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油层物理习题解答
- 格式:docx
- 大小:395.89 KB
- 文档页数:35
第一章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一.名词解释1.自由表面能(free surface energy):表面层分子力场的不平衡使得这些表面分子储存了多余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自由表面能2.吸附(adsorption):溶解于某一相中的物质,自发地聚集到两相界面层并急剧减低该界面的表面张力的现象称为吸附3.界面张力(interfacial tension):也叫液体的表面张力,就是液体与空气间的界面张力。
在数值上与比界面能相等。
固体表面与空气的界面之间的界面张力,就是固体表面的自由能。
4.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内画×1.表面层溶质的浓度较相内大时称正吸附。
(√)2.随界面两侧物质密度差增大,表面张力随之下降。
(×)3.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愈高,则表面张力愈大。
(√)4.油藏条件下的油气表面张力一定小于地面条件。
(√)5.从严格定义上讲,界面并不一定是表面。
(√)6. 界面两侧物质的极性差越大,界面张力越小。
(×)三.选择题1.若水中无机盐含量增加,则油水表面张力将,若水中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加,则油水界面张力将。
A.增加,增加B.增加,减小C.减小,增加D.减小,减小( B )2.随体系压力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油水表面张力将。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D )3.随表面活性物质浓度增加,表面张力,比吸附将。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C )4.在吉布斯吸附现象中,当表面活度 0,比吸附G 0,该吸附现象称为正吸附。
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C )4、溶解气:气体溶解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
2.何为表面张力?油藏流体的表面张力随地层压力,温度及天然气在原油(或水)中的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如何?表面张力:液体表面任意二相邻部分之间垂直于它们的单位长度分界线相互作用的拉力。
一名词解释(5*6=30)1 油藏描述(A):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计算机手段,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油藏在三度空间特征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体系2 储层地质模型(A):储集体的几何形态.连续性、连通性、内部结构、孔隙结构、储层参数的变化和分布、隔层的分布以及裂缝特征分布3 储层非均质性(A):是指由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改造等作用形成的4 胶结率(A)从上式可以看出,胶结率反映了胶结作用降5 确定性建模(A):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即试图从已知确定性资料的控制点如井点出发,推测出点间确定的、唯一的、真实的储层参数6 储层静态模型(A):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二简单题(10*3=30)1 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内容是什么?(A)此阶段油藏描述是指第一口发现井到开发方案制定前的研究工作。
目的:多探明储量和进行开发可行性评价。
资料:少数井及地震信息。
方法:石油地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岩性学以及测井地质学等。
研究内容:(1)地层特征:建立地层层序及综合剖面,划分生储盖组合,确定含油层。
(2)构造特征:确定圈闭(类型、高点、面积、闭合高度)及断裂系统、主断层的分布及性质。
(3)储层特征:储集类型及分布、储层岩性及厚度、物性参数及变化规律。
(4)油气与地化特征:源岩性质及分布、油藏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以及含油面积。
(5)建立油藏的概念模型,计算探明储量:选择先导开发实验区为开发方案准备必要的基础。
2 简述储层非均质性划分方案以及内容?(A)1)、层内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单砂层规模内部垂向上储层性质的变化①粒度韵律性②最高渗透率段所处位置③沉积构造的垂向演变④层内不连续赶夹(隔)层⑤压实、滑动引起的微裂缝⑥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2)、砂体连续性与平面非均质性:砂体连续性与平面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储层砂岩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尺寸、连续性和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的空间分布,以及孔隙度、渗透率的空间分布所引起的非均质性①砂体的几何形态和各向连续性②砂体连通性③砂体内渗透率,孔隙度平面上的非均质性3)、层间非均质性:是对一套砂、泥岩间互的含油气层系的总体描述,重点突出层间非均质性。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物理中的“油层”指的是什么?A.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B.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层C.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层D. 石油和天然气的加工层2. 以下哪个不是油层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A. 油层的孔隙性B. 油层的渗透性C. 油层的化学性质D. 油层的机械性质3.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什么的比例?A. 孔隙体积与总体积B. 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C. 岩石体积与总体积D. 总体积与岩石体积4. 渗透率是指油层的什么能力?A. 储存石油的能力B. 储存天然气的能力C. 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D. 抵抗流体流动的能力5. 油层中的流体类型通常包括哪些?A. 石油、天然气、水B. 石油、天然气、空气C. 石油、水、空气D. 天然气、水、空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油层物理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描述油层物理中流体相态的变化及其对油层开发的影响。
