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程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2.70 MB
- 文档页数:34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篇: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文献检索是中央电大护理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各种检索途径和检索方式(尤其是各种专门的计算机信息检索数据库)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信息,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作为一门科学方法课或工具课,本课程基本独立于其它课程。
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文献、信息、知识、情报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文献的构成及医学文献的特点;文献信息类型和电子文献资源概念及特点;医学电子文献资源类型;文献检索的定义、类型和原理;文献检索系统的定义、组成要素、内容结构、类型和评价因素。
2.检索语言基本知识:检索语言的定义和类型;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语言。
3.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途径和步骤;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和步骤。
4.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的基础知识:联机公共书目查询、图书馆传统服务(书刊借阅、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文献复制、代查代检等);图书馆信息服务(定题服务、情报调研、科技查新、学科化服务等)的基本知识。
5.各类型数据库(包括电子图书、文摘、电子期刊、引文、特种文献、因特网资源等)的基本知识。
6.医学文献综合利用的基本知识: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和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二)基本技能:1.熟练掌握读秀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NetLibrary电子图书和OVID电子图书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熟悉各数据库的主题词、副主题词、学科范围及数据来源。
文献检索好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掌握数据库的使用和检索策略的制定。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正确评估和引用文献,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术诚信的重视,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使用、检索策略的制定、结果的评估和引用。
1.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介绍文献检索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2.数据库的使用:介绍常用数据库的分类、特点和检索方法。
3.检索策略的制定:介绍检索策略的制定原则、方法和技巧。
4.结果的评估和引用:介绍文献结果的评估标准、引用格式和学术诚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学会制定检索策略和评估文献结果。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据库的使用和检索技巧。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保障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估其对文献检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案第一章:文献检索概述1.1 文献检索的定义与意义1.2 文献检索的类型与方法1.3 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1.4 文献检索的注意事项第二章:图书检索2.1 图书检索的方法与技巧2.2 图书检索工具的使用2.3 网络图书资源的利用2.4 图书检索实例演示第三章:期刊论文检索3.1 期刊论文检索的方法与技巧3.2 期刊论文检索工具的使用3.3 网络期刊论文资源的利用3.4 期刊论文检索实例演示第四章:学位论文检索4.1 学位论文检索的方法与技巧4.2 学位论文检索工具的使用4.3 网络学位论文资源的利用4.4 学位论文检索实例演示第五章:专利文献检索5.1 专利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5.2 专利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5.3 网络专利文献资源的利用5.4 专利文献检索实例演示第六章:网络数据库检索6.1 网络数据库概述6.2 常用网络数据库介绍6.3 网络数据库检索方法与技巧6.4 网络数据库检索实例演示第七章:灰色文献检索7.1 灰色文献的概念与特点7.2 灰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7.3 灰色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7.4 灰色文献检索实例演示第八章:引文检索与分析8.1 引文检索的意义与方法8.2 引文检索工具的使用8.3 引文分析的方法与技巧8.4 引文检索与分析实例演示第九章:信息素养与学术规范9.1 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9.2 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与实践9.3 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与防范9.4 提升信息素养与遵守学术规范的实例第十章:综合实践与研究10.1 文献检索与利用的综合实践10.2 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10.3 文献检索与学术创新的关系10.4 文献检索与利用研究的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文献检索的定义与意义重点:理解文献检索的概念,掌握其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难点:区分不同类型的文献检索,选择合适的检索方法和工具。
二、图书检索的方法与技巧重点:熟悉图书检索的基本步骤,掌握常用的图书检索工具。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会筛选、整理和利用信息。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难点:如何筛选和整理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如PPT、视频等。
2. 学生:提前了解文献检索的相关知识,如图书馆布局、图书分类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文献检索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文献检索相关内容。
(二)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1. 教师讲解文献检索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文献检索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步骤1. 教师演示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确定检索主题、选择检索工具、使用检索技巧、筛选和整理信息。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
(四)筛选和整理信息1. 教师讲解筛选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关键词提取、信息分类等。
2.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五)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献检索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和体会。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运用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熟练使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
3. 学生能筛选和整理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第1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1.1 文献信息的概念1.1.1 文献的概念(1)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
(2)文献三要素:知识、载体和记录。
知识决定文献的内容,载体决定文献的形态,记录则是构成文献的手段。
(3)记录内容: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科学发明等。
(4)记录载体:甲骨、青铜器、纸介型、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5)记录手段:刻、写、录等。
文献承担汇集和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更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1.1.2 信息的概念定义: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信息的属性:普遍性。
传递性:寄载性:时效性:共享性:信息: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信息无处不在,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
人们正是通过接收来自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各种事物,从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1.1.3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信息、文献还与知识、情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交叉重复但又彼此不同。
