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电流和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4.36 MB
- 文档页数:26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5.1电荷一、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A、B都是轻小物体)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5.2电流和电路一、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5、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的方向。
2. 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 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4. 学会按实物电路的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1. 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
2. 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3.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4. 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电流的形成。
2. 电路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1. 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电路元件。
2. 电路图绘制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流?电流是如何形成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形成需要电路中有电源并且是闭合的。
二、新课教学(20分钟)1. 电流的形成(10分钟)a. 讲解电流的形成原因,即电荷的定向移动。
b. 讲解电流的方向规定,即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 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实际存在,如电灯泡的发光。
2. 电路的组成(10分钟)a. 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b. 讲解各部分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能。
c. 示例展示常见的电路图,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电路图的表示方法。
三、课堂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验,体验电路的通路、断路、短路现象。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电路的状态,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流的形成条件、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电路元件,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2. 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电路中要有电源?电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实践、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认识了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掌握了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x
一、电流
1、电流:电路中电流是指电子经过导体时的流动,即电子以一种恒定速率从一端流向另一端的过程。
2、电流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指电子流动的方向,也就是称作的“正”方向。
一般以“由正极指向负极”为电流的方向。
3、电流强度:电流的强度是指电子流动的速度,通常用单位安培来表示电流的强度。
4、电解质:电解质是一种材料,它可以把电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电路。
常见的电解质有水、汞、酒精等。
二、电路
1、电路:电路是电子组件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完整体,它可以控制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和信号传递。
2、回路:回路是指电子组件以有序的形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的电路的一部分,并且回路中的电流可以在里面来回流动。
3、电路元器件:电路元器件是指任何能改变或影响电路过程的元件,它包括电阻、电容器、二极管等。
4、电路电压:电路电压是指两点间的电势差,也就是指电路中的电位差。
它可以通过测量电路连接端的电压来测试电路的电压。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说课稿下面给大家分享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说课稿(共含12篇),欢迎阅读! 篇1: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说课稿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说课稿电流是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以后学习电压,电流,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电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内容,下面整理了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说课稿,希望对您有帮助~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电流和电路》。
一. 教材分析《电流和电路》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电学的教学,从前后联系来看,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电荷的知识后,可以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而在本节课里学生要知道电流的形成和方向规定,电路的构成,能规范地画出电路图和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为后面的电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 学生情况分析初中学生对“电”并不陌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但由于电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所以学生对“电”还是感到非常神秘,这为教师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前提;同时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真正地连接过电路,再加上年龄小,抽象思维较差,所以,在连接电路、理解电流的形成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使用多媒体来辅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的电路元件的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3)能辨别通路、短路和开路(断路),并能说出短路的危害2.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让学生从现象中分析问题,总结规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通过对电池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