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语文复习要点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9
安徽语文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在安徽高考语文考试中,掌握一些必背知识点,对于学生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文学常识、修辞手法、作文技巧等方面,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对安徽语文高考必背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文学常识1. 全国性文学代表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等;2. 安徽本土文化:徽派文化、黄山文化、皖南文化等;3. 宋词和元曲的特点、作者及其代表作品;4. 安徽作家及其作品:如徐怀亮、陈忠实、高阳等。
二、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心理、行为等特点;3. 夸张:对事物进行过分渲染,增加效果的强烈性;4. 对仗:把音韵、字义、词藻等进行对应、对称的修辞手法。
三、作文技巧1. 议论文:分清立场,提出中心论点,列举事例,逐一论证;2. 描写文:运用感官语言,生动地描绘事物的外貌、声音、气味、触感等;3. 记叙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注重情感的表达;4. 说明文:层次分明,简洁明了,注意用例子和数据进行说明。
四、经典诗词鉴赏1. 唐代: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2. 宋代:苏轼的《江城子》、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3. 元曲:白朴的《湘江怀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五、古文阅读理解1. 阅读古文时,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如词义的繁复、语序的颠倒等;2. 对生僻字词要学会猜词义,通过上下文以及常识进行推测;3. 善于归纳总结,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4. 阅读古文时要注重与作者的观点思想结合,理解作者的意图。
六、现代文阅读理解1.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抓住主旨大意;2. 善于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感情色彩等,理解文章真实和深层意义;3. 掌握常用的逻辑连接词语,辨析作者的观点以及推理推断等;4. 善于从生活经验中获取理解文章的线索。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习语文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学语文复习的要点和重点篇章,并对相关考点进行解析。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古代文学是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一。
主要包括《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等诗词作品。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这些著作的作者、内容、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能正确理解、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修辞手法。
同时,还需熟悉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流派的特点。
二、现代文学与阅读理解现代文学是大学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二。
重点篇章包括《狂人日记》、《呐喊》、《草叶集》等代表作品。
在复习时,要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正确分析、解读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时,还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技巧,包括理解主旨、分析句子结构、推断作者意图等。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而写作技巧包括规范的文字语言表达、合理的段落结构等。
在复习时,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还应注意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复习的重要环节。
在复习时,要选择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等。
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词汇、翻译和解读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作文与写作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技巧,包括文章开头的引入、正文的论述和结尾的总结。
同时,还需注意丰富词汇量、积累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复习中,可以参考一些范文,并进行反复练习和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考点解析与综合训练除了以上提到的重点内容,语文复习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考点和问题。
11-12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时间:可能是停课的第一天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请用正楷字填写)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五、应用文改错题(10分)六、作文(40分)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3、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观点、把握5字词句《鞌之战》中的特殊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7修辞的原则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9、思想内容。
背诵《硕人》,把握、理解10。
楚辞的特点,背诵《山鬼》、背诵1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2、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把握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14、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15、初唐四杰。
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17、把握《登楼赋》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18、汉赋四大家19、赋的四大类20、赋的特征21、欧阳修《秋声赋》,把握主客问答的赋体传统及熟读其思想内容。
22、优孟衣冠23、参军戏24、元曲四大家25、临川四梦、熟读26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思想内把握容与艺术特色27、《莺莺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把握28、《红楼梦》第五回,把握中国古代小说形式特点熟悉与审美特征29、唐宋八大家、30背诵《酒德颂》,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1、朦胧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32熟读《采莲曲》与《回答》,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3、桐城派的定义与主要作家34、新文化运动35、《尝试集》的作者与地位36、《女神》的作者与特点37、新月诗派的成员及其“三美”艺术理论38、《今天》与朦胧诗39、文化散文的内涵40、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品41、四书五经42、通知、请假条的写法。
