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勤学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原文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和精神追求。
这一理念强调个人应该立下志愿,通过刻苦努力学习,改正自身的过错,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积极参与实践中的善举,以成就自己并造福他人。
立志勤学是指个人要树立崇高的目标,并通过勤奋学习来实现它。
人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和卓越。
在校期间,应该专注于学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扩宽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改过责善是指自身要能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主动改正自己的过错,并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真正有意义的是从错误中学习,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
一个明智的人应该敢于承认错误,勇于面对挑战,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
改过责善还包括对他人的宽容和原谅,既不能对他人的过错不予以谅解,也不能牢记旧恶,而是要通过宽容和原谅促进和谐与团结。
通过实践中的善举,我们能够体现自己的责任心和善良品质。
善举可以是小到帮助他人,关心家人朋友,也可以是大到捐款捐物,加入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公益行动。
善举不仅能够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和人生满意度。
通过参与善举,我们可以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培养同情心和慈善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高尚品德和行为准则。
它要求个人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刻苦努力去学习达到目标,并不断改正自己的过错。
同时,还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通过实践中的善举去关心、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为准则,我们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我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中国传统家风立志勤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传统家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薪火相承。
立志勤学是传统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勤奋好学、追求卓越的品质。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家风和立志勤学的内涵与特点入手,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作用。
同时,通过对立志勤学的深入解读,激励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介绍文章的总体结构安排,如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展开。
同时也可以说明每个部分的关键内容和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例如可以写道:本文将通过引言部分对中国传统家风和立志勤学的重要性进行概述,然后分别从中国传统家风和立志勤学两个方面展开。
在结论部分总结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展望传统家风和立志勤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3 目的目的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写作目的进行说明。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家风中的立志勤学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家风传统,引导读者认识并尊重中国传统价值观,激励人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传统家风和立志勤学的深入剖析,希望能够启发读者思考并受到启发,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中国人做出贡献。
2.正文2.1 中国传统家风中国传统家风是中国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家庭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传统家风注重家庭和谐,尊重长辈,孝顺父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否,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家庭中,尊老敬幼是重要的价值观念。
孝顺父母是传统家风中的核心,孝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
儿女们要尊敬、孝顺父母,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绝不能让他们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除了尊老敬幼以外,传统家风还注重亲情和家庭和谐。
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体谅、支持,共同维护家庭的团结与和睦。
小学生立志勤学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学生,我的名字叫XXX。
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的立志勤学的故事。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我立志勤学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为什么我选择立志勤学作为我的目标。
勤学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它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勤学使我变得聪明,让我掌握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事情。
勤学可以让我更好的理解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提高我的学习能力。
勤学更可以培养我的意志品质,提高我的思维能力,让我在人生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
所以,我要向大家郑重宣誓,我要立志勤学,成为一个有学识、有品德、有自信的小学生!其次,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实践立志勤学的经验。
首先,我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每天早晨我都会按照计划提前起床,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在每天的学习时间里,我会把时间合理分配给各个科目。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习压力过大,还可以让自己更充分的学习知识。
其次,我会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我们才会主动去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再次,我会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活动。
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宽自己的眼界。
最后,我会强化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我会不断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总结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最后,我想和大家共勉。
立志勤学,不仅仅是在演讲中说出来,更重要的是要行动起来。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项学习任务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信自己,努力拼搏,最终就一定会成功。
所以,让我们一起立志勤学,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吧!谢谢大家!。
立志勤学五言对联
1. 立志心高远,勤学路自宽。
- 例子:就像那翱翔的雄鹰立志冲向蓝天,我们也要立志心高远,通过勤学让自己的未来之路变得宽阔呀!
2. 志立行天下,学勤梦可追。
- 例子:你看那些有志向的人多厉害,志立就能行天下,咱们勤奋学习,梦想不就可以追了嘛!
3. 立长志不懈,勤学习无休。
- 例子:哎呀,一定要立长志并且不懈努力呀,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勤学习,不能停呀!
4. 志存攀高峰,学勤破难关。
- 例子:志存高远才能去攀那高峰呀,只有学勤才能像勇士一样破开难关呢!
5. 早立志成事,恒勤学有为。
- 例子:咱得早点立志才能成事呀,一直保持勤学的状态肯定会有所作为的,对吧!
6. 立志激情满,勤学智慧添。
- 例子:你想想,一旦立志是不是激情满满呀,然后再勤学,那智慧不就添上啦!
7. 立大志成器,勤学好放光。
- 例子:要立大志才能成器呀,就像那宝石,通过勤学好不容易放光啦!
8. 志远途无量,学勤步不停。
- 例子:志向远大那前途可无量呢,所以得学勤呀,让脚步不停歇!
