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9.72 KB
- 文档页数:3
论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矛盾是社会运动的源泉,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都存在着各种矛盾。
如何系统地研究社会矛盾,成为了社会科学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论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以期提高研究社会矛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一种统计的研究方法,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社会矛盾进行量化,从而形成数据样本,最后通过分析样本来推断社会矛盾存在的规律性。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宏观矛盾的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可量化性、可比较性等优点,但往往忽略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容易忽略微观层面的社会矛盾。
二、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以文字、图片、语言、音频、视频等形式对社会矛盾进行研究。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微观层面的社会矛盾研究,如个体认识、社会行动等。
定性研究方法具有体现人文关怀、深入挖掘问题深层次原因、具体案例特征深入的优点,但往往因为研究过于主观而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三、理论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是一种处理社会矛盾问题的抽象模型,这种方法首先提出基本的假设或论点,然后在理论框架内进行问题分析、论证和评价。
该方法适用于宏观层面的矛盾研究,可通过发掘社会矛盾背后的深层结构,进而获得深层解释。
理论分析方法具有深入价值和抽象思考的优点,但往往假设过于抽象和缺乏现实研究。
总之,论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都各具特点。
对于不同矛盾问题,应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比较分析发现问题,形成系统科学的研究结论。
同时,研究者也要注意避免「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简单二元对立,要在方法上实现多元融合的完美体现,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把握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是一种旨在探索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论。
它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
在进行社会矛盾研究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受访调查:通过面对面、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调查,收集不同群体、不同立场的人士对于社会矛盾的看法和观点。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人群的意见和需求,从而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参考。
2. 实地观察:通过亲自去研究对象所在的场所进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原因和影响。
例如,在研究城市贫困问题时,我们可以实地考察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支持系统。
3.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矛盾的历史背景、理论解释和国内外研究成果。
这有助于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避免重复研究,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思路。
4. 数量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我们可以对社会矛盾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我们可以揭示不同因素对贫富差距或失业率等社会问题的影响程度,从而指导政府决策和社会政策的制定。
5. 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
解和解释社会矛盾,为解决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总之,社会矛盾研究需要综合应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客观地了解社会矛盾的本质和特点,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科学支持和建议。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探析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探析
一、简介
社会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客观现象,它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不可分割,也与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无关。
社会矛盾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分析社会的发展态势以及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社会矛盾进行研究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便更好的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社会变迁的本质,从而得出可行的改善办法。
因此,本文将就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
文献资料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它是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类文献的查阅和调查,以收集有关的资料,从而更充分、全面地了解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情况,从而对社会矛盾研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2、民调调查
民调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矛盾研究方法,通过实地实际的调查,可以一窥社会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掌握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得出更有效的改善方案。
3、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它可以对各类社会矛
盾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更充分、客观的结论,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社会变迁提供有效的指导。
三、结论
社会矛盾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其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研究、民调调查和统计分析等,这些研究方法都可以为我们更充分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提供有效的支持。
第四讲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主要方法。
黑格尔也把这一方法当作建构其宏大逻辑学的基本方法,并将其看作是贯穿在逻辑学中的内在灵魂。
从根本上讲,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辩证法,重点就是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
一、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乃至在学术研究中,“矛盾”这个概念的使用都很混乱。
它有时是指问题、事物、对象,有时是指困难、障碍、危机;有时是错误、谬误、否定,有时是指事物的本质、本性、规律等。
因此,研究矛盾分析方法,首先必须把什么是“矛盾”这个问题搞清楚。
“矛盾”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涵义。
有形式逻辑的矛盾,也有辩证意义的矛盾。
所谓形式逻辑的矛盾,是指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中由于违反了“矛盾律”或“排中律”所产生的矛盾。
所谓矛盾律,是指两个相互否定的命题不可能同时是真的,其中一个必然是假的。
所谓排中律,是指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可同时是假的,其中一个必然是真的。
《韩非子》中那个著名的“矛盾”的故事,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典型,在形式逻辑上,它就违背了“矛盾律”。
所以,形式逻辑中的“矛盾”,与“错误”、“谬误”等值,是应该被克服和排除的东西。
所谓辩证意义的矛盾,是指一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这种辩证意义的矛盾,是透过事物的表象把握其本质的一种分析的方法。
例如,我要把握一个人的本质,我就深入到一个人的心灵里面,考察其“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矛盾,善与恶的矛盾,德与才的矛盾,知、情、意的矛盾。
我要考察经济问题,我就要深入到深入到经济活动里面,分析其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等。
辩证意义的矛盾无非是告诉我们一种如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分析其内在联系及其结构,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按照中国哲学的说法,就是要通过有形有象的“器”来把握那无形无象的“道”的一种方法。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曾谈到,把握事物的“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社会结构、制度及人类行为之间的不协调与冲突。
对于社会矛盾的分析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将从结构矛盾分析和行为矛盾分析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1.逐层剖析矛盾:通过逐层分析,把矛盾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一一剖析,寻找各个层次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可以从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等多个角度来分析社会矛盾,找出各个层面的冲突点。
2.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可以发现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中的矛盾点。
例如,可以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3.系统思考:将社会矛盾看作一个系统,分析其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系统思考,可以揭示出社会矛盾的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
例如,通过对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深入理解社会矛盾的本质。
其次,行为矛盾分析方法重点研究社会行为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行为矛盾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在行为上的不一致、冲突和争斗。
行为矛盾分析方法侧重于解析行为矛盾的原因、形式和解决途径。
这一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角色与期望分析:通过分析社会成员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对应的社会期望,可以发现社会行为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当家庭中的女性同时承担职业和家庭责任时,就可能面临家庭与事业之间的角色矛盾。
