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了解课文所涉及的动物特点和森林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分析和描述。
3. 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词典,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动物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短文。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森林中的绅士》,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其他关于动物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3. 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能力。
2. 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情况。
3. 学生对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理解和描述。
4.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中的绅士——狐狸,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狐狸的生活习性2. 狐狸的特点3. 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1. 狐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四、教学难点:1. 狐狸的特点及其在森林中的生存智慧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狐狸的图片、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2. 视频素材:狐狸的生活片段3. 教学卡片:狐狸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4.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等第一章:狐狸的生活习性1.1 引入: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的外貌特征。
1.2 学习狐狸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观察狐狸的生活片段,了解狐狸的生活习性,如捕猎、休息、嬉戏等。
1.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第二章:狐狸的特点2.1 引入: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的特点。
2.2 学习狐狸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狐狸的图片,了解狐狸的特点,如体型、毛色、尾巴等。
2.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特点在生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第三章:狐狸的生存智慧3.1 引入: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的生存智慧。
3.2 学习狐狸的生存智慧:让学生观察狐狸的生活片段,了解狐狸的生存智慧,如捉猎技巧、伪装等。
3.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生存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第四章: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1 引入:展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在其中的作用。
4.2 学习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控制猎物数量、维持生态平衡等。
4.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人类与狐狸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
第五章:实践活动——画出我心中的狐狸5.1 引入: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狐狸。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并评价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明观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2)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中的绅士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理解和体会。
2. 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后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思考广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提交的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课文知识点的应用水平。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绅士的定义及其行为特点。
2.通过观察、探究,学习了解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3.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课程(10分钟)1.通过谈论“绅士”这个词语,向学生介绍绅士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绅士的行为特点。
2.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现绅士所表现的礼仪、风度,突出其人格魅力。
2.课堂解读(20分钟)1.通过给学生看一幅描绘野生动物的图片,了解并了解虎、熊、猴、鸟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寿命及饮食习惯,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点线面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适合这些动物生活的栖息环境,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3.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野生动物,到实验室、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寻找、搜索、发现该种动物的信息,学习了解野生动物及其居住环境。
2.由每个小组成员分别就该种动物的特征、栖息环境、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介绍。
3.引导学生关注珍稀野生动物,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环境保护知识,鼓励学生自发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关注。
4.课堂反馈(10分钟)1.总结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认识,坚定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信念。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保护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1.导入课程(10分钟)1.再次呈现绅士形象及其行为特点,带领学生回顾前一堂课的主要内容。
2.通过回顾野生动物及栖息环境的讲解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2.动物表演(20分钟)1.请学生展示自己前一天调查所得的野生动物信息及其主要特征,注重发挥学生的表现、表达和创造力。
2.通过表演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问题,并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热情。
3.小组设计活动(30分钟)1.参照前一节课的所学内容,提出保护环境及野生动物的方法。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中的绅士——狐狸,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良好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狐狸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2. 狐狸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3. 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保护狐狸和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狐狸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狐狸的图片,了解其外形特征。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狐狸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3. 实践法:动手制作狐狸模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讲授法:教师讲解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狐狸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狐狸模型的制作材料。
3. 提前布置课堂,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一森林中的绅士。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狐狸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3. 深入学习:教师播放狐狸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狐狸模型,增强对狐狸特征的理解。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狐狸和森林生态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制作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狐狸模型,关注其对狐狸特征的理解和创意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力、合作意识和观点阐述。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氛围的营造等。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和建议。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森林中的绅士——狐狸,了解狐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狐狸的生活习性2. 狐狸的特点3. 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狐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保护的意义。
3. 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讨论。
3. 准备游戏道具,如动物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狐狸在森林中的形象和地位。
