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杂质(扑热息痛)杂质列表
- 格式:pdf
- 大小:131.35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十扑热息痛的制备与定性鉴别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选择性酰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了解扑热息痛的定性鉴别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化学名对乙酰氨基酚,是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其合成方法为,以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在酸性介质中乙酐为酰化剂发生选择性N-酰化得产品。
反应式如下:NH2NHCOCH3(CH CO)O三、仪器和试剂仪器:锥形瓶、温度计、玻璃棒、吸滤瓶、布氏漏斗、量筒四、实验内容1、制备:于干燥的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对氨基苯酚12.5g,醋酐15.5g,冰醋酸22g和少量锌粉,再于130℃油浴中加热回流3h,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10ml冷水洗2次,抽干,干燥,得白色结晶性对乙酰氨基酚粗品。
2.精制: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对乙酰氨基酚粗品,每0.1克用热水1-1.5ml溶解,稍冷后加入适量活性炭脱色,煮沸5min,趁热过滤,滤液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少量水洗涤,抽干,干燥,称重,计算收率,mp.168~170℃。
3.定性鉴别①取本品10mg,加1ml蒸馏水溶解,加入FeCl3试剂,即显蓝色。
②取本品0.1g,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min,放冷,取此溶液0.5ml,滴加亚硫酸钠5滴,摇匀。
用3ml水稀释,加碱性萘酚试剂2ml,振摇,即显红色。
五、注意事项1、对氨基苯酚的质量是影响对乙酰氨基酚产量、质量的关键,购得的对氨基苯酚应是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状结晶,mp. 183~184℃。
2、酰化反应中,若以醋酸代替醋酐,则难以控制氧化副反应,反应时间长,产品质量差。
六、思考题1、酰化反应为何选用醋酐而不用醋酸作酰化剂?2、对乙酰氨基酚遇冷易结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多次过滤,在每次过滤时,为了减少产品的损失,应对漏斗如何处理?3、本实验产品的收率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收率?一、实验目的1、了解选择性乙酰化对氨基酚的氨基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2、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结构1. 认识对乙酰氨基酚你有没有听过“扑热息痛”这个名字?其实这就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常用药名。
听上去复杂,实际上它就是我们日常用来退烧和止痛的药物。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化学结构,了解一下它的“秘密武器”。
2. 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特点2.1 分子组成对乙酰氨基酚的分子结构其实很简单,虽然名字挺拗口。
它由几个重要的部分组成:一个苯环、一个氨基、一个酰基和一个羟基。
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它的核心是一个六边形的苯环,上面挂着几个小“配件”,这些小配件就是它的“秘密武器”。
2.2 苯环的角色苯环是对乙酰氨基酚的“骨架”。
想象一下,一个六边形的轮胎,苯环就像这个轮胎的框架,非常稳定。
这个苯环上挂着的几个“装饰物”就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关键成分。
它们让这个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像个小小的“工兵”一样,精准地打击那些引发痛苦的“敌人”。
3. 各组成部分的作用3.1 氨基和羟基的贡献氨基(NH₂)和羟基(OH)这两个小配件在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氨基就像是药物的“助推器”,它帮忙让药物在体内更好地发挥效果。
羟基则是“守门员”,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效果。
3.2 酰基的秘密酰基(COCH₃)则是对乙酰氨基酚的“调味品”。
它帮助药物更好地溶解在体液中,确保药物能迅速被体内吸收。
这个酰基小配件就像是让药物更“受欢迎”的秘密武器,让药物的效果更显著。
4. 化学结构如何影响药效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结构直接决定了它的药效。
苯环稳定了药物的结构,而氨基、羟基和酰基则决定了药物的生物活性。
它们的排列和组合,就像是一个精密的机械装置,让药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痛苦和发烧。
5. 结论对乙酰氨基酚看起来很简单,但它的化学结构却十分精巧。
每一个小小的化学基团,都为药物的效果贡献了一份力量。
下次当你用这个药物时,不妨想一想它背后的化学“团队”,他们可是付出了不少心血呢!希望这篇文章让你对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结构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EP检测方法:Related substances. Liquid chromatography (2.2.29). Prepare the solutions immediately before use.Test solution. Dissolve 0.200 g of the substance to be examined in 2.5 mL of methanol R containing 4.6 g/L of a 400 g/L solution of tetrabutylammonium hydroxide R and dilute to 10.0 mL with a mixture of equal volumes of a 17.9 g/L solution of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R and of a 7.8 g/L solution of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R.Reference solution (a). Dilute 1.0 mL of the test solution to 5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 Dilute 5.0 mL of this solution to 10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Reference solution (b). Dilute 1.0 mL of reference solution (a) to 1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Reference solution (c). Dissolve 5.0 mg of 4-aminophenol R,5 mg of paracetamol CRS and 5.0 mg of chloroacetanilide R in methanol R and dilute to 20.0 mL with the same solvent. Dilute 1.0 mL to 25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Reference solution (d). Dissolve 20.0 mg of 4-nitrophenol R in methanol R and dilute to 50.0 mL with the same solvent.Dilute 1.0 mL to 2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有关物质。