掌握、43背诵《论语》三则的第一则,把握其思想内容。
必修一 文言基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Ⅰ 重点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wán ɡ wú) 逃跑⎩⎪⎨⎪⎧ 逃亡的人失掉⎩⎨⎧ 灭亡死亡没有,同“无”【教材用法梳理】(1)读“wán ɡ”: ①逃亡,逃跑(动)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司马迁《鸿门宴》) ②灭亡(动) 见例句 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③失去,丢失(动)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苏洵《六国论》) (2)读“wú”:④通“无”,没有(动)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wēi) 微小,细微⎩⎨⎧ 没有,用于假设;隐匿、隐蔽;暗暗地衰微低贱,低微,卑下稍微【教材用法梳理】 ①微小、轻微(形)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②卑微、地位低(形)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李密《陈情表》) ③衰微(形)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韩愈《祭十二郎文》) ④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动) 见例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ɡu ó) 国都,首都;国家【教材用法梳理】①国都、京城(名) 去国.怀乡。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国家(名) 见例句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诸侯国(名)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④汉以后王侯的封地(名)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后汉书·张衡传》)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ǐ) 边邑;鄙陋⎩⎨⎧ 自谦之词轻视,鄙视【教材用法梳理】①边界地方(名)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以……为边邑(动) 见例句③轻视(动) 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 ④鄙陋,见识浅,庸俗(形)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⑤鄙人:鄙俗,不开化的人(复合词)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新高考安徽语文知识点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发展概述古代文学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包括诗歌、韵文、散文等多种形式。
从《诗经》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古代文学经历了繁荣与萧条的循环。
2. 古代文学经典著作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有《诗经》、《楚辞》、《论语》、《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3. 古代文学家及其作品古代文学家有屈原、司马迁、杜甫、苏轼等。
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古代文学家的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成为了后世学习参考的典范。
4. 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包括音韵美、形象生动、语言简练等。
古代文学作品常常使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现代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
现代文学的特点包括写实性、个体性、多元化等,旨在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表达作家个人情感。
2. 现代文学家及其作品现代文学家有鲁迅、茅盾、老舍、郭沫若等。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命运,深受读者喜爱,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3. 现代文学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现代文学创作技巧常用的手法有写实、夸张、意象、对比等。
现代文学作品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同时也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
4. 现代文学与社会问题现代文学常常关注社会问题,并试图通过作品来唤起人们的思考和关注。
作品中涉及的社会问题有阶级斗争、世态人情、爱情婚姻等。
三、阅读与鉴赏知识点1.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意义阅读文学作品要关注其表现手法和意义。
作品选择合适的叙事方式、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来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2. 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情节文学作品常常有明确的内在结构和情节,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
关注作品的情节变化和结构安排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3.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核心,也是读者理解作品的重要线索。
安徽高考人教版语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安徽高考人教版语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安徽省高考语文人教版教材是广大考生备战高考的重要资料,其包含的知识点是高考必备的。
下面将对人教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
一、文学常识1.中国文艺的三个阶段中国文艺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文艺以诗、词、曲为代表,近代文艺以小说为代表,现代文艺以诗、小说、戏剧、电影、摄影等多种形式为代表。
2.常见的文艺风格文学创作中的文艺风格包括: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新感觉派、新文化运动、意识流、内心独白等。
3.文学常用手法文学中的常用手法有象征手法、形象手法、反复手法、排比手法、对比手法、夸张手法、比喻手法、舒缓节奏手法等。
二、文言文古诗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阅读技巧包括读音、意义、结构、语法、修辞等方面。
2.古诗文常见题材古诗文的常见题材包括山水田园、怀古伤时、爱情悲欢、咏史怀古、道德哲理、旅行见闻等。
3.古诗文常见修辞手法古诗文的常见修辞手法有联想、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押韵、留白等。
三、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技巧现代文阅读技巧包括整体把握、从句解析、词句解释、阅读方法等方面。
2.现代文常见题材现代文的常见题材包括生活体验、社会现象、人物形象、文学批评等。
3.现代文的表达方式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包括描写、抒情、叙事、议论等。
