”。
5.泥塑文化濮阳市的泥塑文化历史悠久,以清丰县的泥塑最为著名。
清丰县的泥塑源于宋代,以小型人物和配套戏曲故事为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历史遗迹濮阳市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如华严寺、皇甫谧陵园、郑板桥纪念馆等。
其中,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之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甫谧陵园是中国东汉著名医学家皇甫谧的墓园,具有很高的医学和文化价值;郑板桥纪念馆则是一处展示郑板桥书画作品的专题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文献资料。
濮阳十大著名景点介绍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濮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以下是濮阳十大著名景点的介绍:1. 戚城文物景区:这是濮阳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是春秋时期卫国的重要城邑。
这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古建筑群,包括城墙、宫殿、祭祀遗址等。
2. 东北庄野生动物园:这是一座以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拥有各种珍稀动物,是孩子们玩乐和学习的好去处。
3. 濮上园:这是一座集文化、艺术、科技和娱乐于一体的主题公园,以展示濮阳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
4. 水秀国际大剧院:这是濮阳市的一座标志性文化建筑,是集文艺演出、会议会展、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剧院。
5. 濮阳海洋馆:这是一座以海洋生物为主题的公园,是濮阳市的一处重要科普教育基地。
6. 濮阳市博物馆:这是一座展示濮阳地区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的博物馆,是了解濮阳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7. 殷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政治中心之一,也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商代遗址。
8. 南乐仓颉陵庙:仓颉是汉字的创造者,他的陵庙位于南乐县,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景点,供奉着仓颉像,并保存有大量的古代碑刻和文物。
9. 范县大堤:这是黄河上的一大堤坝,也是范县境内的重要景观。
大堤全长约60公里,横卧在黄河两岸,景色壮观。
10. 清丰县烈士陵园:这是一处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而建立的陵园,是清丰县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这些景点代表了濮阳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景点的信息,可以访问濮阳市政府官网或旅游网站。
河南濮阳文化遗产介绍400字
河南濮阳市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濮阳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
下面将介绍濮阳市的一些主要文化遗产。
首先是濮阳城遗址。
濮阳城位于濮阳市城区北面的一片高地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濮阳国故都,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濮阳城遗址的总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墙体遗址长约
10公里,是研究中国古城市规模和城市结构的重要遗址之一。
其次是郑文公庙。
郑文公庙始建于公元前575年,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郑国文公而建。
庙内有牌坊、碑廊和神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保存完整。
郑文公庙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之一,也是庙宇建筑的典范之一。
另外,濮阳汴京遗址也是濮阳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濮阳汴京遗址是宋代汴京城的前身,位于濮阳市城区南部的汴京山上,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中心和皇宫所在地。
遗址内保存有殿阁、建筑遗址和石刻等,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濮阳市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遗产,如成皋渔阳古运河、清昭陵等。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濮阳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
濮阳市政府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通
过展览、考古发掘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将濮阳市的文化遗产展示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濮阳的历史和文化。
濮阳市简介濮阳市在河南省的位置濮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是著名的石油化工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获得市。
濮阳市辖五县一区,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
全市土地面积4266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70万人(2008年末),其中城镇人口96.93万人。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2′0〞-116°5′4〞,北纬35°20′0〞-36°12′23〞。
东北部与山东省的聊城毗邻,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菏泽隔河相望,西南部与河南省的新乡市相倚,西部与河南省的安阳市,北部与河北省的邯郸市相连。
东西长125千米,南北宽100千米。
地貌系中国第三级阶梯的中后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海拔一般在48~58米之间。
濮阳县西南滩区局部高达61.8米,清丰县巩营乡里直集西南仅44.2米。
平地约占全市面积的70%,洼地约占20%,沙丘约占7%,水域约占3%。
濮阳境内有河流97条,多为中小河流,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
过境河主要有黄河、金堤河和卫河。
另外,较大的河流还有天然文岩渠、马颊河、潴龙河、徒骇河等。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3.3℃。
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600毫米之间。
濮阳居中原要冲,悠久的历史、激烈的争逐、灿烂的文化给这块大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
濮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濮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上古时代,这里是五帝之一颛顼及其部族的活动中心,故有“颛顼遗都”之称。
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的“中华第一龙”,把中国龙的图腾向前推移了千余年,被国内外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据此命名濮阳为“龙乡”。
濮阳市的发展总结十四字摘要:一、前言二、濮阳市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三、濮阳市的历史发展四、濮阳市的经济发展五、濮阳市的文化底蕴六、濮阳市的未来展望七、总结正文:一、前言濮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近年来,濮阳市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濮阳市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二、濮阳市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濮阳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毗邻山东省。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濮阳市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农业发展。
