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周练7
- 格式:doc
- 大小:152.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二化学第七次周练1、某有机物X 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欲确定X 的分子式,所需下述条件中的最少组合是( ) ①含碳的质量分数 ②含氢的质量分数 ③蒸气的摩尔体积(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④X 对H 2的相对密度(同温同压) ⑤X 的质量 ⑥X 的沸点A.①②③④⑥C.①②④D.①②2、从柑桔中可炼制萜二烯()A .分子式为C 10H 16 B. 常温下呈液态难溶于水C. 能发生加聚反应D. 与过量溴的CCl 4 溶液反应后产物为 3、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它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
实验测得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且碳氢质量比为7.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角鲨烯分子式为C 30H 50B .角鲨烯完全加氢后为C 30H 60C .1mol 角鲨烯最多可与6mol 溴单质加成D .角鲨烯与分子式为C 29H 48的物质可能属于同系物4、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①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③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④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⑤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⑥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金属钠来检验 ⑦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⑧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A 、①②③⑧B 、②⑤C 、④⑤⑥⑦D 、①⑤5、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不能用水浴加热B .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 .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 .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6、没食子儿茶素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它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的抗氧化剂。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15H 12O 5B .1mol 该物质与4molNaOH 恰好完全反应C .该物质在浓硫酸作用下可发生消去反应D .该物质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7、某芳香族酯类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 14H 8O 4,1mol 甲水解后只生成一种产物乙,其物质的量为2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合上述条件的甲共有3种B .1mol 甲最多可以和3molNaOH 反应C .乙不能和溴水发生反应D .2mol 乙最多消耗1molNa 2CO 3 8、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CH CH 2n )材料易造成“白色污染”,其替代物聚乳酸(CH C O 3O n)是由乳酸聚合而成的,聚乳酸可在乳酸菌的作用下降解。
2021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一、选择题1.现在频频出现的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中小水滴直径范围是( )A.小于0.1 nm B.大于100 nmC.在1 nm~100 nm间D.小于1 nm2.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表明豆浆是( )A.胶体B.溶液C.悬浊液D.乳浊液3.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时,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的分散系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5.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 nmB.胶粒做布朗运动C.胶粒带正电荷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6.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渗析法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用丁达尔效应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B.Fe(OH)3胶体微粒带负电荷,在通电的情况下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的正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C.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即得到Fe(OH)3胶体D.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边滴加FeCl3饱和溶液,边用玻璃棒搅拌,然后继续煮沸,制备Fe(OH)3胶体7.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钡可用作钡餐透视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8.下列现象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 )A.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B.过滤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C.食品加工厂利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D.化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技术去除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9.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
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修正液的某些性质,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修正液是一种胶体,均一、透明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腐蚀性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10.(双选)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
稀土提取制备工艺流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 氢氧化铈[Ce (OH )4]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氢氧化物。
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 2、Fe 2O 3、CeO 2),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滤渣A 中主要含有SiO 2、CeO 2B.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C. 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eO 2+H 2O 2+3H +=Ce 3++2H 2O +O 2↑D. 过程④中消耗 11.2 L O 2(已折合成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2. 钒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无磁性的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工业上利用冶炼铝生成的固体废料——赤泥(主要成分为Fe 2O 3、Al 2O 3、V 2O 5及少量稀土金属氧化物)提取金属钒,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已知:钒有多种价态,其中+5价最稳定。
钒在溶液中主要以VO 2+和VO 3−的形式存在,且存在平衡VO 2++H 2O ⇌VO 3−+2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生产中,碱浸步骤可选用较为廉价的氨水B. 可以推测VO 2Cl的溶解度大于NH 4VO 3C. 焙烧非磁性产品所得的固体产物加酸溶解时,应加入过量盐酸使其溶解完全D. 将磁性产品加入稀硝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再加入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则磁性产品中一定不含铁元素3.钒有多种价态,其中+5价最稳定。
