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及对策研究_赵茜
- 格式:pdf
- 大小:504.71 KB
- 文档页数:3
在全科医师培养的道路上充满希望也困难重重副标题:—访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祝珠教授作者:赵鑫许倩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日期:2011-08-03祝珠教授2011年7月16日,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学术年会召开,来自上海和香港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以及来自上海市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共同参会,就全科医学中的慢病管理、继续教育、临床医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交流。
此次会议共五百余名参会者,收到二百多篇会议论文。
《全科医学周刊》:在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分会场上,许多参会者都是站着听会的,说明大家对这方面都很关心。
您如何看待全科医师培养模式中在二级、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有效结合?祝珠教授:在我国,医学生在大学时期着重接受的是专科教育,往往因为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而荒废了非常重要的临床实习期,因此刚毕业的医学生一般不能胜任全科医师的工作,毕业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的、综合的医师能力培养需要在大的医疗中心完成,因其有着优秀而丰富的师资力量和大量患者资源,这些对全科医师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可为全科医师知识面拓宽、全面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
全科医师应该到各个专科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去接受培养,然后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培养。
根据《上海市全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细则》,3年的培养包括理论学习(8周)、三级医院的临床轮转(100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32周)和CDC实践(8周)。
经过这样的培养,全科医师才能上岗,该模式得到广泛认同。
《全科医学周刊》:您一直致力于全科医师培养与教育事业,并在推动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您觉得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祝珠教授:成功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需要得到各方面支持。
首先是师资。
我认为作为全科医师培训的教师来讲,自己要先培养全科医学的观念,教学要从全科医学的角度出发。
目前许多二级、三级医院的专科医师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全科医学培养,所以在带教理念中没有“全科意识”。
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问题及其优化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问题及其优化对策引言:全科医师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石,他们在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对全科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规范的培训是提升全科医师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现有的全科医师规范培训体系尚未健全完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不够科学和系统化,导致培训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由于全科医师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培训资源分配不均衡,地区之间、医院之间的培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难以保证培训质量和水平的一致性。
为了提高全科医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必要对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进行优化和改进。
本文旨在分析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以期提升全科医师培训质量,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目的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作为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寻找优化对策,提升培训质量,加强继续教育,以期通过完善培训机制和方法,构建更加健全的全科医师培训体系,为培养优秀的全科医师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 探讨如何优化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3. 提出提升全科医师培训质量的具体建议,以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4. 强调全科医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的有效性;5. 为未来的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制定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
1.3 研究意义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
全科医师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等多项职责。
Total.253September 2013(A)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253期2013年9月(上)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养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已成当务之急。
本文在简要总结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全科医师培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全科医师存在问题对策探讨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Zhu Lingqin,Yang Huifang,Liu Lan*,Li Zhengzhi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dical system reform,how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medical service system and cultivate a team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Based on a brief summariza-tion of the achievemen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nd explores the exi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general practitioner;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 exploration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内地才引入全科医学概念,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和展发,国家和地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颁布和实施了许多相应的政策、具体要求及举措,并且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许多社区卫生服务点,出版、编写和翻译了国内及发达国家有关教材,举办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全科医师培训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使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
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探究摘要】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医疗人才的需求量都是很大的。
尤其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今天,医疗人员的数量往往是供不应求的。
通过对天津市静海区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反映出目前乡镇卫生院尚未形成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卫生人才继续教育需求不高等问题,并对此进行策略探究。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363-021.前言乡镇卫生院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肩负着大部分人就医的希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影响到基层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同时也决定了基层卫生服务的水平,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终生进行继续教育,以更好地服务基层百姓健康。
我国早已就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意见,比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
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对天津市静海区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情况调查,得到380份样本,发现很多问题。
2.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继续教育中的问题2.1 继续教育的体系并不完善在前文提到的调查中,一共有19所来自静海区的乡镇卫生院。
在调查中可以得知,乡镇卫生院在岗职工9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0人。
学历结构为:研究生0人,本科生127人,大专234人,中专及以下89人。
职称结构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38人,初级职308人。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医疗的第一战线,但是在这一战线中,大部分的医生学历并不高,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需要进行继续教育。
但是在我国现有的体系中,并没有相应配套的对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具体组织管理、考核、登记、评估等一系列实际操作的规定,很难使乡镇卫生院将继续教育情况与考核、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等相关工作挂钩。
