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52.50 KB
- 文档页数:18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条件1.对守恒条件理解的三个角度2.判断机械能守恒的三种方法二、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三、三类连接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1.轻绳连接的物体系统2.轻杆连接的物体系统3.轻弹簧连接的物体系统题型特点由轻弹簧连接的物体系统,一般既有重力做功又有弹簧弹力做功,这时系统内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守恒。
两点提醒(1)对同一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由弹簧的形变量完全决定,无论弹簧伸长还是压缩。
(2)物体运动的位移与弹簧的形变量或形变量的变化量有关。
四、非质点类机械能守恒问题1.物体虽然不能看成质点,但因只有重力做功,物体整体机械能守恒。
2.在确定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时,要根据情况,将物体分段处理,确定好各部分重心及重心高度的变化量。
3.非质点类物体各部分是否都在运动,运动的速度大小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物体的动能才可表示为12mv 2。
五、针对练习1、(多选)如图所示,将一个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形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固定的竖直墙壁(不与槽粘连).现让一小球自左端槽口A 点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 点与半圆形槽相切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半圆形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B .小球从A 点向半圆形槽的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 .小球从A 点经最低点向右侧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半圆形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小球从下落到从右侧离开半圆形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如图所示,P 、Q 两球质量相等,开始两球静止,将P 上方的细绳烧断,在Q 落地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 .在任一时刻,两球动能相等B .在任一时刻,两球加速度相等C .在任一时刻,系统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D .在任一时刻,系统机械能是不变的3、(多选)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物体A 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A 机械能守恒B .乙图中,在大小等于摩擦力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下滑时,物体B 机械能守恒C .丙图中,不计任何阻力时,A 加速下落,B 加速上升过程中,A 、B 机械能守恒D .丁图中,小球沿水平面做匀速圆锥摆运动时,小球的机械能守恒4、(多选)如图甲所示,轻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提纲一.功和功率1.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和2.计算功的公式是此公式的使用条件是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正负功的判定方法是功的正负是否代表方向功是矢量还是标量?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多个力的总功如何计算?3.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为或4.瞬时功率的计算公式为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如何区分?5.根据汽车匀加速启动的v-t图像回答。
0-t1汽车做运动,牵引力加速度速度功率0-t2汽车做运动,牵引力加速度速度功率t2以后汽车做运动6.计算功的方法⑴按照定义求功即:W=Fscosθ。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
⑵用动能定理W=ΔE k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为变力时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⑶利用功率求功:主要用于在发动机功率保持恒定的条件下,求牵引力做的功即:W=Pt.7.常见的两种不同力做功的特点①重力做功和0势能面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有关:W=mgh,当末位置低于初位置时,W>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则重力做负功。
②滑动摩擦力(或空气阻力)做功与0势能面有关。
当某物体运动时,滑动摩擦力(或空气阻力)做功的绝对值等于摩擦力(或空气阻力)与路程的乘积。
二.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1.重力做功与路径有无关系?2.重力势能:公式:E P=特点:(1)相对性;式中的h是物体的重心到的高度。
若物体在则重力势能为正值;若物体则重力势能为负值。
(2)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与系统所共有的。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式: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 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三.动能和动能定理1.定义: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式: 。
3.动能定理:_________________。
4. 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方法:a 确定研究对象及其运动过程b 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受力情况,弄清各力做功c 确定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初末状态,找出初、末动能d 列方程、求解。
5.适用范围:适用于恒力、变力做功;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第五章 机械能及守恒定律第一单元 功和功率一、高考考点,功 Ⅱ(考纲要求)1.做功的两个因素:力和物体在 上发生的位移. 2.功的公式:W = ,其中F 为恒力,α为F 的方向与位移l 方向的夹角;功的单位: (J);功是 (矢、标)量.3.功的正负:功率 Ⅱ(考纲要求)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 . 3.公式 (1)P =Wt,P 为时间t 内的 .(2)P =Fv 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 .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 . 4.额定功率:机械 时输出的 功率. 5.实际功率:机械 时输出的功率.要求 额定功率. 二、基础自测 1.(2011·重庆南岸区模拟)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明提包回家的情景,其中小明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2.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 ). A.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B.这个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C.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 D.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3.质量为1 kg 的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设1 s 内物体未着地,则该物体下落1 s 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取g =10 m/s 2)( ). A.25 W B .50 W C.75 W D .100 W4.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汽车的发动机始终以额定功率输出,关于牵引力和汽车速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加速行驶时,牵引力不变,速度增大B.