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算盘的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7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算盘认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名称,理解算盘在认数过程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算盘进行认数、计数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算盘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
2. 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认数、计数等。
3. 算盘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算盘的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算盘的认数和计数方法,以及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算盘、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算盘、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算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算盘的构造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算盘的结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算盘在认数、计数中的作用。
3. 演示:教师示范算盘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算盘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算盘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
2. 算盘的使用方法:认数、计数。
3. 算盘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算盘的使用方法。
2. 提高题:运用算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3. 拓展题:研究算盘的起源和发展,了解算盘在我国数学史上的地位。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对算盘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导。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分层作业,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算盘在数学计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算盘认数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算盘的结构和原理,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算盘的结构和原理。
2. 算盘的使用方法。
3. 算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算盘的结构和原理,算盘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算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多位数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算盘。
2.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算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算盘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算盘的使用练习,互相检查,共同进步。
4. 应用:讲解算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板书设计
1. 算盘的结构和原理。
2. 算盘的使用方法。
3. 算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
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算盘应用,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了算盘的使用方法。
但在多位数的计算部分,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
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内容:苏教2021课标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算盘表示数》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借助算盘深化学生对“位值制”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算盘、挂图。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感悟历史。
1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他是谁呢?想知道吗?下面这个谜语会告诉我们答案哦。
请同学们齐读谜面。
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如用小手拨一拔,噼里啪啦连声响。
学生猜一猜之后,教师出示算盘挂图,同时揭示谜底,引出课题“对,就是算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算盘表示数(板书)。
2算盘发展,感悟历史。
课件播放小算盘珠珠的图片并配音:“嗨!大家好!我是小算盘珠珠,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学生回答。
小算盘珠珠:“那你们知道我的来历吗?”教师呈现图片并配文。
第一张幻灯片:“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石子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的方法记录物品的数量”。
第二张幻灯片:“后来人们用木棍或者竹签记数,就是算筹,它是用这种纵横交错的木棍来表示数量,例如: 563算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了几千年之久。
第三张幻灯片:“再后来人们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用上面一颗蓝色的珠子表示5,古人以一当五是一个创举,下面的一颗黄色的珠子表示1,蓝色珠子和黄色珠子合起来表示数。
例如:像这样就表示563这种记数的方法就是摆珠子,它是算盘的前身。
第四张幻灯片:“后来摆珠子这种计算工具就慢慢的改进成现在用的算盘。
”第五张幻灯片:“数学计算工具的发展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
算盘认数教学目标:1.认识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掌握下珠和上珠在档位上面表示的意义。
2.能正确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教学难点:1~9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
教具准备: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拿出算盘说: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看你们认识他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算盘认识千以内的数。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4.(1)认识算盘。
提问算盘上面有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上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
在介绍档位的同时从右往左分别介绍各位档、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
你们认识它了吗?请你们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小组里面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你刚学习到的算盘部件的名称。
教师边指边问,学生独立回答。
(2)学习在算盘上面表示1~9.师:计数时,我们要拨珠靠着中间的梁,只有靠着梁的算珠才能参加计数。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师边拨珠边板书。
出示教材上“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充分讨论后集体评价后教师引出:第1幅图: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4,表示有4个一。
第2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3,表示有3个十;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7,表示有7个一。
第3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6,表示有6个十;个位档上面没有。
第4幅图:百位档上面的算珠是8,表示有8个百。
十位档上面没有,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2,表示有2个一。
第5幅图:百位档上面是9,表示有9个百。
你会写出这些数吗?请你们在教材第34页上面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集体评价。
2.学拨珠。
我们看刚才的图,你能在上面的几幅图中找出1~9的数吗?你会在个位上面拨出1~9的数吗?出示例4的两幅图和下面的五福图。
学生尝试拨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收集反馈信息。
下面我们跟着教师后面拨一拨,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势拨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