四、作文技巧1.作文类型作文通常分为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小说、诗歌等类型。
2.作文结构作文结构应该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分别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
3.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审题、构思、组织、修辞、语言表达等方面。
以上是安徽省高考语文人教版教材的重要知识点梳理。
希望考生在备考中能够重视这些知识点,认真练习,做到理解透彻,熟悉掌握。
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在高考中为考生加分,更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供帮助。
(安徽专用)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教材梳理文言基础知识新人教必修5新人教文言根底知识《〈归去来兮辞〉并序》 《滕王阁序》 《逍遥游》 《陈情表》Ⅰ 重点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归去来兮辞〉并序》恨晨光之熹微(hèn)感到遗憾;怨恨、怀恨【教材用法梳理】①怨恨(名)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②遗憾(动) 见例句③恨恨:愤怒到极点(复合词)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亲故多劝余为长吏(quàn)勉励一劝说,劝导【教材用法梳理】①勉励(动)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逍遥游》)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
(庄子《胠箧》)②劝说(动) 见例句乘⎩⎪⎨⎪⎧ 聊乘化以归尽顺着,顺随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骑,坐,驾驭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凭借,趁着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交互,连接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读shèng ,古代一车四马为 一乘就⎩⎪⎨⎪⎧ 三径就荒副词,接近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变成,造成金就砺那么利动词,靠近《滕王阁序》引⎩⎪⎨⎪⎧ 控蛮荆而引瓯越连接恭疏短引序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带着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后退,退却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没、干尽态极妍最聊乘化以归尽指死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是,属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举酒属客劝请,邀《逍遥游》 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字名之者谁命名、起名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声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指出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名义穷⎩⎪⎨⎪⎧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尽,止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生活困难穷那么独善其身处境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穷尽置⎩⎪⎨⎪⎧ 置杯焉那么胶放上、安放郑人有且置履者购置、添置沛公那么置车骑放弃、放下夫人一夕置酒摆、设置园邑三百家设置,建立,设立五十里而一置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chá)观察、仔细地看;看清楚、审察清楚⎩⎪⎨⎪⎧了解、理解清楚、明白、明显 【教材用法梳理】①细看(动) 徐而察之。
必修一 文言基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Ⅰ 重点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wán ɡ wú) 逃跑⎩⎪⎨⎪⎧ 逃亡的人失掉⎩⎪⎨⎪⎧ 灭亡死亡没有,同“无”【教材用法梳理】(1)读“wán ɡ”: ①逃亡,逃跑(动)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司马迁《鸿门宴》) ②灭亡(动) 见例句 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③失去,丢失(动)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苏洵《六国论》) (2)读“wú”:④通“无”,没有(动)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wēi) 微小,细微⎩⎪⎨⎪⎧ 没有,用于假设;隐匿、隐蔽;暗暗地衰微低贱,低微,卑下稍微【教材用法梳理】①微小、轻微(形)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②卑微、地位低(形)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李密《陈情表》) ③衰微(形)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韩愈《祭十二郎文》) ④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动) 见例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ɡuó)国都,首都;国家【教材用法梳理】①国都、京城(名) 去国.怀乡。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国家(名) 见例句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诸侯国(名)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④汉以后王侯的封地(名)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后汉书·张衡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ǐ) 边邑;鄙陋⎩⎪⎨⎪⎧自谦之词轻视,鄙视 【教材用法梳理】①边界地方(名)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以……为边邑(动) 见例句③轻视(动) 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 ④鄙陋,见识浅,庸俗(形)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⑤鄙人:鄙俗,不开化的人(复合词)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高考安徽语文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重要考试,语文作为其中一个科目,也是高考中需要重点复习的科目之一。
特别是对于安徽考生来说,了解安徽语文的重点知识点,将对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介绍关于安徽语文高考知识点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古代诗词鉴赏古代诗词是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好古代诗词的鉴赏技巧对于高考非常有帮助。
在安徽语文考试中,古代诗词鉴赏的题目通常涉及到古文阅读、词语解释和韵脚辩析等方面。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熟悉古代诗词的常见韵脚,了解古文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难点,但也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准备来突破的部分。