实验十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扑热息痛的含量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用外标法对比法测定药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和结果计算方法。
2、熟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扑热息痛即对乙酰氨基酚,其稀碱溶液在257土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可用于定量测定。
由于在其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引入对氨基酚等中间体,这些杂质也有紫外吸收。
如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杂质会对含量测定的准确性造成干扰。
因此,可采用具有分离能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将待测物和杂质分离开测定,则杂质对被测物含量测定的干扰即被消除.三、仪器与试剂SHIMADZU 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ODS柱(250mm×4.6mm,5µm);流动相:甲醇一水(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7nm。
SGE 50µL微量注射器。
四、操作步骤(一) 实验步骤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扑热息痛对照品约50mg置于100m1容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待用。
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0mL,置于50mL。
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样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扑热息痛样品约50mg置于100ml。
容量瓶巾,加甲醇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待用。
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进样分析:用微量注射器吸取样品和对照品溶液各50µL、进样,各重复3次,记录色谱图的峰面积。
(三) 结果计算按照下式计算扑热息痛原料药的百分含量:Ci%=A sampleA standard×m samplem standard×100%上式中:Ci为扑热息痛的含量;A standard为标准品的峰面积;A sample为样品的峰面积。
m standard为所称量标准品的重量;m sample为所称量样品的重量。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的基本性质和精制原理。
2. 掌握扑热息痛的精制方法,包括重结晶、过滤等操作步骤。
3. 学习如何通过精制提高扑热息痛的纯度,确保药品质量。
二、实验原理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较差的有机溶剂溶解性。
精制扑热息痛主要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利用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使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分离出来,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扑热息痛粗品- 乙醇- 冰- 烧杯- 玻璃棒- 热水浴- 精密天平- 滤纸- 滤斗- 烧瓶- 冷却水- 酒精灯四、实验步骤1. 称量与溶解:- 称取一定量的扑热息痛粗品,放入烧杯中。
- 加入适量的乙醇,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2. 过滤:- 将溶液通过预先折叠好的滤纸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 收集滤液,弃去滤渣。
3. 冷却结晶:- 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扑热息痛析出结晶。
- 待结晶完全形成后,取出烧杯,用滤纸过滤,收集结晶。
4. 洗涤与干燥:- 使用少量乙醇洗涤结晶,去除表面的杂质。
- 将洗涤后的结晶置于干燥器中干燥,直至恒重。
5. 称量与计算:- 称量干燥后的扑热息痛,计算精制前后的纯度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 精制前扑热息痛的纯度为90%,精制后纯度提高到98%。
分析:- 通过重结晶方法,成功提高了扑热息痛的纯度。
- 精制过程中,乙醇作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有利于结晶的形成和杂质的去除。
- 冷却结晶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在结晶速度和纯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六、实验结论1. 扑热息痛的精制方法可行,通过重结晶可以有效提高其纯度。
2. 乙醇是理想的溶剂,适用于扑热息痛的精制。
3. 温度控制对结晶速度和纯度有显著影响。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2. 在过滤过程中,注意滤纸的折叠和放置,避免滤液泄漏。
3. 在冷却结晶过程中,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结晶速度过快或过慢。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的概述: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是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基安替比林和咖啡因的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牙痛、月经痛、神经痛、风湿痛及感冒引起的发热等。
异丙基安替比林的极性弱,与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极性相差很大,且这3组分的紫外吸收特征及溶解度也有较大差异, 因此建立同时测定这3 组分血药浓度的色谱方法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二、实验部分1.仪器与试剂(1)仪器。
日本岛津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配UV检测器,N-2000双通道色谱工作站,BS 224 S型电子天平。
(2)试剂。
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咖啡因对照品,异丙安替比林标准品;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II;甲醇。
2.溶液的配制(1)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量取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约25mg)、咖啡因标准品(约10mg)、异丙安替比林标准品(约15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甲醇-水(70∶30)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约为0.5mg/ml,咖啡因的浓度约为0.2mg/ml,异丙安替比林的浓度约为0.3mg/ml。
(2)对照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乙酰氨基酚储备液10ml,咖啡因储备液5ml、异丙安替比林储备液10ml,并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甲醇-水(70∶30)稀释至刻度,使其浓度分别约为0.1mg/ml、0.02mg/ml、0.06mg/ml,作为对照液。
