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总论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8.51 KB
- 文档页数:9
内分泌总论教案内分泌总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2、掌握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
3、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激素的分类、合成和释放3、激素的生理作用机制4、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5、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6、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
2、讲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
3、分析激素的分类、合成和释放,让学生了解激素的产生和释放过程。
4、讲解激素的生理作用机制,让学生了解激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5、详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
6、讲解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在人体内的地位和作用。
7、介绍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方法。
四、教学难点1、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解。
2、内分泌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比较多样化,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五、教学反思1、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加深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在人体内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提高学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4、课堂测试: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内分泌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料1、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参考资料:《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内分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3、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等。
授课教案教案质量评价表授课教案教案质量评价表授课教案教案质量评价表授课教案教案质量评价表授课教案授课教案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概述】DM是由多种病因(遗传、环境)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由于胰岛素(INS)分泌或/和作用的缺陷(IR),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以及继发的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DM的流行病学: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患病率增高主要与生活水平提高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糖尿病分型】1、1型糖尿病:⑴免疫介导⑵特发性2、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95%3、妊娠期糖尿病(GDM)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指病因明确的糖尿病,包括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如A型胰岛素抵抗)、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致升糖激素水平升高、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
DM的自然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正常糖耐量、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
【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1、1型糖尿病在遗传易感性(特殊的HLA类型)的基础上,易感个体对环境因素特别是病毒感染或化学物质刺激的反应异常,直接或间接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学异常,产生自身抗体(ICA、IAA、GAD),胰岛B细胞进行性破坏,出现临床糖尿病。
15%的1型糖尿病病人没有自身免疫的发生,病因不明。
2、2型糖尿病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胰岛素抵抗及B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水平绝对或相对缺乏),发生糖尿病。
【病理生理】1、代谢: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肝糖输出增多。
2、脂代谢:脂肪组织从血浆移除甘油三脂减少,脂肪合成减少,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脂增加,胰岛素极度缺乏时,脂肪动员分解,酮体大量产生。
临床上可出现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
3、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速,负氮平衡。
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可刺激腺垂体分泌相应促激素,升高的促激素又可兴奋相应靶腺分泌靶腺激素,而升高的靶腺激素反过来抑制下丘脑释放激素和垂体促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靶腺激素的分泌,维持三者的动态平衡。
2除负反馈调节外,还有正反馈调节。
促卵泡素刺激卵巢使卵泡生长,通过分泌雌二醇,它不仅使促卵泡素分泌增加,而且还可促进黄体生成素及其受体数量增加,以使达到共同兴奋,促进卵和黄体的生成。
3反馈调节也见于内分泌腺和体液代谢物质之间血糖-INS(血糖升高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血糖过低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血钙—PTH、LT血渗透压—ADH(三)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和内分泌功能相互调节:四、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一)功能减退:1、内分泌腺的破坏:可由自身免疫病(1型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肿瘤、出血等所致。
2、内分泌腺激素合成障碍(如侏儒症,见图1;呆小病,见图2)。
3、激素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突变可使的激素正常合成障碍。
4、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图1 图2 图3(二)功能亢进:1、内分泌腺肿瘤:如胰岛素瘤(insulinoma)2、多内分泌腺瘤1型、2A型、2B型;3、激素受体突变而获取功能;4、异位内分泌综合症;5、激素代谢(metabolism)异常;6、自身免疫:如甲亢(见图3);7、医源性内分泌紊乱:见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Cushing综合征。
(三)激素的敏感性缺陷:表现为对激素发生抵抗,主要有受体和(或)受体无缺陷,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五、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一)功能诊断:1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等;2实验室检查:(1)、代谢紊乱证据:各种激素可以影响不同的物质代谢,包括糖,电解质酸碱平衡(2)、激素分泌(secretion)情况:血、尿激素水平及代谢产物测定(3)、动态功能测定:兴奋实验、抑制实验等▲难点9分钟视频,讲解图1 侏儒症图2 呆小病9分钟视频,讲解图3 甲亢3分钟多媒体,讲解15分钟※重点多媒体,讲解教学进程提问、演示、重点、难点、教具、教法、。
内分泌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2.了解内分泌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3.了解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
4.了解如何保护和维护内分泌系统的健康。
二、教学内容1.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体内物质代谢和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系统。
