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训方材料力学07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5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17-27-37-47-57-67-77-87-97-107-117-127-137-1(7-3) 一拉杆由两段杆沿m-n面胶合而成。
由于实用的原因,图中的角限于范围内。
作为“假定计算”,对胶合缝作强度计算时可以把其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与相应的许用应力比较。
现设胶合缝的许用切应力为许用拉应力的3/4,且这一拉杆的强度由胶合缝的强度控制。
为了使杆能承受最大的荷载F,试问角的值应取多大?解: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求得的荷载以表示:按切应力强度条件求得的荷载以表示,则即:当时,,,时,,,时,,时,,由、随而变化的曲线图中得出,当时,杆件承受的荷载最大,。
若按胶合缝的达到的同时,亦达到的条件计算则即:,则故此时杆件承受的荷载,并不是杆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返回7-2(7-7)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图示悬臂梁距离自由端为0.72m的截面上,在顶面以下40mm的一点处的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并求最大主应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
解:=由应力圆得返回7-3(7-8)各单元体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
试利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1)指定截面上的应力;(2)主应力的数值;(3)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解:(a),,,,(b),,,,(c), , ,(d),,,,,返回7-4(7-9) 各单元体如图所示。
试利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1)主应力的数值;(2)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解:(a),,,(b),,,(c),,,(d),,,返回7-5(7-10)已知平面应力状态下某点处的两个截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
试利用应力圆求该点处的主应力值和主平面方位,并求出两截面间的夹角值。
解:由已知按比例作图中A,B两点,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轴于点C,以C 为圆心,CA或CB为半径作圆,得(或由得半径)(1)主应力(2)主方向角(3)两截面间夹角:返回7-6(7-13) 在一块钢板上先画上直径的圆,然后在板上加上应力,如图所示。
材料力学孙训方材料力学是研究物质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和破坏的学科,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材料,包括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等各种类型的材料。
材料力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拉伸、压缩、剪切、弯曲等力学性能以及材料的破坏机理等方面。
拉伸是材料中最常见的受力情况之一。
当外部力作用于材料上时,会产生拉伸力,使材料发生形变。
拉伸的目的是研究材料在正应力作用下的性能,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
拉伸试验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长度和直径的变化来计算形变和应力,从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从中可以推导出材料的性能指标。
压缩是材料受力的另一种情况。
当外部力作用于材料上时,会产生压缩力,使材料发生压缩形变。
压缩试验可以测量材料在正应力作用下的性能,如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等。
与拉伸试验类似,压缩试验也可以得到应力-应变曲线来分析材料的性能。
剪切是材料在受到平行于其截面方向的两个相对方向的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
剪切力会使材料发生剪切变形,从而产生剪应力。
材料的剪切性能可以通过剪切试验来研究,常用的剪切试验方法有剪切强度试验和剪切模量试验。
弯曲是材料受到外力使其产生弯曲现象。
弯曲试验可以测量材料在受到弯矩作用下的性能,如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弯曲试验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挠度和应力来计算材料的性能参数。
材料破坏机理的研究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会发生破坏,如断裂、塑性变形、蠕变等。
破坏机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强度极限和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行为。
材料力学是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广泛应用于材料的设计、加工和使用过程中。
通过对材料力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为制造各类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材料力学孙训方
材料力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它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行为规律。
孙训方教授是我国在材料力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在这一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本文将从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孙训方教授的学术贡献进行介绍。
首先,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受力情况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弹性力学等内容,通过对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孙训方教授在材料力学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方面。
他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材料的力学行为规律,为材料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此外,孙训方教授在材料力学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等手段。
他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还在材料试验和数值模拟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力学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未来,孙训方教授将继续致力于材料力学的研究,推动材料力学理论的创新和应用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综上所述,孙训方教授在材料力学领域的学术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他的研究成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他的领导下,材料力学领域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在材料力学中,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用来描述和分析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变形性能。
材料的应力状态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部各个部分所受到的力的分布情况。
应力有三个分量:法向应力、剪应力和旋转应力。
法向应力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作用力,剪应力是平行于物体表面的作用力,旋转应力则是物体受到扭转力产生的应力分量。
应力状态的描述可以用应力矢量来表示。
应力状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材料内部各个部分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而推导出物体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常用的应力状态分析方法有平面应力问题、平面应变问题和三维应力问题。
平面应力问题是指在一个平面上的应变为零,而垂直于该平面的应力不为零;平面应变问题是指在一个平面上的变形为零,而垂直于该平面的应力不为零;三维应力问题则是指在空间中3个方向的应力都不为零。
强度理论是指根据材料的内部应力状态来评估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等,以判断材料是否能够承受外力而不发生破坏。
常见的强度理论有最大正应力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和最大扭转应力理论。
最大正应力理论是指在材料的任何一个点,其法向应力都不能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大剪应力理论则是指剪应力不能超过材料的抗剪强度;最大扭转应力理论则是指旋转应力不能超过材料的极限扭转强度。
实际应用中,强度理论通常与材料的断裂理论结合起来,以评估材料的破坏行为。
材料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极限,从而导致材料的破坏。
为了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抗拉性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改变材料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等方法来实现。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是描述和分析材料力学行为和变形性能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应力状态、应力分析和强度理论,可以为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和支持,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抗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