1.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升华,是系统化、精炼化的信息。
2.情报(Information)情报与信息在英文中为同一个词,但信息的外延比情报广,信息包括情报。
情报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收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或者说是传递中的有用的知识或信息。
3.信息、知识、文献和情报的关系归纳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及其反映;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情报是对用户有用的知识信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也是信息和情报的载体。
1.2 信息资源的分类1.2.1 信息资源的分类1.2.2 文献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从载体、加工到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可以从文献信息的各种分类形式上得到体现。
文献检索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献检索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关键词选取、检索策略构建和检索工具使用方法;3. 帮助学生掌握至少两种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其特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研究主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评估和筛选检索结果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文献整理、分类和引用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合作中分享和交流信息;3.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为核心,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献检索的技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对文献检索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后作业和评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文献检索基础理论- 文献检索的定义与作用- 文献检索的流程与方法- 常见文献类型及其特点2. 关键词选取与检索策略构建- 关键词选取的原则与方法- 检索策略的构建步骤- 提高检索效率的技巧3. 常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介绍至少两种文献数据库(如CNKI、Web of Science等)- 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和特点- 数据库检索实例分析与操作4. 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 文献管理软件的功能与作用- 常用文献管理软件介绍(如EndNote、NoteExpress等)- 文献整理、分类和引用的实际操作5. 检索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检索结果筛选的原则与方法- 评估检索效果的标准与指标- 提高检索质量的方法与策略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文献检索基础理论第二周:关键词选取与检索策略构建第三周:常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第四周: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第五周:检索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课本第二章“文献检索与利用”相关,涉及教材中2.1、2.2、2.3、2.4等节的内容,通过系统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课程名称:文献检索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能够筛选和评价检索结果。
4.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常用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文献检索结果的筛选与评价。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检索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和检索策略。
2. 如何评价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文献检索?2. 介绍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文献检索基础知识(15分钟)1. 定义文献检索:获取、查找、筛选和利用相关信息的过程。
2. 文献检索的步骤:明确检索目的、选择检索工具、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实施、结果筛选和评价。
3. 常用文献检索工具:图书馆目录、数据库、搜索引擎等。
三、检索工具使用方法(20分钟)1. 以图书馆数据库为例,讲解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和检索方法。
2. 演示如何使用关键词、主题词、分类号等进行检索。
3. 分组练习:学生尝试使用数据库进行检索练习。
四、检索策略制定(15分钟)1. 讲解检索策略的概念和作用。
2. 介绍常用检索策略:布尔逻辑检索、短语检索、字段检索等。
3.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如何制定有效的检索策略。
五、检索结果筛选与评价(10分钟)1. 介绍检索结果筛选的方法:排序、筛选关键词、评价相关性等。
2. 讲解文献评价的标准:时效性、准确性、权威性等。
3. 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如何评价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使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提交检索报告。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分组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理学文献检索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文献检索技巧查找相关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利用文献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献检索概述文献检索的概念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文献检索的类型及特点2. 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目录检索法索引检索法摘要检索法数据库检索法3. 常用文献检索工具及数据库常用文献检索工具介绍常用数据库介绍数据库的检索策略及技巧4. 网络资源检索网络资源的特点及检索方法常用网络资源检索工具介绍网络资源检索的技巧与策略5. 文献检索实践操作检索实践案例分析检索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检索结果的评估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2. 演示法:展示文献检索实践操作,让学生直观了解检索过程。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文献检索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检索经验,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检索技巧及策略制定。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检索任务,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文献检索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查阅。
4. 数据库:为学生提供access to 常用数据库,锻炼检索能力。
5. 实践案例:收集实际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文献检索概述(2课时)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4课时)常用文献检索工具及数据库(4课时)网络资源检索(3课时)文献检索实践操作(6课时)课程总结与展望(2课时)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检索技巧。
2.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课程名称:大学文献检索授课对象: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献检索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信息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学内容:一、引言1. 介绍文献检索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析大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的必要性。
二、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1. 文献检索的概念及分类。
2. 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3. 文献检索的步骤。
三、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1. 图书馆资源介绍:馆藏图书、期刊、数据库等。
2. 图书馆检索系统介绍:OPAC系统、电子资源检索系统等。
3. 检索工具的使用技巧:关键词检索、布尔逻辑检索、高级检索等。
四、文献检索实例分析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检索案例,分析检索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检索结果,提高文献评价能力。
