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基本方法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101.51 KB
- 文档页数:6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获取、分析、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检索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高效地利用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检索。
2. 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信息检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1. 解释信息检索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举例说明信息检索的应用领域。
三、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1. 介绍信息检索的基本过程:信息组织、检索策略、检索结果处理。
2. 分析信息检索的方法:关键词检索、布尔检索、位置检索等。
四、图书馆资源检索1. 介绍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如OPAC、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等。
2. 讲解图书馆资源检索的方法和技巧。
五、网络资源检索1. 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的常用工具,如搜索引擎、专业数据库等。
2. 讲解网络资源检索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复习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检索方法。
二、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实践,如查找某一主题的文献资料。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享检索心得,交流检索技巧。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信息检索的重要性。
四、布置作业1. 学生课后继续进行信息检索实践,提高检索能力。
2. 撰写一篇关于信息检索的总结报告,阐述自己的学习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讲解清晰,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布尔逻辑检索 Boolean logic由GEORGE BOOLE 1815-1864提出,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都采用与 AND, *, &或 OR, + ,︱非 NOT,—, !逻辑“与”:用关系词AND表示(可写作“*”或“&”)。
逻辑“与”表示AND 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必须同时在结果中出现才满足检索条件。
逻辑“或”:用关系词OR表示(可写作“+”或“︱”),逻辑“或”表示OR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只要有一个能出现在结果中就算满足了检索条件。
逻辑“非”:用关系词NOT表示(可写作“and not”“—”或“!”),逻辑“非”表示NOT后面的那个检索词一定不能在检索结果中出现。
例如:校庆 AND 武汉大学高等教育 * 中国湖南 OR 湖北移动学习 + 泛在学习大学 NOT 武汉大学玉米–甜玉米例如,用GFsoso检索,电子 AND 读书笔记电子读书笔记 OR 读书笔记软件位置限制检索临近检索(Proximity Search)以Dialog为例,收900多个数据库(1)PRE/0,P/0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可以插入符号。
With, (W)例如:Wuhan P/0 University(2)PRE/#,P/#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可插入一定数量的单词,即插入#个单词。
例如:Wuhan P/1 University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3)NEAR/0,N/0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但中间不能插入单词。
例如: Wuhan N/0 University检索结果: Wuhan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Wuhan (4)NEAR/#,N/#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中间可以插入#个单词。
第五章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5.1 布尔逻辑检索Boolean logic由GEORGE BOOLE 1815-1864提出,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都采用与AND,*,&或OR,+ ,︱非NOT,—,!逻辑“与”:用关系词AND表示(可写作“*”或“&”)。
逻辑“与”表示AND 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必须同时在结果中出现才满足检索条件。
逻辑“或”:用关系词OR表示(可写作“+”或“︱”),逻辑“或”表示OR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只要有一个能出现在结果中就算满足了检索条件。
逻辑“非”:用关系词NOT表示(可写作“and not”“—”或“!”),逻辑“非”表示NOT后面的那个检索词一定不能在检索结果中出现。
例如:校庆AND 武汉大学高等教育* 中国湖南OR 湖北移动学习+ 泛在学习大学NOT 武汉大学玉米–甜玉米例如,用GFsoso检索,电子AND 读书笔记电子读书笔记OR 读书笔记软件5.2 位置限制检索临近检索(Proximity Search)以Dialog为例,收900多个数据库(1)PRE/0,P/0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可以插入符号。
With, (W)例如:Wuhan P/0 University(2)PRE/#,P/# 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可插入一定数量的单词,即插入#个单词。
例如:Wuhan P/1 University检索结果:Wuhan Medical University;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3)NEAR/0,N/0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但中间不能插入单词。
例如:Wuhan N/0 University检索结果:Wuhan University;Wuhan –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Wuhan(4)NEAR/#,N/# 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中间可以插入#个单词。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筛选、评估和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网络信息检索的概念与意义2. 常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3. 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与策略4. 网络信息的筛选、评估与利用5. 网络信息检索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意义、技巧和策略。
2. 演示法:展示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网络信息检索实践。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网络信息检索相关内容的PPT。
2.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网络。
3. 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提前准备好相关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等。
4. 实践案例:准备一些网络信息检索的实际案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网络信息检索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网络信息检索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的概念和意义。
