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 格式:doc
- 大小:63.88 KB
- 文档页数:3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系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填表时间2009-9-24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
桂林理工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本表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填写,一式五份,研究生处、院(系)、导师和研究生各一份。
)
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入学时间:2009年9月
专业:结构工程研究方向:工程结构应用研究
导师姓名:导师职称:教授
一、硕士研究生的业务水平概述(逐条简明说明)
二、导师组成员
三、课程学习计划
四、研究生必读的重要书目与经典论文(精读、泛读一栏打勾)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七、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环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学号
姓名
入学年月
专业
所在单位
拟毕业日期
导师签名
研究生处制
填写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检验和监督硕士生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审核评估的基础材料,也是对硕士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基本文件。
二、导师按照本专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硕士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硕士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对其培养目标、研究方向的确定,课程学习、文献阅读、专业实践、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
三、硕士生应按制订的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和工作,列入培养计划的所有课程和环节须经考核和审查通过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四、个人培养计划一旦确定就应认真遵照执行,无特殊原因,原则上不予更改。
五、个人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二周内,由导师(组)与研究生共同制定,并由导师负责,学位点和院部审核同意,经研究生处批准,在本学期执行。
六、个人培养计划书一律用A4纸正反面打印,一式4份,研究生、导师、学院和研究生工作处各一份,研究生工作处保存原件。
七、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须明确时间段。
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专业领域:
姓名:
学号:
年级:20 级
研究方向: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填表日期:年月日
研究生处制
说明
一、本培养计划是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培养各环节计划安排,也
是对硕士研究生审核授予学位的根据。
二、本培养计划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协商确定,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
下,根据所在专业领域的培养方案,结合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生个人具体情况认真填写。
三、课程设置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以本专业领域培养方案为准,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可作
相应调整。
2.经导师同意,研究生为拓宽知识面选修的其它课程为任意选修课,
不列入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3.补修课程指为跨学科和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开设的该专业本科
生主要课程(2—3门),如果有补修课程请特别说明,补修课程只
计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四、本计划表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四份(研究生、导师、所在专业领
域、研究生处各一份)。
一、硕士研究生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应用统计(025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独立从事应用统计工作的能力。
3、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可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排队论及其应用;2、可靠性数学及其应用;3、寿险精算理论及其应用;4、统计质量管理;5、统计计算及其应用;6、实验设计理论及应用;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学制为2.5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4年,提前、延期毕业按《关于全日制研究生最短答辩时限的决定》(燕大校字〔2006〕79号)、《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暂行规定》(燕大校字〔2007〕179号)、《燕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05年9月)等文件规定办理。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学习的方式。
2、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可采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方式。
3、实行“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校外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为所指导的研究生创造条件进行学位论文的实践活动,并协助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
说明:带*号的课程与“0714统计学”研究生课程相同,合并开设。
带+号的课程与“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研究生课程相同,合并开设。
六、学分要求及其他实行学分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0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8分。
遵医五院骨科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1、思想政治与品德: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邓小平理论;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和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服从国家需要,具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和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工作,具有为科研工作献身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不为名利,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和群体精神。
2、专业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骨外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骨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能单独完成骨科基本的手术操作,包括创伤骨科、简单常见骨病的手术治疗方法,熟悉各种手术适应证的掌握,较好地胜任临床骨科住院医师的工作。
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要求的临床技能水平.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动向及前沿;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及一定的写作、会话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进行科学研究、从事教学工作和综合解决临床及科研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工作能力。
3、身体与军事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强健的体魄,具备良好过硬的军事素质,能很好地适应部队需要。
二、研究方向1。
骨肿瘤转移机制、恶性骨肿瘤免疫治疗等研究.2.骨转移癌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3。
骨肿瘤外科治疗相关研究。
4。
骨再生、骨修复、组织工程学材料、相关骨生物力学研究。
5.缺血性骨病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
3.脊柱脊髓损伤、修复相关研究。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1.学习年限: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研究生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工作、教学及临床实践。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一览表培养流程注:为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我校采用“研究生培养管理软件系统”实施各级管理。
研究生在完成各培养环节的同时,下载并填写相应表格,并通过网上提交本人培养信息,以保证答辩资格审查的顺利通过。
1、“研究生培养管理软件系统”网址:http://202.204.180.86/cpums/index.aspx用户名及密码均为本人学号,具体使用方法请查询“下载园地”。
2、所有上述文件、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表等均可通过网上查询,请仔细阅读,认真执行,以保证培养过程的顺利完成。
3、上述表格的下载及填写方法查询“下载园地”研究生科技档案材料下载及填写的具体说明。
4、上述文件同时可参阅“研究生工作手册”。
由于部分文件有变更(如带“*”的文件),因此所有规定以网上最近发布的规定为准执行。
5、原则上第一学期为课程集中学习阶段,在保证课程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导师可对学生自主安排如查阅文献、出门诊等。
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一览表培养流程注:为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我校采用“研究生培养管理软件系统”实施各级管理。
研究生在完成各培养环节的同时,下载并填写相应表格,并通过网上提交本人培养信息,以保证答辩资格审查的顺利通过。
1、“研究生培养管理软件系统”网址:http://202.204.180.86/cpums/index.aspx用户名及密码均为本人学号,具体使用方法请查询“下载园地”。
2、所有上述文件、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表等均可通过网上查询,请仔细阅读,认真执行,以保证培养过程的顺利完成。
3、上述表格的下载及填写方法查询“下载园地”研究生科技档案材料下载及填写的具体说明。
4、上述文件同时可参阅“研究生工作手册”。
由于部分文件有变更(如带“*”的文件),因此所有规定以网上最近发布的规定为准执行。
5、原则上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在保证课程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导师可对学生自主安排如查阅文献、出门诊等。
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表填写
1. 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籍贯: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2. 学习背景
(填写自己的本科学习背景及相关信息)
3. 申请专业
(填写申请的专业名称及相关信息)
4. 培养目标
(简述个人希望通过该专业学习能够达到的培养目标及个人发展方向)
5. 培养要求
(根据所选专业要求,罗列出个人需要完成的基础课程及选修课程,可以按学期划分)
6. 实习或实践环节
(填写个人是否需要进行实习或实践环节,并在此详细描述)
7. 科研项目
(填写是否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并在此详细描述)
8. 学位论文
(填写是否需要撰写学位论文,并在此简述个人拟定的研究方向及计划)
9. 国际交流
(填写是否有意愿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如有请在此详细描述)
10. 学习计划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按学期或年度划分,包括课程安排和科研计划等)
11. 培养成果
(填写个人希望通过该专业学习获得的培养成果,如专利、论文发表等)
12. 综合评价
(简述个人通过该专业学习后,自我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将会有所提升)
以上是个人培养计划表的填写内容,根据个人情况填写完整。
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对每个问题的准确回答,确保内容全面、有条理并符合学校、专业要求。
毕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希望通过填写个人培养计划表,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