2.价值观与实践分析:通过分析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实际行动之间的不一致,可以找出行为矛盾的根源。
例如,当社会强调个人自由和平等价值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种族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现象时,就会产生行为矛盾。
3.权力与利益分析:通过分析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方式,可以找出行为矛盾的发生与演化过程。
例如,当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占据了过大的利益份额,而其他人处于弱势地位时,就会产生权力与利益之间的矛盾。
总之,社会矛盾的分析方法可以从结构矛盾和行为矛盾两个角度进行。
第四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
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等方面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方面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方面的矛盾。
一切社会领域都充满了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
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
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
所谓无差别、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唤醒。
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毛泽东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1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2页。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它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就像生活里的小怪兽,时不时冒出来捣乱。
那咱得好好研究研究咋对付它们,这就需要一些特别的方法啦。
咱得学会观察。
就像在大街上瞅人一样,得仔细。
比如说社区里有人抱怨停车位不够,那这就是个矛盾的小苗头。
你看那些车横七竖八地停着,大家为了抢个车位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这时候咱就得像个侦探一样,把这个现象记下来,这是研究社会矛盾的第一步。
这就好比做菜得先知道有啥食材,观察就是找到这些矛盾的“食材”。
然后呢,还得跟大家聊天。
别端着架子,就像朋友唠嗑似的。
你去问问那些抢车位的人,“大哥呀,您为啥这么着急抢车位呢?”“大姐,您觉得咋解决这车位不够的事儿好呢?”从他们的话里就能挖出好多有用的东西。
有时候大家就是发发牢骚,可有时候就真能说出点子来,像什么“咱们能不能把那块闲置的地儿改成停车场呀”之类的。
这聊天就像是给矛盾这道菜加点调料,让它的味道更丰富。
再就是得分析分析。
把收集来的这些事儿啊、话啊放在一起琢磨。
为啥会有车位不够的矛盾呢?是因为小区车越来越多,还是原来规划就不合理呢?这就像是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得把各种条件都搞清楚。
不能光看表面,得往深里想。
这一步就像是做菜时掌握火候,火候对了,这道菜才好吃。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从更大的角度去看。
一个小区车位不够,可能别的小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呢。
这时候就得看看整个城市的规划啦。
是不是城市发展太快,配套设施没跟上呢?这就好比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手指头破了,还得看看他整个人是不是健康。
从大处着眼,能让我们对社会矛盾有更全面的认识。
研究社会矛盾其实就像一场有趣的冒险。
我们一点点地探索,一点点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在森林里迷路了一样。
但是只要我们用对方法,保持一颗热情的心,就一定能找到出口,让社会这个大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满呢。
社会矛盾研究法社会矛盾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产生的相互冲突和对抗现象。
了解和研究社会矛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社会矛盾研究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社会矛盾特点分析法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所导致的,因此,在研究社会矛盾时,首先要对矛盾的特点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矛盾的主体、内容、形式、发展趋势等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矛盾的本质。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二、社会矛盾产生原因分析法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因素所引发的,因此,在研究社会矛盾时,需要对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分析矛盾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可以揭示矛盾的根源,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矛盾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预测矛盾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矛盾提供指导。
三、社会矛盾解决方法研究法社会矛盾的解决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研究社会矛盾时,需要对解决矛盾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不同矛盾解决方法的适用条件、步骤和效果等方面,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矛盾解决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推动社会矛盾的积极解决。
四、社会矛盾调整机制研究法社会矛盾的调整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社会矛盾进行处理和解决的过程,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研究社会矛盾时,需要对社会矛盾的调整机制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社会矛盾调整的作用、方式、方法等方面,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矛盾调整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社会矛盾调整机制,提出优化社会矛盾调整的措施和建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五、社会矛盾解决效果评价法社会矛盾的解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和需求,因此,需要对社会矛盾解决结果进行评价。
通过对社会矛盾解决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检验解决矛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优化解决矛盾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矛盾是指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问题。
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但也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之一。
因此,研究社会矛盾是十分必要的,那么该如何进行社会矛盾的研究?首先,社会矛盾的研究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研究角度。
研究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不同层面出发,挖掘出不同角度下的社会矛盾。
其次,研究社会矛盾需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里介绍两种常用的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第一种是定性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运用文字叙述或者图表、照片等材料展示所得资料和结论。
定性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包括访谈、观察、文献研究等。
这种方法注重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从而揭示社会矛盾的实质。
第二种是定量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运用数字来表示研究所得的结论,这种方法需要进行样本抽取,然后利用科学的测量手段来提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定量研究方法注重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社会矛盾问题。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合理的样本选择、数据的真实性和分析的可靠性。
此外,社会矛盾研究也需要指定研究的范围和目的,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除此之外,社会矛盾研究还需要注重对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
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通常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工具,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
总之,社会矛盾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必要的工作。
正确选择研究角度、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数据精确性和可靠性、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等方面都需要研究人员进行深入思考和针对性的实践。
只有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了解和研究社会矛盾对于社会稳定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而要深入研究社会矛盾,就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就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社会矛盾研究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可以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矛盾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从而揭示社会矛盾的本质和规律。
而定量研究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对社会矛盾进行量化分析,获取更多的客观数据和信息,为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其次,社会矛盾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综合分析。
社会矛盾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全面深入地研究社会矛盾,就需要借鉴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矛盾问题。
再次,社会矛盾研究需要注重实证研究。
社会矛盾是具体的社会现象,要深入研究社会矛盾,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
只有深入实地了解和观察,才能获取真实的信息和数据,为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社会矛盾研究需要注重比较研究。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社会矛盾表现形式各异,要全面了解社会矛盾,就需要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社会矛盾之间的共性和特殊性,为研究提供更为深入的视角。
