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5.79 KB
- 文档页数:3
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及维护规程1. 目的和范围本规定是关于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使用规程。
本规定适用于AFS-8X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使用和维护。
2. 试剂配制2.1载流液:2%盐酸。
2.2还原剂:2%硼氢化钾+ 0.5%氢氧化钠,必须先将氢氧化钠溶解然后再加入硼氢化钾。
现用现配。
3. 操作流程3.1打开氩气阀,调节好载气压力0.3MPa3.2打开原子化器室前门,检查去水装置中水封。
若水封不足,用滴管加入蒸馏水。
3.3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开关,再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用鼠标双击“AFS-8x”软件系统,进入自检窗口,单击“检测”,全部通过之后,点击“返回”。
3.4点击“点火”。
3.5点击工具栏“元素表”,A道自动识别,B道手工设置,点击“确定”。
3.6根据方法需要对仪器条件进行设定。
3.7点击工具栏“标准系列”,依次输入所配制的标准浓度,点击“确定”。
3.8点击“样品参数”、“添加样品”,设置样品名称、样品形态等信息,点击“确定”。
3.9点击“测量窗口”,出现测量画面。
3.10点击“预热”,至少预热30分钟。
3.11确定载流、还原剂、标准品、样品都已放好,压紧泵块。
3.12点击“重做空白”,出现另存为画面,输入新文件名(样品-日期),保存。
3.13仪器开始运行,默认从当前位置开始测量。
屏幕出现“载流”时,将样品管放入载流瓶中,屏幕出现“溶液”时,将样品管放入要测定的比色管中。
如检测出现失误可点击“重做”,进行再次测定。
3.14点击“报告”、“工作曲线”,根据需要进行打印或保存。
3.15检测完毕,点击“清洗程序”,按清洗说明放好各管,点击“清洗”,至少洗5次。
3.16点击“熄火”,然后关闭软件、主机电源、关气、松泵压块、关电脑。
4. 注意事项及仪器维护4.1所有用到的试剂均为优级纯,试剂配制用水为娃哈哈纯净水。
4.2所有用到的玻璃仪器均要用20%硝酸浸泡过夜,然后用娃哈哈水冲洗干净,60°烘1小时,待用。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操作步骤1. 打开氩气压力调至0.2-0.3MPa2. 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界面后,然后打开仪器主机、顺序注射的电源开关,。
3. 打开仪器上盖,检查元素灯是否被点亮。
若不亮,用点火器激发。
4. 待自动进样器复位后双机软件图标,进入仪器操作软件。
5. 联机正常后,出现自检测窗口。
单击检测按钮,显示正常后单击关闭或返回,然后点火。
6. 将软件中的元素表,仪器条件设置好,单击确定。
7. 单击测量窗口,点预热,对元素灯进行预热,待预热完成后,进行测量。
8. 将载流、还原剂、样品放好,观测窗镜子擦拭干净,将泵的压块压上。
9. 检查水封、原子化器高度。
10. 在测量窗口中点击《重做空白》,输入名称保存文件。
11. 依次测量标准空白、标准系列和未知样品。
在《报告》窗口中查看或打印结果。
12. 点清洗,按提示用纯水对仪器进行清洗,完成后将泵的压块放松。
13. 退出软件,关闭电源,关闭氩气瓶。
二、日常维护1. 测量前一定要先开氩气。
2. 测量前要用预热程序预热元素灯。
3. 仪器运行时不能进行其他电脑操作。
4. 更换元素灯时一定要关闭主机电源。
5. 注射器和连接头应定期检查并拧紧,以免漏液,造成测量不稳。
6. 水封中要有水,无水则无信号。
7. 测量过程中注意观察一级气液分离器中不能有积液,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8.不能进高浓度的样品,否则会污染进样系统。
砷的最高浓度应小于200ppb,汞的最高浓度应小于20ppb。
9. 仪器所用的器皿应专用且无污染,所用的试剂纯度应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空白值高主要是由于器皿污染或试剂纯度不够造成的。
10. 测量结束后,一定要用纯净水清洗进样系统。
清洗时要开启氩气。
11. 仪器每周应至少开机一次,这有利于仪器的保养。
12. 仪器应配备1000瓦以上的精密稳压电源。
13. 实验室的温度应在15-30度之间。
实验室应清洁无污染,否则会对测量产生影响,特别是测汞。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介绍及操作规程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介绍原子荧光光度计适用于样品中砷、硒、锡、铅、铋、锑、碲、锗、镉、锌等十一种元素的痕量分析测量。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如何?原子荧光:1:开启电脑2:开启氩气,泵电源,主机电源,然后打开电脑桌面上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应用程序,选择所要做的元素,点击“确定”。
3:点击“文件”,进行“气路自检”,“断续流动和自动进样器自检”,“空心阴极灯和电路自检”。
4:点击“文件”———————“连接数据库”也可以“生成新数据库”————扩展名不变将*键改掉即可。
5:点击“运行”———————“点火”。
6:点击“运行”———————“样品测试”,半小时后可点击“停止“,此时仪器稳定,这个过程是预热的过程。
7:点击“条件设置”依次设置a:“测量条件”均为默认值,只有空白判别值可依据自身条件设置,一般接受默认值为好。
