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复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192.77 KB
- 文档页数:22
判断题1.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中所蕴藏的弹性躯油能量。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的流体性质无关。
(√)3.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液气共存的最高压力。
(×)4.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同温同压等量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与理想气体的体积之比。
(√)5.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6.地层的单相体积系数总是大于1的。
(×)7.海水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总矿化度。
(√)8.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水表面张力将下降。
(×)9.现在发现的油藏大多数都是亲水油藏。
(√)10.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剖面。
(×)1、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y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 y )3、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 y )4、地层油粘度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 y )5、对于同种原油,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f )6、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y )7、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率小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率。
(f )8、润湿现象的实质是表面张力的下降。
( y)9、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 f)10、亲油油藏的水驱油效率高于亲水油藏。
( f )1、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和油藏流体中所蕴藏的总的弹性驱油能量。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3、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气液共存的最高压力。
(√)4、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5、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地下天然气体积与标况天然气体积之比。
(×)6、地层原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总大于1。
(×)7、海水的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8、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9、现在发现的油藏的润湿性大多数是亲水的。
(√)10、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细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底层剖面。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物理中的“油层”指的是什么?A.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B.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层C.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层D. 石油和天然气的加工层2. 以下哪个不是油层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A. 油层的孔隙性B. 油层的渗透性C. 油层的化学性质D. 油层的机械性质3.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什么的比例?A. 孔隙体积与总体积B. 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C. 岩石体积与总体积D. 总体积与岩石体积4. 渗透率是指油层的什么能力?A. 储存石油的能力B. 储存天然气的能力C. 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D. 抵抗流体流动的能力5. 油层中的流体类型通常包括哪些?A. 石油、天然气、水B. 石油、天然气、空气C. 石油、水、空气D. 天然气、水、空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油层物理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描述油层物理中流体相态的变化及其对油层开发的影响。
3. 解释油层物理中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及其在油层开发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 md,计算在1个大气压下,该油层的渗透率。
2. 假设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5%,渗透率为50 md,油层中石油的粘度为1.5 cp,水的粘度为1 cp,求石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油层物理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C5. A二、简答题1.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渗透率是指油层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它们是评估油层储集能力和生产潜力的重要参数。
2. 油层中的流体相态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相态的变化会影响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油层的开发效率和产量。
3. 相对渗透率是指在多相流动条件下,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与该相流体单独流动时的渗透率之比。
砂岩的粒度组成:是指不同的粒径范围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数含量,通常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
岩石比面:是指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面积。
表达式:S=A/V(A:岩石孔隙的总内表面积;V:岩石外表面积)绝对孔隙度:指岩石的总孔隙体积Va与岩石外表面积Vb之比。
原始含水饱和度Swi:是油藏投入开发前储层岩石孔隙空间中原始含水体积Vwi和岩石孔隙体积Vp的比值。
又称共有水饱和度,残余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原生水饱和度,封存水饱和度,不可再降低水饱和度,临界饱和度或平衡水饱和度等。
原始含油饱和度Soi:地层中原始状态下含油体积Voi与岩石孔隙体积Vp之比。
绝对渗透率:岩芯中100%被一种流体所饱和时测定的渗透率。
克式渗透率:又称等效流体渗透率,若压力增至无穷大,气体的流动性质已接近于液体的流动性质,气—固之间的作用力增大,管壁上的气膜逐渐趋于稳定,这时渗透率趋于一个常数K无穷,它接近液测渗透率值,故称为克式渗透率。
流体饱和度:当储层岩石孔隙中同时存在多种流体时,岩石孔隙被多种流体所饱和,某种流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称为该种流体的饱和度。
原油的体积系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简称为原油体积系数,是原油在地下的体积(即地层油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岩石的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岩石中有效孔隙的体积Ve与岩石外表体积Vb之比.波及系数:波及系数表示注入工作剂在油层中的波及程度。
定义为被工作剂驱扫过的油层体积百分数泡点:泡点压力是温度一定时、压力降低过程中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束缚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即原始含水饱和度,是油藏投入开发之前岩石空隙空间中原始含水体积Vwi和岩石空隙体积Vp的比值。