五、文献检索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文献检索实践,选取课题进行检索。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检索,解决学生在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文献检索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大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的必要性。
2. 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文献检索的概念及分类、检索途径和方法、检索步骤。
3. 介绍图书馆资源:馆藏图书、期刊、数据库等。
4. 讲解图书馆检索系统:OPAC系统、电子资源检索系统等。
5. 讲解检索工具的使用技巧:关键词检索、布尔逻辑检索、高级检索等。
第二课时1.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检索案例,分析检索过程和结果。
2. 文献检索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文献检索实践,选取课题进行检索。
3.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检索,解决学生在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反思:总结文献检索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文献检索教案教案标题:文献检索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献检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文献搜索。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文献检索的概念:文献检索是指通过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寻找和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学术文献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
讲解(15分钟):1. 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a. 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
b. 选择合适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c. 制定合适的检索策略和关键词。
d. 进行文献搜索并筛选出相关文献。
e. 阅读和分析选定的文献。
2. 解释如何选择合适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a. 介绍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如Google学术、PubMed、Web of Science等。
b. 强调选择工具和数据库时要考虑研究领域和目标。
3. 解释如何制定检索策略和关键词:a. 引导学生思考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和词组。
b. 提醒学生使用布尔运算符(如AND、OR、NOT)来组合关键词。
实践(20分钟):1. 指导学生使用指定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进行实际的文献搜索。
2. 提供一个示例研究主题,并引导学生制定检索策略和关键词。
3. 学生根据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搜索,并筛选出相关文献。
讨论(10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文献搜索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估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结(5分钟):1. 总结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强调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在未来的研究中运用所学的文献检索技能。
扩展活动(可选):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他们的研究主题的文献综述,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文献检索技巧。
2. 组织一个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文献检索中发现的有趣或重要的研究成果。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包括他们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和关键词,以及筛选出相关文献的能力。
第二节文献检索
一、教学目标
了解文献检索的方法和途径
掌握文献检索的过程,并避免易犯的错误
二、教学重点
了解文献检索的方法和途径
掌握文献检索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适合的文献检索方法进行检索
四、教学时数:1学时
五、作业
自定研究内容,思考采用的检索方法和途径,并尝试写出检索的过程。
六、教学反思
研究幼儿园音乐教育问题,你会用什么文献检索方法,具体怎么操作?
1.网络检索。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
2.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问题及建议幼儿园音乐教育音乐教育问题及建议音乐教育
同学们,若是让你们研究幼儿园音乐教育问题,你将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①确定与课题相关的关键内容②确定检索工具与信息源③确定与课题研究有关论文或报告的标题④排列论文或报告的复印件以便查阅⑤剔除无关材料⑥将材料按内容或重要程度有序分类⑦对材料做摘要⑧写综述或评论;准备参考书目
在文献查阅的时候,我们需要避免的问题。
1、没有花充分的时间来界定最好的主字码,没有确认在查阅与主题相关的文献中使用的最佳资料。
2、没有把文献查阅的结果与研究者自身的研究问题明白的联系起来。
3、在查阅文献时,依赖二手资料而不是原始资料。
4、没有说明文献查阅的查阅过程。
5、毫不批判的接受一个研究者的结果和解释并将其当作有用的资料,没有检查该研究设计与分析的所有方面。
6、在综合定性文献时,
未考虑相反的结果与诠释。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研究课题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让学生通过文字说明和有实地操作,小组间的讨论与思考,清晰明白文献检索的方法、途径及过程。
《文献检索课程教案》课件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独立研究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检索工具的使用、检索策略的制定以及文献评价和利用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如何使用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献检索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分享经验。
三、教学内容1. 第四章:文献检索基本原理文献的概念与类型检索原理与检索方法检索工具的分类与特点2. 第七章:检索策略的制定检索策略的原则与步骤关键词的选择与组合检索式的构建与优化四、教学安排1. 第四章:文献检索基本原理(2课时)2. 第七章:检索策略的制定(2课时)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听课的认真程度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 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检索式的构建、关键词的选择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文献检索的题目,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第六章:常用检索工具与数据库1. 内容简介:本章将介绍图书馆常用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类型的检索工具。
2.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法和练习法,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这些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七、第八章:网络资源与开放获取1. 内容简介:本章将介绍网络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的概念、类型和利用方法。
2.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和练习法,讲解网络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的基本概念,并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和利用这些资源。
八、第九章:文献评价与利用1. 内容简介:本章将介绍文献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文献进行学术研究。
2.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法和练习法,让学生了解文献评价的标准,并学会如何利用文献进行学术研究。
九、第十章:实践与拓展1. 内容简介:本章将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和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献检索知识和技巧进行实践,并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外作业课后体会[复习][新课引入][讲授新课]复习所学内容;收缴大作业;考查。
现在,我把自己20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如下,一并赠送给您,希望能帮到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辉煌的明天——我的治班方略我很欣赏一句话,那就是“教师的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阳”。
是啊,我们今天的一切工作,不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吗?那么,如何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深思。