b::“仪器条件”中负高压设成280,当做汞时,将B道灯电流设成15,其余均为默认值。
c:“自动进样参数”和“断续流动程序”均为默认值,无需重设置。
d:“A.B道标准样品参数”只需将溶液浓度输入即可。
8:点击“空白测量”中的“标准空白”,当两个相邻的数值之差小于所设定的空白判别值时就会自动停止。
9:点击“标准测量”————————“测量标准曲线”————————输入文件名——————确定10:当上面的步骤完成后就开始测样品。
先进行样品空白的测量,点击“空白测量”——————“样品空白”。
11:点击“参数”的设定,然后确定。
点击“样品测量”,————————输入文件名——————确定—————开始做样。
12:点击“文件”——————“打印样品分析报告”,显现对话框,输入信息,选择要打印的范围,点击打印。
13:连接数据库,点击“用户索引”可以调出以前所做的数据。
14:做样完成之后,把进样管,进硼氢华钾的管子和载流槽补充的管子同时至于装有纯水的杯子中,然后点击“清洗”————————“样品测试”,一般显现4个数据就可把3根管子都拿出来,然后排空积液。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打开实验室电源、稳压电源及通风设备;
2.安装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
3.打开仪器电源,进入操作系统软件并设置工作条件;
4.进行灯位置和原子化器高度调整,取下调光器;
5.打开氩气,确认氩气出口压力为0.25-0.30Mpa ,压上管路压块,确认系统管路正常;6.点火进行静态测试30分钟后,调整压块松松紧使进样通畅;
7.按要求进行标准曲线和未知样品的测试;
8.测试完成后要吸去离子水对仪器管路进行清洗,清洗后排空管道内液体;
9.熄火并退出工作软件,关闭氩气、计算机和主机;
10.打开泵管压块、松开泵管,擦拭滴漏的酸液。
11.更换元素灯一定要关闭仪器主机电源,要确保灯头插针和灯座上的插孔完全吻合;12.要定期在管路以及采样臂滑轨、臂升降机构等处添加硅油进行润滑处理;
13.长期不使用时,至少每周要开机1小时。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操作规程:1、打开Ar瓶使次级压力0.2~0.3MPa,一般在0.25 MPa。
开启计算机、打印机。
2、安装所需元素灯,注意灯的插口,更换元素灯时一定确保仪器不通电的情况下进行。
3、打开主机、自动进样器,开启自动进样器之前确认自动进样臂位于下端。
4、调节原子化器高度Hg灯调节至10mm,其他元素灯调节至8mm。
用调光器调节灯位置,使光斑位于调光器的中心位置。
5、双击AFS—3100操作软件,进入操作系统。
6、在“文件(F)”菜单中依次进行“气路自检”、“断续流动和自动进样器自检”、“空芯阴极灯和电路自检”。
7、在“文件(F)”中选择“生成新数据库”在“文件名”栏中输入新数据库的名字,单击“保存”按钮,即可生成一新数据库,或“连接数据库”打开所需文件名称。
8、用鼠标左键单击钮,进入条件设置对话框,在其中可以对“仪器条件”、“测量条件”、“断续流动程序”、“自动进样器参数”和“A道标准样品参数”、“B道标准样品参数”等内容进行相关参数的设定。
10、用鼠标单击“运行”“点火”。
然后单击“运行”“样品测试”,用载流进行测试,通过调节“负高压”、“灯电流”使空白荧光强度值在200左右。
11、点击工具栏中“参数”按钮在“样品形态”和“样品单位”中选择适当的参数,在“质量/体积比或体积/体积比”中输入定容前和定容后的样品溶液参数。
然后输入样品标识,输入样品号,按行号输入起始行和终止行号。
12、点击工具栏中的按钮,仪器对标准空白溶液开始进行测量,测得的数据结果显示并存放在“测量数据结果”面板中(在工具栏中点击按钮,即可进入该面板)。
当前后两个标准空白数据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空白判别值时,测量稳定并停下来。
详见仪器操作软件说明书。
13、用鼠标单击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该文件保存在“生成新数据库”或“连接数据库”中。
即可进行标准系列溶液的测定。
查看标准曲线信息用鼠标左键单击条件设置”按钮中的“条件设置”按钮中的“A、B道标准样品参数”。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仪器准备1.打开仪器电源,检查所有仪器连接线是否牢固,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打开冷却系统,让冷却系统达到适当的温度,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3.准备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并将它们放置在样品架上。
二、启动仪器1.打开软件,启动仪器。
2.进入仪器控制界面,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和参数设置。
3.等待仪器进行预热,直到其稳定工作。
三、进行背景校正1.在没有放置任何样品的情况下,进行背景校正。
2.打开背景校正程序,在预设的工作模式下进行背景校正。
3.完成背景校正后,保存数据并关闭背景校正程序。
四、测量标准样品1.选择标准样品,并将其放置在样品架上。
2.打开样品测量程序,在预设的工作模式下进行测量。
3.完成测量后,保存数据并关闭样品测量程序。
五、测量待测样品1.将待测样品置于样品架上。
2.打开待测样品测量程序,在预设的工作模式下进行测量。
3.完成测量后,保存数据并关闭待测样品测量程序。
六、数据处理1.将测得的各个样品的荧光信号进行处理。
2.根据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的荧光信号,计算出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3.将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上。
