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电路探秘第2节电流的测量教案(新版)浙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电流的测量创新设计本节课采用了让学生先做实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注意观察,留意学生的错误。
因为出错也是一种很好的课堂资源,它充分的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惯有的思维或者是生活经验,因此错误中往往包含着学生很多的智慧。
只有充分暴露了错误,从根源上找问题,才能杜绝错误。
2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②从常用电器的电流值感知电流的单位“安”③了解电流大小的测量工具——电流表④学会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测电流⑤学会电流表使用不同量程时的读数 2.能力方法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②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严谨的科学态度3学情分析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有关刻度的读法和串、并联电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于电表量程的选择以前没有接触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师生交流活动,学生学会量程选择、刻度盘的正确读数和接线柱的正确连接。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流表使用与读数教学难点:①电流的形成;②电流成因与正确读数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实验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路图的知识,现在大家按照任务单中的任务一的要求,让电灯泡亮起来。
(现在开始动手,看那一组最先准确的完成。
)学生:动手接电路活动2【导入】电流的形成、方向师:闭合开关,灯立即会亮,这是为什么呢?生:电路通了;有电流通过电灯……师:是的,是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电灯上。
问题:那电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电流的形成)电流是由于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自然界中的自由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很早以前科学家就认为电流是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的。
并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路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人们知道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移动产生的,那么电子的移动方向和电流的方向会怎样呢?请听电流的自述。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4[课前预习]1.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2.电流表如何接线,读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白电流是如何样形成的2、明白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3、使学生明白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4、记住并明白得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二、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适应。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安培的简介,培养和教育学生刻苦用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实物接线和读数。
[教学安排]1课时[教具] 学生器材:每组电池一节,小灯泡二个,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教学过程]一、电流的产生新课导入:设问:我们在进行连接小电灯的实验时,发觉合上开关后,小电灯就会发光,这是什么缘故呢?生: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追问:那电流是如何产生的?——视频展现(导体中的电荷)结论: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概念引出:电流—电流强度符号:I单位:主单位:安培 简称:安 符号: A常用单位:毫安(mA ) 微安(μA )换算:讲述:安培的故事——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
二、电流表看个认真:观看电流表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电流表的【外观结构】刻度:指针:符号:A调零螺旋:“负”接线柱:“正”接线柱:两个接口记一记:认真观看你桌子上的电流表刻度,把大小量程、一大格、一小格的电流值填入表中。
量程(A)一大格(A) 一小格 (A)大量程小量程测一测:试按图所示连接导线,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再加一节电池,观看灯的亮度变化,测出电流大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量程,试触法2.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3.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进, “-”接线柱流出。
4.绝对不承诺不通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截了当连到电源两极.摸索:假如违反以上注意事项,结果会如何样?课外拓展——电流的应用:测谎仪[课堂小结]写一写:请设计一份关于电流表的说明书,说明书内容要求有【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地】【产品用途】【外观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板书设计]第二节电流的测量1、电流强度来表示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并用字母I来表示。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章电路探秘
第四章电路探秘
第1 节电路图
第2 节电流的测量
第3 节物质的导电性
第4 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5 节变阻器的使用
第6 节电压的测量
第7 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8 节电路的连接
第四章电路探秘
第1 节电路图
一、教材分析
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引入。
通过电的应用、产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发电站产生电如何输送来引入电路知识。
从电路实物图画法难过渡到电路图。
二、学生分析
对电学生是非常熟悉的事了,小学的常识课就已经涉及到了。
知道电比老虎还要可怕,电是非常有用的。
对于电的产生,电路还是相当陌生的。
从实。
第2节电流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3.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4.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难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实物接线和读数。
三、教具学生器材:每组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一只。
四、教学过程(一)电流的产生新课导入:师:(实验展示)同学们请看实验,当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生: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追问:那电流是如何产生的?结论: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
师:我们把水流动的方向规定为水流的方向。
那么,电流的方向可以怎样规定呢?生:分析电流的运动方向,得到电流的方向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荷的移动方向的关系。
结论: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
师:(实验展示)生:上台用手指指出真实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和电子移动的方向,并让同学评判。
师:(实验展示)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池,闭合开关,小灯泡变亮。
追问:你认为灯泡的亮度与通过电流的大小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生:两次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一样,灯泡亮时通过的电流大,灯泡暗时通过的电流小。
概念引出:电流—电流强度。
符号:I单位:主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讲述:安培的故事——培养刻苦的学习习惯。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
问:人们是怎样知道这些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值的呢?学生:用仪器测量(电流表)。
(二)电流表看个仔细:观察电流表。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电流表的外观结构:刻度、指针、调零螺旋、“负”接线柱、“正”接线柱活动一:仔细观察你桌子上的电流表的刻度,把最大量程、最小量程、一大格、一小格的电流值记录下来。
活动二:连接导线,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
电流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电流的定义和单位,并能理解其意义。
2.理解和掌握电流的单位和单位换算,了解人的安全电流。
3.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正确掌握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和使用规则。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具备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神;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作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干电池【教学重难点】重点:电流的概念与单位,电流表的正确使用难点:电流的单位换算、正确使用电流表【教学过程】一、引入实验一:比较用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做电源时,小灯泡的发光有什么不同?结论: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越大,小灯泡越亮引出电流强度的定义及电流的符号、单位、单位换算二、新课视频介绍电流的强度,利用水龙头的放水特点,引出:(一)电流强度1.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的多少。
2.符号:I3.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4.单位换算:1安(A)= 103毫安(mA)1毫安(mA)=103微安(μA)练一练:1.0.5A= 500 mA= 5×105µA2.104 µA=10-2A=10 mA3.200 mA = 0.2A= 2×105µA5.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不同的用电器工作电流是不同的。