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问题及其优化对策全科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 GP)是基层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为卫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全民健康保障提供了重要保障。
规范培训是全科医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全科医师规范培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培训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多元化的培训形式。
二、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培训机构资质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三、培训内容落后,不能满足全科医师的实际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采取如下优化对策:一、以学员为中心,多元化培训形式应该根据全科医师的实际需求,制定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比如提供线上、线下混合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以便更好地满足医生们的不同需求。
此外,也要为医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如可以根据医生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指导服务。
二、提高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的质量应该积极加强对全科医师规范培训机构的管理和资质审核,促进培训机构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培训师资的管理和评估,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机制,以保证师资力量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应该注重培训内容的实时性和前沿性,为全科医师提供病例分析、诊疗技术、管理和沟通等方面的培训,以满足医生在实践中的需求。
此外,还应该注重全科医师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实践教学和模拟训练的环节,以便让医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培训内容,并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综上所述,全科医师规范培训是推进基层医疗服务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优化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注重个性化、多元化的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的质量、更新培训内容,以满足全科医师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基层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医学继续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1]。
在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务工作者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卫生技术人员自身前途的发展,而且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虽然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在我院已经形成,并在提高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所以探讨适合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尤其重要。
1.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1.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不少人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
某些已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热情不高。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突击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1.2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良莠不齐: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以后,出现了各类学习班、培训班、提高班、学术会议等,名目繁多,从各种渠道涌入各医疗单位。
有些学习班的内容重复,甚至有的打着继续医学教育的招牌,将学习商业化,教学质量差、学时不够、学分授予管理不严、费用高,使学习班的可信度大大下降,导致医院外派学习总要三思而行。
1.3 经费支出过高:有不少学习班时间短、学分高、收费也高,包括学费、住宿费、差旅费,二三天的学习都要支出近千元。
1.4 由于专业限制,一些继续教育项目开展困难,我院每年都要邀请几名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讲课,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机会难得,但效果并不理想,参加人员都是强迫学习。
有时考虑只安排对口专业人员听课,但又因人员太少,所以科教科从选题上尽量照顾到各个专业,涉及面宽或一些新生的边缘学科,但由于大家从事的专业不同、兴趣不同,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年复一年,医院继续教育的课题内容选择困难,给具体管理者带来一定难度。
1.5 由于是基层医院有相当多的在职在岗人员无法离职离岗学习。
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继续教育需求及对策陈燕;蒋新军【摘要】目的:调查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与需求状况,提出中医继续教育的对策。
方法在湖南省乡镇卫生院4期培训班中,每期随机抽取培训医生人数的50%,4期人数分别为49、51、53、53名,采用自编问卷,对206名医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168名(81.55%)医生的学历为中专和大专,186名(90.29%)医生的职称为助理医师和医师,206名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为63.83%,其学习背景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有差异(χ2=42.42,P=0.01),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经常使用率均低于30%,96.60%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希望学习一种或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来帮助诊疗疾病。
结论乡镇卫生院医生学历、职称、中医药知识掌握情况、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不容乐观,乡镇卫生院医生对中医适宜技术表现出强烈需求,卫生主管部门应结合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中医继续教育。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rate of TCM knowledge, the application,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Chinese appropriate technique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of Hunan Province;To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CM continuing education. Methods 50%of the training doctors were adopted randomly from 4 training course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in Hunan Province. The student number of each course was 49, 51, 53, 53, respectively. Self-designed questionair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206 training doctors. Results 168 (81.55%) doctors’ degrees were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degree an d college degree;186 (90.29%) doctors’ professional titles were physician assistant and physician;The awarenessrate of TCM knowledge was 63.83%;Different study backgrounds of doctor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rate of TCM knowledge (χ2=42.42,P=0.01). The using rates of TCM appropriate techniques were all lower than 30%. 96.60%of doctor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hope to learn one or more TCM appropriate techniques to help diagnose and treat disease. Conclusion The degree, professional title, mastery of TCM knowledge, and TCM appropriate techniques were not optimistic. The doctor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showed strong desire for TCM appropriate techniques. The health department should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octor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and develop targeted TCM continuing education.【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乡镇卫生院;中医;继续教育;对策【作者】陈燕;蒋新军【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海南海口 571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04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夯实农村和社区的中医药基础,积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一批标准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规划中还提出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
基层医院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及对策研究目的:研究调查基层医院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7家基层医院的全科医师26名进行调查,对其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继续教育培训的经历、所在单位的态度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84.6%的全科医师选择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旨在提高综合医学素养,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以中短期集训、上级医院进修为主,培训内容则主要是医疗服务相关。