汽车加速行驶时,牵引力增大,速度增大C.汽车加速行驶时,牵引力减小,速度增大D.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5.如图所示,汽车在拱形桥上由A 匀速率运动到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牵引力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B.牵引力和重力做的总功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D.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会变化 三、高考体验 1.(2009·海南)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t 0和2t 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x 1和x 2,速度分别是v 1和v 2,合外力从开始至t 0时刻做的功是W 1,从t 0至2t 0时刻做的功是W 2,则( ). A .x 2=5x 1 v 2=3v 1 B .x 2=9x 1 v 2=5v 1 C .x 2=5x 1 W 2=8W 1 D .v 2=3v 1 W 2=9W 12.(2009·辽宁、宁夏理综)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 ,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 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所示,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 .F 先减小后增大B .F 一直增大C .F 的功率减小D .F 的功率不变 3.(2010·课标全国,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 -t 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 .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0~t 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t 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t 1~t 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4.(2011·江苏卷)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3 JB .3 JC .30 JD .300 J 5.(2011·海南卷,9)一质量为1 kg 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 =0时起,第1秒内受到2 N 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 N 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94WB .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54JC .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4/5第二单元 动能和动能定律一、高考考点动能和动能定理 Ⅱ(考纲要求)1.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公式:E k = .(3)单位: ,1 J =1 N 〃m =1 kg 〃m 2/s 2. (4)矢标性:动能是 ,只有正值. (5)动能是 ,因为v 是瞬时速度. 2.动能定理二、基础自测 1.(2012·苏州模拟)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则球在下落过程中的动能( ). A.与它下落的距离成正比 B.与它下落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C.与它运动的时间成正比 D.与它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2.(2012·中山模拟)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光滑地面上运动,前进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大小为v ,再前进一段距离使物体的速度增大为2v ,则( ). A.第二过程的速度增量等于第一过程的速度增量 B.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动能增量的3倍C.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的功D.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功的2倍3.一个25 kg 的小孩从高度为3.0 m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 m/s.取g =10 m/s 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A.合外力做功50 J B .阻力做功500 J C.重力做功500 J D .支持力做功50 J4.如图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BC 与一水平面相连,C 为轨道的最高点,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从圆形轨道B 点进入,沿着圆形轨道运动并恰好通过最高点C ,然后做平抛运动.求:(1)小球平抛后落回水平面D 点的位置距B 点的距离.(2)小球由B 点沿着半圆轨道到达C 点的过程中,克服轨道摩擦阻力做的功.三、高考体验(一)动能及动能定理的单独考查(低频考查) 1.(2009·上海单科,5)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到达最高点后再下落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 等于( ).A.H 9B.2H 9C.3H 9D.4H 92.(2011·课标全国卷,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一直增大B .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二)动能定理的应用且综合其他考点出现(高频考查) 3.(2009·上海单科,20)质量为5×103 kg 的汽车在t =0时刻速度v 0=10 m/s ,随后以P =6×104 W 的额定功率沿平直公路继续前进,经72 s 达到最大速度,该汽车受恒定阻力,其大小为2.5×103 N .求: (1)汽车的最大速度v m ;(2)汽车在72 s 内经过的路程s .4.(2011·江苏卷,14)如图所示,长为L 、内壁光滑的直管与水平地面成30°角固定放置.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在管底,用一轻质光滑细线将小球与质量为M =km 的小物块相连,小物块悬挂于管口.现将小球释放,一段时间后,小物块落地静止不动,小球继续向上运动,通过管口的转向装置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转向过程中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求小球从管口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3)试证明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总小于22L .第三单元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高考考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Ⅱ(考纲要求)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初始位置和末位置的竖直高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2.重力势能 (1)重力做功的特点①重力做功与 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 有关. ②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 的变化. (2)重力势能 ①概念: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②表达式:E p =③矢标性:重力势能是 ,正负表示其 .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①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 ;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就 ②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W G =-(E p2-E p1)= . 3.