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第5章 免疫系统的组织器官和细胞
- 格式:ppt
- 大小:9.02 MB
- 文档页数:11
第一章绪论了解:1.自然免疫:是指各种形式的免疫功能在感染时主动发挥作用,并且不随以前某种病原体而改变。
2. 获得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的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自身B细胞和T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反应。
3.免疫学对人类的贡献。
第二章抗原掌握:1.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包括抗原抗体或效应 T 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阳性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
故通过载体把特异的T-B细胞之间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使B细胞分泌抗体。
这就是载体效应。
3.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指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即:只具有与相应的免半抗原疫应答产物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应答产物的物质。
如:多为一些小分子单糖、类脂和药物(PG)等。
4.佐剂: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后同时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5.内源性抗原:抗原提呈细胞和靶细胞胞内产生的抗原。
其与HLA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并被提呈给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
6.外源性抗原:非抗原提呈细胞自身所产生的抗原。
须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并以与HLA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形式被提呈给CD4阳性T辅助细胞。
7.作为抗原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异物性2.大分子性抗原多数是蛋白质,其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3.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病毒的衣壳)8.抗原的基本分类1、天然抗原;2、人工抗原;3、合成抗原了解:超抗原:指那些只需要极低浓度就可激活大量 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超抗原答的抗原物质。
多由细菌外毒素及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
抗原组学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型领域,他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科学热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种至关重要的生物防御系统,它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以保护我们免受疾病和感染的侵害。
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 免疫器官:免疫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骨髓是血细胞的产生地,而胸腺则负责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淋巴结和脾脏是重要的淋巴组织,可以存储和激活免疫细胞。
2. 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关键是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
主要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和攻击体内的病原体。
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而粒细胞则能够释放抗菌肽来杀死病原体。
3. 免疫分子:免疫系统还包括一些重要的免疫分子,例如抗体和细胞因子。
抗体能够通过识别病原体上的特定抗原来引发免疫反应,而细胞因子则在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号,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性。
功能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识别和分辨:免疫系统能够识别体内的自身组织以及外来病原体。
通过识别外来病原体上的特定分子结构(抗原),免疫系统可以区分自身细胞和病原体。
2. 消灭和清除:一旦免疫系统识别出病原体,它将发动一系列攻击,以消灭和清除病原体。
免疫细胞的合作和调节,使其能够击败多种类型的病原体。
3. 记忆和防御: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一旦体内再次遭遇同一类型病原体,它能够更快地产生针对性的免疫反应,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4. 调节和平衡:免疫系统能够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性,以保持身体内的平衡状态。
这有助于避免过度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总之,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内的一支强大军队,它通过多种机制保护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界入侵的一种重要系统,它由多种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其功能是识别、消灭和记忆病原微生物,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天然免疫系统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由皮肤、黏膜、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组成。
皮肤和黏膜是人体最外层的防御物理屏障,能防止病原体的侵入。
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体内的第一道移动防御队伍,它们能吞噬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天然杀伤细胞则可直接杀死被它们识别为异常细胞的目标细胞,如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获得性免疫系统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它是在遭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形成的免疫应答。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淋巴细胞、抗体和抗原呈递细胞等。
淋巴细胞主要分为T细胞和B细胞。
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它们分别通过分泌和攻击被感染细胞来协调和执行免疫应答。
B细胞主要分泌抗体,抗体能与病原体结合并中和或杀死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则负责将病原体的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激活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当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外来抗原,即病原微生物上的特征物质,来触发免疫应答。
通过抗原的识别,免疫系统能够调动免疫细胞和分子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攻击和消灭。
这包括通过巨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通过中性粒细胞释放抗菌物质杀死细菌、通过天然杀伤细胞直接杀死感染细胞等方式。
同时,免疫系统还会在消灭病原微生物后留下记忆,以便下一次再次遭受相同病原微生物入侵时,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免疫应答。
此外,免疫系统还具有自身识别和免疫耐受的能力。
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身组织和外来抗原,从而避免攻击和损伤自身组织。
免疫系统还能通过免疫耐受来抑制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
总之,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它通过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防御系统的协同作用,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免疫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A. 皮肤和粘膜B. 骨髓C. 脾脏D. 肝脏2.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消化食物B. 调节体温C. 识别和清除病原体D. 维持血压3. 抗体是由哪种细胞产生的?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血小板D. 神经细胞4. 以下哪种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哨兵”?A. 巨噬细胞B. 红细胞C. 血小板D. 神经细胞5. 下列哪项是体液免疫反应的第二阶段?A. 抗原呈递B. 抗体产生C. 细胞介导免疫D. 免疫记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免疫反应?A. 年龄B. 性别C. 营养状况D. 遗传因素2. 以下哪些是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A. 皮肤和粘膜B.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C. 巨噬细胞D. 抗体3. 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包括哪些?A. 抗体B. 细胞毒性T细胞C. 记忆B细胞D. 记忆T细胞4. 下列哪些是抗体的功能?A. 中和毒素B. 标记病原体C. 促进吞噬D. 促进细胞凋亡5. 以下哪些是免疫耐受的类型?A. 中枢耐受B. 外周耐受C. 自身耐受D. 异体耐受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免疫系统可以区分自身和非自身物质。