9. 立坚志无畏,勤笃学有成。
- 例子:立下坚定的志向就会无畏呀,勤奋且笃定地学习肯定能有成呀!
10. 志定方向明,学勤收获多。
- 例子:你看,志定了方向不就明确啦,学勤了那收获肯定多多的呀!
我的观点结论:立志和勤学真的太重要啦,它们能让我们走向成功,实现梦想,大家一定要努力做到呀!。
王阳明: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写明,圣贤之路,唯有四事相规: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立志王阳明十二岁时在北京长安街街头散步,遇到一个大仙模样的人对他说:“你的胡子到领口时,进入圣境;胡子到胸口窝,结圣胎;胡子到小腹,圣果圆。
”翻译一下就是:你30岁时可以在学问上有所成就,40岁时可以有完善的思想体系,50岁时可以将学问运用到事业上,人生圆满。
听了这段话的王阳明,后来说出了“天下一等事乃是做圣贤”,他从12岁那年立下这个志愿,从未改变。
在创立心学以后,他对立志也异常重视,他说:“志向不能定立,天下便没有可以做成的事。
”在王阳明看来,立志并非是随意地定立志向,而是立下志向后,眼里耳里都只有自己的志向,内心永远专注于此,如此立志,方算立志!勤学立志,然后勤学,“凡是不够勤快的人,都是因为所立的志向不够深切”。
在王阳明的眼中,勤学,不仅是品质,更是为人处事的态度,他说,世上有太多人,腹中空空,却装作很充盈;明明没有学问,却装得很有学问;隐藏自己的短处,嫉妒别人的长处。
天资聪颖的人,往往如此,依靠着一点小学识自以为足够受用,这些都是心灵上的毒瘤,侵蚀得他们轻易被打败,只有勤学、谦逊的人,心中光明,立足长远,可以成大事,谋大业。
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然而即使大圣大贤,也会有过错,只是他们能改过。
王阳明有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灭心中贼难”,改过,改的就是心之过,许多人犯错不愿承认,就是迈不过心中的一道坎。
他教导诸生,哪怕从前做过强盗贼寇,只要能完全除掉旧有习气,依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君子。
改过之人,最忌认为改过无事于补,信任也无法重修,便沉浸在羞愧猜疑的心理中,只有不因此自卑,才可以充分改过就善。
责善王阳明说,改过有两种境界,一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种则是被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被迫,即是借助外力,君子理应规劝别人向善,这就是“责善”。
责善的要点在于“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劝诫,态度委婉,对我只有感激而没有恼怒。
“立志勤学”德目要义讲解王为民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中华美德教育课题组古人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无志不立”,“志不强者智不达”,“业精于勤,荒于嬉”,“有志者,事竟成”。
这些至理名言阐明了“立志”与“勤学”的重要及其辩证关系。
古往今来,志士贤人都十分重视立志勤学,将其视为求知治学、立身处世、兴业报国的根本。
因此,立志勤学,历来被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基础。
青少年要承担起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重任,必须充分发扬立志勤学的传统美德。
践行立志勤学美德,必须深刻理解并正确把握以下内容要点:一、立志与勤学相辅相成“志者,心之所向也。
”(王阳明《蕺山学案》)立志,就是确定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或理想;勤学,则是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多学苦练,打好基础。
立志是勤学的前提和动力,决定着勤学奋斗的方向;勤学是实现志向的途径和条件,是理想腾飞的翅膀,同时,通过勤学又能使志向更明确、更坚定。
人无志则不立,学不勤则无成。
一个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内动力,就不可能去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勤学苦练而成为有用的人才。
二、如何立志1.立志,贵在少年。
少年是为人生发展奠基的黄金时代,少年立志勤学能够积累更丰富的学识,能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今少年立志勤学成大器者甚多:孔子十五而志于学,终成为中华文化的至圣先师;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终成为“书圣”;茅以升少年立志学造桥,终成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张海迪从小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终成为中国青少年的楷模……。
少年立志,首先要对学习感兴趣,进而形成勤学志趣,逐步确立人生志向。
2.立志,应高尚远大。
立志是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和追求,人生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是为了个人生存和幸福,二是为社会和他人奉献。
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区分着志向的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卑微。
一切奋发向上,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的理想,都是积极、高尚的志向,例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为消除人类饥饿而研究杂交水稻;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对勤学立志的看法作文
说到勤学立志,我得先说说勤学。
你得知道,学习这事儿,就
跟你每天吃饭一样,得坚持。
你不能指望吃一顿大餐,就一辈子不
饿了。
学习也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越学越有味道。
别觉
得累,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勤奋学习,就是给自己的人
生加料,让每一天都活得有滋有味。
再来说说立志。
你得有个目标,就像你想去哪儿玩,总得有个
方向吧。
没目标的人,就像只无头苍蝇,乱撞。
立志就是给自己定
个方向,知道自己要往哪儿飞。
别觉得目标遥不可及,那可是你前
进的动力。
有了目标,心里就有底了,就算遇到挫折,也能咬牙坚
持下去。
勤学和立志,这两个得一起说。
就像你吃了饭,得有个活动,
消化消化。
勤学是给自己充电,立志是给自己定向。
你得一边学,
一边想,自己学这些到底是为了啥。
别盲目跟风,得有自己的主见。
勤学立志,就是你人生的双翼,有了它们,你就能飞得更高、更远。
所以啊,咱得记住,勤学如吃饭,立志如定向。
两者缺一不可,
得一起努力。
别嫌累,别嫌目标远,只要咱肯下功夫,啥都能成。
勤学立志,就这么简单,也就这么难。
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去做了。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原文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它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并改正自己的过错,同时追求做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人。
立志勤学是指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并为之奋斗。
一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就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改过责善是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并积极主动地去改正和弥补。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或有不足之处,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诚实面对自己的过错,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避免再次犯错。
改正自己的过错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更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责善是指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需求和疾苦,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这种责善的行为包括爱护家人和朋友、关心弱势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等。
通过责善行为,我们能够传递正能量,为社会营造更加和谐、温暖的环境。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需要我们不断追求自我提升,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专注和努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品质,勇于面对自己的过错,并努力改正。
最重要的是要有责善的心态,关心他人的需要并为他人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当每个人都拥有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态度,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进步、和谐和美好。
