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标练习题(选择题)
- 格式:pdf
- 大小:183.79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1D. 22.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有几个?A. 0B. 1C. 2D. 33. 以下哪个表达式等于 \( x^2 - 1 \)?A. \( (x + 1)(x - 1) \)B. \( (x - 1)(x + 1) \)C. \( (x^2 - 1)(x + 1) \)D. \( (x^2 + 1)(x - 1) \)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90°,45° 和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一般三角形5. 一个数的 1/3 与 2 的和等于这个数的 3/4,求这个数。
()A. 3B. 6C. 9D. 126.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实数?A. 根号2B. πC. -5D. 0.3333...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8cm,6cm 和 5cm,其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240B. 180C. 120D. 1008. 一个数的 70% 比 21 大 3,这个数是多少?A. 30B. 40C. 50D. 609. 以下哪个选项是 2x + 3y = 7 的解?A. (x=1, y=1)B. (x=2, y=-1)C. (x=-1, y=3)D. (x=0, y=3)10. 一个数的 3/4 等于另一个数的 2/3,如果这个数是 24,另一个数是多少?A. 18B. 20C. 22D. 2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 60% 加上 30 等于这个数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12.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00 立方厘米,长和宽都是 10 厘米,高是______厘米。
1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都是70°,那么顶角是______°。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科组:姓名:总分:一、选择题(单选题1-10每题3分,多选题11-15每题4分,共50分)1、数学是研究()的科学。
A. 数量关系B. 空间形式C.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2.()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A. 核心素养B. 数学素养C. 数学核心素养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
A. 延续性B. 发展性C. 持续性4、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个学段。
A. 三B. 四C. 五5、()是数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 学生B. 教师C. 学生和教师6、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根本任务。
A.培养核心素养B. 立德树人C. 实施素质教育7、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
A. 世界观B. 人生观C.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 )的关系。
A. 过程与结果B. 直观与抽象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9. 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
A. 协调性B. 一致性C. 层次性10、教学活动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A. 启发式B. 参于式C. 互动式11、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A.基础知识B. 基本技能C. 基本思想D. 基本活动经验12、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四能”指的是()。
A. 发现问题的能力B. 提出问题的能力C. 分析问题的能力D. 解决问题的能力13、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初中阶段包括()三个主题。
A. 方程与不等式B. 数与式C. 数量关系D.函数14、初中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第一套)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___”“_____________”四个学习领域.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__________。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二、简答题1、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新课程标准中“理解”的含义是什么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新课程标准中灵活应用的含义是什么?三、论述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目标是如何理解的?一.名词解释:(5`*2=10`)1.数学模型:2.反证法:二.填空:(2`*10=2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2.新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__________和普通高中教育.3.课程改革将改变以往课程内容"____.____._____.____"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________,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的愿望和能力.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方针.7.高考制度改革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___ ______________"四个学习领域.10.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__________合作者.三.判断:(2`*5=10`)1.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2.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辅相成.(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 ) 5.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简答:(8`*3=24`)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2.新课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角色转变?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五.通过学习,你对课程改革有何见解?(10`)六.请你设计一堂课改课.(26`)答案一.名词解释:1.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实数a、b满足a+b=5,ab=6,则a²+b²的值为()A. 25B. 26C. 27D. 28答案:C解析:由(a+b)² = a² + 2ab + b²,得a² + b² = (a+b)² - 2ab = 5² - 2×6 = 25 - 12 = 13。
2. 下列各数中,有最小整数解的是()A. 0.5B. 1.1C. 1.5D. 2.1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使得它乘以一个整数后得到一个整数。
在给出的选项中,0.5乘以2得到1,而其他选项乘以整数后得到的数都不是整数。
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A.(2,-3)B.(-2,3)C.(2,-3)D.(-2,-3)答案:A解析:点A关于x轴对称,意味着它的y坐标取相反数,而x坐标不变。
4. 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A. y = -x² + 2x + 1B. y = x² - 2x - 3C. y = 2x - 1D. y = -2x + 1答案:C解析:函数y = 2x - 1的斜率为正,表示随着x的增大,y也会增大。
5. 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6cm,则它的对角线长是()A. 10cmB. 12cmC. 14cmD. 16cm答案: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对角线长度的平方等于长方形长度的平方加上宽度的平方,即8² + 6² = 64 + 36 = 100,所以对角线长度为10cm。
6. 下列方程中,解为x=3的是()A. 2x + 5 = 11B. 3x - 4 = 5C. 4x + 7 = 15D. 5x - 6 = 9答案:B解析:将x=3代入选项B中的方程,得3×3 - 4 = 9 - 4 = 5,符合题意。