3. 演示检索工具使用:展示常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网络信息检索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探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网络信息检索能力。
3. 讨论与交流: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判断其对网络信息检索伦理和法律问题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邀请从事网络信息检索工作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案例。
2. 组织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信息中心等场所,了解网络信息检索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后项目: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网络信息检索项目实践,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信息检索基础教案第一节:引言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检索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信息检索基础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中学信息技术信息检索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第二节: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常见的信息检索工具和技术;3.学会如何制定准确的检索关键词和策略;4.掌握信息评估和筛选的方法;5.培养信息获取的自主能力和信息素养。
第三节:教学内容3.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信息检索的定义和作用- 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2 常见的信息检索工具和技术- 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比较- 学术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比较- 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与比较3.3 检索关键词和策略- 制定准确的检索关键词- 使用逻辑操作符优化检索策略3.4 信息评估和筛选- 评估网页和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使用相关性排序和筛选工具优化搜索结果3.5 信息获取的自主能力和信息素养- 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信息- 培养信息鉴别和评估的能力- 注重信息的合法使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第四节:教学方法4.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4.2 示范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的信息检索过程、关键词选择和评估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巧。
4.3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信息检索任务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4 课后作业和实践要求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实际的信息检索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
第五节: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演示、作业完成情况及实践报告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提升。
第六节:教学资源6.1 信息技术实验室6.2 学校图书馆资源6.3 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第七节:教学拓展7.1 信息检索技巧的进一步学习与应用7.2 搜索引擎优化和网络安全知识的拓展第八节: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掌握了有效的信息检索技巧和策略。
信息检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常见的信息检索技术和工具;3.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常见的信息检索技术和工具。
三、教学内容1.信息检索的概念和作用1.1 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是指从大规模的信息库中,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通过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1.2 信息检索的作用信息检索可以帮助人们迅速找到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学习速度,拓宽知识面。
2.信息检索的技术和工具2.1 关键词检索关键词是指能够准确描述用户信息需求的词语或短语。
通过在搜索引擎或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可以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2.2 布尔检索布尔检索是通过使用布尔运算符(AND、OR、NOT)来组合关键词,进一步精确地检索相关信息。
2.3 自然语言检索自然语言检索是通过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信息检索。
用户可以直接输入问题或描述性语句,系统通过语义分析,匹配相关信息。
2.4 分类法和标引法分类法和标引法是通过为信息添加分类和标签,帮助用户进行更精确的检索。
常见的分类法包括美国图书馆学会(ALA)分类法、达娜标引法等。
2.5 元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是指同时向多个搜索引擎提交用户查询,综合展示搜索结果的工具。
它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
2.6 专业数据库专业数据库是指针对特定领域或行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存储的数据库。
通过使用专业数据库,用户可以获取更专业和深入的信息。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讲解信息检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和疑问。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信息检索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通过讲解不同的信息检索技术和工具,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信息检索方法。
3.案例分析提供不同领域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信息检索技术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4.练习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分享使用不同信息检索技术和工具的体验和心得。
信息检索教案教案标题:信息检索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信息检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技巧和策略。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提升其独立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计算机、互联网连接、投影仪等。
2. 预先准备好的信息检索练习题目和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信息的重要性和获取信息的途径。