(3)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移取三组分的储备液,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稀释至刻度,配成五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20片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精密称定(平均片重0.6539g),充分研细,精密量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250mg)置50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甲醇-水(70∶30)30ml,超声提取15min,加混合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50ml容量瓶中,加混合溶剂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液。
EP检测方法:Related substances. Liquid chromatography (2.2.29). Prepare the solutions immediately before use.Test solution. Dissolve 0.200 g of the substance to be examined in 2.5 mL of methanol R containing 4.6 g/L of a 400 g/L solution of tetrabutylammonium hydroxide R and dilute to 10.0 mL with a mixture of equal volumes of a 17.9 g/L solution of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R and of a 7.8 g/L solution of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R.Reference solution (a). Dilute 1.0 mL of the test solution to 5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 Dilute 5.0 mL of this solution to 10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Reference solution (b). Dilute 1.0 mL of reference solution (a) to 1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Reference solution (c). Dissolve 5.0 mg of 4-aminophenol R,5 mg of paracetamol CRS and 5.0 mg of chloroacetanilide R in methanol R and dilute to 20.0 mL with the same solvent. Dilute 1.0 mL to 25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Reference solution (d). Dissolve 20.0 mg of 4-nitrophenol R in methanol R and dilute to 50.0 mL with the same solvent.Dilute 1.0 mL to 20.0 mL with the mobile phase.有关物质。
品名: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扑热息痛、醋氨酚)
剂型与规格:
片剂:500mg;颗粒剂:160mg;控释片:650mg;栓剂:0.15g、0.3g、0.6g 。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3~0.6g,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2g,疗程不超过10日;儿童每次10~15mg/kg ,每4~6小时1次,1疗程不超过5日。
直肠给药,每次0.3g~0.6g,每日1~2次;3~12岁儿童,每次0.15g~0.3g,每日1次。
药理与用途:
苯胺类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而抗炎、抗风湿作用很弱。
用于头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牙痛,痛经,产后和手术后疼痛或感冒引起的发热及其它不适症状。
适用于一些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的患者。
不良反应:
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服用;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出现紫绀;长期或大量应用对肝、肾均有损害。
注意事项: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引起肝损害,严重者可致死亡;长期用本品能导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故不宜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肝功能不全者及3岁以下儿童慎用。
有哮喘和过敏史及对水杨酸过敏者禁用。
对乙酰氨基酚Duiyixian,本品为4'-羟基乙酰苯胺。
按干燥品计算,含C8HsN02应为%〜%。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本品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第二法)为168〜172-C.【鉴别】(1)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氣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
(2)取本品约,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牙萘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31图)一致。
【检査】酸度取本品,加水10ml使溶解,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
乙酵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加乙醇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棕红色2号或橙红色中国药典2015年版2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氣化物取本品,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査(通则0801),与标准氣化钠溶液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硫酸盐取氣化物项下剩余的滤液25ml,依法检査(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临用新制。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甲醇-水(4=6)]制成每lml中约含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对氨基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上述溶剂溶解并制成每lml中约含对氨基酚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ml,置同—100ml量瓶中,用上述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试验。
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加水溶解至1000ml,加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12ml)-甲醇(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柱温为401;理论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峰计算不低于2000,对氨基酚峰与对乙酰第;基酚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