初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1.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已知6x - 3 = 15,求x的值。
A. x = 2B. x = 3C. x = 4D. x = 5(2) 下列哪个数是2的倍数?A. 17B. 25C. 32D. 39(3) 一个矩形的长是21cm,宽是7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8B. 42C. 49D. 147(4) 下列四个数中,哪个数是最小的?B. 0C. 1D. 2(5) 计算:8 + 2 × 3 - 4 ÷ 2 的结果是多少?A. 8B. 9C. 10D. 11(6)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20cm,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A. 2cmB. 4cmC. 5cmD. 6cm(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cm、3cm和4c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8B. 12C. 15(8) 下列四个数中,哪个是偶数?A. 9B. 12C. 15D. 17(9) 计算:(3 + 4) × 5 - 6 的结果是多少?A. 6B. 23C. 25D. 29(10) 解方程:2x + 5 = 17,求x的值。
A. x = 6B. x = 7C. x = 8D. x = 92.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37 × 0.2 = ______(2)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3) 7 ÷ (2 + 3) = ______(4) 3 × (4 + 5) = ______(5) 将48分解为素数的乘积:______ × ______3. 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3, 4)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______。
(2) 一束光通过一个凸透镜后,光线会______。
(3) 解方程:3x - 2 = 7,求x的值。
(4) 将75分解为素数的乘积。
(5) 一枝铅笔的长度是20cm,用它可以削10支铅笔,每支削成2cm 长,剩下的铅笔长度是______cm。
初中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应试能力B. 阅读能力C. 写作能力D. 口语表达能力2. 数学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哪些?A. 计算能力B. 逻辑推理能力C. 数学建模能力D. 所有选项3. 英语新课标中,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量是多少?A. 1000个B. 1500个C. 2000个D. 2500个4. 科学新课标中,提倡的科学探究方法包括哪些?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选项5. 历史新课标中,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什么?A. 死记硬背B. 简单复述C. 深入分析D. 随意想象6. 地理新课标中,对于地图的使用,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基本技能?A. 地图阅读B. 地图绘制C. 地图分析D. 所有选项7. 政治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应该具备的公民素养有哪些?A. 法律意识B. 社会责任感C. 国家意识D. 所有选项8. 音乐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包括哪些?A. 音乐理论B. 音乐欣赏C. 音乐创作D. 所有选项9. 美术新课标中,提倡学生通过哪些方式来提高审美能力?A. 观察自然B. 欣赏艺术作品C. 创作艺术作品D. 所有选项10. 体育新课标中,对于学生体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体能B. 技能C. 心理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初中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__________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2. 在数学新课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数学思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英语新课标中,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语法项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科学新课标中,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时,需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原则。
课程标准测试题初中数学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新课标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3、不管这法那法只要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好法。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在数学课上也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C. 掌握知识培养能力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教学的三维目标是【】A.知识、技能和情感B.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C.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初中数学课程为课标中规定的第几学段【】A. 第二B. 第三C. 第四D. 第五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本次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共强调了几个改变【】A. 6个B. 5个C. 4个D. 3个5、课标中要求“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这里要求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6、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课标中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理解C.掌握D.灵活运用7、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属于下面哪一部分内容【】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课题学习8、课标中要求“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这里的运算步骤要【】A.以两步为主 B.以三步为主C.以四步为主D.没有限制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平的B. 地球是圆的C. 地球是三角形的D. 地球是正方形的答案:B2.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火星C. 木星D. 水星答案:C3.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钠C. 钙D. 钾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D. 氮气答案:C5.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鱼B. 鸟C. 爬行动物D. 鲸鱼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OC. 2H2 + O2 → H2OD. 2H2 + O2 → 2H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公式?A. 速度 = 距离 / 时间B. 速度 = 时间 / 距离C. 距离 = 速度 / 时间D. 时间 = 速度 / 距离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历史事件?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秦始皇统一七国C. 秦始皇统一五国D. 秦始皇统一八国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数学公式?A. (a + b)² = a² + b²B. (a + b)² = a² + 2ab + b²C. (a + b)² = a² - 2ab + b²D. (a + b)² = 2a² + 2b²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A. 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B. 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C. 动物界、植物界、细菌界D. 动物界、植物界、病毒界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小时。