2. 提出信息检索的概念,并解释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探究: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展开讨论,并收集相关观点和例子。
4.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例子,从而激发全班对信息检索的兴趣和意识。
讲解:5. 讲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包括关键词选择、检索引擎的使用、信息筛选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6. 针对不同的学科领域,介绍一些专门的信息检索工具和资源,如图书馆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等。
实践:7. 分发信息检索练习题目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自主练习和实践。
8. 监督学生的实践过程,解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总结:9. 抽取学生进行经验分享,让他们总结和分享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10. 解答学生提出的疑惑,再次强调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策略。
作业:1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信息检索,整理所得到的信息并撰写一篇小结性文章。
教学评估:12. 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小结性文章进行评估,以考察他们对信息检索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学扩展:13.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利用高级的信息检索工具和技巧,如使用专业数据库、分析工具等。
14.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提供更多相关资源和案例进行讨论。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和学科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以上内容仅为一个示例,实际教案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初中信息检索教案1. 课程名称:初中信息检索2. 授课对象:初中学生3. 课时:2课时(90分钟)4.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3)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有效信息检索;(4)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利用率。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1)信息:数据、知识、技能等(2)检索: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到所需的信息(3)信息检索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2. 信息检索的方法和工具(1)传统方法:目录、索引、文摘等(2)现代方法:搜索引擎、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3. 信息检索的步骤(1)明确检索目的和需求(2)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和方法(3)进行检索操作,获取相关信息(4)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评价(5)总结检索经验,提高检索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需要查找某个信息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情况?(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这就是信息检索的重要性所在。
2. 讲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信息、检索的概念及其关系。
(2)学生通过举例理解信息检索的意义。
3. 介绍信息检索的方法和工具(1)教师展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检索手段。
(2)学生尝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实际操作,体验信息检索的便捷性。
4. 讲解信息检索的步骤(1)教师通过案例讲解信息检索的各个步骤。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信息检索实例。
5. 实践操作(1)教师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检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反馈(1)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实践成果,总结检索经验和技巧。
(2)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信息检索;3. 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信息检索,并能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评价;4.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检索基本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讲解信息检索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2. 信息检索的方法介绍目录检索、索引检索、文摘检索、全文检索等方法。
3. 信息检索的技巧讲解关键词选择、检索式构建、布尔逻辑运算等技巧。
4. 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介绍常用信息检索工具(如百度、谷歌、CNKI等)的使用方法。
5. 信息道德与知识产权保护讲解信息道德观念、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技巧及工具的使用。
2. 教学难点:信息检索技巧的运用,信息道德与知识产权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技巧及工具的使用。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掌握信息检索技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强化学生对信息检索技巧的理解。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信息道德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信息检索基本方法的教学课件。
2. 案例素材:准备相关案例素材,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网络检索工具。
4. 练习题: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信息检索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检索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信息检索的定义、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重要性。
3. 传授检索方法:介绍目录检索、索引检索、文摘检索、全文检索等方法,并讲解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 教授检索技巧:讲解关键词选择、检索式构建、布尔逻辑运算等技巧,引导学生学会高效检索信息。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使用不同信息检索工具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方法与技巧。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检索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信息检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计算机信息检索工具和技术。
3、培养学生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在信息社会中高效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3)数据库检索的方法和策略。