3. 解释油层物理中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及其在油层开发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 md,计算在1个大气压下,该油层的渗透率。
2. 假设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5%,渗透率为50 md,油层中石油的粘度为1.5 cp,水的粘度为1 cp,求石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油层物理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C5. A二、简答题1.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渗透率是指油层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它们是评估油层储集能力和生产潜力的重要参数。
2. 油层中的流体相态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相态的变化会影响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油层的开发效率和产量。
3. 相对渗透率是指在多相流动条件下,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与该相流体单独流动时的渗透率之比。
高职油层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储层岩石的固有属性?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密度D. 含油饱和度答案:C2.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项不是流体的相态?A. 液态B. 气态C. 固态D. 等离子态答案:D3.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储层流体的参数?A. 粘度B. 密度C. 压力D. 温度答案:C4. 在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过程不涉及流体的流动?A. 油藏模拟B. 油层注水C. 油层压裂D. 油层的热处理5. 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影响油层产能的因素?A. 油层厚度B. 油层倾角C. 油层渗透率D. 油层的孔隙度答案:B6.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是描述油层岩石孔隙结构的?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孔隙连通性D. 所有选项答案:D7. 在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与油层的储油能力无关?A. 孔隙度B. 油层厚度C. 油层的埋深D. 油层的渗透率答案:C8.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油层物理中用于测量油层流体性质的?A. 实验室测试B. 现场取样C. 地质建模D. 地球物理测井答案:C9.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描述油层流体流动特性的?B. 密度C. 压缩性D. 温度答案:D10. 在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描述油层岩石的物理特性的?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孔隙结构D. 油层的埋深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影响油层产能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油层厚度B. 油层渗透率C. 油层孔隙度D. 油层的埋深答案:ABC2.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些是储层岩石的固有属性?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密度D. 孔隙结构答案:ABD3.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些是流体的相态?A. 液态B. 气态D. 等离子态答案:ABC4. 油层物理中,以下哪些参数是储层流体的参数?A. 粘度B. 密度C. 压力D. 温度答案:ABD5. 影响油层产能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油层厚度B. 油层倾角C. 油层渗透率D. 油层的孔隙度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油层物理中孔隙度的定义及其对油层产能的影响。
油层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的孔隙度是指()。
A.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的一半D.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的一半2. 油层的渗透率是指()。
A.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的一半D. 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的一半3. 油层的含油饱和度是指()。
A.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D.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的一半4. 油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指()。
A.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D.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的一半5. 油层的储油能力是指()。
