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7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4.51 MB
- 文档页数:74
语言与交际的原则一、语言与交际的关系语言与交际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和媒介,而交际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语言与交际相互依赖,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交际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语言与交际的目的语言与交际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表达意思、建立关系和传播文化。
通过语言和交际,人们可以相互了解、交流思想和情感,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三、语言与交际的原则1.清晰明确:语言表达应尽量简明扼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要注意语法和语义的准确性,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适当得体:语言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应根据不同情境和对象的特点进行适当选择,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词汇和语气。
要根据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选择合适的言辞和行为。
3.尊重他人:语言交际应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权利,不侵犯别人的自尊和尊严。
尽量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言辞和语言攻击,保持良好的交际礼仪和态度。
4.善于倾听:语言交际不仅包括表达,也包括倾听。
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对方的观点,避免一味自说自话或打断对方的发言。
通过倾听,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5.灵活应变:语言交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的进行灵活调整。
要根据对方的反应和需求,适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6.逻辑严密:语言交际应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表达内容要有条理,避免排比混乱和信息重复。
要注重语言的逻辑结构,使对方易于理解和接受。
四、如何提高语言与交际能力1.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是学习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积累词汇量,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多参与交流活动:通过参与各种交流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小组讨论等,锻炼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倾听能力。
3.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交际方式和习惯,要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
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礼貌与尊重原则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除了合作原则,还有礼貌原则、尊重原则、得体原则、真诚原则。
在前面,我们谈到了由权势和距离形成的三个礼貌体系,那么今天,我们主要从传统的礼貌准则出发来谈一谈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中的五个准则1、从“自卑尊人”到“自谦尊人”的准则。
传统的中国式礼貌: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到了现代,卑的成分逐渐被自谦所取代。
因此,在现代交际中,就演变成自谦而尊人的礼貌准则。
这种自谦和尊人,集中体现在自称和他称上,也就是说,称呼自己或者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谦虚。
称呼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事物时,要尊重和抬举。
比如,刚一见面,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你贵姓啊?我免贵姓王。
其中一方问贵姓,加一个“贵”字,就是在尊重和抬举对方,使其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另一方回答免贵姓什么什么,把“贵”字免去就是谦虚和辞让。
使双方的关系重新恢复到平等的状态,所以这样的会话双方都很礼貌,也都很舒服。
在其他很多方面涉及自称和他称时,也是一样。
涉及他称时要“尊”要“举”,涉及自称时要“谦”要“让”。
比如涉及到意见,自称呢就是拙见,他称呢就是高见。
涉及到作品自称就是拙著,他称呢就是大作。
涉及到探望,自称就是“拜访、拜见和拜会”,核心在“拜”字上,带着谦和他称则是“光临、赏光和赏脸”,核心在“赏”字上,把对方举得高高在上。
这些自谦和尊人的礼貌方式,是我国古代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准则,在当今社会交际中的遗留和发展。
2、“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称呼准则。
从表面上看,这是我国早就过时的礼制,但是却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我国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不像西方那样,父子之间呀,领导和下属之间呀,兄弟和姐妹之间呀都直呼其名。
我们仍然严格遵循上下有义,长幼有等的区别。
比如,父母可以直呼子女的名字,但子女绝不可以随便直呼父母的姓名。
下属对领导也只能用姓+官称的方式,比如王主任,李院长,绝不可以直呼其名,但领导却可以直接称呼下属的名字兄弟姐妹之间也是如此。
言语交际的根本要素和根本原那么中央电大胡吉成一、言语交际的根本要素言语交际包括四大要素:主体要素、主观要素、核心要素、客观要素。
主体要素是指言语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也即人,也包括单位和组织机构,但说到底还是人,因为后者也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完成交际过程的。
主观要素是指交际者的交际动机,每个人说话都具有主观意图,或者陈述,或者询问,或者感慨,或者命令,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话来,例如“李秘书你把这个讲话稿尽快整理好交给我〞就是命令。
核心要素是交际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语言或者辅助手段,发话人要根据交际动机恰当组织话语,把自己的意图传递出来,让对方正确理解,所以使用言语,要注意防止歧义,采用正确的语气方式。
客观要素是指交际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这对于言语交际也具有很强制约作用的因素,同样的词语、句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该对谁说,该怎样说,都密切联系环境,把握环境影响,是一个人的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
每一次交际行为的发生都与一定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因而客观要素对于言语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言语交际中的这四大要素,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都要完整地呈现出来,缺一不可,要完成交际任务,实现交际意图,每一个要素的把握掌控都非常重要。
例如主观要素,直接牵涉到语句的使用,本来该用祈使句,结果使用了陈述句,别人不一定领会你的意图。
例如打算向同事借一支笔,一般会说“借我一支笔用一下吧〞,但是也会说成“你有笔吗?〞也即用疑问句表达祈使句的意思,但是后一句就容易让人误会为一般的询问,对方不一定采取行动,而使用祈使句,言语动机就非常明确了。
每一个要素,又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比方主观要素就涉及到言语手段的选择问题,言语手段的选择又要注意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作用。
交际要素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主体要素,因为人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机的形成、言语的组织、环境的把握,都要靠主体要素来灵活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