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上部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8
桥梁类别划分依据以及范围桥梁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和附属结构。
1、下部结构:首先是基础,包括桥墩基础和桥台基础,基础形式一般有扩大基础和桩基两种。
桥台一般又分为重力式和轻型桥台(包括肋板台、桩柱式桥台等),一般施工顺序是:重力式:桥台基础—-前、侧墙——台帽——支座垫石;轻型桥台:桩基—-承台——台身—-台帽、耳背墙—-支座垫石。
桥墩根据其类型不同略有差别,对于桩柱式桥墩直接接桩基情况(即无承台),其施工顺序一般为:桩基—-桩系梁(若墩不高时可能没有)—-墩身--墩系梁(若墩不高时可能没有)——盖梁—-支座垫石;有承台情况下,桩基-—承台——墩身——盖梁-—支座垫石。
2、上部结构根据施工方法不同而有差别:预制构件:(如存在体现转换,即先简支后变结构连续情况)架设预制梁-—现浇墩顶连续段——张拉负弯矩预应力索—-设置永久支座,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横隔板、湿接缝等;如是简支结构,只需架设预制梁就行了.现浇构件:与桥梁规模,施工工艺(满堂支架现浇、挂蓝施工、顶推法施工等)有较大关系,一般可以笼统概况为(后张法):搭脚手架(根据施工工艺不同相应变化)——绑扎钢筋笼-—现浇混凝土—-张拉预应力——横隔板、湿接缝等3、附属结构包括桥面系、搭板、护栏、伸缩缝等。
桥面连续——桥面铺装--人行道板(若存在人行道)——桥面排水-—护栏——伸缩缝,桥台搭板系梁:分墩系梁和桩系梁,主要是在墩中间或桩顶,起连接相邻墩桩,增强整体性。
盖梁:分为桥墩盖梁和桥台盖梁,是在墩台顶部,起搁置主梁的作用.箱梁:梁桥结构形式的一种,有箱梁,T梁,空心板等,箱梁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等截面箱梁和变截面箱梁,小箱梁和箱梁等。
桥台:位于桥梁两端,与道路相接.墩台:指桥墩和桥台。
台帽和墩帽:跟桥台盖梁、墩台盖梁一样的意思,只是叫法不同.。
桥梁类别划分依据以及范围桥梁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和附属结构。
1、下部结构:首先是基础,包括桥墩基础和桥台基础,基础形式一般有扩大基础和桩基两种。
桥台一般又分为重力式和轻型桥台(包括肋板台、桩柱式桥台等),一般施工顺序是:重力式:桥台基础——前、侧墙——台帽——支座垫石;轻型桥台:桩基——承台——台身——台帽、耳背墙——支座垫石。
桥墩根据其类型不同略有差别,对于桩柱式桥墩直接接桩基情况(即无承台),其施工顺序一般为:桩基——桩系梁(若墩不高时可能没有)——墩身——墩系梁(若墩不高时可能没有)——盖梁——支座垫石;有承台情况下,桩基——承台——墩身——盖梁——支座垫石。
2、上部结构根据施工方法不同而有差别:预制构件:(如存在体现转换,即先简支后变结构连续情况) 架设预制梁——现浇墩顶连续段——张拉负弯矩预应力索——设置永久支座,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横隔板、湿接缝等;如是简支结构,只需架设预制梁就行了。
现浇构件:与桥梁规模,施工工艺(满堂支架现浇、挂蓝施工、顶推法施工等)有较大关系,一般可以笼统概况为(后张法):搭脚手架(根据施工工艺不同相应变化)——绑扎钢筋笼——现浇混凝土——张拉预应力——横隔板、湿接缝等3、附属结构包括桥面系、搭板、护栏、伸缩缝等。
桥面连续——桥面铺装——人行道板(若存在人行道)——桥面排水——护栏——伸缩缝,桥台搭板系梁:分墩系梁和桩系梁,主要是在墩中间或桩顶,起连接相邻墩桩,增强整体性。
盖梁:分为桥墩盖梁和桥台盖梁,是在墩台顶部,起搁置主梁的作用。
箱梁:梁桥结构形式的一种,有箱梁,T梁,空心板等,箱梁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等截面箱梁和变截面箱梁,小箱梁和箱梁等。
桥台:位于桥梁两端,与道路相接。
墩台:指桥墩和桥台。
台帽和墩帽:跟桥台盖梁、墩台盖梁一样的意思,只是叫法不同.。
简述桥梁结构的基本组成
桥梁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流通。
它的结构
设计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简要介绍桥梁结构的基本组成,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基础。
桥梁结构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基础三个部分。
1. 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是桥梁的主体部分,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荷载。
它由桥面、横梁、纵梁、支座等组成。
桥面是车辆行驶的部分,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板构成;横梁和纵梁为桥面提供支撑,使之能够承受车辆荷载的力;支座则起到分散荷载和缓冲震动的作用。
2. 下部结构
下部结构是上部结构的支撑部分,负责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桥墩和桥基上。
下部结构由桥墩、桥台和墩台连通构成。
桥墩是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主要构件,通常为矩形、圆形或多边形的立柱状结构;桥台则是连接桥墩的平台,起到承载和分散荷载的作用;墩台连通是将桥墩和桥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3. 基础
基础是桥梁结构的承重部分,直接与地基接触,将桥梁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基础包括桩基、板基和地基。
桩基是将桥梁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地基的基础形式,通常采用深埋到地下的桩柱;板基是将桥
梁的荷载通过大面积的基础板传递到地基的基础形式,通常适用于软土地基;地基是承受桥梁荷载的自然地层,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直接影响着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桥梁结构的基本组成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基础三个部分。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这些组成部分能够协同工作,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人们提供安全畅通的交通通道。
