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汽车排放测试.pptx
- 格式:pptx
- 大小:6.78 MB
- 文档页数:49
汽车排放测量与排放法规经典课件一、排放测试方法(1)怠速法:在汽车不行驶、发动机怠速的情况下,将探头插入排气尾管,一般仅测量CO和HC的排放。
适合环保部门或汽修厂进行监测。
优点:简便易行,测试装置价格便宜和便于携带,检测时间短缺点:测量结果缺乏全面代表性,测量精度较低(2)工况法:将汽车发动机在一个测试循环中排出的废气经稀释后收集起来,用废气分析仪测量出废气浓度并推算出每次测试或每公里平均的有害物排放量。
一般用于新车的认证和出厂检测优点:检测结果较全面地反映汽车排放水平,可测量多种废气排放成分缺点:测试系统复杂,试验设备昂贵。
二、测试循环•世界上三大汽车排放循环:(1)欧洲联盟测试循环(2)美国联邦测试循环(3)日本测试循环采用ECE+EUDC循环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沙特、土耳其、匈牙利、波兰、俄罗斯等。
采用美国FTP-75循环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新西兰、韩国、台湾等。
欧洲联盟测试循环美国联邦测试循环日本测试循环三、排放法规为控制汽车的有害排放物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国纷纷以法规的形式限制车辆的排气污染。
领导这一潮流的是汽车最多的美国,然后是日本和欧洲各国。
目前,各国排放法规中在对排放测试装置、取样方法、分析仪器等方面,大都取得了一致,但测试规范(车辆的行驶工况或发动机的运转工况组合方案)和排放量限值仍有很大差异。
我国将逐步等效采用欧洲的排放法规体系。
•车用发动机的排放法规分轻型车与重型车两类,轻重的分界线各国不完全统一,大致是总质量3.5~5t以下或乘员9~12人以下的车辆为轻型车,以上为重型车。
轻行车的排放法规要求整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排放测试,结果用单位行驶里程的排放质量(g/km)表示。
重型车的排放法规不要求整车测量,而只要求在发动机试验台上进行发动机测试,结果用发动机的比排放量[g/(kw﹒h)]表示。
欧洲轻型车排放限值四、中国的排放法规1998年8月27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颁布了名为《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DB11/105-1998号地方法规,规定在北京对新生产轻型汽车中第一类车从1999年1月1日起执行欧洲I,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欧洲II,第二类车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欧洲I,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欧洲II。
第10章发动机排放测试本章主要内容:介绍了CO、HC、NO X和微粒等排放污染物的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叙述了曲轴箱排放物和蒸发排放物的测试要点。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测试,是废气净化研究的重要方面。
正确测试汽车有害排放物的含量是研究汽车有害排放物的形成及其控制技术和装置的重要前提。
随着各国汽车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其排放测试技术也不断地完善。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浓度一般都低,在排气过程中排气成分因相互影响而不稳定,采样测量时样气在进入测试仪器前的管路中,有凝聚和吸附现象等。
因此,为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就必须要有合理的采集排气样气的取样系统,以及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高灵敏度的测试仪器。
10.1汽车排放污染物取样系统取样是汽车排放测试的第一环,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不同的取样技术。
取样方法不同,取样系统也有所不同。
取样系统的功能在于使样气经过预处理,以便按一定要求送入分析系统。
取样的正确与否对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关系极大。
一般说来,汽车在不变工况工作时污染物的排放量可通过排气成分分析仪器测量该成分在排气中的浓度,然后根据汽车的排气总流量来计算求得。
当汽车在变工况工作时,虽说在理论上可先测出成分浓度和排气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然后再对时间积分计算总量,但实际上由于排气管压力随工况变化而变化,取样系统和测量仪器动态响应滞后不同,以及在输送过程中各工况的样气部分混合,使得浓度曲线不能再现汽车排放的时间特性,造成很大的误差。
于是采用通过测量排放平均值的方法来确定总排放量,如把一个标准测试循环中的所有排气收集到气袋里,然后测量浓度和气量,从而算出该循环的总排放量。
这种方法需要用很大的气袋来收集排气,很不方便。
同时样气在收集过程中可能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测量结果的失真。
按取样方法分,目前常采用的取样系统有直接取样系统、稀释取样系统和定容取样系统。
下面针对每种取样方法并结合取样系统分析它们的特点。
10.1.1直接取样系统直接取样法,是将取样探头插入发动机的排气管中,用取样泵连续抽取一定量气体不经稀释直接送入分析系统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