七、清洁和维护1.关闭仪器电源,断开所有连接线。
2.清洁仪器的外表面,保持仪器整洁。
3.按照仪器的维护手册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以上就是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通过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可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和长期稳定性。
务必遵守操作规程,以提高实验准确性和仪器的使用寿命。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仪器使用目的:生产过程中酸、碱、盐及各种水体中砷、汞含量的测定二、操作步骤:1、开机前准备工作1.1确定废液泵泵管在对应的凹槽内且无打折现象,压上废液泵的压块;1.2检查二级气液分离器中是否有水,否则加脱盐水至螺丝口处;2、软件操作2.1打开计算机进入桌面,打开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电源,待仪器自检动作完成;2.2双击AFS-9230原子荧光光度计图标进入软件界面,出现“自检测”点击“检测(T)“,自检测完毕后,点击“返回(R)”;2.3点击“元素表”仪器自动识别元素灯,出现与仪器所装空心阴极灯相对应的元素,点击“确定”;(单通道检测选择“手工设置”,将不需要的元素灯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one”,点击“确定”)2.4点击“仪器条件”,设置负高压为270伏;根据不同元素设置不同的灯电流:一般砷灯电流为60mA、硒灯电流为70mA、汞灯电流为20mA;根据不同元素设置不同原子化器高度:如果砷、汞同测,原子化器高度为9,单测砷原子化器高度为8,单测汞原子化器高度为10 ,单测硒原子化器高度为8;将下部“B道灯漂自校正”勾选。
点击“测量条件”,将延迟时间改为0.5;其他设置采用默认值,点击“确定”;2.5点击“标准系列”,勾选上方“自动配制”选项;双击所测元素对应灯的通道下方的空白处,输入相应的标准点浓度数据,并输入各标准点所对应的样品盘位置;2.6点击“样品参数”,选择“添加样品”,输入“样品个数”、“样品名称”“样品位置”;点击“样品空白”在SBIKI前打√,设定样品空白在自动进样器的位置,点击“确认”;2.7点击“测量窗口”;打开氩气总阀调节分压至0.2~0.3Mpa,点击“点火”,预热30分钟左右;2.8将5%载流(优级纯盐酸或硝酸)倒入载流槽中,将仪器的载流管、还原剂管分别插入相应的试剂瓶中,将待测标准及样品按设置的位置插入相应的样品盘中;2.9点击“检测”,输入文件名保存,仪器将自动开始工作,检测全部完成后,点击“工作曲线”查看曲线,点击“报告”,记录实验数据;2.10点击“返回”,点击“熄火”;三、关机3.1将仪器还原剂管、载流管、提液针放入纯净水中,点击“清洗”,自动清洗至少5次后停在有水处;3.2在“文件”中点击“退出”,关主机电源,打开废液泵的压块;3.3关气,关计算机。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设备准备a.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仪器电源和所有必要的电缆连接正常。
b.根据使用手册,正确调节仪器的光源和检测器。
c.检查并调整荧光光度计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参数,以保持仪器的稳定性。
d.清洗并校准所有必要的部件,例如玻璃器皿、电极等。
2.样品准备a.根据要测量的金属元素的特性和浓度,选择适当的样品处理方法。
例如,需要进行溶解、稀释或预处理。
b.确保所有使用的玻璃器皿和容器都是干净的,并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c.定量取样品,并将其置于样品架中,以确保每次测量的样品量相同且稳定。
3.仪器操作a.打开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电源,并进行系统的自检。
确保仪器没有故障或错误消息。
b.根据分析要求,选择正确的分析模式和参数设置。
c.启动预处理程序,例如溶解或稀释处理。
确保样品完全溶解或处理完成,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d.将处理后的样品置于样品架中,放置在荧光光度计的工作台上。
e.点击开始测量按钮,开始测量进程。
观察荧光光度计上的显示屏,并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f.等待测量过程结束,并记录测量结果。
4.结果分析和记录a.根据测量结果,使用仪器提供的分析软件或手动计算,计算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b.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检查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结果不符合预期或出现异常,请检查仪器和操作过程,或重新测量样品。
c.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簿或数据表中,并确保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例如样品名称、处理方法、仪器设置和浓度计算等。
d.存档并妥善保管所有原始数据、仪器记录和相关文档。
这些信息可能在以后的质量控制或审计过程中需要使用。