答案:24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
答案:皮肤3. 化学中,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是_______。
初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三套)初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三套)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直线l与横轴交于点A,与纵轴交于点B,点P是直线l上的一点,且AP的延长线与BQ的延长线相交于点O。
已知∠APB=75°,则∠POQ的度数是:A. 45°B. 60°C. 75°D. 90°答案:B. 60°解析:根据题意,∠APB = 75°,则由垂直交角相等可知,∠POQ = 180° - ∠APB = 180° - 75° = 105°。
而∠POQ + ∠QOB = 180°,所以∠QOB = 180° - 105° = 75°。
由于∠POB是三角形POB的内角和,所以∠POB = 180° - ∠POQ - ∠QOB = 180° - 105° - 75° = 0°。
所以∠POQ的度数为60°。
2. 若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直线x = 3对称,则点(3, -4)在函数y = f(x)的图像上的对称点为:A. (6, -4)B. (0, -4)C. (3, 4)D. (3, 8)答案:A. (6, -4)解析:由题意,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直线x = 3对称,因此对于任意一点(x, y)在图像上,都有关于直线x = 3的对称点(2a-x, y)也在图像上。
已知点(3, -4)在图像上,所以对称点为(2 * 3 - 3, -4) = (6, -4)。
3. 计算:3 * (2 + 4) ÷ (5 - 1) =A. 6B. 12C. 3D. 9答案:B. 12解析:按照运算法则,先计算括号里的运算,得到3 * 6 ÷ 4 = 18 ÷4 = 4.5。
4.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3B. 0.5C. 1.73D. 0答案:C. 1.73解析: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例的实数。
初中数学课标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姓名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D、进行双基教学2、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3、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A.教教材B.用教材教 C、教课标 D、教课本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的教学。
A.概念 B.计算 C.应用题 D、定义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理解与掌握B.过程与方法C.科学与探究 D、继承与发展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A.自我评价 B.相互评价 C.多样评价 D、小组评价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9、“用数学”的含义是()A.用数学学习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C.了解生活数学 D、掌握生活数学10、《新课程标准》对“基本理念”进行了很大的修改,过去的基本理念说:“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新课标》改为: ( )A.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B.人人都获得教育,人人获得良好的教育C.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得有价值的教育D.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11、《新课标》强调“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四基是指:()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B. 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C.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D. 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过程12、《新课标》强调“从两能到四能”的转变,“四能”是指()A.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新课标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整数比例?A. 3:5B. 6:10C. 9:15D. 12:18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0B. 96C. 64D. 483. 以下哪个数是1/4的倒数?A. 4B. 1/2C. 2D. 1/14. 一个圆的半径是7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取π=3.14)A. 14B. 28C. 42D. 565. 以下哪个表达式的结果大于0?A. -3 + 2B. (-2) × 4C. 5 - (-3)D. 0 × 6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厘米,高是8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4B. 18C. 12D. 36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分数减法?A. 1/2 - 1/4 = 1/4B. 3/4 - 1/2 = 1/8C. 5/6 - 3/8 = 1/3D. 7/8 - 5/12 = 3/88.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可能是多少?A. 0B. 1C. 2D. 以上都是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比例关系?A. 速度× 时间 = 距离B. 面积÷ 长度 = 宽度C. 体积÷ 宽度 = 高度D. 质量÷ 密度 = 体积10.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A. 4B. 8C. 16D. 2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_______,那么它的公差是_______。
12.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取π=3.14)。
1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60°、_______、_______,那么它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14.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2,分母是_______,它才能等于1/3。
教师初中数学新课标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A. y = ax^2 + bx + cB. y = ax^3 + bx^2 + cx + dC. y = ax + bD. y = a^x + b2. 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A. A = πr^2B. A = 2πrC. A = πrD. A = 4πr^23. 绝对值的定义是什么?A. |x| = x,当x ≥ 0B. |x| = -x,当x < 0C. |x| = x,当x ≥ 0;|x| = -x,当x < 0D. |x| = x,当x < 04. 以下哪个选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A. 两个底角相等B. 三条边相等C. 三个角相等D. 底边的中垂线也是高5. 以下哪个选项是勾股定理的表述?A. 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B.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C.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和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D.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比例函数的定义?A. y = kx + bB. y = kxC. y = k/xD. y = kx^27. 以下哪个选项是反比例函数的定义?A. y = kx + bB. y = kxC. y = k/xD. y = kx^28. 以下哪个选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A. 对应角相等B. 对应边成比例C. 面积相等D. 周长相等9. 以下哪个选项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B.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C.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90°D.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20°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函数的定义?A. 函数是一种关系B.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C. 函数是一种运算D. 函数是一种图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______。