A.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B.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骨架的比值C.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D. 油层中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的一半6. 油层的储油能力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是()。
A. 储油能力与孔隙度成正比,与渗透率无关B. 储油能力与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成正比C. 储油能力与孔隙度无关,与渗透率成正比D. 储油能力与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无关7. 油层的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是()。
A. 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成正比B. 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成反比C. 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无关D. 储油能力与含油饱和度成正比,但受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8. 油层的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关系是()。
A. 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成正比B. 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成反比C. 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无关D. 储油能力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成正比,但受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9. 油层的储油能力与储油能力与储油能力与储油能力的关系是()。
油层物理学答案【篇一:油层物理课后习题答案】化合物的质量组成转化为物质的数量组成。
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ch4?40%,c2h6?10%,c3h8?15%,c4h10?25%,c5h10?10%。
解:按照理想气体计算:2.已知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c3h8?10%,c4h10?35%,c5h12?55%.将此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解:3.已知地面条件下天然气组分的体积组成:CH4?96.23%,c2h6?1.85%,c3h8?0.83%,c4h10?0.41%,co2?0.50%,h2s?0.18%。
若地层压力为15mpa,形成温度为50℃。
计算天然气的以下参数:(1)表观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密度;(3)压缩因子;(4)地下密度;(5)体积系数;(6)等温压缩系数;(7)粘度;(8)如果日产气量为104m3,则计算地下容积。
解决方案:(1)视相对分子质量mg??(yimi)?16.836(2)相对密度?g?mgma?十六点八三六?0.58055229(3)压缩因子PR?p15t50?273??3.244tr???1.648pc4.624tc196.02(4)地下密度mpmg15?16.836? g???=111.95(kg/m3)vzrt0。
84? 0.008314? (50-273)(5)体积系数vgfvgscznrtpt0.101325273?50p?? Zsc??0.84??? 6.255? 10? 3(立方米/标准立方米)nrtscptsc15273?20pscbg?(6)等温压缩系数1.6480.523.244cg??cgr?trpc?tr?=0.52=0.068(mpa?1)4.624?1.648(7)粘度0.01175016.8361.6481.43.244? Gg/?g1???g1?1.4? 0.0117? 0.01638(MPA?S)(8)如果每天的天然气产量为104m3,则计算其地下体积。
物理长江练习册全册答案第一章:力学基础1. 题目: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20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其中\( F \)为推力,\( m \)为质量,\( a \)为加速度。
代入数值解得,\[ a =\frac{F}{m} = \frac{20N}{5kg} = 4m/s^2 \]。
2. 题目: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求其在第2秒末的速度。
答案:自由下落的物体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v = gt \],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代入\( t = 2s \),得\[ v = 9.8m/s^2 \times 2s = 19.6m/s \]。
第二章:能量守恒与转换1.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5m处自由落下,求其着地时的动能。
答案:物体的势能\( PE \)为\[ PE = mgh \],其中\( m \)为质量,\( g \)为重力加速度,\( h \)为高度。
代入数值,\[ PE = 2kg \times 9.8m/s^2 \times 5m = 98J \]。
由于能量守恒,物体着地时的动能\( KE \)等于其势能,\[ KE = 98J \]。
2. 题目: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答案:动能\( KE \)的公式为\[ KE = \frac{1}{2}mv^2 \],代入数值,\[ KE = \frac{1}{2} \times 2kg \times (10m/s)^2 = 100J \]。
第三章:电磁学1. 题目: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通过的电流为2A,求导体的电阻。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 V = IR \],其中\( V \)为电压,\( I \)为电流,\( R \)为电阻。
解得电阻\[ R = \frac{V}{I} =\frac{12V}{2A} = 6\Omega \]。