2. 观察学习:展示狐狸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狐狸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狐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分享对狐狸的看法。
4. 案例分析:介绍动物保护的相关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狐狸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加深对动物的了解。
2.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如家庭作业、研究报告等,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公民。
十、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话题: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狐狸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狐狸的兴趣。
2. 观察学习:展示狐狸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狐狸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狐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分享对狐狸的看法。
4. 案例分析:介绍动物保护的相关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把握豪猪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通过散文鉴赏,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培养学生审美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
教学难点: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叫绅士?在你心目中绅士有哪些表现?(学生自由发言)请同学谈谈自己对“绅士”的理解,引出“森林中的绅士”。
二、展示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把握豪猪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通过散文鉴赏,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培养学生审美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三、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通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来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都要从文章中寻找答案。
)1、学生读课文1-2段,找出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满身钢针似的刺毛。
学生读课文2-6段找出刺毛的作用在于:(1)可以与同伴保持相当的距离;(2)当它从高处跌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损害;(3)落水时,可以起到救生衣的作用;(4)是绝妙的自卫武器。
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豪猪的“绅士风度”体现在什么地方?(1)待人接物(2-3段):保持距离,有分寸(2)行动举止(3段):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3)外貌形态(3段):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4)日常生活(3-4段):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逍遥自得(5)遇敌反应(6-8段):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6)娱乐方式(9段):无病呻吟3、课文第10段中说,这种“得天独厚”又颇具“绅士风度”的豪猪现在却面临“绝种”之忧,为什么?你如何认为?(1)豪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导致面临灭种的危险(2)生物进化史上优胜劣汰是客观存在四、深入思考,探究作者的“言外意”(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的相关段落,体会作者的用词、语气,明确作者是在采用调侃的笔调来叙述和描写,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提高学生对选修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勇于克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及其情节脉络。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 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学生对课文中的写作技巧的运用和借鉴。
3. 学生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
2. 参考资料:相关背景资料、课文解析、教学课件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解析(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文的深入解析。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借鉴。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勇于克服的精神。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森林中的绅士》。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能够复述课文的大意。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介绍。
2.2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2.3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的正确朗读和理解,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的理解,对生词和短语的运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5.2 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5.3 生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词和短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
5.4 课文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1.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自我练习,检查自己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6.2 总结性评价1.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测试或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课文文本:《森林中的绅士》的原文和相关解读材料。
7.2 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multimedia 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1023 1641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把握课文重点,总结出主要描写对象——豪猪的特点。
2、能力目标:品味文章对豪猪特性的精炼传神的描写;体会调侃的语
言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3、德育目标:认识生物进化史上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存在,懂得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必将走向衰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总结豪猪的特点,体会精炼传神的语言。
2、难点:由豪猪的濒临灭绝思考人生。
三、教具准备:投影图片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生于浙江桐乡。
长篇小说《子夜》是他的代表作。
茅盾是语言大师,语言造诣深厚,一生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分析文题,导入课文:
请同学谈谈自己对“绅士”的理解,引出“森林中的绅士”——豪猪。
(三)出示图片,简介豪猪:
豪猪身上有又密又长的刺,像一支支利箭,所以又叫箭猪。
生活在小坡、草地或密林中,遇见敌害时,竖起臀部的长刺自卫。
以草根、野果为食,也偷吃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是害兽。
(四)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为什么称豪猪为“森林中的绅士”?
2、豪猪具有哪些特点?
(五)积累词语,概括表述: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运用以下词语对豪猪进行简要描述
得天独厚方正持重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
无所用心知难而退优游自在无病呻吟安安逸逸
(六)品读语句,分析交流:
文中哪些语句对豪猪的描写很传神?找出来,说说喜欢的理由
1、个人思考圈划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发言探讨
好句好段,读读品品:
①“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整天,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
——突出表现了豪猪的生活方式悠闲自在,逍遥自得,颇具绅士风度。
②“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啃得倦了,就打个瞌睡;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
——能吃能睡,甚至边吃边睡,吃睡均从容不迫,豪猪的憨态跃然纸上。
③“它从掩蔽部抽出了鼻子,拚命低着头,倒退着走,同时猛烈挥动尾巴,这样“背进”到了最近一棵树,它就笨拙地往上爬,爬到了相当高度,自觉已无危险,便又安安逸逸躺在那里啃起嫩枝来,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
”
——笨拙的样子令豪猪更可爱了,而大敌当前却仍不忘吃,可谓从容镇定。
(七)深入分析,思考讨论:
1、齐读课文,思考讨论:
朗读结尾两个自然段,思考对豪猪抱有怎样的感情?
2、思考讨论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在生物进化史上优胜劣汰是客观存在,如果生物自身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一味地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对待天敌只能消极地“挨打”,就必然影响其生存能力,即使没有大的地质变迁、天敌的攻击,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其自身器官机能的退化,避免不了灭绝的命运。
(八)积累迁移,表达交流:
豪猪的命运让你产生哪些联想?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绅士外形特征
↓特点——得天独厚生活方式
豪猪自卫方式
↓命运——绝种之忧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