2、难点(1)检索策略的制定和优化。
(2)对检索结果的准确评价和筛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检索工具的使用。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检索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获取信息的方式,例如:“当你需要了解某个疾病的治疗方法时,你会怎么做?”“在写论文时,如何找到相关的研究资料?”等。
从而引出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题,强调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2、知识讲解(约 45 分钟)(1)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概念和原理解释计算机信息检索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查找符合特定需求的信息的过程。
介绍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存储、索引和检索算法。
(2)信息检索模型简单介绍常见的信息检索模型,如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概率模型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模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介绍常见的计算机信息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图书馆目录等。
讲解它们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
3、操作演示(约 30 分钟)(1)搜索引擎的使用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和高级的检索操作,如关键词组合、布尔逻辑运算符的应用、限定检索范围等。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信息检索教学教案教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信息检索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黑板上写下“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两个词,向学生提问:- 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吗?可以给出一些例子。
- 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检索吗?有过什么样的经验?2. 概念解释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解释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的概念,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3. 观看视频播放一个关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的短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讨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
5. 案例分析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意见或者不同的观点。
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总结出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6. 案例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所学的信息检索方法和技巧,尝试使用电脑或者其他设备获取相关信息。
7. 学生展示每个学生将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以展板、PPT等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了信息检索的过程,加深了对这一技能的认识。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2.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从实际生活中收集各种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培养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视频资源:关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的相关视频。
信息检索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检索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会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进行有效的信息搜索和筛选。
3.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信息检索的概念和原理1. 信息检索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介绍信息检索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信息检索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 回顾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介绍信息检索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2. 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解释关键词、索引和检索等基本概念。
- 探讨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包括词频、逆文档频率和相关性等指标。
第二部分: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1. 检索策略的制定- 谈论制定检索策略的重要性,包括确定关键词、选择检索词的组合以及设置筛选条件等。
- 介绍常用的检索策略,如布尔逻辑检索、按字段检索和模糊检索等。
2. 信息搜索工具的使用- 介绍常见的信息搜索工具,如图书馆目录、在线数据库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等。
- 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信息搜索,包括输入关键词、设置过滤条件和评估搜索结果等。
第三部分:信息检索的实践应用1. 学术文献检索- 解析学术文献检索的特点和流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文献数据库、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和评估文献质量等。
- 演示学术文献检索的实际操作步骤,并提供一些常用的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站。
2. 多媒体信息检索- 介绍多媒体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场景,如图像检索和音频检索等。
- 提供一些常用的多媒体信息检索工具和资源,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多媒体信息检索。
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实际应用。
2. 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一些信息检索任务。
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积极性和水平。
2. 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搜索和筛选。
《信息检索》课程教案既要重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础作用,又要认识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辅助作用。
前者主要用在学术和科研中,如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前沿信息、学科发展态势信息等;后者主要作用于生活中的功能,如求职信息的获取、酒店的查找、机票信息、火车票信息的查找、基金与股票、健康信息、购物信息的查找等。