安徽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通常与古代文化、经典作品等相关。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著作,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还需要培养对古代词汇和句式的理解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部分,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之一。
在安徽语文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题目通常与社会热点、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相关。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和相关的社科类书籍,了解社会新闻和时事热点,提高对现代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重要体现。
在高考中,安徽语文考试通常会要求考生写作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与作家作品相关的阅读与鉴赏与作家作品相关的阅读与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重点。
在安徽语文考试中,这一部分通常会要求考生对某个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纳。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了解每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多读一些与作家作品相关的批评文章和文学评论,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起来,安徽语文高考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古代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以及与作家作品相关的阅读与鉴赏等。
安徽大学08-09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题型:填空(10分)、单选(10分)、名词解释(20分)、字词解释(古文)(10分)、翻译句中划线部分(10分)、作文(40分)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造的。
但是想想一个人创造那么多字,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办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任何记载。
(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符号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商之时。
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
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记事的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
(5)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
”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
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
2、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
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例: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象、刃、河、林、出木、本、水、众、鱼末、壮、即3、甲骨文: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
此后,汉字的形体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五种正式字体的变化。
每一片完整的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占卜的日期和占卜人,称作“叙辞”;二是要占卜的事,称为“命辞”;三是审视兆纹,作出吉凶的判断,称作“占辞”;四是事后应验的情况,称作“验辞”。
4、“春秋笔法”p109、“春秋笔法”、“春秋三传”:《谷梁传》《公羊传》《左氏传》《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
12-13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或(每小题2分,共10分,请用正楷字填写)二、填空题(每个2分,共1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四、古诗词赏析题(共20分)五、应用文改错题(10分)六、作文(40分)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创造的。
但是想想一个人创造那么多字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方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记载。
(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周之时。
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
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的记事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
(5)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
”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
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
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3、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一、词义范围的变化;二、词义色彩的转移。
(详见书本25页)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观点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5、把握第二讲中的特殊句式及其翻译。
(详见书第28页)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现代汉名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
现代汉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作为汉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用于不同方言区的交际。
一方面,共同语不断地、有选择地从方言中吸取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各地方言也不断地从普通话中吸取一些有用成分来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未来社会,普通话将在社会公共交际场合普遍流行,各主要方言不会消失,仍在各自领域内发挥交际的职能,这些都是毫无疑义的。
7、修辞的原则和修辞格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题旨情境辞格又称“辞式”、“修辞方式”,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结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的,在一定语境中能够产生积极表达效果的语言运用形式。
(比喻、拟人、夸张、双关、仿词、顶针、回环、层递、通感、对照、映衬)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艺术特色:《诗经》的诗经艺术很质朴,多采用复沓的句式和章句,反复咏叹;其广泛使用以彼物比此物、触物比兴的比兴手法。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