测毛管力曲线的方法有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离心法。
原油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温度压力下,原油密度与水密度之比。
超临界区:温度高于临界温度的区域为超界区,此时无论对体系施加多大的压力都不会有两相出现,体系为没有气体与液体之分的流体。
油层物理试题(1)一.名词解释(10分)1 孔隙结构2 连通孔隙度3 压缩因子4 饱和压力 5相渗透率二.填空 (10分)1.储油岩石的孔隙空间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2.双组份烃相图中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___________条件下,天然气的粘度与压力无关.4.当地层压力___________饱和压力时,单相石油的体积系数是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的5.两相流体接触时,.若两相的极性差为零,其界面张力__________.三.选择填空(15分)1.砂岩储集岩的渗滤能力主要受__________的形状和大小控制.a.孔隙b. 裂隙 c 喉道 d孔隙空间2.蒸馏法测定岩石油气水饱和度时,关键是测出__________.a. 含油水岩石的重量b. 岩样的孔隙体积C. 油的体积 d. 水的体积3.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不饱和油藏应处于__________.a. 液相区b. 两相区c. 气相区d. 所有的区4.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是随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减小b. 增大c. 不变5.温度一定时,地层原油的饱和压力大小主要受_________的控制.a. 地层压力b. 地层温度c. 脱气方式d. 油气组成6.在一个油水岩石相接触的三相体系中,若岩石表面亲油,则其润湿接触角应当___________.a. 小于90度b. 等于90度c.大于90度7.根据排驱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出某油藏产纯油所需的最小闭合度为h30,油藏的实际高度为H,当____________时,该油藏可以生产无水石油.a. H>h30 b. H<h30c.H=h308.蒸馏法测饱和度选择溶剂时,对溶剂沸点要求是比水________.a. 高b. 低c. 相同d. 没有要求9.一般情况下,渗透率与岩石的平均孔隙半径成_________.a. 正比b. 反比c. 无关10.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所确定的油水在构造纵向上的分布,得到某井为100%产水,它意味着该储层______.a100%含油b.100%产水c.油呈残余油状态四.计算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应该需要什么参数,写出确定天然气压缩因子的步骤.(15分)五.什么是地层原油的两相体积系数?写出其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参数代表的意义.(15分)六.简述气体法测定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原理,计算公式,K的单位为达西时各参数的单位,并写出测试的步骤及流程示意图.(20分)一、基本概念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驱替过程2、附着功3、泡点压力4、天然气压缩因子5、天然气分子量6、天然气比重7、地层油的两相体积系数8、平衡常数9、表面张力10、润湿性11、润湿滞后12、(或称排驱压力)13、气体滑脱效应14、砂岩比面一、画图并说明1. 画出凝析气藏的P-T相图,标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泡点线、露点线等的位置及两相区、气相区、液相区、等温反凝析区。
高职油层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储层岩石的固有属性?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密度D. 含油饱和度答案:C2.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流体的相态?A. 液态B. 气态C. 固态D. 等离子态答案:D3.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储层流体的参数?A. 粘度B. 密度C. 压力D. 温度答案:C4. 在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过程不涉及流体的流动?A. 油藏模拟B. 油层注水C. 油层压裂D. 油层的热处理5. 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影响油层产能的因素?A. 油层厚度B. 油层倾角C. 油层渗透率D. 油层的孔隙度答案:B6.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是描述油层岩石孔隙结构的?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孔隙连通性D. 所有选项答案:D7. 在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与油层的储油能力无关?A. 孔隙度B. 油层厚度C. 油层的埋深D. 油层的渗透率答案:C8.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油层物理中用于测量油层流体性质的?A. 实验室测试B. 现场取样C. 地质建模D. 地球物理测井答案:C9.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描述油层流体流动特性的?B. 密度C. 压缩性D. 温度答案:D10. 在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描述油层岩石的物理特性的?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孔隙结构D. 油层的埋深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影响油层产能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油层厚度B. 油层渗透率C. 油层孔隙度D. 油层的埋深答案:ABC2.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些是储层岩石的固有属性?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密度D. 孔隙结构答案:ABD3.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些是流体的相态?A. 液态B. 气态D. 等离子态答案:ABC4.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些参数是储层流体的参数?A. 粘度B. 密度C. 压力D. 温度答案:ABD5. 影响油层产能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油层厚度B. 油层倾角C. 油层渗透率D. 油层的孔隙度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油层物理中孔隙度的定义及其对油层产能的影响。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中油水两相流动时,油水界面张力对流动的影响是:A. 增加流动阻力B. 减少流动阻力C. 没有影响D. 影响程度取决于油水比2. 油层中的孔隙度是指:A. 岩石体积中孔隙所占的比例B. 岩石体积中固体所占的比例C. 岩石体积中流体所占的比例D. 岩石体积中气体所占的比例3. 油层的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是: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依赖于孔隙结构4. 油层中的流体饱和度表示:A. 流体在孔隙中的体积比B. 流体在岩石中的重量比C. 流体在岩石中的体积比D. 流体在孔隙中的重量比5. 油层中水驱油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A. 增加油层压力B. 降低油层温度C. 改善水的粘度D. 增加油的粘度6. 油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反映了:A. 不同流体在油层中的流动能力B. 不同流体在油层中的密度C. 不同流体在油层中的粘度D. 不同流体在油层中的压缩性7. 油层中水力压裂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油层温度B. 降低油层压力C. 增加油层孔隙度D. 增加油层渗透率8. 油层中的压力梯度是指:A. 压力随深度的线性变化率B. 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率C. 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D. 压力随流体饱和度的变化率9. 油层中水的压缩性通常比油的压缩性:A. 大B. 小C. 相等D. 无法比较10. 油层中的毛细管压力与孔隙结构的关系是: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依赖于孔隙大小和分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油层中孔隙度、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解释油层中水驱油过程中的“残余油饱和度”及其对油层开发的意义。