三、濮阳市的历史发展濮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濮阳市历史上曾是卫国、赵国、魏国等国家的领地,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
如著名的戚城遗址、曹操古战场等。
四、濮阳市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濮阳市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成为濮阳市的支柱产业。
同时,濮阳市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五、濮阳市的文化底蕴濮阳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杂技、戏曲、诗词等。
其中,濮阳杂技被誉为“中国杂技之乡”,享誉世界。
此外,濮阳市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如古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
六、濮阳市的未来展望面对未来,濮阳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同时,濮阳市将加大文化产业投入,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七、总结总之,濮阳市在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濮阳市简介濮阳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北部,与山东、河北交界。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市,现辖五县一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52.60万,是新兴的石油化工基地(中原油田所在地),自1995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后,又相继摘取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城市桂冠。
它犹如一颗镶嵌在豫东北平原上的明珠,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发展优势、良好的投资条件,受到世人的瞩目。
濮阳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早在五千年前,这里就是"五帝"之一颛顼及其部族的活动中心,故有"颛顼遗都"和"帝丘"之称。
历史上濮阳曾几度易名,夏代叫昆吾园,春秋时期为卫都,战国后期,因卫都在濮水之阳,始有濮阳之名。
秦汉以来,各个朝代均在此设郡县、置州府,先后称澶州、开州,民国时期复名濮阳。
千百年来,这里名人辈出,史事纷繁。
华夏祖先颛顼、造字圣人仓颉、巾帼诗人许穆夫人、兵家之祖吴起、一代名相商鞅、天文学家僧一行、治黄名师高超等,均诞生在这里;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齐魏马陵之战、宋辽澶州之战在这里留下了遗迹。
1987年在濮阳出土了6400多年前的蚌壳龙形图案,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由此获得了"龙乡"的美誉。
濮阳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蓬勃发展。
这里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这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原油田开发腹地,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轻纺、机械、食品、医药、冶金、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濮阳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齐全。
这里位居中原要冲,承东启西,连南贯北。
境内国道、省道纵横交织,城乡公路四通八达;汤(阴)濮(阳)台(前)铁路西连京广,东接京九;濮(阳)鹤(壁)、濮(阳)聊(城)高速公路动工在即,为濮阳的发展又添后劲。
介绍家乡濮阳的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濮阳。
濮阳位于河南省中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
濮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是商、周、魏、晋、汉、宋、元、明、清等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濮阳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
濮阳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姜寨古城,是一座西周时期的城址遗址。
姜寨古城历经战乱,如今已经重现当年壮观景象,成为古文化、历史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遗址。
濮阳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濮剧。
濮剧是河南地方戏曲中的一支,起源于明朝中期,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濮剧以其特殊的唱腔、曲调、唱法、演出方式,以及笔墨浓淡的舞台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欣赏和喜爱。
除此之外,濮阳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滨河公园、冶山风景区、濮水湿地公园等。
其中,冶山风景区被誉为“中原小桂林”,是一个集山、水、林、石、洞、秀六大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景色十分秀丽。
濮阳也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城市。
目前,濮阳已经成为中国五金锁具之都、房车制造基地、高端模具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濮阳的城市面貌也在逐渐改变,城市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这里,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美食。
濮阳的传统美食有豆腐脑、刀削面、濮阳三鲜等。
其中,豆腐脑是濮阳非常有名的特色传统小吃,选用优质大豆制作,配以特制的辣椒酱和调料,口感细腻、味道鲜美,颇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个濮阳人,我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瑰丽的山水风光、热情好客的居民和美食,我相信,有机会的话,你们一定不会失望。
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家乡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为更多人带来好的生活和更多美好的回忆。
谢谢!。
我的家乡xx最近,我司神州图骥举行关于“我爱家乡”主题活动,忙碌一天下来,我突然想起自己漂泊在外已经三年有余,我爱家乡却在深夜此时勾起我内心对家乡的思念,献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濮阳市!离开自己的家乡已经很多年,也许家乡对我来说现在只有一个概念。
也许很多人都像我这样但是对家乡的这份思念让我时常想起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濮阳市是一个美丽的古老而新兴的城市。
位于中国河南省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西望太行三晋,东跳东岳齐鲁,北视京津幽燕,南凭中州黄淮。
1983年建市,现辖5县1区: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和濮阳市区,面积4266平方公里,总人口348万。
目前虽然还没有大城市那样显赫,但濮阳“民淳讼简而物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
淳朴民风、物和水美如那陈年老窖时时都散发着悠悠芳香,养育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热情、刚正、淳朴善良的濮阳人。
濮阳地处北温带,属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
光辐射值高,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水稻、大豆、谷子、棉花等农作物;当地出产的青白山羊和小尾寒羊久负盛名,肉兔,以体肥、味美着称,远销国外;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盐等,是中原油田的开发腹地濮阳近年来发展迅速,经济繁荣,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获此四大殊荣的名牌城市。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巨大。
市内主要旅游景点有戚城遗址,仓颉陵寝宫,孔子门徒子路的墓祠,春秋时期诸侯争雄的会盟台,宋辽澶洲之战的遗迹回銮碑和御井,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将军渡等。