油层物理习题有答案第二章第二章油层物理选择题2-1石油是()。
A.单质物质;B.化合物;C.混合物;D.不能确定答案为C。
2-2 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汽压愈(),其挥发性愈()。
A.大,强B.大,弱C.小,强D.小,弱答案为A2-3 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图位置愈();临界点位置愈偏()。
A.高左;B.低,左;C.高,左;D.低,右答案为D2-4 多级脱气过程,各相组成将()发生变化,体系组成将()发生变化。
A.要,要;B.要,不C.不,要;D.不,不。
答案为A2-5 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前者的分离气密度较(),前者的脱气油密度较()。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A2-6 单组分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力(),其溶解系数与压力()。
A.有关,有关;B.有关,无关;C.无关,有关;D.无关,无关。
答案为B2-7 就其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而言,CO2、N2、CH4三者的强弱顺序为:>N2>CH4; >CH4>CO2>CO2>N2>CH4>N2答案为D2-8 若在某平衡条件下,乙烷的平衡常数为2,此时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0%,则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 % %答案为C2-9 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仅与()有关。
A.压力;B.温度;C.体积D.组成答案为A2-10 在相同温度下,随压力增加,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在高压区间将()。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答案为C2-11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恒()1。
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答案为C2-12 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将随压力增加而(),随温度增加而()。
A.上升,下降;B.下降;上升C.上升,上升D.下降,下降答案为B2-13 形成天然气水化物的有利条件是()。
1第一章油层物理判断题1.不均匀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错)2.三种不同基准体积的比面之间的关系Sp >Ss>Sb。
(正确)3.三种不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应为f流动<f有效<f绝对。
4.平均压力愈大,则滑动效应愈显著。
(错)5.平均孔道半径愈小,则对滑动效应愈显著。
(正确)6.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错)7.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正)8.地层水矿化度愈高,则粘土膨胀能力愈强。
(错)9.颗粒平均直径愈大,则岩石比面愈大。
(错)10.胶结物含量愈大,则岩石比面愈大。
(错)11.粒度组成愈均匀,则岩石孔隙度愈大。
(正确)12.离心法测出的岩石孔隙度是有效孔隙度。
(错)13.饱和煤油法测出的岩石孔隙度是流动孔隙度。
(错)14.岩石比面愈大,则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愈小。
(正确)15.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率小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率。
(错)16.同一岩样的气测渗透率必定大于其液测渗透率。
(正确)17.分选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错)18.绝对渗透率在数值上等于克氏渗透率。
(正确)19.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的膨胀能力是最强的。
(正确)20.油藏总弹性能量中流体弹性能量一定大于岩石骨架的弹性能量。
(错)2 第一章油层物理选择题1-1 若某岩样的颗粒分布愈均匀,即意味着不均匀系数愈,或者说其分选系数愈。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D1-2 岩石比面愈大,则岩石的平均颗粒直径愈,岩石对流体的吸附阻力愈。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C1-3 若Sf 、Sp、Ss分别为以岩石的外表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为基准面的比面,则三者的关系为。
A、Sf >Sp>SsB、Ss>Sp>SfC、Sp>Ss>SfD、Sf>Ss>Sp答案为C1-4 若fa 、fe、fd分别为岩石的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则三者的关系为。
油层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的物理现象?A. 石油的开采技术B. 油层的物理特性C. 石油的炼制过程D. 石油的运输方式答案:B2. 油层的孔隙度是指什么?A. 油层中固体颗粒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B. 油层中液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C. 油层中孔隙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D. 油层中气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答案:C3. 油层的渗透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孔隙度B. 孔隙的连通性C. 孔隙的大小D. 油层的深度答案:D4. 油层物理学中,毛管压力是指什么?A. 油层中液体的静压力B. 油层中液体的动压力C. 油层中液体与固体界面之间的压力差D. 油层中气体的压力答案:C5. 油层中的流体饱和度是指什么?A. 油层中流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B. 油层中流体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C. 