在操作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时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和安全注意事项。
2.仪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外套等。
3.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
4.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以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AFS-9700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开气打开气瓶阀门,调节压力表出口压力在(0.25-0.30)MPa之间。
二、开机打开计算机→打开进样器电源→打开原子荧光主机电源→打开操作软件。
三、预热1、静态预热进入仪器软件操作界面,打开“方法条件设置”标签,进行元素灯设置;点击“点火”按钮,炉丝发亮,仪器开始对空心阴极灯和原子化起进行预热,一般20分钟后即可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点击工具栏中的“静态”按钮,“仪器静态监视”窗口打开,可实时监测灯预热情况。
2、动态预热点击“检测”按钮,对载流进行连续测定,可对空心阴极灯及原子化器等各个部分进行充分预热,通常预热(10-20)分钟即可。
四、测量点击“未知样品测量”标签,点击“样品设置”按钮,弹出“样品参数设置”对话框,设置起始行、样品个数、样品名称、起始编号等信息。
设置完毕后,将光标定至第一行,点击“测量”按钮,仪器开始测量未知样品,并给出样品浓度、荧光强度等信息。
最后点击“保存”按钮可保存测量结果。
五、清洗测量结束后,到处载流槽中剩余载流,将采样针和还原剂管先后放入载流液和去离子水中,点击“清洗”按钮。
清洗干净后,将管路从水中拿出,继续“清洗”功能,排空管路中液体。
(可总结为:一酸二水三空转)六、关机点击“熄火”,退出操作软件,关闭主机电源、进样器电源、计算机电源,关闭气瓶。
七、注意事项1、更换元素灯一定要在关闭主机电源一段时间(30分钟)后再进行操作;2、每次测量结束后,把卡板调节轮调到最下端,使泵管处于非挤压状态;3、定期向泵管和滚轴间滴加硅油,防止磨漏;4、打开操作软件与打开仪器电源的间隔不要太长,否则可能造成计算机与仪器主机的通讯中断;5、载流和还原剂宜现用现配;6、自动进样器电源关闭后,应把机械臂轻推至进样器中部,这样在下次启动进样器时,就可以清晰观察到进样器复位自检情况。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后,才能进行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
未经培训的人员禁止接触该设备。
2.使用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实验室安全服装,并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确保个人安全。
3.操作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发现任何故障或缺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人员。
4.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化学品和荧光剂的直接接触皮肤,如发生溅洒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清洁。
5.在操作过程中,切勿用手直接触摸装置内部部件,以免受到电击或其他伤害。
6.操作完成后,应将设备及周围工作区域清理干净,并将废弃物妥善处理。
二、操作流程及方法1.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将AFS原子荧光光度计预热10-15分钟,以确保设备处于稳定且工作温度。
2.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通过相关装置转化为可读取的形式,并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满足实验要求。
3.调整仪器参数,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设置激发光源的波长和能量,并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式。
4.将待测样品注入样品室,并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5.启动AFS原子荧光光度计,开始测量。
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并设置合适的积分时间和测量周期。
6.完成测量后,导出结果并记录到实验数据表格中。
7.关闭设备电源开关,清理仪器并将无用化学品妥善处理。
三、故障处理与维护1.如果在使用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过程中发生任何故障,请将设备关闭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2.定期清洁仪器外部表面,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和干净的布进行擦拭。
3.确保设备内部的光路干净无尘,如有需要,可使用专门的镜头清洁棒进行清洁。
4.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源线和连接线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磨损或老化现象,应及时更换。