弹性势能 (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2)大小: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及劲度系数有关,弹簧的形变量 ,劲度系数 ,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类似于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用公式表示:W =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考纲要求)1.机械能: 和 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 和 2.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 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1.掌握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并能计算.2.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会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3.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应用.考点一机械能守恒的判断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3.判断方法(1)用定义判断:若物体动能、势能均不变,则机械能不变.若一个物体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化,或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化或动能和重力势能同时增加(减少),其机械能一定变化.(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或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或系统机械能守恒.(4)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除考虑外力是否只有重力做功外,还要考虑系统内力做功,如有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因摩擦生热,系统机械能将有损失.[例题1](2024春•洛阳期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整个下落过程,蹦极者与弹性绳(在弹性限度内),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乙图中运动员在蹦床上越跳越高,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C.丙图中小孩从滑梯顶端匀速滑下,小孩的机械能守恒D.丁图中旋转飞椅和人一起以恒定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人的机械能不守恒[例题2](2024春•渝中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所示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压缩弹簧的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B.如图乙所示外力作用拉直轻绳使小球静止于图示位置,现释放小球,从释放开始运动至最低点A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如图丙所示物体沿固定的光滑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D.如图丁所示不计一切阻力,已知m B>m A,从静止释放B球到B落地前的过程中,B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A增加的机械能[例题3](2024•西安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风洞是人工产生和控制的气流,用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
机械能守恒定律考点考点1.功1.功的公式:W=Fscosθ特别注意:①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F和S是对应同一个物体的;③某力做的功仅由F、S和q决定, 与其它力是否存在以及物体的运动情况都无关。
2.重力的功:WG=mgh ——只跟物体的重力及物体移动的始终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跟移动的路径无关。
3.摩擦力的功(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做负功,摩擦力可以做正功,摩擦力可以不做功,一对静摩擦力的总功一定等于0,一对滑动摩擦力的总功等于 - fΔS 4.弹力的功(1)弹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可以不做功,也可以做负功。
(2)弹簧的弹力的功——W= 1/2 kx12–1/2 kx22(x1、x2为弹簧的形变量)5.合力的功——有两种方法:(1)先求出合力,然后求总功,表达式为ΣW=ΣF×S ×cosθ(2)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所做功的代数和,即ΣW=W1 +W2+W3+……6.变力做功:基本原则——过程分割与代数累积(1)一般用动能定理W合=ΔEK 求之;(2)也可用(微元法)无限分小法来求, 过程无限分小后,可认为每小段是恒力做功(3)还可用F-S图线下的“面积”计算.(4)或先寻求F对S的平均作用力7.做功意义的理解问题:解决功能问题时,把握“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要点,做功意味着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做多少功,相应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移或转化考点2.功率1.定义式:,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2.计算式:P=Fvcos θ, 其中θ是力F与速度v间的夹角。
用该公式时,要求F为恒力。
(1)当v为即时速度时,对应的P为即时功率;(2)当v为平均速度时,对应的P为平均功率。
(3)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G=mgv⊥,仅由重力及物体的竖直分运动的速度大小决定。
(4)若力和速度在一条直线上,上式可简化为Pt=F·vt考点3.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动能和动量的关系:动能是用以描述机械运动的状态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重难点复习一、功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条件: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3.公式:W=F S cos θ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功的正负表示能量传递的方向,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5.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6.功仅与F 、S 、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7.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 总=W 1+W 2+…+Wn 或W 总= F 合Scos θ二、功率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t W P=(平均功率) θυcos F P =(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 3.单位:瓦特W4.分类: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 实≤P 额。
5.应用:(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υF P =(P 为机车输出功率,F 为机车牵引力,υ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f F =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max υ,则f P /max =υ。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汽车牵引力F 恒定为f ma +,速度不断增加汽车输出功率υF P =随之增加,当额定P P=时,F 开始减小但仍大于f 因此机车速度继续增大,直至f F =时,汽车便达到最大速度max υ,则fP /max=υ。