油层中流体的密度占总密度的百分比D. 油层中流体的粘度占总粘度的百分比答案:A6. 油层物理学中,相对渗透率是指什么?A. 油层中流体的渗透率与油层渗透率的比值B. 油层中流体的渗透率与油层孔隙度的比值C. 油层中流体的渗透率与油层原始渗透率的比值D. 油层中流体的渗透率与油层最大渗透率的比值答案:A7. 在油层物理学中,油水界面张力对以下哪个过程有影响?A. 油层的储集B. 油层的渗透C. 油层的开采D. 油层的保护答案:C8. 油层物理学中,油层的压缩系数是指什么?A. 油层体积随压力变化的比率B. 油层压力随体积变化的比率C. 油层压力随温度变化的比率D. 油层温度随压力变化的比率答案:A9. 油层物理学中,油层的储集能力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油层的孔隙度B. 油层的渗透率C. 油层的厚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0. 油层物理学中,油层的储集系数是指什么?A. 油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乘积B. 油层的孔隙度与厚度的乘积C. 油层的厚度与渗透率的乘积D. 油层的孔隙度、厚度和渗透率的乘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油层物理学中,影响油层渗透率的因素包括:A. 孔隙度B. 孔隙的连通性C. 孔隙的大小D. 油层的深度答案:ABC2. 油层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 油层的物理特性B. 油层的化学特性C. 油层的地质特性D. 油层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答案:ACD3. 油层物理学中,影响油层流体饱和度的因素包括:A. 流体的类型B. 流体的粘度C. 油层的压力D. 油层的温度答案:ABCD4. 油层物理学中,影响油层毛管压力的因素包括:A. 油层的孔隙度B. 油层的渗透率C. 油水界面张力D. 油层的储集系数答案:C5. 油层物理学中,影响油层储集能力的因素包括:A. 油层的孔隙度B. 油层的渗透率C. 油层的厚度D. 油层的储集系数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油层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第一篇 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第一章 天然气的高压物理性质一、名词解释。
1.天然气视分子量(gas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g(gas relative density ) :3.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gas compressibility factor) :4.对应状态原理(correlation state principle) :5.天然气压缩系数Cg (gas compressive coefficient ):6.天然气体积系数Bg (gas formation volume factor): 二.判断题。
√×× ×√√××1.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 ) 2.烃类体系温度愈高,则天然气压缩因子愈小。
(× ) 3.体系压力越大,天然气等温压缩率越大。
(× ) 4.当二者组分相似,分子量相近时,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 ) 5.压力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 ) 6.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低温低压。
(√ ) 7.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体积系数减小。
(√ ) 8.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分子量变大。
(× ) 9. 当压缩因子为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想气体。
(× )三.选择题。
ACACBDB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A.压力B.温度C.体积D.组成 ( A )2.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加,天然气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在高压区间将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 C )3.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气压愈其挥发性愈A.大,强B.小,弱C.小,强D.大,弱( A )4.地层中天然气的密度地面天然气的密度。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
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
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
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
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孔隙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
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
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法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岩心的孔隙度。
4)对于一般的碎屑岩 (如砂岩),由于它是由母岩经破碎、搬运、胶结和压实而成,因此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排列方式、分选程度、胶结物类型和数量以及成岩后的压实作用(即埋深)就成为影响这类岩石孔隙度的主要因素。
44、试推导含有束缚水的油藏的综合弹性系效计算式)(w w o o f C S C S C C ++=*φ其中:*C ——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fC ——岩石的压缩系效; oC ——原油压缩系效; wC ——地层水压缩系效;oS 、wiS ——分别表示含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
