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算盘
- 格式:ppt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15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算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了解算盘的构造、使用方法及其在计算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算盘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对算盘的了解较少,甚至有些学生从未见过算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算盘的构造、使用方法,并能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理解算盘的运算规律,熟练运用算盘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算盘。
2.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盘、计算器、教学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算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算盘计算总价。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算盘。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构造,包括算盘的名称、各部分的作用以及算盘的运算规律。
同时,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算盘的操作练习。
教师可设置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黑板进行算盘操作演示,并让学生尝试用算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样既能巩固学生对算盘的认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认识算盘》教学反思信息技术融合:1、应用多媒体课件与实物相结合,实现数形结合,渗透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师要将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本课通过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题式,多角度表示数形结合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拨珠,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移熟练地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
从具体到抽象建动数位图的表象,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效”深入浅出,进而强化了直规感知的数和指象的数之间的联系。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多种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数学课堂更生动上课中我运用动画微课,多媒体展台和希沃课件的课堂游戏。
在第二个课堂练习中采取男、女小掌柜游戏对战的形式,让男生与女生上台接受挑战,这样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活动实施:1、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轻松自如。
纵观整节课,从视频导入到展示课题,从认识算盘的结构到学习拨数认数,从强调指法到巩固练习,每个环节过渡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2、有效把握知识重点,逐个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算盘的结构和组成,并能在算盘上准确的拨出指定的数。
为了使学生明白算盘上任意一档都可以作为个位,拨数时要认清个位在哪儿?课中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对比发现,同学们的个位并不相同,接下来通过师问生答的形式探究出“算盘上哪个档都可以做个位”为了顺利解决本课的难点。
教师再总结,上珠靠上框,下珠靠下,使学生深刻记住拨珠计数前要整理算盘,也就是清盘。
为了正确拨出数字“1-10”。
我先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老师板演示范拨珠,学生再动手尝试,最后再巩固复习拨数,学生不仅感到新鲜而且可以亲自体验拨数的过程和方法,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老师教得游刃有余,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算盘北京版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算盘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算盘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算盘的结构和功能3. 算盘的使用方法4. 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算盘的结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算盘的使用方法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算盘,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盘。
”2. 讲解算盘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教师简要介绍算盘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
(2)引导学生欣赏古代算盘的图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讲解算盘的结构和功能(1)教师讲解算盘的组成部分,如梁、珠、档等。
(2)学生观察算盘,了解其结构。
(3)教师演示算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算盘的计算功能。
4. 讲解算盘的使用方法(1)教师讲解算盘的计数方法,如“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算盘的计数方法。
(3)教师强调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珠子的摆放、梁的使用等。
5. 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举例说明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价格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算盘应用场景。
6.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算盘计算比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学生尝试用算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总价等。
7.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算盘的起源、结构、使用方法及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