的最新动态;开发信产品前,检索专利,了解现状,避免侵权;利用权利情报,参谋进出口业务;专利诉讼时,帮助寻找证据,处理专利纠纷。
科技报告:做学术研究时,了解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研究尖端学科或某学科的最新研究课题。
标准文献: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工程设计、施工;进出口贸易;写作、文献著录等各个方面。
2. 1. 3信息资源的鉴别与评价案例:李某在网上登记了自己的基本个人资料后,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航空信件,说他中了 23万元现金大奖,只要他立即电汇150元的手续费,两天内就可以将现金送到他手上。
分析:%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有公章吗?有地址吗?打电话有人接吗?可以找到该公司吗?)%1逻辑推理(免费网站?中奖?两者的关系? 150元可以从奖金里面扣?)%1从侧面了解(不失偏颇,旁观者清)%1信息来自权威部门(通过权威部门考证)%1与同类信息比较(看朋友有没有类似经历等)小结:鉴别和评价信息资源需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证:可靠性(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权威性(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实用性(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时效性(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相关性(与需求是否相关)。
2.2信息检索基础知识2. 2. 1信息检索的定义与原理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查找、传递相关信息的过程。
包含了存储和查找两个过程。
» e » «(ft « it »2. 2.2信息检索途径(分类途径、主题词途径、关键词途径)信息检索途径指检索所需文献要利用到的方式方法,主要是依据文献信息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来确定。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检索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常用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2. 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检索工具。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信息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数据库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或手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信息检索?为什么学习信息检索?2. 介绍信息检索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1. 信息:信息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数据、事实、知识等。
2. 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查找所需信息的过程。
3. 信息检索方法:关键词检索、布尔检索、分类检索等。
三、常用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1. 搜索引擎:介绍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 数据库:介绍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四、案例分析1. 针对某一课题,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检索工具查找相关资料。
2. 分析案例,总结信息检索的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回顾常用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
二、信息检索技巧的提高1. 关键词优化: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检索。
2. 筛选结果:介绍如何筛选检索结果,提高检索效率。
三、信息素养的培养1. 信息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
2. 信息辨别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
3. 信息道德:引导学生遵守信息道德规范。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针对某一课题进行信息检索。
2. 各组汇报检索结果,分享检索技巧。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布置作业:针对某一课题,运用信息检索工具查找相关资料,撰写一篇综述。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2. 案例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一、课程名称信息检索技术二、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3. 学会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信息检索概述1.1 信息检索的定义与分类1.2 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1.3 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2. 搜索引擎原理2.1 搜索引擎的基本结构2.2 网络爬虫技术2.3 索引构建技术2.4 检索算法3. 信息检索工具使用3.1 常用搜索引擎介绍3.2 检索策略与技巧3.3 检索结果评估与优化4. 信息检索案例分析4.1 案例一:学术文献检索4.2 案例二:网络新闻检索4.3 案例三:企业竞争情报检索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2.1 信息检索概述:介绍信息检索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2.2 搜索引擎原理: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结构、网络爬虫技术、索引构建技术和检索算法。
2.3 信息检索工具使用:介绍常用搜索引擎、检索策略与技巧、检索结果评估与优化。
2.4 信息检索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练习巩固3.1 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检索实践,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
3.2 每组汇报检索结果,分享检索技巧和经验。
4. 总结与反思4.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信息检索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4.2 学生反思自己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信息检索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搜索引擎使用、检索策略和技巧方面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检索结果的质量、分析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检索技术》2. 网络资源:搜索引擎、学术文献数据库等3. 案例资料:学术文献、网络新闻、企业竞争情报等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布尔逻辑检索 Boolean logic由 GEORGE BOOLE 1815-1864提出,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都采用与AND,*,&或OR,+ ,︱非 NOT,—, !逻辑“与” : 用关系词 AND表示 ( 可写作“ * ”或“ &”) 。
逻辑“与”表示 AND 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必须同时在结果中出现才满足检索条件。
逻辑“或” : 用关系词 OR表示 ( 可写作“ +”或“︱” ), 逻辑“或”表示 OR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只要有一个能出现在结果中就算满足了检索条件。
