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浙江大学医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研核心题库之生物化学论述题精编

2021年浙江大学医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研核心题库之生物化学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浙江大学医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研核心题库之生物化学论述题精编

1.写出米氏方程式,解释、、的关系及意义。

【答案】:米氏常数

意义:反应速率达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公式:。

(1)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值,它是一种酶的重要的特征性物理常数。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一定的温度及pH条件、一定的缓冲体系中测定的,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值。

(2)可以近似地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越大,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大,反之越小。

(3)当,,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符合一级反应;时,

,酶已全部被饱和,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符合零级反应,此条件下才能正确测定酶

活力。

:中间产物的解离常数

(1)当时,即解离成E和S的速率大大超过分解成E和P的速率,可以忽略不计,此时近似于ES的解离常数,。

(2),越大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越小,反之越大。

:催化常数或转换数

(1)当足够大时,,说明和酶浓度呈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为。

表示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即催化常数。值越大,表示酶的

催化效率越高。

(2)的意义:的大小,可以比较不同酶或同一酶催化不同底物的催化效率。

是对酶的专一性常数或对不同底物优先权的一种度量。

2.如何区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单链DNA与单链RNA?

【答案】DNA和RNA的组成不同,理化性质存在差异。

(1)用专一性的RNA酶与DNA酶分别对两者进行水解。

(2)用碱水解,RNA能够被水解,而DNA不被水解。

(3)进行颜色反应,二苯胺试剂可以使DNA变成蓝色;苔黑酚(地衣酚)试剂能使RNA 变成绿色。

(4)用酸水解后,进行单核苷酸的分析(色谱法或电泳法),含有U的是RNA,含有T的是DNA。

3.何谓甲硫氨酸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答案】甲硫氨酸与ATP在腺苷转移酶催化下生成SAM,SAM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可将甲基转移给另一物质,使其甲基化后转变成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可以接受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以维生素为辅酶,重新生成甲硫氨酸的循环过程。这个循环的生理意义是:

①为机体的某些甲基化反应提供活性甲基;

②使甲基四氢叶酸的甲基得到利用,提高四氢叶酸的利用率。

4.说明Knoop的经典实验对脂肪酸氧化得到的结论。

【答案】19CM年Knoop以苯环标记脂肪酸并追踪其在狗体内的转变过程,发现脂肪酸的降解是将碳原子一对一对地从脂肪酸位切下,每次产生一个二碳的乙酰CoA,同时将碳原子氧化,这种脂肪酸降解的方式称为脂肪酸氧化。

5.下图是以氧分压为横坐标、以氧结合量为纵坐标所作的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氧合曲线,请对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氧合特点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1)肌红蛋白有可逆结合氧的能力,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为双曲线,在低氧分压下与氧仍有很强亲和力。

(2)血红蛋白也有可逆结合氧的能力。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为S形,低氧分压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低;到一定氧浓度时,氧结合量出现线性增加,表明血红蛋白亚基与氧的结合在亚基间有协同效应。

(3)血红蛋白氧结合的饱和度达最大一半时需氧分压为(),明

显高于肌红蛋白,表明在代谢组织的氧分压下,血红蛋白的可逆结合氧能力能非常敏感地得到控制。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在氧结合上的区别,与它们各自的生物学功能相一致。

肌红蛋白是在肌肉组织中贮存和供氧,它在低氧分压下仍能结合大量氧,这样便可以保证在

肌肉代谢时能持续供氧。血红蛋白的功能是在血液中运输氧,主要是通过长距离运输将氧从肺部运到各组织。这就要求它在低氧分压时(组织中)与氧的亲和力低,从而有利于氧的及时释放,满足组织代谢需要;在氧分压高时(肺部),血红蛋白对氧的高亲和性有利于它在肺部高效结合氧。

6.如何理解三羧酸循环的双重作用?三羧酸循环中间体草酰乙酸消耗后必须及时进行回补,否则三羧酸循环就会中断,植物体内草酰乙酸有哪几种回补途径?

【答案】(1)在绝大多数生物体内,糖、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都必须通过三羧酸循环进行分解代谢,提供能量。所以它是糖、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的共同分解途径。另一方面三羧酸循环中的许多中间体如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等又是生物体进行物质合成的前体。所以三羧酸循环具有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双重作用。

(2)植物体内,草酰乙酸的回补是通过以下四条途径完成的。①通过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使丙酮酸和结合生产草酰乙酸:丙酮酸草酰乙酸。②通

过苹果酸酶的作用,使丙酮酸和结合生产苹果酸,苹果酸再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丙酮酸,苹果酸

。③通过乙醛酸循环将2mol乙酰辅酶A生成1mol的琥珀

酸,琥珀酸再转变成苹果酸,进而再生成草酰乙酸。④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直接生成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草酰乙酸。

7.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答案】①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最终氧化生成和的途径。

②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③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氧化产生乙酰CoA 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④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氨后合成必需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共同通路。

8.酶溶液在加热时,酶的活性会逐渐丧失,己糖激酶在45°C加热12min后,活性丧失50%,但是如果己糖激酶溶液中有大量的底物(葡萄糖)存在时,在45°C加热12min后,活性只丧失3%,为什么有底物存在时,己糖激酶的热变性会受到抑制?

【答案】没有底物时,酶分子以游离状态存在,当有大量底物时,大多数酶分子与底物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在加热时,酶-底物复合物热稳定性比游离酶高,酶分子不易发生热变性,活性丧失大大。

9.脂肪酸的合成在胞浆中进行,但脂肪酸合成所需要的原料乙酰CoA在线粒体内产生,这种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在细胞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案】脂肪酸合成原料乙酰CoA主要来源于丙酮酸氧化脱羧和脂肪酸氧化,两者都在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