最后,社会矛盾研究需要注重理论创新和政策建议。
社会矛盾研究不仅要揭示问题,更要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因此,要注重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矛盾规律的认识,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也要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社会矛盾的化解提供实践指导。
综上所述,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注重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同时也要注重理论创新和政策建议。
只有全面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第四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
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等方面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方面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方面的矛盾。
一切社会领域都充满了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
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
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
所谓无差别、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唤醒。
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毛泽东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1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它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论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钥匙。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纵观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具体实践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认识与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当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理解,分析和梳理其脉络,从而用于指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一、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概念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而提供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矛盾的绝缘体。
但是社会矛盾也有其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
二、矛盾具有普遍性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社会的任何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
物质领域的矛盾是社会其他领域一切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物质领域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政治、文化和广泛的社会领域,物质领域的矛盾的解决必然有助于社会其他领域的矛盾的解决。
如果“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这时就需要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其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
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每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在任何社会中,区别只是矛盾的性质问题、程度问题,并非矛盾的有无问题。
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社会也存在矛盾。
论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
[摘要]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而提供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矛盾的绝缘体。
但是社会矛盾也有其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
1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社会的任何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
物质领域的矛盾是社会其他领域一切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物质领域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政治、文化和广泛的社会领域,物质领域的矛盾的解决必然有助于社会其他领域的矛盾的解决。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
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每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在任何社会中,区别只是矛盾的性质问题、程度问题,并非矛盾的有无问题。
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社会也存在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同时也就是一部矛盾发展史,一部矛盾解决史。
社会主义社会并非矛盾的绝缘体。
社会主义“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
自觉认识并积极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
2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矛盾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其二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始终遵循着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
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总是不可遏制地向前发展。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已经根本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随着构成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运动过程。
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也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探究社会发展根源、解释“历史之谜”的总钥匙,是我们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运用这一规律时,既要及时调整落后于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要防止超越发展阶段的“冒进”。
3社会矛盾具有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这些都是矛盾的特殊性。
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必须如实地分析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用民族革命战争的方法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解决。
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灭,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
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所解决的矛盾及其所用以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根本上不同的。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
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革命情况的区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
4矛盾的利益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
众所周知,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
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
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闻名于世的《共产党宣言》中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也说过:“一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意向同另一部分人的意向相抵触,社会生活充满着矛盾,历史告诉我们各民族之间、各社会之间以及各民族、各社会内部经常进行斗争……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人类阶级社会历史,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它,我们的认识又应从哪里入手呢?列宁明白地告诉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人们能在这种迷离混饨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
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
”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在探讨历史进程中人物的活动时,就能十分正确地找到个人因素背后的社会根源以及决定个人活动的
社会历史规律;就能充分揭示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的各个层面,抓住各种社会关系的本质要素。
除了利益分析社会矛盾的方法之外,利用阶级来分析社会矛盾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把握历史进程的线索这一点,也力资产阶级学者所使用。
列宁在研究了法国革命的历史和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们的历史著作后,指出:“从法国大革命时起,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揭示出事变的这种真实内幕,即阶级斗争。
法国复辟时代就有一些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梯也尔)在总结当时的事变时,不能不承认阶级斗争是了解全部法国历史的钥匙。
”②因此,阶级分析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所独有的,但是也不可因此而否认将这一方法系统化、最后定型以及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要归功于马克思经典作家。
5总结
社会的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矛盾都是存在的。
我们不能妄图去消灭矛盾,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了解矛盾的规律,搜寻解决矛盾的方法,然后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的方法。
矛盾并不是一种坏的现象,相反他是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
不同事物,不同时期的矛盾都是不同的,所以矛盾具有其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利益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