钒在溶液中主要以VO2+和VO3−的形式存在,且存在平衡VO2++H2O⇌VO3−+2H+。
工业上利用冶炼铝生成的固体废料——赤泥(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V2O5及少量稀土金属氧化物)提取金属钒,其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生产中,碱浸步骤可选用较为廉价的氨水B. 可以推测VO2Cl、NH4Cl、三者中溶解度较小的是NH4VO3C. 焙烧非磁性产品所得的固体产物加酸溶解时,应加入过量盐酸使其溶解完全D. 将磁性产品加入稀硝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再加入KSCN溶液后未见红色,则磁性产品中一定不含铁元素4.钒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无磁性的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南昌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周练高二化学试卷(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所以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也不一定是活化分子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2.下列物质用途或操作正确且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有为()①用热饱和硫酸铵溶液清洗铁器表面的铁锈①K2FeO4是一种高效优质的净水剂①用氯化铁溶液和氨水制备氢氧化铁胶体①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氯化铁杂质,可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过滤除杂①在氯化氢氛围中灼烧氯化镁晶体制备无水氯化镁①配制Fe(NO3)2溶液时将Fe(NO3)2晶体溶于浓硝酸中并加蒸馏水稀释至指定浓度①刻蚀印刷电路板用氯化铁作腐蚀液①用泡沫灭火器灭火A.四项B.五项C.六项D.七项3.关节炎首次发作一般在寒冷季节,原因是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NaUr),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是:①HUr(aq)+H2O(1)Ur-(aq)+H3O+(aq)① Ur-(aq)+Na+(aq)NaUr(s)①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降低温度,反应①平衡正向移动B.反应①正方向是吸热反应C.降低关节滑液中HUr及Na+含量是治疗方法之一D.关节保暖可以缓解疼痛,原理是平衡①逆向移动4.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 + 2I-2Fe2+ + I 2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电流方向是从甲池石墨棒流向乙池石墨棒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被还原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 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5.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图d 中,若m+n=p ,则曲线a 一定增大了压强B .图c 是绝热条件下速率和时间的图像,由此说明该反应吸热C .由图b 可知,该反应m+n<pD .由图a 可知,T 1>T 2,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6.室温下,将235.3gNa CO 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 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7.一定温度下,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①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2021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1.反应4NH3+5O24NO+6H2O在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达正确的是()A.v(O2)=0.01 mol·(L·s)-1 B.v(NO)=0.008 mol·(L·s)-1C.v(H2O) =0.003 mol·(L·s)-1 D.v(NH3)=0.003mol·(L·s)-12.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 ΔH<0,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6 mol·L-1需20 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36 mol·L-1,所需反应时间应为()A.等于10 sB.等于12 sC.大于12 sD.小于12 s3.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 min内放出5 mL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 min内放出50 mL氧气。
则加入二氧化锰后的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A.10倍 B.25倍 C.50倍 D.250倍4.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 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 (g)+Y(g)nZ(g)+2W(g)。
5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1,则n的值为()A.4B.3C.2D.15.由于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乙酸乙酯的水解,加入少量稀硫酸B.苯和溴反应时,加入少量铁粉C.实验室制取甲烷时,要加入生石灰D.锌与盐酸反应,加入少量浓硫酸6.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 g绿豆粒大的碳酸钙,在B锥形瓶中放入5 g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加入50 mL 1 mol·L-1盐酸。
南山实验补习年级化学周练(7)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Cl—35.5 K—39 Mn—55 Fe—56 Zn—657.(2019·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浓H 2SO 4――→Cu ①SO 2――→NaOH 溶液②Na 2SO 3溶液――→S ③Na 2S 2O 3――→稀H 2SO 4④S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浓硫酸作氧化剂B .反应②表明SO 2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 .反应③的原子利用率是100%D .反应④稀H 2SO 4作还原剂8.分类法是化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或变化正确的有(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NO 2为酸性氧化物,Na 2O 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素异形体:C 60、金刚石、石墨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⑥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⑧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A .④⑥⑧B .②③⑥C .①④⑤⑦D .③④⑦⑧ 9.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 5H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y 和z 两种B .y 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C .z 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 .x 、y 、z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0.用下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取滤液加稀硫酸和H2O2烧杯、漏斗C 测定待测溶液中Fe2+的浓度量取20.00 mL的待测液,用0.1 mol/L的KMnO4溶液滴定锥形瓶、碱式滴定管、量筒D 配制500 mL 0.2mol/L CuSO4溶液将称量好的25.0 gCuSO4·5H2O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烧杯、玻璃棒、量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11.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推测A Mg与冷水较难反应,Ca与冷水较易反应Be(铍)与冷水更难反应B Na与Cl形成离子键,Al与Cl形成共价键Si与Cl形成共价键C 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D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是半导体材料ⅣA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12.(2019·北京石景山高三模拟)已知:2H2O(l)===2H2(g)+O2(g)ΔH=+571.0 kJ/mol。