所以,让我们积极践行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理念,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勤学立志名言警句王阳明说过: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作为学生的我们就应该勤奋学习,立志报效祖国。
下面为你分享的是勤学立志名言警句,希望你喜欢!1)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2)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3)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4)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5)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6)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7)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8)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9)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比丰1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长歌行》11)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1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1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1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16)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17)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18)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19)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20)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勤学立志名言警句(精选篇)1)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2)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3)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4)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5)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6)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7)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8)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9)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10)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立志勤学名言80句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得成功。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 知识是人生的阶梯,只有努力攀爬才能不断登高。
5. 学无止境,没有学不完的知识。
6. 学海无涯,不求一日游。
7. 凡事学问深,做人靠一颗心。
8. 没有刻苦勤奋,便无所得。
9.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超越自己。
10. 学而不厌,诲人不惰。
11. 趁年轻多读书,为人生添一番光。
12. 学无常师,每个人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13. 人生短暂,学无止境,不能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14. 书中自有黄金屋,学问是人生的财富。
15. 学习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
16.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提升,每一次努力都是一次进步。
17. 学无害处,长久益处。
18. 读书使人深思熟虑,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19. 在勤奋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
20.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21. 敢于追逐梦想,坚持追求进步。
22. 高山仰止,学海无涯。
23. 执着于目标,不负年华。
24. 努力向上,不断进取。
25. 万事开头难,勇往直前才能成功。
26. 最可贵的是学会付出,而不是索取。
27. 拥有一颗求知的心,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28.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29. 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30. 学习是一种习惯,需要长期坚持。
31.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32. 学会不断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33. 不惧困难,迎接挑战,才能取得成功。
34. 成为一个知识储藏库,永不停止学习。
35. 细节决定成败,用心去学才能有所收获。
36. 懂得学习,才能懂得生活。
37. 用心去学,用爱去感悟。
38. 每一天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不要轻易放过。
39. 学习是攀登高峰的阶梯,努力是登高峰的脚步。
40. 学无止境,追求无限。
41. 学习是一种修行,是人生的品质。
42. 读书莫贪多,学问莫贪高。
43. 读书使人忍耐,活到老学到老。
立志勤学
一、目的与意义
立志勤学,“立志”与“勤学”两者之间紧密相联,它揭示了求知成才的方向和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
只有立下宏伟坚定的志向,才会产生勤学苦练的决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勤学,才能真正实现宏伟坚定的志向。
我们的高中生在学习上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勤奋方面欠缺很多,有的甚至厌恶学习。
因此设计这样一个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但同时明确一个人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际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达到胜利的目标。
使“勤”成为通向成功的桥梁。
古时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勤能补拙”。
对青年学生尤其是这样。
“勤”包括勤学习、勤劳动、勤思考。
《新三字经》中有很多关于勤学的故事,如囊萤映雪、悬梁剌股等。
克服侥幸心理,培养勤奋的作风,这不光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养成勤奋的作风。
将令青年人一生受用无穷。
二指导思想
进行立志勤学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像古今中外所有伟大人物那样,少年立志,志在国家,志在人民,志在天下,为实现志向刻苦学习。
2.教育青少年学生勤奋学习。
懂得勤奋学习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基础的道理,并付诸于行动。
学习要持之以恒,要有一个“挤”劲、“钻”劲、“韧”劲,切忌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马马虎虎,粗枝大叶。
在学习中,要讲求科学地学习方法,变苦学为乐学,有效地利用每
分每秒,提高学习效率。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要“多思”,要好学好问,既不但向书本学习,更要向能者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3.教育学生谦虚求实,有自知之明。
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的深刻道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强以不知为知。
能做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每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形式与实施过程
1、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当间学生中的学习动态:
主要问题:你为什么要考高中?你现在学习的主要压力来自何方?高中学习是否愉快?