桥梁上部结构分类和受力特点一、斜交板桥:1.荷载有向两支承边之间最短距离方向传递的趋势2.各角点受力情况可用比拟连续梁的工作来描述。
钝角处产生较大的负弯矩,反力也较大,锐角点有向上翘起的趋势3.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当桥轴向的跨长相同时,斜板桥的最大跨内弯矩比正桥要小4.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当桥轴向的跨长相同时,斜板桥的跨中横向弯矩比正桥要小二、装配式钢筋砼简支T梁:1.梁肋与翼板(桥面板)结合在一起作为承重结构2.肋与肋之间的处于受拉区域的砼得到较大挖孔,减轻结构自重3.既充分利用扩展的桥面板的抗压性能,又有效发挥梁肋下部受力钢筋的抗拉作用三、预应力砼简支T梁:1.核心矩越大,抗力效应增加2.为提高核心矩,结构上采用大翼缘、薄肋板、宽矮马蹄的结构形式3.配合梁内正弯矩的分布,防止出现拉应力,纵向预应力筋须在梁端弯起或中间截断张拉,弯起可增强支点附近的抗剪能力四、连续体系桥梁:1.由于支点存在负弯矩,使跨中存在的正弯矩显著减少,可以减少跨内主梁的高度,提高跨径,当加大支点截面附近梁高形成变截面时,可进一步降低跨中弯矩2.由于是超静定结构,产生附加内力的因素包括预应力、砼收缩徐变、墩台不均匀沉降、截面温度梯度变化3.配筋要考虑正负两种弯矩的要求,顶推法施工要考虑截面正负弯矩的交替变化五、斜拉桥:1.斜拉索相当于增大了偏心距的体外索,充分发挥抵抗负弯矩的能力,节约刚才2.斜拉索的水平分力相当于砼的预压力3.主梁多点弹性支承,高跨比小,自重轻,提高跨径六、悬索桥:1.主缆为主要承重结构,巨大的拉力由牢固的地锚承受,对于连续吊桥,中间地锚的两侧拉索水平推力基本平衡,主要利用自重承受向上的竖向力2.主梁的变形非线性,一般采用挠度理论或变形理论●挠度理论:是考虑原有荷载(如恒载)已产生的主缆轴力对新的荷载(如活载)产生的竖向变形(挠度)将产生一种新的抗力,在变形之后再考虑内力的平衡;●变形理论:将悬索桥看作由各单根构件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在力学分析中先计算每个构件的刚度,放入结构体系红的矩阵内,进行总体平衡的求积七、拱桥:1.拱桥的拱圈是桥跨结构的主要承载部分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端支撑处不仅有竖向反力,还有水平推力3.拱的弯矩比相同跨径的梁的弯矩小得多,而使整个拱主要承受压力。
桥梁基本知识
桥梁是一种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
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
桥梁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上部结构:这是桥梁支座以上(无铰拱起拱线或框架主梁底线以上)跨越桥孔的总称。
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
2.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
桥台设在桥梁两端,桥墩则在两桥台之间。
基础是桥缴和桥台底部的奠基部分。
3.支座:设置于墩台顶,用于支承上部结构的传力装置。
4.附属构造物:包括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按照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分,有圬工桥(包括砖、石、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和木桥等。
按照跨越障碍的性质来分,主要有公路桥、铁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农用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及其他专用桥梁(如通过管路、电缆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桥梁工程师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1. 什么是桥梁的净跨径、计算跨径、标准跨径、总跨径、桥梁总长、建筑高度、桥高?净跨径:梁式桥的净跨径是指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之间的净距。
拱式桥的净跨径是指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计算跨径:对于拱式桥是指相邻两个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对于梁式桥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标准跨径: 对于梁式桥,是指两相邻桥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墩中心线至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
对于拱桥, 是每孔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称为总跨径,它反映了桥下泄洪的能力。
桥梁总长:桥梁两端两个桥台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建筑高度:桥上行车路面(包括桥面铺装)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桥高:指桥面与低水位之差,或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2. 桥梁按主要承重结构基本体系、跨径大小、行车道位置如何分类?承重结构:梁式桥,拱桥,悬索桥,钢架桥,组合系桥跨径大小:特大桥(多孔跨径L大于等于1000米,单孔跨径大于等于150米)大桥(多孔跨径L大于等于100米小于1000米,单孔跨径大于等于40米小于150米)中桥(多孔跨径L大于30米小于100米,单孔跨径大于等于20米小于100米)小桥(多孔跨径L大于等于8米小于30米,单孔跨径大于等于5米小于20米)涵洞(单孔跨径小于5米)行车道位置:上承式桥,下承式桥,中承式桥3. 梁式桥、拱式桥、悬索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什么?主要受力特点是什么?梁式桥:主要承重结构为梁(板),受力特点: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支座处只有竖向反力,梁(板)内主要产生弯拉应力。