市区主要有铁丘遗址,张挥墓祠,普照寺大雄宝殿,张公艺墓等遗迹,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每当我想到自己热爱的家乡,想到家乡的繁荣昌盛都忍不住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去走走看看,基于游子们对家乡的思念,神州图骥应市场要求退出了一款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祝福类APP——我爱家乡。
介绍濮阳演讲稿
濮阳,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濮阳以其悠
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濮阳这座城市,以及濮阳所蕴藏的无限发展机遇。
首先,濮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濮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曹操墓、
曹操庙、汉代石刻、宋代古建筑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濮阳悠久的历史。
同时,濮阳还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城,孔子曾在濮阳讲学,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濮阳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其次,濮阳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濮阳城
市面貌焕然一新。
现代化的建筑、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使濮阳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同时,濮阳也是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拥有多个产业发展优势,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濮阳是一座充满发展机遇的城市。
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濮阳在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城市发展前景广阔。
同时,濮阳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濮阳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为城市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总而言之,濮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充满活力和发展机遇的城市。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濮阳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见证濮阳的发展,共同分享濮阳的繁荣!。
濮阳市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冀三省交界处,现辖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五县一区,并设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省级工业园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63万。
濮阳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代,濮阳是上古“五帝”第二帝颛顼及其部族的活动中心,故有“颛顼遗都”之称。
濮阳同时还是上古“五帝”第五帝舜及其部族的活动中心,有“帝舜故里”之称。
造字圣人仓颉曾在这里发明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创造了文字文明。
仓颉陵墓就在濮阳。
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考古时,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并发掘出轰动国内外学术界的墓葬,在墓葬中发现了三组蚌壳摆塑龙虎图。
据碳14测定,发掘的蚌壳距今6400余年,蚌壳龙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濮阳因此被命名为“中华龙乡”。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在濮阳建都388年,诸侯14次在卫国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的政治活动中心。
孔子曾周游列国14年,在当时的卫国现濮阳就待了10年,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兵家之祖吴起、一代名相商鞅、《吕氏春秋》的编撰者吕不韦、天文学家一行、治黄名师高超等历史名人均诞生或生活在这里。
濮阳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华夏子孙来濮阳寻根问祖。
濮阳杂技享誉中外,濮阳市东北
庄被授予中国杂技之乡,与河北吴桥并称“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濮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
濮阳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居中原要冲,东靠黄河与山东省荷泽市隔河相望,北与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聊城市相连,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利。
京九铁路穿越濮阳的台前县。
汤(阴)台(前)铁路西连京广、东接京九,沟通两大动脉。
濮(阳)鹤(壁)高速公路西连京珠高速公路,东接我国第二条南北快速通道大广高速公路。
连接大广高速公路和山东环省高速公路的濮(阳)范(县)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
未来的濮阳将成为中原地区又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汇集地。
濮阳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濮阳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河南省粮棉油主产区之一。
这里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盐等,其中石油储量1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2000多亿立方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是国家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石化基地之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的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扶持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6亿元,增长17.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3亿元,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6亿元,增长22.6%;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65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1元,增长15.3%。
我们还发挥濮阳的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林纸、食品、电光源、火电等一大批大项目,为濮阳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濮阳环境优美,是投资创业的乐园。
1995年以来,濮阳市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七城二奖”的荣誉桂冠使濮阳市在中西部地区独树一帜。
城市绿化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环成带,呈现出“人在绿上走,车在树下行,楼房花中卧,闹市园林中”的独特景观,被赞誉为“人居佳境”、“中原绿州”。
与此同时,濮阳市始终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在不断推进硬环境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投资软环境方面的建设工作。
出台了《濮阳市鼓励外商投资办法》等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营造了宽松灵活、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成熟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保障有力、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