三、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公式:mgh E P =h ——物体具参考面的竖直高度3.参考面a.重力势能为零的平面称为参考面;b.选取:原则是任意选取,但通常以地面为参考面若参考面未定,重力势能无意义,不能说重力势能大小如何选取不同的参考面,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不同,但重力势能改变与参考面的选取无关。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复习[知识点]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动能与重力势能间的转化只有重力做功时,若重力做正功,则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重力做负功,则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转化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被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射箭时绷紧的弦把箭弹出去,这些过程都是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重力或弹力做功时,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守恒定律表达式(1)E k2-E k1=E p1-E p2,即ΔE k增=ΔE p减.(2)E k2+E p2=E k1+E p1.(3)E2=E1.四.守恒条件物体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1.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只有系统内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无其他形式能量之间(如内能)的转化.(2)从系统做功的角度看,只有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做功,具体表现在:①只受重力作用,例如:所有做抛体运动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守恒.②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甲乙丙图甲中,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线的拉力不做功,如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图乙中,A、B间,B与地面间摩擦不计,A自B上端自由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A、B间的弹力做功,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对B来说,A对B的弹力做功,这个力对B来说是外力,B的机械能不守恒.图丙中,不计空气阻力,球在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与球间的弹力做功,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对球来说,机械能不守恒.2.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1)做功分析法(常用于单个物体)分析物体受力⇒明确各力做功情况⇒⎩⎪⎨⎪⎧⎭⎪⎬⎪⎫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有其他力做功,但W其他=0⇒机械能守恒(2)能量分析法(常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分析能量种类⇒只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系统守恒五.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比较两大规律比较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表达式E1=E2ΔE k=-ΔE pΔE A=-ΔE B W=ΔE k 应用范围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无条件限制物理意义其他力(重力、弹力以外)所做的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关注角度 守恒的条件和始末状态机械能的形式及大小动能的变化及改变动能的方式(合外力做功情况)[考点题型]考点题型一: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1.(2021·湖南郴州·高一期末)用拉力将一个重为5N 的物体匀速提升4m ,在这个过程中,不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做了20J 的功B .拉力对物体做了20J 的功C .物体动能减少了20J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20J2.(2021·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一期末)一位同学在实验室的地面上用一个质量为1kg 的小车以一定的速度挤压弹簧,当小车的动能为20J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恰好是10J ,如果以距地面3m 高的天花板为零势面,则此时小车、弹簧和地球构成的系统总机械能是( )(g =10m/s 2)A .30JB .0JC .60JD .-30J 3.(2021·黑龙江·尚志市尚志中学高一期末)起重机以4g的加速度将质量为m 的物体匀减速地沿竖直方向提升高度h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则( )A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mghB .起重机钢索的拉力对物体做功为34mghC .物体的动能减少了34mgh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34mgh考点题型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4.(2021·广东广州·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拉力F 将物体沿斜面向下拉,已知拉力大小与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能增加B.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C.物体的总机械能增加D.物体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5.(2020·辽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论述,正确的是()A.沿水平面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一定守恒6.(2021·湖南湘西·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乙图中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升,机械能守恒C.丙图中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D.丁图中轻弹簧将地面上A、B两小车弹开,两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考点题型三:机械能与曲线运动7.(2021·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斜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h的湖面上。
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复习
一、物体有质量和体积
物体有质量和体积,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单位为千克和立方米。
二、物理守恒定律
物理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定律,它表明物质在特定状态下质量和能量的守恒,即物质质量和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失。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E1+Ek+Ep=E2+Ek+Ep
其中,E1、E2、Ek、Ep分别表示物体1和物体2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记住,机械能守恒定律可适用于运动物体,也可适用于处于静止的物体。
四、机械能的种类
1、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
动能是指物体运动时的能量,它的式子为:动能=E=1/2mv2,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运动速度。
势能是指物体处于特定物理场中时受到的力的积累,它的式子为:势能=Ep=-mgh,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h是物体相对地面的高度;g是重力加速度。
2、机械能的转换
机械能可以转换为其他能量,当物体经受特定机械力时,机械能可以转化成动能或势能,或者动能和势能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改变,从而形成新的机械能。
五、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