拱桥:主要承重结构为主拱圈;受力特点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支座处除了竖向反力,还有水平推力;拱圈内主要产生弯压应力。
悬索桥(吊桥):主要承重结构是缆索;受力特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缆索只承受拉力受力后,变形大,振动大。
5. 桥梁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桥梁总跨径 2桥梁分孔 3桥面标高 4桥下净空 5桥上及桥头纵坡布置等。
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方案一、引言桥梁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设施,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经过和重量。
在桥梁的上部结构中,包含了桥面、桥面铺装、支座以及护栏等要素。
本文将重点探讨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方案,旨在为施工过程提供指导和规范。
二、施工工序1. 桥面施工:桥面是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桥面施工的一般流程如下:(1)桥面板的制作:根据桥梁的设计要求,制作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并进行适当的加固。
(2)桥面板的安放:根据桥梁设计方案,将制作好的桥面板安放在梁上,并进行固定。
(3)桥面铺装:在桥面板上进行沥青铺装,确保桥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
(4)标线标示:根据交通管理要求,在桥面上进行标线标示,以便车辆和行人分道行驶。
2. 支座安装:支座是桥梁上部结构的支撑部分,起到承重和缓冲作用。
支座的安装流程如下:(1)支座基础处理:先对支座基础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基础的牢固和平整。
(2)支座调整: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调整支座的高度和倾斜度。
(3)支座固定:通过锚固或螺栓的方式,将支座固定在桥墩或桥梁上,确保支座的稳固性。
3. 护栏安装:桥梁上部结构中的护栏起到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的作用。
护栏的安装流程如下:(1)护栏基础处理:对护栏基础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基础的牢固和稳定。
(2)护栏立柱设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护栏立柱位置,并进行固定。
(3)护栏板安装:将预制好的护栏板逐一安装在立柱上,并进行固定。
三、施工要点1. 安全保障: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人的安全,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2.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3. 施工进度:根据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的及时完成。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土建施工:在进行桥梁上部构造施工前,需要确保桥墩或桥台等土建结构的稳固和完好。
2. 排水设计: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避免积水对桥梁造成损害。
第一节桥梁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一、桥梁的基本组成
概括地说,桥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上部结构(superstructure)、下部结构(substructure)、支座(bearing)和附属设施(accessory)。
图1-1-1为一座公路桥梁的概貌,从图中可见,涉及一般桥梁工程的几个主要名词解释如下:
上部结构:是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桥梁支座以上(无铰拱起拱线或刚架主梁底线以上)跨越桥孔的总称;当跨越幅度越大时,上部结构的构造也就越复杂,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加。
下部结构;包括桥墩(pier)、桥台(abutment)和基础(foundation)。
图1-1-1梁式桥概貌
桥墩和桥台:是支承上部结构并将其传来的恒载和车辆等活载再传至基础的结构物。
通常设置在桥两端的称为桥台,设置在桥中间部分的称为桥墩。
桥台除了上述作用外,还与路堤相衔接,并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坍落。
单孔桥只有两端的桥台,而没有中间桥墩。
桥墩和桥台底部的奠基部分,称为基础,基础承担了从桥墩和桥台传来的全部荷载,这些荷载包括竖向荷载以及地震力、船舶撞击墩身等引起的水平荷载,由于基础往往深埋于水下地基中,在桥梁施工中是难度较大的一个部分,也是确保桥梁安全的关键之一。
支座:是设在墩(台)顶,用于支承上部结构的传力装置,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要保证上部结构按设计要求能产生一定的变位。
基本附属设施:包括桥面系(bridgedecking)、伸缩缝(expansionjoint)、桥梁与路堤衔接处的桥头搭板(transitionslabatbridgehead)和锥形护坡(conicalslope)等。
桥梁上部结构作业指导书桥梁上部结构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桥梁上部结构包括桥面系、桥墩、墩台、翼墙、护栏等,它们组成了整个桥梁上部结构的主体,主要负责承受车辆荷载及自重荷载的作用,并将它们传至桥墩和桥基内,最终由桥基将荷载传至地基。
因此,桥梁上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桥面系桥面系是桥梁上部结构中承载车辆荷载的主体,主要由桥面板、伸缩缝和铺装层组成。