2020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一)一、选择题(3×10=30分)1、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
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三个阶段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道不同的发展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9、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0.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二、选择题(3×10=30分)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 )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2 )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1 )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1 )的动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 √2B. πC. 0.333...D. √-12. 若a、b是方程x²-4x+3=0的两个根,则a+b的值为()A. 1B. 3C. 4D. 53. 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A. y=x³B. y=2x²-3x+1C. y=x²+x+1D. y=x²-2x-3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2,3)B.(-2,3)C.(2,-3)D.(-2,-3)5.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长方形D. 梯形6. 已知a、b是方程2x²-5x+3=0的两个根,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a+b=5B. ab=3C. a²+b²=25D. a²+ab+b²=257. 若a、b、c是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且a+b+c=18,则b的值为()A. 6B. 9C. 12D. 158.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边BC=8cm,腰AB=AC=10cm,则高AD的长度为()A. 4cmB. 6cmC. 8cmD. 10cm9.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x²B. y=2x-1C. y=1/xD. y=2x+110. 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2x+3y-6=0,点P(1,2)到直线l的距离为()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已知a、b、c是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且a+b+c=18,则b的值为______。
12. 若x²-3x+2=0的两个根是x₁和x₂,则x₁+x₂的值为______。
1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
14. 下列各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______。
15. 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6cm,腰AB=AC=8cm,则高AD的长度为______。
1.下列哪个数是有理数?A.πB.√2C.-3/4(答案)D.e(自然对数的底)2.下列哪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A.x2 + 3x = 5B.2x + y = 7C.x/2 - 3 = 0(答案)D.x + 1/x = 23.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 > 3?A.{ x > 2, x < 4 }B.{ x > 3, x < 5 }(答案)C.{ x < 3, x > 2 }D.{ x > 4, x < 6 }4.下列哪个函数是一次函数?A.y = x2B.y = 1/xC.y = 2x + 1(答案)D.y = √x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 -4)位于哪个象限?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答案)D.第四象限6.下列哪个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答案)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7.下列哪个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A.三边对应相等(答案)B.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C.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非夹角)D.三角对应相等8.下列哪个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A.图像经过原点B.图像是两条直线C.图像是两个分支的曲线,且不与坐标轴相交(答案)D.图像是一个完整的圆9.下列哪个是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答案)10.下列哪个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事实?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答案)C.平行线永不相交D.三角形的内角和为360°。
1.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3、5、7,则该数列的公差为:A. 1B. 2C. 3D. 42.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是奇函数的是:A. f(x) = x^2B. f(x) = x^3C. f(x) = |x|D. f(x) = 1/x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2,3)B.(2,-3)C.(-2,-3)D.(2,3)4.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A. 5B. 6C. 7D. 85.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9 = 3B. √16 = -4C. √25 = 5D. √36 = 66.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B. 矩形对角线互相垂直C.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D.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7.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2 + b^2 = c^2B. (a + b)^2 = a^2 + 2ab + b^2C. (a - b)^2 = a^2 - 2ab + b^2D. a^2 - b^2 = (a + b)(a - b)8. 下列图形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长方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梯形D. 梯形9. 若一个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2和4,且该数列是等比数列,则该数列的第三项为:A. 8B. 6C. 10D. 1210.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的是:A. f(x) = -xB. f(x) = x^2C. f(x) = 2xD. f(x) = -2x1.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第四项为8,公差为2,则该数列的第一项为______。
2. 若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三项为16,公比为2,则该数列的第六项为______。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______。
4.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1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
5.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则该数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