它通过合成和分泌激素来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功能。
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功能)、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分代谢)等。
(2)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能量代谢、体温调节等。
(3)副甲状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控制血钙水平。
(4)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分泌皮质醇(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醛固酮(调节电解质和水分代谢)、性激素(调节性特征发育)等;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调节应激反应。
(5)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水平。
(6)性腺:分泌性激素,调节生殖器官发育和性特征。
2.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身体代谢减慢、体能下降、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过度活跃,导致代谢加快、心跳加快、体重减轻、焦虑不安等症状。
(3)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口干等症状。
(4)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肥胖等症状。
(5)雄激素过多症:男性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女性月经紊乱、不孕等症状。
3.保护和维护内分泌系统的健康(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饮食、睡眠和运动。
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熬夜。
(2)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毒物质或辐射源中,减少对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处于压力和紧张状态中。
(4)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可能的内分泌失调疾病。
(5)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放疗或手术治疗。
三、教学方法1.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
内分泌总论教案范文教案:内分泌总论课程名称:内分泌总论课程学时:2学时适用对象:高年级医学生教学目标:1.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内分泌系统主要腺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3.理解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和疾病。
教学内容:一、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0分钟)1.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和组成2.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和功能二、主要腺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40分钟)1.下丘脑垂体系统a.下丘脑解剖结构b.垂体解剖结构c.垂体激素及其生理功能2.甲状腺a.甲状腺解剖结构b.甲状腺激素及其生理功能3.胰岛a.胰岛解剖结构b.胰岛激素及其生理功能4.肾上腺a.肾上腺解剖结构b.肾上腺激素及其生理功能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30分钟)1.负反馈调节a.激素分泌的负反馈机制b.典型激素负反馈调节的例子2.神经调节a.紧急激素的神经调节b.下丘脑垂体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四、内分泌系统的疾病(30分钟)1.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疾病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糖尿病c.垂体瘤2.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a.临床症状和体征b.实验室检查c.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教学方法:1.板书讲解:通过板书将主要内容呈现给学生,并进行重点解释和讲解。
2.实例讲解:举例说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和疾病,加深学生的理解。
3.讨论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进行答疑解惑。
4.观看视频:播放相关内分泌系统的解剖视频和疾病诊断治疗视频。
教学资源:1.板书工具和白板2.内分泌系统解剖图和激素分泌示意图3.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临床病例和实验室报告4.相关的内分泌系统解剖和疾病诊断治疗视频评估方法:1.概念测验:课后布置概念测验,检查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论文写作: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内分泌系统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相关论文,评估学生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个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临床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讨论和展示。
内分泌系统授课教案授课教案第一章总论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授课内容第七、八篇第一章内分泌代谢病总论授课时数 2学时一、目的要求(一)详细讲解: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以及代谢性疾病种类;激素的分类、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二)重点讲解:激素的分类、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要点。
(三)一般介绍:内分泌学的发展过程以及代谢性疾病种类。
二、教学重点1、内分泌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要点三、教学难点激素的代谢及其作用机制。
四、教学方法(一)利用照片讲授内分泌疾病的特点。
(二)利用挂图或CAI 显示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三)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讲解代谢性疾病的危害。
五、教具CAI软件、CAI设备各1套、激光笔1支。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及时间分配(80分钟)1、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共50分钟激素的分类和生化 10分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10分钟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10分钟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 10分钟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 10分钟2、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总论共25分钟营养和代谢的生理 10分钟病因和发病机制 5 分钟疾病分类 5分钟防治原则 5分钟小结:5分钟七、板书提纲内分泌系统疾病一、概述(一)内分泌的定义 : 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并保持机体环境的稳定,人体须依赖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来配合、协调生命全过程。
(二)内分泌的发展:经历三阶段(1)腺体内分泌(2)组织内分泌(3)分子内分泌二、基本概念 :1、激素与内分泌;2、内分泌系统;3、内分泌系统的作用;4激素作用机制;5、激素作用特点;6、激素分泌特点。
三、激素分类与分化:1、激素分类(1)肽类激素;(2)氨基酸类激素;(3)胺类激素;(4)类固醇激素。
2、激素降解与转换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要发挥作用首先必须转变为具有活性的激素,以便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根据激素受体所在的部位不同,可将激素作用机制分为两类:1、胞膜受体:7次穿膜受体;1次穿膜受体(含内在激酶);1次穿膜受体(不含内在激酶);4次穿膜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