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1 条形图与扇形图2.doc
- 格式:doc
- 大小:240.50 KB
- 文档页数:2
12.1.1条形图与扇形图数学教案
标题:12.1.1条形图与扇形图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条形图和扇形图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活动,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用数据说话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条形图和扇形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表示数据。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据图表的重要性。
2. 新知探究:
(1) 条形图:介绍条形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让学生动手绘制一些简单的条形图。
(2) 扇形图:介绍扇形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让学生动手绘制一些简单的扇形图。
3. 实践操作: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条形图和扇形图,并进行分析。
4. 深化理解:引导学生比较条形图和扇形图的特点,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
5. 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反思
这部分主要是教师对自己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便于下次改进。
12.1.1;;条形图与扇形图【教学目标】一、教学学问点1.相识条形图与扇形图。
2.驾驭相关概念。
3.理解比拟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优特点。
4.学会如何从图表中获得信息。
二、实力训练要求1.通过视察、思索等活动,提高合理思维、推理实力。
2.通过比拟、概括、提高归纳总结实力。
三、情感与价值要求1.踊跃参与活动,对数学产生新奇心与求知数。
2.造就实事求是的看法以及养成独立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1.相识、驾驭条形图与扇形图以及相关概念。
2.归纳总结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优特点。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图表特点【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学习新知1.展示生活中的污染现象及污染引起的危害2.引入新课,依据图中给出数据列表3.得到频数频率的概念4.分析、总结出条形图与扇形图的各自特点变式练习、应用条形图与扇形图给出的条件、探究结果1.学生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理解条形图与扇形图的性质。
2.探究两种统计图之间的关系1.相识条形图与扇形图2.理解比拟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优特点3.能从两种不同的图形中获得信息,并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在制作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须要留意总是视察条形图与扇形图得出结果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展示生活中出现的统计图表课堂小结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条形图及扇形图的课件学生观看课件生活的画面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学生从中感受到统计图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做铺垫。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展示现实生活中污染现象及污染带来的紧要后果,引出问题。
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频率×101%就是百分比。
我们再来看看各组中的频数、百分比状况如何?这种表格能精确表达各个级别中的城市个数,频率以及百分比。
我们能不能寻求一种更形象、更直观、更便于比拟数据之间的差异或大小的表示方法呢?按空气质量级别对这31个数据分组,写出每组的城市个数,为防止重数或漏数可以按必须依次用纸遮住,一边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数,我们采纳划“正”字为记。
12.1.1条形图与扇形图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领会频数与频率概念并能统计频数、计算频率2、了解用条形图与扇形图进行数据描述的过程。
3、掌握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的特征,学会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二)数学思考通过对31个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描述的案例学习,经历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的过程,感受条形图、扇形图描述数据时的直观性,形成对条形图、扇形图特点和用途的认识。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过程的研究,认识两种统计图的特征,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应用。
(四)情感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2.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1.认识、掌握条形图与扇形图以及相关概念.2.归纳总结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优特点.教学难点归纳总结条形图与扇形图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相关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入课堂主题2002年1月1日空气质量日报(数据来源:中国环境保护网WWW.zhb.gov.cn)活动1:(1)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2)你还可以得到哪些正确的结论?二、启发诱导,探求新知问题呈现:2002年1月1日,这31个城市有空气质量为一级、二级…五级的城市各有多少个?各占百分之几?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学生分工合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让小组成员展示和交流所得的成果。
我们可以按空气质量级别对这31个数据分组,数出每组的城市个数,再计算它们所占的百分比.请同学们来完成以上两个工作,试试看.三、师生合作,新知形成频数和频率的认识:在学生进行了统计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各个级别的城市个数就是频数,学生容易理解,同时介绍相关概念频率,这两个概念只要求学生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条形图与扇形图的特点活动3::(1)你能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来描述空气质量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的城市的个数呢?为什么?(2)你能发现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的优势吗?活动4:问题(1)你能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来描述各个空气质量级别的城市个数,在31个城市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2)你能发现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优势吗?活动5:比较上面的条形图和扇形图,看看它们在描述数据方面各有什么优缺点。
条形图与扇形图
教案
时间:年月日总课时:1 课题12.1.1 条形图与扇形图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频数、频率、条形图、扇形图等概念
2.通过比较,了解用条形图、扇形图来描绘数据的各自特点。
3. 进一步体会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重点了解并能初步会用条形图、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难点如何恰当选择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教法自学、讨论、探究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计时间
定向自学
一、定向示标
学习目标:
1.了解频数、频率、条形图、扇形图等概念
2.通过比较,了解用条形图、扇形图来描绘数据的各自特点。
3. 进一步体会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二、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54 页-56 页。
人教版八年级条形图与扇形图
12.1条形图与扇形图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条形图与扇形图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程编排是在学生课外生活中对统计图有所接触的基础上,全面的认识和感受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理解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对数据处理的广泛应用,对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另外,本节内容是七年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后续内容,同时也是本章的起始内容,所以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为学生后面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制作、应用统计图作铺垫.
2、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条形图与扇形图以及相关概念.
(2)归纳总结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优缺点.
3、教学难点
归纳条形图、扇形图描述数据特征
4、学情分析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接触了条形图与扇形图,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且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有了初步的统计数据的意识,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2.1.1 条形图与扇形图教案以下是为您推荐的 12.1.1 条形图与扇形图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12.1.1 条形图与扇形图【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认识条形图与扇形图。
2.掌握相关概念。
3.理解比较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优特点。
4.学会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合理思维、推理能力。
2.通过比较、概括、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要求1.积极参加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数。
2.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掌握条形图与扇形图以及相关概念。
2.归纳总结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优特点。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图表特点【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学习新知1.展示生活中的污染现象及污染引起的危害2.引入新课,根据图中给出数据列表3.得到频数频率的概念4.分析、总结出条形图与扇形图的各自特点变式练习、应用条形图与扇形图给出的条件、探索结果1.学生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理解条形图与扇形图的性质。
2.探索两种统计图之间的关系1.认识条形图与扇形图2.理解比较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优特点3.能从两种不同的图形中获取信息,并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在制作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需要注意总是观察条形图与扇形图得出结果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展示生活中出现的统计图表课堂小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条形图及扇形图的课件学生观看课件生活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从中感受到统计图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做铺垫。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展示现实生活中污染现象及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引出问题。
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频率100%就是百分比。
我们再来看看各组中的频数、百分比情况如何?这种表格能准确体现各个级别中的城市个数,频率以及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