(对)2. 所有的免疫反应都是有益的。
(错)3.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
(对)4. 免疫记忆是免疫系统对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的快速反应。
(对)5. 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错)6. 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对)7.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无反应状态。
(对)8. 体液免疫反应比细胞免疫反应更快。
(错)9. 抗体在体内可以永久存在。
(错)10. 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的一种保护机制。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2. 描述抗体的结构特点。
3.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清除病原体?4. 解释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免疫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实验部分(10分)1、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公式:单位mg/10 g胸腺指数=胸腺重量/(小鼠体重×10)脾脏指数=脾脏重量/(小鼠体重×10)2、(1)白细胞(WBC)计数公式:X/4×10 ×20 ×106/L=白细胞/LX:为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4:为每大方格(即0.1ul)内白细胞平均数。
×10:1个大方格的容积为0.1ul,换算成1ul。
×20:血液的稀释倍数。
×106:将ul换算成L(2)计数方法:自小鼠尾静脉采血0.02mL将其插入稀释液底部,轻轻将血放出,混匀。
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取混匀的细胞悬液1滴,充入计数池与盖片的缝隙中,静置2-3min,使白细胞下沉。
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10×)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总数。
注意事项:①在大方格内压线细胞应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计数。
②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细胞。
③冲池前要摇匀,要注意,冲池时不可气泡,否则应重新冲池。
(3)血液稀释液用的是3%稀乙酸3、腹腔巨噬细胞试验(1)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非特异吞噬较大的颗位性异物如鸡红细胞、白色念珠菌等,称为大吞噬现象。
将鸡红细胞注入小鼠腹腔中,巨噬细胞由于具有趋化性,便向鸡红细胞处聚集,将之内吞入胞质,形成吞噬泡,然后在胞内与溶酶体融合,将鸡红细胞消化分解一段时间后取巨噬细胞,利用巨噬细胞贴壁的特性观察吞噬现象,作为判定其吞噬活性的指标。
(2)染料及染色方法:Giemsa(姬姆萨应用液)染色5min后再用蒸馏水漂洗晾干(3)淀粉肉汤的作用:诱导腹腔内产生较多的巨噬细胞4、肝脏DNA提取实验,(1)研磨抽提各步所用试剂:研磨肝脏先用冰冷的生理盐水水洗3次再置于加入2ml匀浆液的研钵中,研磨至无明显组织块存在。
《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二、填空题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A.严重感染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E.超敏反应性疾病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A.对机体有利B.对机体有害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D.以上说法都不对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第一章免疫系统一、选择题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A、胸腺和骨髓B、淋巴结和脾脏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A、CD4分子B、CD8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A、CD8分子B、CD4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B 吞噬细胞C NK细胞D T细胞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A、T细胞B、NK细胞C、 B细胞D、树突状细胞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A、自然杀伤细胞B、单核吞噬细胞C、B细胞D、T细胞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A、CD8分子B、CD4分子C、CD3分子D、CD40分子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CD4+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红细胞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IL-1B.IL-2C.IL-4D.TNF13.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D )(2000执业医真题)A.产生细胞因子B.直接杀伤靶细胞C.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D.介导ADCC效应E.参与抗病毒14.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的后果是(D )(历年考题)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C.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受影响D.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受损15.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的细胞是(B)A.NK细胞B.T细胞与B细胞C.APCD.嗜碱性粒细胞16.表达低亲和性IgG FC受体,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是(B )A.B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T细胞17.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C )A.B细胞 B.NK细胞 C.TC细胞 D.中性粒细胞18.T细胞不具有的受体是(E ).A.E受体B.抗原受体C.IgGFC受体D.促分裂原受体19.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的CD分子是(A )A.CD3B.CD4C.CD8D.CD19二、填空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免疫器官__,_免疫细胞__和_免疫分子_。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内独特的防御系统,它通过识别和抵御各种病原体来保护我们的健康。
免疫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以确保我们能够有效地对抗感染和疾病。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1.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产生和储存免疫细胞的地方。
主要包括骨髓、脾脏和淋巴结。
骨髓是产生免疫细胞的主要地方,而脾脏和淋巴结则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有几种类型,包括:(1)白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主要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它们能够识别和摧毁入侵的病原体。
(2)T细胞:T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主要负责调节和协调免疫反应。
其中,CD4+T细胞促进细胞免疫,CD8+T细胞则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
(3)B细胞: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另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主要负责产生和释放抗体,以中和病原体。
3.淋巴液:淋巴液是免疫细胞的生活环境,它流经整个淋巴系统,将免疫细胞和病原体之间的交流以及其他物质的运输。
4.抗体: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产生的蛋白质,主要能够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是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并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主要功能包括:1.识别: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我和非自我物质,即识别自身细胞和非自身细胞。
当非自身物质进入身体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2.应答:一旦免疫系统识别到外来物质,它会启动免疫应答,分为两种类型: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先天性免疫应答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应答,它通过炎症反应来抵御病原体。
先天性免疫应答是一种快速的应答,但它的效果有限。
获得性免疫应答是一种特异性的应答,它由免疫记忆细胞和抗体介导。
这种应答需要一定时间来发展,但一旦建立起来,它会对感染提供持久的保护。
3.消除: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机制来消除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