桥面板是桥面系的主要承载构件,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或现浇板,其厚度、布置方式、施工工艺等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伸缩缝分为横向缝和纵向缝,其作用是承受桥梁伸缩变形,防止桥梁产生裂缝。
铺装层是桥面系上的最外层,负责承受车辆荷载、风化和水蚀等作用,其材料和厚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三、桥墩、墩台和翼墙桥墩、墩台和翼墙是桥梁上部结构中承受荷载的主要构件,其设计和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
桥墩是桥梁上部结构中垂直于桥面的支撑柱,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墩或空心墩,其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地形地貌、水流情况等而确定。
墩台是桥墩的基础,主要负责将桥墩荷载传递至地基,其形式一般包括桥墩基础、桥台和承台等。
翼墙是桥墩和墩台的侧面支护构件,一般位于桥边缘,用于防止车辆坠入河道或沟壑中,其形状和尺寸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四、护栏护栏是桥梁上部结构中保护车辆及行人安全的重要构件,其主要作用是避免车辆和行人从桥梁上坠落。
护栏一般分为钢护栏和混凝土护栏两种,其形状和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五、施工要求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
具体要求如下:1、桥面系的施工要求平整度高、表面平整、缝隙均匀,伸缩缝应牢固、密封好、顺畅。
2、桥墩和墩台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首先应对基础进行检查,保证其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其次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固、浇筑和养护;最后应对桥梁整体进行检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3、翼墙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其与桥墩和墩台的连接牢固可靠。
桥梁上部结构表达方法
桥梁上部结构是指桥梁的支撑部分,主要包括桥墩、桥台、上
部结构等。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需要使用一定的表达方法来描述
和展现桥梁上部结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达方法:
1. 图纸和图表,工程设计中通常使用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等方式来展现桥梁上部结构的布置和形状。
这些图纸和图表能够清
晰地表达桥梁上部结构的尺寸、形态和布置,为施工提供重要的参
考依据。
2. 结构分析报告,在桥梁设计和施工中,工程师通常会编写结
构分析报告,详细描述桥梁上部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选用、连接
方式等。
这种表达方法通过文字和图表的结合,全面地展现了桥梁
上部结构的技术参数和设计理念。
3. 数字模型,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数字模型成为
了表达桥梁上部结构的重要方式。
工程师可以利用专业的设计软件,构建桥梁上部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通过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全方位展现桥梁上部结构的形态和细节。
4. 实物样品,在一些大型桥梁项目中,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桥梁上部结构,工程师会制作实物样品或模型。
这种表达方法可以让相关人员和公众更直观地了解桥梁上部结构的外形和特点,有利于沟通和交流。
总的来说,桥梁上部结构的表达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图纸、结构分析报告、数字模型和实物样品等。
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全面地展现桥梁上部结构的各个方面,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桥梁全长为800米,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上部结构分为四跨,每跨长度为200米。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为梁体、桥面板、桥墩、桥台等部分。
本次施工方案主要针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进行详细规划。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1)施工队伍:本项目施工队伍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财务等部门。
(2)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并经过专业培训。
(3)施工设备:根据工程需要,配备足够的施工设备,如模板、钢筋、混凝土输送泵、搅拌站、起重设备等。
2. 施工管理(1)施工进度管理: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3)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材料管理:严格按照材料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等规定执行。
三、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1. 模板工程(1)模板材料:选用高强度、耐腐蚀、易脱模的钢模板。
(2)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应进行清洗、检查,确保模板尺寸、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安装过程中,应采用挂线法进行控制,确保模板垂直、平整。