油层物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油层物理中,油层的孔隙度是指()。
A. 油层中孔隙的总体积与油层总体积的比值B. 油层中孔隙的总体积与油层总体积的绝对值C. 油层中孔隙的总体积与油层总体积的差值D. 油层中孔隙的总体积与油层总体积的乘积答案:A2. 在油层物理中,下列哪项不是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密度D. 孔隙结构答案:C3. 油层中的流体饱和度是指()。
A. 某一流体在油层孔隙中的体积与孔隙总体积的比值B. 某一流体在油层孔隙中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C. 某一流体在油层孔隙中的体积与流体总体积的比值D. 某一流体在油层孔隙中的体积与油层总体积的比值答案:A4. 在油层物理中,渗透率是指()。
A. 流体在油层孔隙中流动的阻力B. 流体在油层孔隙中流动的速度C. 流体在油层孔隙中流动的容易程度D. 流体在油层孔隙中流动的稳定性答案:C5. 油层物理中,相对渗透率是指()。
A. 某一流体在油层中的渗透率与该流体在油层中的孔隙度的比值B. 某一流体在油层中的渗透率与该流体在油层中的饱和度的比值C. 某一流体在油层中的渗透率与油层总渗透率的比值D. 某一流体在油层中的渗透率与油层总孔隙度的比值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油层物理中,影响油层孔隙度的因素包括()。
A. 岩石类型B. 岩石颗粒大小C. 岩石颗粒形状D. 岩石颗粒排列方式E. 岩石的孔隙结构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油层渗透率?()A. 孔隙度B. 孔隙结构C. 孔隙大小D. 孔隙连通性E. 孔隙形状答案:ABCDE3. 油层物理中,影响流体饱和度的因素包括()。
A. 流体的粘度B. 流体的密度C. 流体的相对渗透率D. 流体的毛管压力E. 流体的流动特性答案:CDE4. 油层物理中,下列哪些是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A. 孔隙度B. 渗透率C. 密度D. 孔隙结构E. 孔隙大小答案:ABDE5. 油层物理中,影响相对渗透率的因素包括()。
长江大学油层物理习题解答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一篇 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第一章 天然气的高压物理性质 一、名词解释。
1.天然气视分子量(gas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g(gas relative density ):3.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gas compressibility factor) :4.对应状态原理(correlation state principle) :5.天然气压缩系数Cg (gas compressive coefficient ):6.天然气体积系数Bg (gas formation volume factor):二.判断题。
√×× ×√√××1.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 ) 2.烃类体系温度愈高,则天然气压缩因子愈小。
(× ) 3.体系压力越大,天然气等温压缩率越大。
(× ) 4.当二者组分相似,分子量相近时,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 ) 5.压力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 ) 6.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低温低压。
(√ ) 7.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体积系数减小。
(√ ) 8.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分子量变大。
(× ) 9. 当压缩因子为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想气体。
(× )三.选择题。
ACACBDB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A.压力 B.温度C.体积D.组成 ( A )2.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加,天然气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 在高压区间将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 C )3.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 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气压愈 其挥发性愈A.大,强B.小,弱C.小,强D.大,弱 ( A )4.地层中天然气的密度 地面天然气的密度。
A.小于B.等于C.大于D.视情况定 ( C )5.通常用来计算天然气体积系数的公式为=Cg(273+t)/293P =V 地下/ V 地面=Z(273+t)/293P = V地面/ V地下( B )6.天然气压缩因子Z>1说明天然气比理想气体压缩,Z<1说明天然气比理想气体。
A.易于,难于B.易于,易于C.难于,难于D.难于,易于( D )7.两种天然气A和B,在相同的P-T条件下,A比B更易于压缩,则C gA C gA, ,Z A Z B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B )四.问答题。
1.天然气的分子量M、密度ρ和比重gγ是如何定义的2.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请区别压缩系数g C,压缩因子Z和体积系数g B的概念。
3.如何确定多组分体系的视临界压力和视临界温度你认为它们就是多组分体系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吗为什么五.计算题。
1.某天然气的组成如表所示。
﹙1﹚计算天然气的视分子量和比重﹙2﹚计算在43℃和8MPa下,1mol该天然气所占的体积。
解:(1)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M=∑YiMi=+++=因而该天然气的比重: =M/29=(2)该天然气的视临界参数:Ppc=∑YiPci=(MPa) Tpc=∑YiTci=(K)因而在43℃,8MPa下,其视对比参数为:Ppr=P/Ppc=8/= Tpr=T/ Tpc=(47+273)/=查压缩因子图版得该天然气在此状态下的压缩因子:Z≈由PV=ZnRT得:1mol该天然气在此温度压力下所占体积:V=ZnRT/P=×1××(47+273)/(8×106) =×10-4(m3)2.某天然气的比重为,当地层压力为,地层温度为93℃时,求该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解:根据比重查“天然气相对密度与拟临界参数图”可得视临界参数:Tc=222K, Pc= (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视临界参数)∴可计算出:Ppr=P/Ppc== Tpr=T/ Tpc=(273+93)/222=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Z≈3.已知某气井地层压力为,地层温度为105.58℃,根据天然气分析知,相对密度为,临界压力为,临界温度为,求天然气的地下密度。