3. 描述油层中水力压裂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提高油层产量中的作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油层中油水两相流动,油的粘度为10cP,水的粘度为1cP,油层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md。
油层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的孔隙度是指()。
A.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的一半D.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的一半2. 油层的渗透率是指()。
A.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的一半D.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的一半3. 油层的含油饱和度是指()。
A.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D.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的一半4. 油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指()。
A.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D.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的一半5. 油层的储油能力是指()。
A.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D.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的一半6. 油层的储油能力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是()。
A. 储油能力与孔隙度成正比,与渗透率无关B. 储油能力与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成正比C. 储油能力与孔隙度无关,与渗透率成正比D. 储油能力与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无关7. 油层的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是()。
A. 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成正比B. 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成反比C. 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无关D. 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成正比,但受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8. 油层的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关系是()。
A. 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成正比B. 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成反比C. 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无关D. 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成正比,但受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9. 油层的储油能力与储油能力与储油能力与储油能力的关系是()。
油层物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对比状态原理:当两种气体处于相同对比状态时,气体的许多内涵性质(即与体积大小无关的性质)如压缩因子Z、粘度也近似相同。
2、天然气压缩因子:指在给定的压力和温度下,一定量真实气体体积与相同温度、压力下等量理想气体体积之比。
即Z=V实际气体/V理想气体。
3、接触分离:指在油气分离过程中分离出的气体与油始终保持接触,体系的组成不变4、体系的组成:体系中所含组分以及各组分在总体系中所占的比例称为该体系的组成。
体系的组成定量的表示体系中个组分的含量构成情况。
5、泡点压力:指温度一定时,压力降低过程中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
6、露点压力:指温度一定时,压力升高过程中从汽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
7、饱和蒸汽压:指某一单组分体系在某一温度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蒸汽在恒定容器内所产生的压力。
反映了该组分的挥发性。
若饱和蒸汽压越大则挥发性越强。
8、气液平衡比:指平衡体系中第i组分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的比值。
即Ki=yi/xi。
9、束缚水:指在油藏形成过程中未被油气排驱而残存在储集层内的不再参与流动的水。
10、岩石的粒度组成:指不同粒径范围(粒级)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数,通常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
11、岩石比面:是指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内表面积。
12、胶结类型:指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
13、滑动效应:指由于气液粘度差异悬殊而导致的两者在微小孔道中的流速沿断面分布的差异现象。
14、界面张力:指任何不互溶体系中单位表面面积上所具有的自由表面能。
15、自由表面能:由于表面层分子所处力场不平衡而在表面层分子内所聚集的未曾消耗掉的多余能量。
16、吸附现象:指溶解于某一相中的物质,自发地聚集到两相界面层并急剧减低该界面层的表面张力的现象。
17、润湿现象:指不相混的两相流体与岩石固相接触时,其中一项流体沿着岩石表面铺开从而降低体系表面自由能的现象。
油层物理总复习名词解释1. 天然气的视分子量:在0℃,760毫米汞柱下,体积为22.4L 的天然气所具有的重量,符号M.2. 天然气的比重: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天然气的重度与空气的重度之比。
3. 天然气压缩因子Z 的物理意义: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真实气体所占的体积与相同温度、压力下等量理想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之比。
4.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气体在地层条件下所具有的体积gf V 与地面标准状况(20℃,0.1 Mpa )下所占有的体积gs V 的比值.符号:g B .单位:33/m m 标.5. 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率(天然气的弹性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气体随压力的变化率。
符号:g C ,单位:1/Mpa 。
Tg P V V C ⎪⎭⎫ ⎝⎛∂∂-=1 6. 地层油单相体积系数: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符号:0B 。
单位:33/m m 1〉=osof O V V B :地层油体积.os V :地面油体积。
7. 地下油气的两相体积系数:在饱和压力以下的某一压力时,地层原油和释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地面脱气油的体积之比,符号:t B .单位:33/m m 。
8. 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油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符号:o C ,单位:1/Mpa 。
Tf O dP dV V C ⎪⎭⎫ ⎝⎛-=1 9. 表面自由能:由于界面分子力场不平衡使得界面层分子储存了多余的能量。
10. 比表面能:表面层单位面积上所具有的自由表面能.σ,N/m 。
其在数值上与界面张力相等。
11. 吸附:某物质在界面层中浓度能自动发生变化的现象。
12. 润湿: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13. 润湿性:当固体表面存在不相容的流体时某相流体优先附着到固体表面的趋势。
也称为选择性润湿.14. 岩石的比面:单位体积的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面积.单位:32/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