(3)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前应进行强度、刚度检查,确保模板拆除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损坏。
2. 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钢筋规格、尺寸、形状符合要求。
(2)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应采用绑扎丝或焊接,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保护:钢筋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保护,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材料: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材料,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
(2)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模板、钢筋检查,确保模板牢固、钢筋位置准确。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桥梁的基本构成
桥梁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系统和附属设施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1、上部结构
桥跨结构:线路跨越障碍(如江河、山谷或其他线路等)的结构物。
2、下部结构
(1)、桥墩:是在河中或岸上支承桥跨结构的结构物。
(2)、桥台:设在桥的两端;一边与路堤相接,以防止路堤滑塌;另一边则支承桥跨结构的端部。
为保护桥台和路堤填土,桥台两侧常做锥形护坡、挡土墙等防护工程。
(3)、墩台基础:是保证桥梁墩台安全并将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
3、支座系统
在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
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还要保证桥跨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变位。
4、附属设施
(1)、桥面铺装(或称行车道铺装):铺装的平整性、耐磨性、不翘曲、不渗水是保证行车舒适的关键。
特别是在钢箱梁上铺设沥青路面时,其技术要求甚严。
(2)、排水防水系统:应能迅速排除桥面积水,并使渗水的可能性降至最小限度。
城市桥梁排水系统应保证桥下无滴水和结构上无漏水现象。
(3)、栏杆(或防撞栏杆):既是保证安全的构造措施,又是有利于观赏的最佳装饰件。
(4)、伸缩缝:桥跨上部结构之间或桥跨上部结构与桥台端墙之间所设的缝隙,以保证结构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变位。
为使行车顺适、不颠簸,桥面上要设置伸缩缝构造。
(5)、灯光照明:现代城市中,大跨桥梁通常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多装置了灯光照明系统,构成了城市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梁上部结构类型
在桥梁上部结构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梁式桥:梁式桥是一种由梁组成的桥梁结构,通常用于跨越较短距
离和较小荷载的情况。
这种桥梁适用于多种材料,包括钢、混凝土和木材,常见的设计包括简支梁、连续梁和桁架梁。
2.拱桥:拱桥是一种由拱构成的桥梁结构,通过拱的弯曲和张力来支
撑桥面。
这种桥梁通常适用于跨越较长距离和较大荷载的情况,可用于多
种材料。
3.斜拉桥:斜拉桥是一种由主梁和拉索组成的桥梁结构,主梁支撑桥面,同时拉索通过张力支撑主梁。
这种桥梁通常适用于跨越较长距离和较
大荷载的情况,常见于大型跨海大桥和高速公路。
4.悬索桥:悬索桥是一种由主梁和悬挂索组成的桥梁结构,主梁支撑
桥面,同时悬挂索通过张力支撑主梁。
这种桥梁通常适用于跨越较长距离
和较大荷载的情况,是最大的桥梁结构之一。
第一篇桥梁上部结构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论一.桥梁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二.国内外桥梁建筑的成就1、国内桥梁建筑的成就宋朝在浙江郡县洞桥乡修建的洞桥为2孔石墩木梁结构,桥长26.76米,宽8.1米赵州桥(空腹式石拱桥)为公元605年修建,净跨37.02米,宽9米,拱矢高度为7.23米,现仍在使用目前在长江上建成的桥梁已有20余座。
第一座是武汉长江大桥。
第一座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长江大桥是南京长江大桥。
最大跨径的桥梁是江阴长江大桥(悬索桥),跨径为1385米。
最大跨径的斜拉桥是南京长江二桥,主跨628米。
2、国外桥梁建筑的成就1873年在法国首创建成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拱式人行桥)。
1928年由法国著名工程师弗莱西奈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后在法国和德国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桥。
1937年修建的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吊桥)跨径1280米,保持了27年的桥梁最大跨径的世界纪录。
1974年在英国修建的亨伯桥(吊桥)跨径达到1410米,为世界第二大跨径桥梁。
1998年建成的日本明石海峡大桥(吊桥)跨径达到1990米,为世界第一大跨径桥梁。
3、桥梁发展趋势轻质、高强、大跨三、桥梁的组成1.桥梁的组成桥梁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
上部结构(桥跨结构):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载结构。
下部结构(桥墩和桥台):支承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等活载传至地基的建筑物。
设置在桥梁两端的称为桥台。
设置在桥梁中间的支承结构物称为桥墩。
把所有荷载传至地基的底部奠基部分,称为基础。
支座:在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
