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痉挛期表现及康复
- 格式:pptx
- 大小:19.45 MB
- 文档页数:15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
那么有哪些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偏瘫的症状: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而有些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疾病就是我们控制不了的,偏瘫是一种严重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疾病,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关于偏瘫的症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意识障碍性偏瘫: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伴有偏瘫,常有头及眼各一侧偏斜。
②弛缓性偏瘫:表现为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障碍伴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意肌麻痹明显面不随意肌则可不出现麻痹,如胃肠运动、膀胱肌等均不发生障碍。
③痉挛性偏瘫:一般的是由弛缓性偏瘫移行而来,其特点是明显的肌张力增高。
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瘫痪明显,肌张力显著增高,故上肢表现为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状态,被动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
④轻偏瘫:在偏瘫极轻微的情况下,如进行性偏瘫的早期,或一过性发作性偏瘫的发作间隙期,瘫痪轻微,如不仔细检查易于遗漏。
这就是偏瘫的症状,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果发现了一些疾病的症状一定要马上去医院检查就诊,以便让医生尽早的治疗不至于耽误了病情,还有就是大家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
偏瘫的治疗方法:1作业疗法作业疗法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中,选出一些针对性强、能恢复患者功能和技巧的作业,让患者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训练,以逐步恢复或改善其功能。
主要是对患者进行作业方面的评估和治疗,开展进食、梳洗、穿衣、从床上到轮椅转移等生活自理作业活动;套环、拼七巧板、九柱戏、绘画和各种有价值的游戏等文体作业活动,有效提高脊髓损伤、脑出血、脑梗塞、脑外伤、骨关节术后等伤病伴有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2运动疗法这是治疗偏瘫的有效方法,是应用各种运动治疗肢体功能障碍,促进运动、感觉等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为现代康复的重要治疗手段。
痉挛性偏瘫的健康宣教痉挛性偏瘫是一种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主要由于中风后大脑皮层、皮下纤维束及皮下白质受损所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
病变部位主要在运动皮质下行纤维束、大脑中央灰质与脑干交叉区,导致肢体或端部肌肉发生痉挛、拮抗失调、协调减退,进而导致一侧肢体无力或肌肉紧绷。
以下是关于痉挛性偏瘫的健康宣教,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康复。
1.了解病情:初诊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与体检,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功能受限程度。
患者及家属需要了解病因、病程和康复进程,以便更好地合理安排康复计划。
2.合理治疗:应根据医嘱,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抗痉挛药物、解痉药物等,以减轻肢体痉挛和改善肌张力。
同时,还要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相关病症。
3.个人日常照顾: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注意全身皮肤的清洁,以防止感染。
同时,良好的口腔卫生对于预防口腔感染也至关重要。
4.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饮食应偏向于高营养、易消化、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瘦肉等,尽量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5.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科学、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方案。
康复治疗应包括肌力训练、康复体位、康复步行、平衡训练等项目。
康复训练可通过家庭康复,并辅以专业康复机构的指导和帮助。
6.安全防护:因患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协调能力较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防护。
家居环境要整洁、无障碍,防止跌倒。
床上扶手、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材可以帮助患者行动,注意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避免劳损。
7.心理疏导:痉挛性偏瘫患者由于生活功能的受限和不便,易出现焦虑、抑郁和自卑心理。
家属和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关心、鼓励和安慰,促进患者积极面对病情,增强生活信心。
8.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听从医生的建议,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康复计划。
复查时应及时告诉医生有无新出现的症状或不适,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是怎样的?
导语:偏瘫是一种难治的神经系统疾病,这种可怕的疾病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影响着许多家庭的幸福。
但是现如今,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
偏瘫是一种难治的神经系统疾病,这种可怕的疾病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影响着许多家庭的幸福。
但是现如今,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治疗和帮助,然而患者的康复治疗也同等重要。
那么有哪些正确有效的康复治疗呢?在这里,小编整理了关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几点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随着人们的康复意识增强,有许多患者疾病处于急性期就开始早期康复疾病处于急性期阶段,患者尚需要安静卧床时即可开始床边的训练。
此阶段相当于Bobath的弛缓期。
此阶段主要训练方法:①良肢位的摆放②体位变换③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④体位性低血压的适应性训练良肢位的摆放
二患者病情稳定,神经学状态不再进展,可以维持坐位30分钟时,即可转入本阶段的治疗。
本阶段相当于Bobath分期的痉挛期。
进入Bobath痉挛阶段,大多数患者心态已从休克期摆脱出来,而进入否定期,他们不能接受偏瘫的事实,要千方百计的活动。
如果治疗师不能帮助他们设计出科学的活动方法,此阶段会导致大量的运动模式:非对称性单纯健侧代偿,痉挛,联合反应,病理性联带运动均在此阶段被强化,床上翻身或床上转移是患者急于掌握的动作。
三行走前准备训练
患者行走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支撑期均能在站立位进行准备。
由于身体重心转移时患侧下肢缺乏平衡反应不能很好的负重,因此患者在进。
小儿脑瘫的康复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ay)简称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候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认识和行为异常,从而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一、分类(一)痉挛性脑瘫,是脑瘫中最常见的类型1.痉挛性偏瘫,瘫痪侧肢体自发运动减少,上肢受累多较下肢重,1岁前即可发现患侧手及拇指指甲生长迟滞,肢体显著痉挛,踝部跟腱挛缩导致马蹄内翻畸形,多呈足尖着地行走。
25%的病儿有认知功能异常,智力低下。
2.痉挛性双瘫,这种双下肢痉挛性瘫患常在婴儿开始爬行时即被发现,在爬行时双臂呈正常相互交替姿势向前,但其双腿则被拖拉向前,髋部内收,患儿行走延迟,双足呈马蹄内翻状,步行时足尖着地,托起小儿双腋可见双下肢呈剪刀状交叉,本型智力发育多正常。
3.痉挛性四肢瘫,是脑瘫中最严重的类型,四肢运动严重受累,合并智力低下和惊厥者最多;伴语言发育障碍和视觉异常者甚多,也可伴手足徐动。
(二)手足徐动型脑瘫,该型已较少见,患儿多有肌张力降低,抬头无力,喂哺困难,常表现舌头伸出口外及流涎,1岁后徐动逐渐明显,因咽肌受累,呈显著语言困难,说话时语句含糊,声调调节也受累,惊厥不多见,多数患儿智力尚可,二、康复原则1.“三早”的原则对于脑瘫的康复,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的的“三早”原则尤为重要,其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CNS)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成熟分化,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功能,最后形成多种功能的专一化,大脑在3岁以前发育最快,早期治疗能促使脑瘫患儿CNS在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使受损的脑组织得到较完好部分的有效代偿。
年龄增大,CNS的各种功能都将基本定型,此时再进行康复治疗比较困难。
另外,如治疗过晚,不对称的异常姿势和病理性原始反射就会较顽固地存在,肌肉的痉挛状态就不可能得到改善,最后不可逆的挛缩和畸形将无法避免。
关于早期的时间大多数专家认为应在6个月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