解:由题意可求得:Ppr=P/Ppc==Tpr=T/ Tpc= (273+/=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Z≈由 =M/29得M=29对于1mol的天然气,根据状态方程PV=ZRTm/M得该天然气的地下密度:ρg=m/V=PM/(ZRT)=29P /(ZRT)=29××106×[××+273)]= (g/m3)又解:Z=, Bg=, ρg=×Bg=(g/cm3)。
4.某油藏存在一气顶,地下体积为105万立方米,地压力为20MPa,地层温度为75℃,天然气比重为,求该气顶的储量。
解:根据比重查“天然气相对密度与拟临界参数图”可得视临界参数:Tc=216K, Pc= (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视临界参数)∴可得:Ppr=P/Ppc=20/= Tpr=T/ Tpc=(273+75)/216=查压缩因子图版得:Z=Bg= ZTP0/(T0P)=×(273+75)×[(273+20) ×20]=∴Ng=V地下/Bg=105×104/=2。
13×108(m3)5.某油气田的组成如表所示。
若地层温度为32℃,油层压力为。
(1) 求气体的压缩因子;(2) 求气体的体积系数;(3) 若油井日产气100003m (标准状态),它在地下所占体积为多少 (4) 计算该气体的压缩系数; (5) 计算该气体的粘度。
解:Ppc=∑YiPci=×+×+×+×=(MPa ) Tpc=∑YiTci=×+×+×+×=(K ) ∴可得:Ppr=P/Ppc== Tpr=T/ Tpc=(273+32)/=(1)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该天然气在此状态下的压缩因子Z ≈ (2)Bg= ZTP 0/(T 0P)=×(273+32)×[(273+20)×]=0.0103m 3/ m 3 (3)V g 地下=B g V g 地面=×10000 m 3=103(m 3)(4)根据压缩因子图版,在Ppr=、Tpr=处(仅供参考)代入数据计算得:(5)该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M=∑YiMi=×+×+×+×=查图可得大气压下该天然气的粘度:μ1=(mPa ·s) 查图可得在P pr =、T pr =1. 48处,高低压粘度比为μg /μ1= ∴μg =μ1·μg /μ1=×=(mPa ·s)第二章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一、名词解释。
1.第一露点(first dew point ):2.临界点(critical point):3.临界凝析压力(critical condensate pressure):4.反常凝析(retrograde condensation):0.06prprT Z P ⎛⎫∂=- ⎪ ⎪∂⎝⎭1111111()[(0.06)]0.13644.551.820.82c r z Cg MPa P P Z p -∂=-=--=∂5.露点压力(dew point):6.泡点压力(bubble point):7.相态方程(phase state equations):二.判断题。
√√×√×√√××√1.饱和油藏可以理解为高收缩油藏。
(√)2.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气液等含量线分布线愈向右密集。
(√)3.烃类体系相图中,临界温度是液向气转化的最高温度。
(×)4.烃类体系相图中,临界凝析压力是气向液转化的最高压力。
(√)5.烃类体系相图中,反常相变现象只发生在等温反常凝析区。
(×)6.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临界点愈向右多移。
(√)7.重质组分含量越高,则相图中等液量线越向露点线密集。
(√)8.对烃类单组分,碳原子数越多,则饱和蒸汽压越大。
(×)9.反凝析现象只发生在等温降压过程中。
(×)10.重质组分含量增加,则相图中的临界点越靠右。
(√)三.选择题。
CDAC1.在双组分体系相图中,两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别越大,则临界点轨迹线所包面积越两相区最高压力越A.大,低B.小,低C.大,高D.小,高( C )2.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同位置愈,临界点位置愈偏A.高,左B.低,左C.高,左D.低,右( D )3.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不饱和油藏应处于____.A. 液相区B. 两相区C. 气相区D. 所有的区( A )4.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饱和油藏应处于__。
A.液相区B.气相区C.两相区D.所有区( C )四.问答题。
1.油藏流体意指什么何谓高压物性2.单组分体系的临界点是如何定义的多组分体系的临界点又是如何定义的3.根据下面的相图(P-T图),判断图中的各点属于何种油气藏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分析影响P-T相图的因素有哪些A点:B点:L点:E 点:F 点:4.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什么5.画出干气和湿气的相图,并分析比较说明各自的特征。
6.在同一P-T 相图上画出未饱和油藏和湿气气藏从原始地层压力iP ,地层温度iT 至地面分离气压力Psp ,分离器温度Tsp 的开采路径。
7.在同一P-T 相图上画出挥发油油藏和干气气藏从原始地层压力iP (iP >bP ),地层温度iT 至地面分离气压力Psp ,分离器温度Tsp 的开采路径。
注:开采路径指:地层→井底→井筒→分离器 五.计算题。
1.试推导油气体系露点线方程和泡点线方程。
第三章 油气的溶解与分离一、名词解释。
1.溶解油气比s R ( gas/oil ratio):2.差异分离(differential liberation):3.接触分离(single stage liberation):4.天然气溶解度(gas solubility ):5.平均生产油气比(average production oil/gas ratio):6.平衡常数i K ( equilibrium constant):二.判断题。
√×× √√×1.对于同种原油,一次分离的溶解油气比大于多级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