5.注意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定期的维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实验守则1.在操作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时,应严格遵循实验守则,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实验前需对所需仪器和样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仪器使用目的:生产过程中酸、碱、盐及各种水体中砷、汞含量的测定二、操作步骤:1、开机前准备工作1.1确定废液泵泵管在对应的凹槽内且无打折现象,压上废液泵的压块;1.2检查二级气液分离器中是否有水,否则加脱盐水至螺丝口处;2、软件操作2.1打开计算机进入桌面,打开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电源,待仪器自检动作完成;2.2双击AFS-9230原子荧光光度计图标进入软件界面,出现“自检测”点击“检测(T)“,自检测完毕后,点击“返回(R)”;2.3点击“元素表”仪器自动识别元素灯,出现与仪器所装空心阴极灯相对应的元素,点击“确定”;(单通道检测选择“手工设置”,将不需要的元素灯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one”,点击“确定”)2.4点击“仪器条件”,设置负高压为270伏;根据不同元素设置不同的灯电流:一般砷灯电流为60mA、硒灯电流为70mA、汞灯电流为20mA;根据不同元素设置不同原子化器高度:如果砷、汞同测,原子化器高度为9,单测砷原子化器高度为8,单测汞原子化器高度为10 ,单测硒原子化器高度为8;将下部“B道灯漂自校正”勾选。
点击“测量条件”,将延迟时间改为;其他设置采用默认值,点击“确定”;2.5点击“标准系列”,勾选上方“自动配制”选项;双击所测元素对应灯的通道下方的空白处,输入相应的标准点浓度数据,并输入各标准点所对应的样品盘位置;2.6点击“样品参数”,选择“添加样品”,输入“样品个数”、“样品名称”“样品位置”;点击“样品空白”在SBIKI前打√,设定样品空白在自动进样器的位置,点击“确认”;2.7点击“测量窗口”;打开氩气总阀调节分压至~,点击“点火”,预热30分钟左右;2.8将5%载流(优级纯盐酸或硝酸)倒入载流槽中,将仪器的载流管、还原剂管分别插入相应的试剂瓶中,将待测标准及样品按设置的位置插入相应的样品盘中;2.9点击“检测”,输入文件名保存,仪器将自动开始工作,检测全部完成后,点击“工作曲线”查看曲线,点击“报告”,记录实验数据;点击“返回”,点击“熄火”;三、关机3.1将仪器还原剂管、载流管、提液针放入纯净水中,点击“清洗”,自动清洗至少5次后停在有水处;3.2在“文件”中点击“退出”,关主机电源,打开废液泵的压块;3.3关气,关计算机。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原子荧光光度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
2.了解光度计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3.进行样品的测量分析。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原子荧光光度计:包括光源、单色器、光电倍增管等。
2.样品:待测样品溶液。
3.标准品:已知浓度的溶液。
4.稀释液:适用于样品稀释,以获得合适的浓度范围。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原子荧光光度计连接电源,并仔细检查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
2)打开光源开关,并设置适当的波长和功率。
3)打开光电倍增管和检测器,并调整增益和灵敏度。
2.校准1)选择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将其加入样品室。
2)设置合适的波长和功率,进行光度测量。
3)记录标准品的吸光度,并建立吸光度和浓度的标准曲线。
3.样品测量1)将待测样品和稀释液按比例混合,得到合适的浓度。
2)将稀释后的样品加入样品室。
3)设置合适的波长和功率,进行吸光度测量。
4)记录样品的吸光度,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4.结果分析1)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样品的浓度。
2)分析样品浓度与预期结果的差异。
3)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合理解释。
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前要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确保准确和安全。
2.保持实验环境整洁和安全,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3.每次测量前都要进行仪器的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5.注意稀释液的配制,确保浓度合适。
6.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并清理工作区域。
五、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1.对于样品的浓度分析结果,可根据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讨论。