高一化学第七周周末练习命题:曹建琴班级姓名学号请注意仔细仔细审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12Cl----35.5Na----23Cu----64Fe---56一、选择题(注意: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写在题号的前方)1、某氯碱厂不慎将大批氯气逸出到四周空间,此时可用浸有必定浓度某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
以下最适合采纳的物质是A NaOHB NaClC Na2CO3D KBr2、氯水可用来消毒、杀菌,又可作为漂白剂,此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Cl 2B.HClOC.HClD.H2O3、以下物质不拥有漂白作用的是A. 氯水B. C a( Cl O) 2C.活性炭D.液氯4、以下对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新制的氯水只含有氯气分子和水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主假如氯气D.新制氯水久置后酸性加强,几乎无漂白性5、查验氯化氢气体中能否混有Cl 2,可采纳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6、经验的阿姨在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洗有色衣服以前,都会将自来水在日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目的是A 、使水中的杂质积淀B、使水中的 HCLO 分解C、起到杀菌作用D、增添水中 O2的含量7、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氯B、漂白粉C、氯水D、盐酸8、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响获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响制得的是A 。
FeCl2B 、AlCl 3C、 FeCl 3D、 CuCl 29、列各选项中的物质在反响时,有白烟生成的是A 、氢气在氯气中焚烧B 、铁丝在氯气中焚烧C、钠在氯气中焚烧 D 、铜丝在氯气中焚烧10、查验某溶液中能否含有CL -,正确的操作是A 、取样,滴加 AgNO 3溶液,看能否有白色积淀生成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 3溶液,看能否有白色积淀生成C、取样,先加稀H 2SO4酸化,再加入 AgNO 3溶液,看能否有白色积淀生成D、取样,加入少许AgNO 3溶液,有白色积淀生成,再加稀HNO 3,看白色积淀能否消逝11、在 NaBr 和 KI 的混和溶液中通入过度的氯气,而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燃,最后留下的物质是A.NaClB.NaCl 和 KBr C .KCl 和 NaBr D.NaCl 和 KCl12、以下反响中盐酸为氧化剂的是A. Zn+ 2HCl ZnCl 2+ H2↑B. CaCO3+2HCl CaCl 2+ H2O+ CO2↑C. KClO 3+ 6HCl KCl + 3Cl2↑+ 3H 2OD. Ca( ClO )2+ 2HCl CaCl 2+ 2HClO13、以下制取单质的反响中,化合物作复原剂的是()A. Br 2+ 2NaI2NaBr + I2B. Fe+H 2SO4FeSO4+H 2↑C. 2C +SiO 2Si+ 2COD. 2Al + Fe2O32Fe 十 Al 2O314、以下操作过程中必定有氧化复原反响发生的是A B C D15、X 原子转移 2 个电子给Y 原子,形成化合物XY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 X 被氧化了B、 X 是氧化剂C、 X 发生了复原反响D、 Y 在反响中表现出复原性16、以下对于氧化复原反响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失掉电子的反响为复原反响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C、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数量和复原剂失掉的电子的数量必定相等D、氧化剂和复原剂不行能是同一种物质17、从元素化合价变化剖析,以下变化中一定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不考虑分解反响)A、SO2S B 、 Na2SO3SO2C、 I-I2-2D、 HCO 3CO18、某金属元素由氧化物转变成单质,则该金属元素A 、必定被氧化B 、必定被复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复原 D 、既不被氧化,也不被复原19、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假如误食亚硝酸盐,会令人中毒,由于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为 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联合的能力。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第七次周练化学试题含答案溶液褪色的是1.不能使酸性KMnO4()A.乙烯 B.聚乙烯 C.丙烯 D.乙炔2.下列关于乙炔制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反应B.此反应是放热反应C.为了除去杂质气体,除了用硫化铜外还可用氢氧化钠溶液D.反应中不需加碎瓷片作沸石3.既可以鉴别乙烷和乙炔,又可以除去乙烷中含有的乙炔的方法是()A.足量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与足量的液溴反应C.点燃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4.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炔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空气量的比较中正确是()A.烷烃最多 B.烯烃最多 C.炔烃最多D.三者一样多5.关于炔烃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B.炔烃分子里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C.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D.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6.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HC≡C—C≡C -C≡C-C≡C-C≡N。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7.下列化工工艺可得到汽油的是()A.裂化 B.常压分馏 C.裂解 D.催化重整8.某烃W与溴的加成产物是2,2,3,3—四溴丁烷,与W互为同系物的是()A.乙炔B.2—丁烯C.1,3—丁二烯D.异戊二烯9.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A.先加Cl2,再加Br2B.先加Cl2,再加HBrC.HCl,再加HBr D.先加HCl,再加Br210.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 6的某烃是,而不是的事实是()A.燃烧有浓烟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所在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D.与足量溴水反应,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11.CaC2、ZnC2、Al4C3、Mg2C3、Li2C2等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A.CaC2水解生成乙烷 B.ZnC2水解生成丙炔C.Al4C3水解生成丙炔 D.Li2C2水解生成乙烯12、含一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A.1种B.2种C.3种D.4种13.1—丁炔的最简式是,它与过量溴加成后产物的结构简式是CH C—CH—CH3CH2=CH CH=CH2有机物A的分子式与1—丁炔相同,而且属于同一类别,A与过量溴加成后产物的结构简式是;与1—丁炔属于同系物的且所含碳原子数最少的有机物是,它能发生反应填反应类别制成导电塑料,这是21世纪具有广阔前景的合成材料14.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1)图中,A管的作用是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乙炔发生了(2)乙炔通入KMnO4反应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乙(3)乙炔通入溴的CCl4炔发生了反应(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北京市科迪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周练试卷
周练(7)
1.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 )
A .PM 2.5
B .NOx
C .SO 2
D .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3.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 A +m