你设计过你的将来吗?你每天花多少课余时间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
你如何处理?你经常问老师或同学问题吗?……
2、对上述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反映班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态度。
3、请学生收集立志方面的名言,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写出选择的理由.
4、发扬先进(找一些勤学的小故事或周围同学中的好事例)
5、主题班会
(1)挖掘古今中外立志勤学的故事
(2)交流立志名言,并评选最佳
(3)在周围同学中发扬先进
(4)针对班级现状,探讨如何做到立志勤学
四、学生收集大案立志名言及感想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程允升(清)
感想:本人大案毅力不是很强,对于诱惑大案抵御能力有限,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没有这种类似的激励人的话语,可能很难坚持下去,求现在而言,学习总归是一件很苦的事,但我必须坚持认真学下去。
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巴斯德感想:立志应放在首位,因为只有进入事业的大门,才能开始一段旅程。
我现在的志向是不是希望能扫除学习旅程中的一切障碍,学会永远改造自我,从零出发,将一切衰退和弱点视为仇敌,将它们尽力消灭,踏成泥浆。
感想:立志容易,但要坚持不懈地工作,是极为困难的。
至少对我来说,是需要一些压力的。
我有时为自己的懒惰找个“没兴趣”的借口,这也是要深刻检讨的,只有不断努力,方能走完“工作”的旅程,走向成功。
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
感想:想要成功,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地专研,相信即使没有百分之百一的灵感,但只要我们努力奋进,付出血汗,我们一样能够获得成功,学习如此,生活也同样如此。
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富兰克林
感想:之所以选择这句名言,是因为自己平时不够勤奋,有惰性。
或许现在多付出一点,高三时会轻松一点。
我会努力的。
立志小故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年轻时曾给别人耕地。
一次,他走到田埂上休息,对同伴说:“我们当中如果有人富贵了,可不能忘掉别人。
”一人却笑话他说:“你给人家当雇农,怎么会富贵呢?”于是,陈涉长叹道:“唉,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后来,人们常把那些没有理想、鼠目寸光的人比喻为低飞的燕雀,把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比喻为高飞的鸿鹄。
志不强者智不达(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
许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意志、天才与勤奋的结合。
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在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之前,曾花费了超出常人的艰苦劳动,利用前人的割圆术,“割了又割”,反复用加、减、乘、除、开方等方法进行运算,算到圆内接正12288和24576边形时,才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没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也就没有超人的智慧。
志当存高远(立志应当崇高远大)
人的志向与成就从来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可能成就大业。
一般来说,对自己的要求高,取得的成就就大;对自己的要求低,取得的成就则小,以致一事无成。
一个人即使身居陋室,饔飧不继,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也能奋然前行,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向的人终究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的大将耿弇提出攻取齐地的策略,刘秀虽然心存疑虑,但是仍然支持他的计划。
后来,耿弇攻下齐地,刘秀亲自劳军,对耿弇说了这句话。
当然,“有志者事竟成”并不是说一个人立下志向之后,就可以坐等成功了。
在立志与成功之间,还需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如果没有具体的行动,再好的志向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唐代的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历尽磨难,前五次均告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屡败屡起,直到第六次,终于到了日本,把唐朝的文化带到日本,他本人也成了日本佛学中律宗的创始人。
教后记:
这次主题班会效果还是不错的。
期中考试刚结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都有一定的反思。
在老师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后,指出班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其中有一点就是缺乏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对自己的将来缺乏信心。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级中着重列举了一位从原来成绩很一般,现在有了很大进步的学生的事例,让大家感到努力了,是会改变的,让大家看到光明的前途。
事后,有学生说,他上了这次班会后,信心增强了,他要开始努力。
最近班级的学风有较明显的进步。
我觉得如何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