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具有特殊身份的教育者。
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从参加工作至今,二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回忆这些年带班所走过的每一步,品味着工作带给我的欣慰和快乐,更加坚定了我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信念和决心。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学习思考,我的治班理念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以情育人,用爱心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活动育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犹如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从没有放弃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从教中学,从学中教,乐此不疲。
用我的真诚、爱意透视学生纯洁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唤起学生对爱和真诚的追求,感染学生、浸润学生渴望理解的心田,用充满爱的语言去抚慰一颗颗幼小的心灵。
一、关爱学生,用爱撑起一片蓝天1、沟通是教育的前提。
师生之间如果缺乏了解和沟通,感情就会有隔膜,教育就无从展开。
沟通应从了解开始。
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目录绪论: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及基础 (2)项目一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和图书馆的科学利用 (8)项目二常见化学化工科技论文的写作 (11)项目三美国化学文摘的使用 (14)项目四专利文献的查询 (17)项目五标准文献的查询 (20)项目六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应用 (23)项目七信息检索策略综合应用训练 (26)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计(讲稿)教学内容与设计绪论: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及基础自我介绍提问一:你会检索吗?如果会,那么会用检索以下毕业专题的相关资料吗?•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有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蚕丝蛋白制备工艺研究•铁矿石含铁量测定方法新工艺•基因工程干扰素生产工艺研究提问的目的:突出检索技术直接是为毕业专题服务,这是一门技术。
提问二:信息检索课是什么?学生如是说:➢文献检索课程是井底之蛙的升降机,是雄鹰的翅膀,是横跨天堑的桥梁。
➢针对某一课题,通过电子检索查阅有关资料,才知道知识的浩瀚,才知道世界的宽广,才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
➢它是我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最重要,最有用的课程之一,有了它,我们将会受益终生。
教会我们一种方法,一种主动了解外界,提高自己,放眼世界的方法。
➢检索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制胜法宝,更是一条贯穿我们生活的红线。
正因为有了这门课的学习,现在大脑的检索意识就比较强烈,越搜越快!前几天,问同学借自行车,他告诉我车子大致地点,是永久牌,有车栏,略有一点蓝。
到了现场,脑海中一下就有了先找有栏的,再找蓝颜色的,最后确定是不是永久的,很快就找到了。
➢我爱检索,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最后我想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学到了一门真正有用的课,它对我的影响和帮助将是伴随我一身的。
提问三: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科学研究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事业,而创新又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即要求“前无古人”。
时间分配2min引导学生回答8min10min通过往届学生对信息检索课的评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也可以突出这门课对个人的作用。
课程名称:文献检索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4.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
3. 文献检索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有效地使用检索工具。
2. 如何筛选和评价检索结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文献检索工具(如图书馆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3. 检索案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文献检索?2. 介绍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 文献:记录人类知识、信息、数据的载体。
- 文献检索:根据需要查找相关文献的过程。
2. 文献检索的流程:- 确定检索课题- 选择检索工具- 确定检索策略- 检索并筛选结果- 评价和利用检索结果3. 文献检索工具:- 图书馆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
- 网络数据库:如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
4. 文献检索技巧:- 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 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AND、OR、NOT)进行检索- 使用字段限定检索范围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检索案例,展示检索过程和结果。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使用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并分享检索结果。
四、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文献检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展示检索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 回顾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巧。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拓展训练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2. 介绍一些提高文献检索效率的方法,如: - 定期更新检索策略- 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参加文献检索培训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大学文献信息检索教程课程设计前言文献信息检索是每位学者所必需掌握的技能,尤其是在进行学术研究时。
然而,许多大学生在开始进行研究前,却对文献信息检索一无所知,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指导。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文献信息检索,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本章主要介绍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意义和分类等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相关术语和基本概念,以及掌握如何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进行检索。
第二章:检索工具的使用本章主要介绍如何使用论文数据库和其他文献检索工具,如学术搜索引擎、图书馆目录检索工具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检索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且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文献信息检索。
第三章:文献信息检索的策略本章主要介绍文献信息检索的策略和技巧,以及如何利用检索语言和检索词汇进行检索。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利用Boolean运算符、括号、通配符等技巧优化检索结果,并且掌握如何进行检索词汇的拓展和替换。
第四章:检索结果的评估和管理本章主要介绍如何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估和管理。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排序和去重,以及如何利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管理。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文献检索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检索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检索结果的评估及管理等方面。
此外,本课程还能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学习评估方式将以学生课堂参与、作业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
其中,实验报告将占据较大比重,主要考察学生实际运用文献信息检索技能的能力。
结语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
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对待,课后进行适当的练习和巩固,以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