2.可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比对,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可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展示实验结果的规律性和趋势性。
六、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总结实验结果的特点和规律性。
3.分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以提高实验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实验要求和仪器设备,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改。
原子荧光光度计检定装置操作规程一、检定装置的介绍二、操作规程1.器材准备-检定装置的各个部分应处于正常状态,如有破损或故障应立即报修。
-检定装置的工作环境应符合要求,控制温度、湿度和静电等因素的影响。
2.开机准备-检定前应先将整个系统开机,待系统启动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热。
-确保光源的正常工作,检查并调整光源的亮度和稳定性。
3.校准源设置-在进行检定前,需要将校准源放置在检定装置的样品台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与光源对准。
-根据不同的检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校准源,如标准光源、标准溶液等。
4.光栅调整-光栅是检定装置中一个关键的部分,其角度和位置的调整对于精确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整光栅的角度和位置,使其能够正确捕捉到校准源发出的信号。
5.数据采集-在正式进行检定前,需要确保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工作。
-验证数据采集系统的灵敏度,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6.检定过程-在进行检定时,需要根据标准进行相应的操作。
-检定过程中需要记录下各个参数的数值,并进行分析和比对。
7.结果验证-检定完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结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8.数据记录和报告-在检定完毕后,需要将所有的数据记录下来,并按照规定的格式整理和存档。
-根据需要,生成检定报告,包括检定结果、检定方法、仪器参数等内容。
三、仪器维护1.日常维护-定期检查仪器的各个部分的工作状态,如有发现异常应立即修复。
-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其表面的干净和整洁。
2.故障排除-如遇到仪器故障,应及时排除故障,如无法修复,则应立即报修并停止使用。
3.定期维护-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包括校准、调整和更换部件等。
-对仪器进行定期的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其性能。
四、安全注意事项1.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2.检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烧伤和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3.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污染化学品或与荧光源直接接触到皮肤。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第一部分:仪器准备1.检查仪器的外观,确保仪器表面干净并无异常现象。
2.检查仪器所需的气体供应和真空系统,确保供应正常。
3.检查仪器中所使用的化学品和标准溶液,确认实验室存储的溶液是否符合要求。
4.打开仪器电源,根据用户手册步骤进行仪器开机操作。
第二部分:样品准备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将样品制备成溶液状态。
2.清洗玻璃仪器和操作台面,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3.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并记录样品的质量。
4.使用实验室纯水或特定溶剂配制溶液,确保溶液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第三部分:仪器操作1.打开仪器后,按照用户手册的要求进行光路校正和仪器调整。
2.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型号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程序。
3.将样品溶液转移到样品室中,记录样品的位置和测量条件。
4.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和预设计算参数。
5.使用仪器软件进行光谱检测和数据处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定期检查仪器噪声水平,及时进行噪声和背景校正。