同一个用电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流也不相同。
6.人体中的微电流①心肌脉冲电流(应用:心电图)②脑电流(应用:测谎仪)7.人体通过电流时人体感觉和反应:1mA开始有麻感。
10mA以上时,人就有生命危险了。
(安全用电、标志)(二)电流的测量从小灯泡的亮度能够定性的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但并不能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具体数值。
引出电流表的使用。
1.测量电流的大小的仪器:电流表2.电流表的符号:3.电流表的构造:外观结构:指针、符号、表盘、调零螺旋、“正、负”接线柱4.电流表的读数:①首先判断电流表所接的量程②根据量程确定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的电流值③眼睛应该正视表盘上的刻度值,估读一位④最终示数由大格读数和小格读数之和练一练:(1)读数(2)指针在同一刻度处,大小量程的读数值有什么关系?大量程的读数值为小量程的读数值的5倍5.电流表使用不当,容易烧坏。
《电流的测量》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电流的测量”。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电流的测量是电学基础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读数方法以及电流的测量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电流的测量实验。
二、学习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掌握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学会使用电流表进行简单的电流测量实验。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电流概念的理解程度、电流表的读数准确性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电流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价: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描述是否准确、清晰。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电学知识,引出电流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通过PPT、实物展示等方式,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简单的电流测量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5. 总结归纳: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电流概念及电流表读数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电流表的读数练习、简单的电流测量实验报告等。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论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需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学生反思:学生需对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课题:4.2电流的测量教学目标:一、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缘故是电荷(定向)移动。
二、从经常使用电器的电流值感知电流的单位“安”。
3、了解电流大小与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的关系。
4、学会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侧电流。
五、学会电流表利用不同量程时的读数。
重点难点:一、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学会利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方式。
二、正确利用安培计测电流并可熟练测串、并联电路电流。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进程:【实验引入】连接图4-15的实验图,你只要一按开关,灯当即会亮,这是什么缘故?--原先,电路接通后形成的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用电器(电灯)上。
电流的方向如何呢?--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讲述】在没有发觉电子以前,科学家曾经以为电流是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的。
此刻,人们已经明白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移动产生的,它们是从电源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电流的形成与方向电路中的电流形成缘故是电荷定向移动。
在金属导体中,是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二、电流的大小、单位电流咱们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咱们能够从水流的情境想象电流的情境。
当你打开两个自来水龙头,一样会看到两管中水流的强弱是不相的,在相同的时刻里,哪个水龙头从管口流的水量多,就说那个水流强。
【实验】利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的演示,别离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
--由此咱们能够想象到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
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
因此需要一个描述电流强度的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别离为mA和µA。
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µA【练习】3安=______毫安=_______微安;15毫安=______微安=______安;400微安=______毫安=______安。
电流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概念,会进行电流单位的换算;2.通过实物观察认识电流表,并在实验中能正确使用电流表;3.会对电流表正确读数。
【学习重难点】电流的概念、单位及单位换算,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学习过程】一、电流强度(方向、大小、单位)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电流是表示的物理量,电流的方向是。
2.电流的符号是,在国际单位制里,电流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3.电流的单位还有、等。
4.电流的单位A.mA.μA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用电器和人体的电流:。
二、电流的测量1.电流表的作用是,其元件符号为。
2.观察电流表(1)三个接线柱:、、。
(2)若接“-”和“0.6”,量程为,选用这一量程时,表盘上每大格表示A,每一小格表示A,分度值为。
(3)若接“-”和“ 3 ”,量程为,选用这一量程时,表盘上每大格表示A,每一小格表示A,分度值为。
3.电流表的读数如图,甲表的示数,乙表的示数。
4.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注意:(1)(2)(3)(4)5.交流讨论:①为什么要进行零点校正?若在测量前电流表的指针偏向“0”刻度的左边,则会使测量值。
②为什么要串联?如果并联了后果会是怎样的?③为什么要“使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如果使电流从标有“-”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后果会怎样?④如果被测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后果?⑤为什么绝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四、探究一: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1.猜想与假设在图12.5-1中两个灯泡L1.L2是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的。
流过A.B.C各点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请你作出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电流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4.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实物接线和读数。
三、教具
学生器材:每组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一只。
四、教学过程
(一)电流的产生
新课导入:
师:(实验展示)同学们请看实验,当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
生: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追问:那电流是如何产生的?
结论: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
师:我们把水流动的方向规定为水流的方向。
那么,电流的方向可以怎样规定呢?生:分析电流的运动方向,得到电流的方向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荷的移动方向的关系。
结论: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
师:(实验展示)
生:上台用手指指出真实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和电子移动的方向,并让同学评判。
师:(实验展示)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池,闭合开关,小灯泡变亮。
追问:你认为灯泡的亮度与通过电流的大小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生:两次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一样,灯泡亮时通过的电流大,灯泡暗时通过的电流小。
概念引出:电流—电流强度。
符号:I
单位:
主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讲述:安培的故事——培养刻苦的学习习惯。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
问:人们是怎样知道这些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值的呢?
学生:用仪器测量(电流表)。
(二)电流表
看个仔细:观察电流表。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电流表的外观结构:
刻度、指针、调零螺旋、“负”接线柱、“正”接线柱
活动一:仔细观察你桌子上的电流表的刻度,把最大量程、最小量程、一大格、一小格的电流值记录下来。
活动二:连接导线,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
2.电流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量程,试触法;
(2)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3)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
思考:如果违反以上注意事项,结果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