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
《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
《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文学史地位:《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
9、背诵《硕人》,把握思想内容。
本诗先后赞美了卫庄公夫人庄姜身世之高贵、容貌之美丽、车马服饰之繁盛,最后写其婚姻美满、仪礼隆盛,其中也表现了齐地的富饶情况。
10、理解楚辞的特点,背诵《山鬼》。
特点: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
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
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
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
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思想内容:《山鬼》是屈原组诗《九歌》中的一篇。
屈原以楚国民间有关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作为题材来源,从中汲取营养,创造了美丽痴情的山鬼形象。
诗歌非常细致地刻划和抒发了女神赴约过程中复杂曲折的心态,表现人类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贞。
诗歌将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以人、神结合的方法,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热情缠绵,想象丰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篇第一段,写女神以欢快喜悦的心情收拾打扮准备与爱人约会。
她服饰不凡,外貌仪态更是美丽动人。
她出游的威仪,于凛然威严中又有芳香温馨。
她采摘香花作为约会中给爱人的馈赠。
这些铺写都表达了山鬼对纯真爱情的痴心与渴望。
第二、三段写女神等候爱人到来及失恋的烦乱痛苦心态。
她登高望远。
伫立山巅,在焦急热切的盼望中,痴待着她的爱人。
她坚守相期的誓约,忘却风雨的吹袭,一再等待,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
但爱人始终不来,不由得得使她疑信交并,陷入了“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失恋悲哀中。
这种在凄风苦雨意境中透露出来的不可掩抑的悲伤,寄寓着诗人思君忧国的悱恻之情11、背诵《破阵子》、《桃花庵歌》。
12、把握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词与曲有不少共同之处。
它们最初都是倚声而作,是合乐的歌辞,词有词牌,曲有曲牌。
后来,由于文人的参与创作,逐渐脱离音乐向单纯的书面文学发展。
词和曲都是抒情性的文体,它们都以抒情表意为目的。
它们的体制都较为短小,句式参差不齐。
但它们还是有一些差别。
其配合的音乐系统有差别,词是配合燕乐的,曲是配合北曲的。
从风格上看,词以婉约为正宗,表达含蓄,意境优美;曲以豪放为本色,追求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从句式和押韵上看,词和曲都采用长短句句式,但词牌句数和字数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随意增减。
而散文句式更加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自由增加衬字,突破曲牌的句数,进行增句,更加口语化、俚俗化。
曲押韵也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
在内容上看,词以表现男女恋情为主,爱情题材最多;曲内容涉及歌咏男女爱情、江山景物,感慨人世情态,揭露社会黑暗,抒发隐逸之思,乃至怀古咏史、刻画市井风情等,较为广泛。
在表现手法上,词多用比兴,善于抒情,常常虚处传神;曲则多用赋法,善于铺陈叙事,笔笔落到实处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建安风骨:指汉魏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建安时期的诗歌以曹氏父子为中心,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
作品往往羔羊政治理想,或抒发人生短暂的哀叹,具有鲜明的作家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建安风骨的内涵:诗歌以五言为主,内容丰富,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悲剧色彩以及突出的形式美是他们创作的时代风格。
代表作家: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曹丕:《燕歌行》是最早的成熟的七言诗。
曹操:《观沧海》是我国第一首山水诗。
曹植:文章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五言诗成就突出。
14、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作99。
晋宋时期,陶渊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诗意,从田园中找到了精神的自由,开创了田园诗这种诗歌类型,创造出古典诗歌史上最早的成熟的诗歌意境。
代表作《饮酒》。
15、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仍带有六朝绮靡之色,但初显刚健之气。
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中唐)指的是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
元白诗派: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17、把握《登楼赋》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艺术特色:①此赋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
第一段作者本欲饱餐秀色借以消愁,然而景色虽美却不是我的故乡!忧愁不仅没有销解,倒勾起了怀乡思归之情。
美景与乡愁形成了对比与反衬;第二段抒情中兼有写景,凭轩远眺,山川尽收,见景生情,不禁涕泗横流。
抒情与写景相得益彰。
第三段先是慨叹岁月流逝,希冀国家统一,自己能够施展才智,辅弼君王,建功立业。
继尔,以瓠瓜徒悬、井渫莫食喻己空怀才智,报国无门。
然后描写了一幅萧瑟凄惨的日暮景象,黯然伤神的愁绪与空旷孤寂、凄凉悲愤的心境,一并融入了景象的描写之中。
作者或以景衬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而景物的描写中时而又使用比兴寄托手法,使意蕴更加深厚。
情景交融的写法使赋作产生了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
②此赋还善于运用了典故。
如“北弥陶墓,西接昭丘”,看似写景实是用了两个典故,暗寓自己未能如范蠡那样建功立业,暗讥刘表非楚昭王那样的明君。
又如以尼父叹“归欤”、钟仪楚奏、庄舄越吟的典故,抒写怀土恋乡之情,此外“匏瓜”、“井渫”句也是用典。
历史典故的运用增加了思想情感表达的深广度和厚重度。
③此赋语言自然而流畅,优美而又不失质朴,铺排而不见繁缛。
结构布局的致思亦颇见工巧,以登楼为契机,以忧愁为抒情线索,以时间顺序为纵轴,辅之以横向的空间拓展,把叙事、抒情、写景巧妙缀填其中,镕铸成篇。
既有浑成贯通之势,亦有层次清晰分明之感文学史地位:王粲的《登楼赋》可谓我国古代登高之作的里程碑.它是登高文化兴起的奠基之作,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影响的登高之作;几乎涵盖了历代登高之作的思想内容,是其后文人登高抒怀的母体;体现了古代登高之作的最高艺术成就.充分认识这篇抒情小赋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无疑有重要意义18、汉赋四大家杨雄,张衡,司马相如,班固。
19、赋的四大类赋的种类:古赋、俳赋(骈赋)、律赋、文赋俳赋:又称骈赋,字句上工整对仗,音节上轻重协调。
律赋:遵守对仗、音韵限制的赋,是适应唐宋科举考试用赋而产生的新赋体。
文赋:接近古文,不刻意追求对偶,趋向于散文化的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