第四部分:实验安全1.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安全眼镜等。
2.使用有机溶剂时,应避免其接触皮肤或进入呼吸道,确保实验环境通风良好。
3.注意样品的处理方式,减少溶液中毒性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4.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和观察激光束,避免光线对眼睛造成伤害。
5.遵守仪器维护和保养规定,定期清洁和检查仪器部件,确保仪器运行良好。
第五部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1.保存仪器测量的原始数据和相关参数设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溯源性。
2.使用仪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如背景消除、曲线拟合等分析步骤。
3.计算样品中目标元素的浓度,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溶液的关系,确定样品的含量。
4.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和报告,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一份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始终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和操作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确定物质中特定原子的存在及其浓度。
为了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有必要学习并遵守正确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以下是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安全操作规程: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仪器之前,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实验服。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防止可能的化学品溅溃或其他危险发生。
2.2 使用正确的试剂和溶剂在进行分析实验之前,务必使用正确的试剂和溶剂。
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试剂的标签以及相关安全数据表,以确保使用正确且安全的物质。
2.3 熟悉仪器操作手册在开始操作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之前,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操作手册并理解其使用方法。
如果有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应及时向仪器管理人员寻求帮助。
2.4 控制实验条件在进行分光光度计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
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线等条件符合要求。
此外,还应尽量避免干扰物质的干扰,实验前应彻底清洗和除尘试剂瓶、烧杯等实验器具。
2.5 定期校准仪器为确保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人员应定期校准仪器。
校准应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中的说明进行,并记录每次校准的日期和结果。
2.6 避免反应器爆炸在进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实验时,应避免发生反应器爆炸。
操作人员应确保反应器密封良好,遵循操作手册中的压力和温度限制。
如果发现反应器异常,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2.7 禁止直接接触高温部件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一些部件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变热,因此操作人员应禁止直接接触这些高温部件,以免造成烫伤。
3. 保养规程以下是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保养规程:3.1 定期清洁仪器为确保仪器的长期使用,应定期清洁仪器。
使用干净的布和适当的清洁剂擦拭仪器的外表面和内部区域,如样品槽和反应器等。
同时,务必遵循清洁剂的使用说明。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步骤1、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桌面;2、在原子荧光光度计关机状态时,安装好要测的元素灯;3、打开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和自动进样器的电源,将光路调节好.(如果没有重新安装元素灯,则不用调节光路。
)4、点击计算机桌面上的操作软件图标,进入软件工作站。
