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而心理护理也是手术病人不可缺少的。
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害怕等一系列心理变化,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必将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甚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
我国的医学心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
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
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
例如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
在心脏科某病室,病友们给将临手术的病友送桃子罐头,用意是祝福病友能从阎王爷那里“逃”回来。
一旦有病友死在手术台上,后来做手术的病友就更加恐惧不安。
一次在心脏科的一个病室里,其中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死在了手术台上,另外两个待手术的女孩就都偷偷写下了遗书。
大量临床观察和均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
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
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致惧怕。
手术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摘要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观察其表情、神态、动作与患者交流中倾听其主诉术后随访中观察患者的反应、态度等方式了解手术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
及时针对不同个体准确分析其心理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手术消极心理心理护理消极心理焦虑和恐惧:①手术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手术和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怕疼痛、怕出血担心手术意外。
②手术患者对医务人员、医院环境的陌生及手术室特殊治疗环境的刺激。
③手术患者对施术医生不了解和术后效果期望值过高。
④医护人员与手术患者交流少、指导、鼓励不够。
患者表现为焦虑、恐惧、精神紧张、坐卧不安;有的患者顾虑重重不愿与人交流;有的患者滔滔不绝问这问那过分担心;严重者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而影响手术的进程及预后。
悲观绝望:有些手术可能导致身体某些部位功能丧失如截肢、器官切除及有些恶性肿瘤患者。
对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前途考虑较多性格内向者精神负担重意志消沉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性格外向者烦躁易怒对治疗护理不配合。
疼痛:术后的疼痛主诉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
如注意力过分集中、情绪紧张、意志脆弱、兴趣索然、疲劳等均能使疼痛阈值降低疼痛反应加剧。
抑郁:表现为缺失感和易怒、多疑、幻想、性格孤僻等。
术前严重失眠加上手术创伤可能引起术后瞻望。
患者有答非所问、定向不明和恐惧等症状。
心理护理焦虑恐惧的护理:焦虑恐惧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反应只是其轻重程度不同。
因此在术前宣教时首先自我介绍态度诚恳耐心给患者说明来意介绍手术室状况让患者观看宣教册图片了解手术室环境及有关设备介绍手术医生、麻醉方式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术前的自身准备。
使患者对手术室和自身疾病有适当了解减轻思想负担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帮助患者解决实地问题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不良心理反应增加术中的耐受力。
患者入室后一声亲切的问候:“您晚上休息的好吗?”给患者心理安慰;未麻醉之前护士不离开患者以免加重其恐惧感。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病人外科手术时会有心理压力,产生负性心理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情恢复,需要护士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会产生紧张情绪,如果护士能够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常可以在短时间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如果在手术阶段存在紧张情绪,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程度。
为此,笔者总结分析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措施如下。
1.心理问题1.1 焦虑手术病人需要忍受术前术后的疼痛,患者担心创口能否完全恢复,病情是否继续发展,是否产生后遗症等问题,都会影响患者的心态。
在不良心理因素作用下,患者会质疑治疗效果,担心病情进一步恶化,术前较易出现焦虑现象,出现失眠、食欲下降等表现,严重焦虑的患者还不与外界沟通,出现自我封闭。
1.2 害羞和情感不稳定当手术部位过于私密时,患者易产生害羞心理,术中可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
如患者情绪波动过大,可能会停止手术,只有等待患者心态平复后方可继续完成手术。
这种害羞情绪变化在女患者中最为明显,术前可能表现不出来,但情绪会突然爆发,需要护士在术前进行心理疏导。
1.3 疑心加重手术患者会怀疑医生对自己做出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认为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对自身病情有所隐瞒。
有时疑虑护理流程和护理措施,术前会一再确认准备内容及其准备是否充分,也怀疑术后恢复情况。
这是由于患者内心过于敏感,困扰自己术后的休养和治疗效果,也很难顺利开展护理工作。
1.4 恐惧恐惧心理主要来源于对手术过程的惧怕,担心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离手术时间越近恐惧心理愈明显愈严重。
表现为血压变化明显,肢体灵活性降低,心跳速度增快,面色皮肤苍白等现象。
如不进行及时积极的心理干预,患者的恐惧情绪会带入到手术过程中。
同时患者也担心手术成功率,需要家属与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1.5 悲观抑郁患者往往不能正视针对自身生理缺陷所做的手术治疗,病患易陷入封闭状态,产生悲观情绪,尤以女性患者最为多见,往往担心手术会造成分泌失调、过快衰老等问题。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摘要】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结果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紧张和恐惧,提高手术成功率。
而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则能够帮助患者克服恢复期的困难和挑战,促进身体康复。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怀,能够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减少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等问题的发生。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术后抑郁和焦虑,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最终,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关键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心理支持、心理问题、术后康复、成功率、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手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前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接受度和合作性,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而术后的心理护理则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手术后的身体变化和恢复过程,减少因手术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促进康复速度。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及时处理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对患者的康复也具有积极影响。
术后康复心理同样需要重视,患者需要克服对手术后遗症和复发的恐惧,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加速康复。
未来发展方向应当更加重视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开展更多相关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以全面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
2. 正文2.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手术前的焦虑和恐惧可能会对手术的成功造成影响。
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与心理护理摘要】手术作为一种刺激源,无论手术大小,难易程度对病人来说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
都会引起患者一系列的消极的心理反应。
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
护士要掌握手术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手术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做好自我心理调整,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建立信心,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发生与心理情绪有关的术后并发症,达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心理护理1.心理状态分析1.1焦虑焦虑是手术患者术前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
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手术的效果、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担心术后的愈合、担心经济问题给自己的家庭造成的负担,有女性患者担心刀口疤痕影响美观。
个别患者怀疑手术的效果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
故而忧心忡忡,夜间辗转不眠。
焦虑可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休息,使病人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会使机体适应环境的内分泌受到损害,焦虑的程度与病情的轻重有关,因人而异。
知识层次高的患者会经常翻阅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书籍,把不好的病症都加在自己的身上,因此焦虑的程度会越高。
1.2恐惧恐惧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状态,多由于害怕疼痛、害怕手术对自身机体的损害、担心疾病的性质、害怕手术结果。
也有对手术室特殊环境的陌生,多数患者进入手术间恐惧感更加强烈,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担心手术不成功。
头脑清醒的手术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特别敏感,与病情不相关的谈论会使患者产生不安全感。
2.心理护理2.1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要了解病人的病情,与病人交流。
向患者适当解释病情、手术目的、注意事项、麻醉方式以及术后可能会感到的不适、术后的必要引流。
让患者做好思想准备。
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士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及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
可具体举同类手术患者熟知的康复病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