附属建筑物:锥坡2.桥梁的主要尺寸和术语:净跨径:梁桥指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离。
拱式桥指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总跨径: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
计算跨径:对于有支座的桥梁指桥跨结构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
拱桥指两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标准跨径:指相邻两桥墩中线之间的距离。
或桥墩中线至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
桥梁全长: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
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
桥梁高度: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
桥下净空高度:设计洪水位或计算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桥梁建筑高度:是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涵洞:用来宣泄路堤下水流的构造物。
第二节桥梁的分类和桥梁美学一、桥梁的基本体系(按主要承重构件的受力特点分类) 1)梁式桥2)拱式桥3)刚架桥4)吊桥5)组合体系桥二、三、分为:上承式、中承式、下承式。
跨河桥四、按跨越障碍的性质分类跨线桥(立体交叉)高架桥圬工桥五、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分类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第三节桥梁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要点一、桥梁总体规划原则和基本设计资料1、原则:适用、经济、安全、美观2、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1)使用上的要求:行车道及人行道宽度应保证车辆及人群的安全畅通,并应满足将来交通量增长的需要。
桥型、跨度大小和桥下净空应满足宣泄洪水、通航或通车要求。
建成的桥要保证使用年限并便于检查和维修。
2)经济上的要求:设计应体现经济上的合理性,要使造价和材料消耗为最少。
3)结构尺寸和构造上的要求:整个桥梁结构及其各部分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4)施工上的要求:桥梁结构应便于制造和架设,应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以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美观上的要求:桥梁应具有优美的外型,应与周围的景致相协调。
3、桥梁的基本设计资料1)桥梁的使用任务;2)桥位附近的地形情况,绘制地形图;3)桥位的地质情况;4)河流的水文情况;5)建筑材料的来源及供应和运输情况;6)桥位附近的气象资料;7)桥位上下游有无构造物,其布置情况如何。
二、桥梁的设计要点1、设计程序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2、桥梁纵断面设计1)桥梁总跨径的确定根据水文资料、地质资料等综合确定。
2)桥梁的分孔根据经济、施工难易、通航、地质情况、地形、构造物类型、周围环境等综合考虑。
3)桥道标高的确定根据桥下净空、桥梁纵坡等综合确定。
4)桥上和桥头引道的纵坡确定5)基础埋置深度确定3、桥梁横断面设计1)行车道的宽度按公路等级或交通量大小确定;2)人行道宽度视需要而定;3)为排水桥面设置从中央倾向两侧的1.5%~3%的横向坡度。
4、平面布置桥梁的平面线形应与桥头引道保持平顺,使车辆能平稳通过。
第四节桥梁设计的作用一、规范中有关作用的规定(一)作用分类、代表值1.作用分类公路桥涵设计采用的作用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三类。
P232.作用代表值公路桥涵设计时,对不同的作用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1)永久作用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2)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及按弹性阶段计算结构强度时应采用标准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短期效应(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频遇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按长期效应(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
3)偶然作用取其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3.作用代表值的取用作用的代表值按下列规定取用:1)永久作用的标准值,对结构自重(包括结构附加重力),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的重力密度计算确定。
2)可变作用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有关章节中的规定采用。
可变作用频遇值为可变作用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ψ。
可变1。
作用准永久值为可变作用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ψ2 3)偶然作用应根据调查、试验资料,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其标准值。
作用的设计值规定为作用的标准值乘以相应的作用分项系数。
(二)永久作用定义:在结构使用期内,其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可忽略不计的作用称为永久作用。
结构自重及桥面铺装、附属设备等附加重力均属结构重力,结构重力标准值可按下表所列常用材料的密度计算。