逻辑“非” : 用关系词 NOT表示 ( 可写作“ and not ”“ —”或“ ! ” ), 逻辑“非”表示 NOT后面的那个检索词一定不能在检索结果中出现。
例如:校庆AND武汉大学高等教育 *中国湖南 OR 湖北移动学习 + 泛在学习大学 NOT 武汉大学玉米–甜玉米例如,用 GFsoso检索,电子AND读书笔记电子读书笔记 OR 读书笔记软件位置限制检索临近检索( Proximity Search)以 Dialog 为例,收 900 多个数据库(1)PRE/0, P/0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可以插入符号。
With,(W)例如: Wuhan P/0 University(2)PRE/#, P/#表示前后词序不能颠倒,中间可插入一定数量的单词,即插入 #个单词。
例如: Wuhan P/1 University检索结果:Wu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3)NEAR/0,N/0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但中间不能插入单词。
例如:Wuhan N/0 University检索结果: Wuhan University;Wuhan–University;Wuhan,University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Wuhan(4)NEAR/#,N/#表示前后词序可以颠倒,中间可以插入#个单词。
例如: Wuhan N/1 University检索结果: Wuhan Medical University;Wuh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Wuhan Technology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Wuhan;University in Wuhan;University at Wuhan(5)(s)是 sentence 的缩写, A( s) B 表示 A 和 B 必须同时出现在记录的同一个句子或短语中,但次序可以随意改变, A 与 B 之间可以有若干个其他的词。
如: resin (s) ester (酯化树脂)【练习】 1、查找 computer 和 game的间隔不大于 100 个单词的网页2、检索“杂交玉米”的外文文献,要求两词间隔 1 个词,前后次序固定。
hybrid 、corn答案: 1、computer near/100 game2、hybrid p/1 cornhybrid w/1 corn短语检索(精确检索)( Phrase Search Exact Search)一般用“”表示。
常见类型:( 1)机构名称检索:“Wuhan University”“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2)人名检索:如“ George W. Washington ”否则可能出现: George W. Bush spoke at Washington about human rights (3)用于专有名称检索:如“ information retrieval”“ sleepless in seattle”电影名电子读书笔记与“电子读书笔记”的检索结果是不同的截词检索( Truncation Wildcat)是指在检索式中用专门的截词符号 ( 一般用 * 表示 ) 表示检索词中的某一部分允许有一定的词形的变化。
因此,检索词的不变部分加上由截词符号所代表的任何变化形式所构成的词汇都是合法检索词。
截词符号可以用 * ,,位置可分左截断、右截断、中间截断、左右截断(1)左截断:*physics可检索出physics,bio physics, chemophysics, geo physics 等。
*ology → Biology, geology, zoology*ism, *graphy(2)右截断:Comput*可检索出 Comput, Computing,Computer,Computerized 等。
econom*,→ economy; economic; economics; economical;economist; economize;(3)中间截断 wom*n 一个代表一个字符,结果是woman, women(4)左右截断*toxic*→cytotoxic;neurotoxicities; hepatoxicologic;表 5-1世界上主要数据库截词算符数据库平台 1 个字符多个字符0或1个字符MEDLINE PubMed *MEDLINE,SCI WOS * $ MEDLINE,CSA ProQuest *AgricolaEBSCO * #Lexis-Nexis * !SDOL,Springer *字段限制检索( Field Limiting)通过对检索词出现的位置进行限定,以实现精确检索。
例如:中国有多少政府网站无固定答案,因该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网站的构成规律,斜杠越多,层次越多。
例如:国家或地区代码,美国没有usedu 机构类型代码,如 gov 表示政府机构; org 表示非盈利机构; com表示商业性机构whu 表示机构名称sim表示某机构下面的子机构,此处代表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1)网址字段: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例如:url:结果有多少个记录,就有多少个政府网站(2)题名字段: title(ti): Wuhan University(3)出版字段: PY >=2010 (PY=Publication Year)(4)语种字段: la = english(5)链接字段: link: (link 用来查找链接到某个网站的所有的网页,如果某人有自己的博客或主页,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看到它被链接的情况,从而了解到本人的知名度。
此外,用link还可以查看其它网站的链接情况)( 6)多字段组合检索例如: admission AND site:(site表示检索结果要限制在后面这个网址当中,即只能从这个网站去找资料。
上式表示从哈佛大学的官网中找入学的资料)例如: au = wang li AND(CS=Wuhan Univ.)(CS=corporate source)例如:比较下三个检索式检索结果的不同之处①“ information retrieval” /TI②information AND retrieval /TI③ information(F)retrieval(F=field)检索结果中,第 3 个最多,第 1 个最少。
第一个结果表示在题名字段中检索,并且必须与输入的形式完全相同;第二个表示在题名字段中检索,但不严格限制是短语,如“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methods for effective retrieval ”;第三个表示只需要在同一个字段中即可。
区分大小写检索( Case-Sensitive)China 中国; china瓷器Apple苹果公司(产品);apple苹果Windows windows 操作系统; windows 窗户Jobs 乔布斯; job工作Web万维网、 web蜘蛛网例如: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的“多字段检索” 采用的就是字段检索;Metacrawler的高级检索等。
多语种检索方法的综合运用(Integrating Different Search Methods)表达一个概念的词有很多,如移动学习、数字学习、泛在学习;信息素质、信息素养、咨询素养等,因此在构造检索式时要充分考虑每个检索词的不同表达形式,尽量不要遗漏,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积木型检索式构造方法。
例 1:查找与电子图书标准化有关的文献(“电子图书” OR “电子书” OR “数字图书” OR “在线图书” OR “线上图书”)AND(“标准化”OR 标准OR 规范)上述的问题若换成英文检索,其中标准的表达是standard; standards; standardize; standardizing;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s 等,很麻烦,可以考虑用截词符号代替,即standard* ,上述检索式可转换为:( e-book OR“ electronic book”OR “digital book” OR“ online book”)AND (standard* OR specification)例 2:查 2009 年出版或发行的关于克隆人立法方面的英文著作或论文中文检索式: PY=2009 AND 克隆人 AND (立法 OR 法律 OR 法规) AND LA=English AND(DT=book OR article)英文检索式: PY=2009 AND“ human cloning” AND(law OR laws OR legislat* OR rule)AND LA=English AND(DT=book OR article)注:上例中用legislat*代替了legeslate; legislating; legislated; legislation; legislations .. 但用截词检索时要慎重,要避免不必要的词出现,如law ,如果用law* 检索,则会出现lawyer 律师, lawsuit思考题:试列举百度、谷歌的高级检索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