(A -N)mol B .a A (A -N)mol C .a A +m
(A -N +m)mol D .a A (A -N +m)mol 4.XY 2是离子化合物,X 和Y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 、Y 为( )
A .Mg 和F
B .K 和S
C .Ca 和F
D .Ca 和Cl
5.W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 与W 同主族;Y 的原子序数是W 和X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氢化物的沸点:X>W
B .金属性:Y>Z
C .离子的还原性:X>W
D .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6.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 ( )
A .CaO
B .SiO 2
C .Na 2O 2
D .H 2O
7.X 、Y 、Z 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 Y >Z >X
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
C .Y 和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D .若Z 的最高正价为+m ,则X 的最高正价也一定为+m
8.X 、Y 、Z 三种非金属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
是XH3<H2Y<H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Z B.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C.原子半径X<Y<Z D.离子还原性X3-<Y2-<Z-
9.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若将来发现的元素把第7周期全排满,则下
列推论错误
..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该周期有32种元素B.该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大为118
C.该周期的ⅦA族元素是金属元素D.该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10.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
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 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高B.XO2可被碳或氢还原为X
C.XCl4的沸点比SiCl4的高D.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
11.X、Y和Z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种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和Z均由元素R组成,Y由两个原子组成,R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Y和Z互为同位素B.X和Y能化合成两种化合物
C.X和Y化合的产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D.X离子比R的离子半径小
12.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V族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 C.B、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B、D与氧原子之间均为双键
D.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13.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W2+、b X+、c Y2-、d 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2Y>HZ B.原子半径:W>X>Z>Y
C.离子半径:W2+>Y2-D.碱性:XOH>W(OH)2
14.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强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
北京市科迪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周练试卷
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15.如右图为元素F、S、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于F、S、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F > S > Cl B.原子半径:Cl > S > F
17.(8分)A、B、C、D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B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
(2)C的最高价氧化物与强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D的单质与A的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18.(共15分)2009年《自然》杂志报道了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26Al和10Be两种元素的比例确定“北京人”年龄的研究结果,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
完成下列填空:(1)铍元素有两种稳定的核素:10Be和9Be___ ____。
a.是同一种原子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具有恒定的原子百分含量
(2)Be所在的周期中,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化合生成盐的元素是,该盐的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方程式是;
(3)Al和Be处在对角线位置,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BeCl2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写出向BeCl2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_ 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5)目前还有一种测量方法叫“钾氩测年法”。
写出和A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中一种离子与钾相邻元素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可用做干燥剂,此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 。
19.(10分)A~F六种元素中,除A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或性质如右表所示:
(1)A的某种氯化物的浓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铜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D2分子的电子式;其与上述某元素形成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北京市科迪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周练试卷
(4)用电子式表示由B、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0.(共13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最低负价均为-2价,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为______ ;d的元素名称是;
(2)b的A2B2型氢化物的结构式为;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c的A2B2型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3)b的一种单质富集在大气层,具有强氧化性,遭到破坏后给地球会带来严重后果,其主要的后果是;把该气体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会变蓝色,并且会析出空气的一种主要成分,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c与d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该溶液的离子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5)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择题答案:
17.(8分)
(1);________________ 。
(2) 。
(3)_____________ 。
18.(共15分)
(1) ___ ____。
(2) ,;
(3) _____ ;
;
(4) __ __。
(5) ;______ 。
19.(10分)
(1) 。
(2) ;。
(3) 。
(4) 。
20.(共13分)
(1) ______ ;;
(2) ;;;
(3) ;
;
(4)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