预加力在结构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和使用阶段构件应力计算时,应作为永久作用计算其主效应和次效应,并计入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但不计由于预加力偏心距增大引起的附加效应。
在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预加力不作为作用,而将预应力钢筋作为结构抗力的一部分,但在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中,仍需考虑预加力引起的次效应。
1.土的重力及土侧压力计算P25-262.水的浮力P26基础地面位于透水性地基上的桥梁墩台,当验算稳定时,应考虑设计水位的浮力;当验算地基应力时,可仅考虑低水位的浮力,或不考虑水的浮力。
基础嵌入不透水性地基的桥梁墩台不考虑水的浮力。
作用在桩基承台底面的浮力,应考虑全部底面积。
对桩嵌入不偷水地基并灌注混凝土封闭者,不应考虑桩的浮力,在计算承台底面浮力时应扣除桩的截面面积。
当不能确定地基是否漏水时,应以透水或不透水两种情况与其他作用结合,取其最不利者。
3.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外部超静定的混凝土结构、钢和混凝土的组合结构等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及徐变的作用。
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和徐变系数可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的规定计算。
混凝土徐变的计算,可假定徐变与混凝土应力呈线性关系。
计算圬工拱圈的收缩作用效应时,如考虑徐变影响,作用效应可乘以0.45折减系数。
(三)可变作用定义:在结构使用期内,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不可忽略的作用称为可变作用。
1、车道荷载公路桥涵设计时,汽车荷载的计算图式、荷载等级及其标准值、加载方法和纵横向折减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汽车荷载分为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两个等级。
2)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
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土压力等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和车道荷载的作用不得叠加。
3)各级公路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车道荷载的计算图式见下图。
(1)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 =10.5kN/m ;集中荷载标准值按以下规定选取: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 时,P K =180kN ;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时50m ,P K =360kN ;桥梁计算跨径在5m~50m 之间时,P K 值采用直线内插求得。
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P K 应乘以1.2的系数。
(2)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 和集中荷载标准值P K 按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
(3)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应满步于使结构产生最不利效应的同号影响线上;集中荷载标准值只作用于影车道荷载车辆荷载的立面、平面尺寸5)车辆荷载的立面、平面尺寸见下图,主要技术指标规定于表4。
车辆荷载的横向布置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
6)车道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应按设计车道数如上图布置车辆荷载进行计算。
7)桥涵设计车道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多车道桥梁上的汽车荷载应考虑多车道折减。
当桥涵设计车道数等于或大于2时,由汽车荷载产生的效应应按多车道折减系数进行折减,但折减后的效应不得小于两设计车道的荷载效应。
桥涵设计车道数P28横向折减系数P288)大跨径桥梁上的汽车荷载应考虑纵向折减。
当桥梁计算跨径大于150m时,应按规定的纵向折减系数进行折减。
当为多跨连续结构时,整个结构应按最大的计算跨径考虑汽车荷载效应的纵向折减。
纵向折减系数P292.车辆荷载的影响力车辆荷载的影响力包括汽车荷载的冲击力、离心力、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以上属基本可变荷载)和汽车制动力(属其他可变荷载)。
1)汽车荷载的冲击力定义:车辆以较高速度驶过桥梁时,由于桥面不平整、车轮不圆以及发动机抖动等原因,会使桥梁结构引起振动,这种动力效应通常称为冲击作用。
由此引起的内力称为汽车荷载的冲击力冲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当 f<1.5H Z 时, μ=0.05当 1.5H Z ≤f ≤14 H Z 时,μ= 0.1767fln-0.0157(3—1—13)当 f > 14 H Z 时, μ=0.45式中 f ——结构基频(H Z )。
鉴于结构物上的填料能起缓冲和扩散荷载的作用,故对于拱桥、涵洞以及重力式墩台,当填料厚度(包括路面厚度)等于或大于50cm 时,可以不计冲击作用。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及在T 梁、箱梁悬臂板上的冲击系数采用1.3。
2)汽车荷载的制动力定义:制动力是汽车在桥上刹车时为克服其惯性力而在车轮与路面之间发生的滑动摩擦力(摩擦系数可达0.5以上)。
《桥规》规定:对于l 个车道上由汽车荷载产生的制动力的标准值为车道荷载在加载长度上计算总重力的10%计算,但公路—Ⅰ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165KN ;公路—Ⅱ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90K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