选择好要测的元素,删除掉不需要测量的元素。
5、点击快捷键“点火”按钮,观察炉丝是否点亮,需要预热30分钟以上,预热在仪器测试菜单下点击测量即可。
6、条件设置:点击方法条件设置按钮6.1设置“仪器条件”中“光电倍增管的负高压”和“元素灯总电流”注:负高压和元素灯总电流的选择办法:按照下面的操作直到完成标准曲线的测量,观察曲线最高点的荧光强度应在1000~4000之间为宜。
如果超过4000则适当降低负高压和总灯电流,如果小于1000,则适当提高负高压。
每次调整这两个参数后,都应该重新测量标准空白和标准曲线。
负高压一般不大于320V,灯电流一般不大于100mA 。
6.2在“样品测量菜单”下的标准测量中输入要测量的标准溶液浓度值(依据溶液浓度从低到高依次输入,中间不能有间断)。
6.3在测量条件设置中的自动进样器设置里标注的标准空白位置,标准系列起始位置(3),样品空白位置(13),当前样品位置(未知样品的起始位置15)放置好各种溶液。
7、检查载流液(5%HCL)和硼氢化钾溶液是否已经放好,反应装置的管路是否已经连接正确,废液瓶是否放置到位,并用蠕动泵旁边的压块将泵管夹好。
注:泵管松紧的调节方法,先将压块一端的顶丝拧松,在泵转动的时候逐渐拧紧顶丝,直至泵管能将溶液顺利的吸入为止。
切记不能拧的过紧,否则会影响测量的稳定性,并会减少泵管的使用寿命。
8、以上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启氩气钢瓶的总阀和减压阀,调整出口压力为0.25MPa~0.3MPa之间。
(假如做汞,需要预热汞灯)9、清洗管路:单击“指标测量”菜单中的“仪器测试”键,在对话框中选择测试0号位。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工作原理
原子蒸汽受具有特征波长的光源照射后,其中一些自由原子被激发跃迁到较高能态,然后去活化回到某一较低能态而发射出特征光谱的物理现象。
各种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原子荧光光谱,根据原子荧光强度的高低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含量。
2、性能指标
(1)检测元素:砷As、锑Sb、铋Bi、汞Hg、硒Se、碲Te、锡Sn、锗Ge、铅Pb、锌Zn、镉Cd等十一种元素。
本实验室用于测量砷As、锑Sb、铋Bi、汞Hg。
(2)检出限
砷As、锑Sb、铋Bi小于0.01ng/mL;汞Hg小于0.001ng/mL。
(3)重复性
砷As、锑Sb、铋Bi、汞Hg小于0.7%。
(4)相关系数
砷As、锑Sb、铋Bi、汞Hg大于0.999。
(5)道间干扰
在测量两道干扰时,使其模拟信号荧光强度比值大于100倍时,道间干扰为±1%。
(6)仪器稳定性
整机通电30分钟静态模拟信号基线稳定性小于1%。
3、工作条件
(1)环境温度:15~35℃。
(2)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3)仪器应置于稳定的工作台,不应该有强震动源。
(4)周围无强电磁干扰及有害气体。
(5)仪器使用电源:电压220V±10%,频率50Hz±1Hz单相交流电,最好配制交流稳压气,功率不大于500,室内应有地线并保证仪器良好接地。
4、操作步骤
(1)打开仪器灯室,在A、B道上分别插上或检查元素灯。
(2)打开氩气,调节减压表次级压力为0.3Mpa。
(3)打开仪器前门,检查水封中是否有水。
(4)依次打开计算机、仪器主机电源开光。
(5)检查元素灯是否点亮,新换元素灯需要重新调光。
(6)双击软件图标,进入操作软件。
(7)在自检测窗口中点击“检测”按钮,对仪器进行自检。
(8)点击元素表,自动识别元素灯,选择自动手动进样方式。
(9)点击点火按钮,点亮炉丝。
(10)点击仪器条件,依次设置仪器条件、测量条件(如要改变原子化器高度,需要手动调节)。
(11)点击标准曲线,输入标准曲线各点浓度值和位置号。
(12)点击样品参数,设置被测样参数。
(13)点击测量窗口,仪器运行预热一小时。
(14)将标准、样品、载流和还原剂等准备好,压上蠕动泵压块,进行测量,处理数据打印报告。
(15)测量结束后用纯水清洗进样系统20分钟。
(16)退出软件,关闭仪器电源和计算机电源,关闭氩气。
(17)打开蠕动泵压块,把各种试剂移开,将仪器及试验台清理干净。
5、期间核查
(1)稳定性
开机,不点火,点亮砷、锑灯,灯电流调至(30~90)mA,负高压置于300V 左右。
预热30min,调整静态模拟信号的荧光强度初始值为500左右(如需可在原子化器上部放置一个荧光强度调节器),进行模拟记录。
连续测量30min,计算仪器的漂移(最大漂移量除以初始值)和噪声(最大的峰-峰值除以初始值)。
(2)线性、检出限、重复性
将仪器各参数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用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作还原剂分别对0.0、1.0、5.0、10.0ng/mL砷锑混合标准溶液进行3次重复测量,记录荧光强
度测量值,取算术平均值,按线性回归法求出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和斜率,然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对空白溶液连续进行11次荧光强度测量,并求出其标准偏差,最后计算出砷锑的检出限;对质量浓度为As10.0ng/mL、Sb10.0ng/mL 的砷锑;混合标准溶液连续进行7次重复测量,求出其相对标准偏差。
仪器每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
6、维护保养
每年两次仪器保养,泵头上经常涂抹硅油,确保泵头运转灵活,经常检查泵头软管是否老化,建议使用一段时间后及时更换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