结论:多数基层医院全科医师都有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可根据个体不同的经历、文化程度、职称等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内容,获得更好的效果。
标签: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调查;对策全科医师指的是经全科医学知识、相关技能的专门训练为基层提供基本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工作者,其既是三级预防网中最基层的医疗服务工作者,更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群体[1]。
全科医生的存在有效完善和弥补了高度专科化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有利于实现经济、有效而连续的基层医疗覆盖。
但由于我国的全科学总体上起步较晚,全科医师的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层次不齐,特别是在一些乡镇卫生院等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的医学素养还比较低。
调查研究基层医院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是提高基层患者就医信心,促进医疗资源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行分级医疗制度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地基层医院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整群抽样法随7家基层医院的全科医师26名进行调查。
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全科医师均顺利完整的填写了调查问卷,回收率100.0%。
受访全科医师中,男8名,女18名,分别占30.8%和69.2%,其年龄分布在25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2.3)岁,从业时间在1年到35年之间,平均(12.4±1.2)年,其职称分布情况为:无职称4例,初级职称13例,中级职称8例,副高级以上职称1例,分别占15.4%、50.0%、30.8%和3.8%;其学历水平分布为:中专及高中6例、大专14例、大学及以上6例,分别占23.1%、53.8%、23.1%。
Vol.28No .4Ap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8卷第4期(下)2012年4月医学继续教育是指对已经完成医学教育的卫生专业人员进行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终身性训练活动,是专业医学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完善.医学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专业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方法,不断提高和完善技能,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为2~3年.所以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前途的发展,也关系着医院的不断发展,更关系着国民健康素质的高低.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在我国形成时间较早,近些年在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理论和综合技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基层医院的门户作用的强化以及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所以,探讨基层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变继续教育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1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1认识不足,支持不够很多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简单地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是晋升职称的必然需要,所以某些已晋升副高级、高级职称和不想晋升职称的医疗工作人员,普遍认为没有必要再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还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但却认为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负担,并不了解继续医学教育的内涵,完成任务式的获得学分了事.同时有些领导存在重医疗、轻理论及技能的思想倾向,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支持和管理不够;另外基层医疗单位由于受经费等原因的制约,投入不足,开展和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仅仅局限在本单位内部交流,不能走出去、引进来,缺少国内外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大大减少了技术交流和知识引进的机会,并没有真正做到医学知识的更新和发展.1.2忽视质量,良莠不齐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自开展以来,出现各类培训班、提高班、学习班、学术会议等多种办学实体.而有些办学实体仅以挣钱为目的,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其次,有的单位不设定考核办法、培养目标以及达标后的待遇,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努力完成的教育目标后,没有相应的待遇提高,这种“大锅饭”式的管理,使得继续医学教育发挥不了应有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以上种种均使得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缺乏兴趣.1.3专业限制一些继续教育项目开展较为困难基层医院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技术的交流,每年有可能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讲课.然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安排上却出现了极大的困难,专业性很强的讲座,对口专业人员太少,成本太高,且有些新项目的难以开展;选择专业面较宽或一些边缘学科方面的讲座,就会受到基层人员专业、兴趣等综合素质的约束,就难满足所有人员的个性需要.因此,基层医院继续教育在选择课题内容的问题上,给具体管理者就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1.4教育手段落后不能很好的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水平上,且因古板的考试题目设置,年年考试内容又有很多重复,针对性和实用性又很差,适合基层单位实际需要的项目就显得太少,选择学习内容或专业的余地不足,项目学习内容绝大多数集中在医疗技术方面,却很少涉及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等全面服务的理念.基层医院大多身兼数职,有相当多的在职在岗人员无法脱产学习.总之,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还远没有达到补充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技能的目的.紧迫的发展形势,致使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面临巨大的改革.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首要目标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专业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断满足社会对医疗的需要,推动医学事业不断发展,同时又能使每位医疗专业人员能不断汲取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架构自己新的临床思维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要使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基层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杨忆微(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对已完成医学教育的卫生专业人员所进行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终身性训练活动,是专业医学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完善.但是,目前基层医院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认识不足和方法不当等问题,使得继续医学教育的效果很不理想.本文旨在探讨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基层医院卫生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关键词:医学;继续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212-02212--. All Rights Reserved.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等各方面不断创新.2.1教育观念要创新传统继续教育强调继承既往知识遗产,系统传授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一样,发挥着一种近似"复制"前人的功能.然而如果要不断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所需要的医学人才不仅仅是历史文明成果的继承者、传授者和掌握者.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能凭借自身的潜能,自主创新.能主动地丰富和超越历史和现实的科技成果,从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育观念的创新就意味着培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这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首要完成的目标.2.2教育形式要创新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不只是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学习,不能只要求所学知识“专业对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健康已不止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状态,新的医学模式是生理———心理———社会全新的理念.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不但要掌握多学科相关知识,还要掌握新理论、新体系和新学科的一些边缘知识.因此,继续医学教育应改变只注重技术的培养观念,更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同时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横向联系,进一步促使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2.3教育内容要创新教育观念及教育形式的创新,必将带来不断创新的教育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内容将更加宽泛,教育内容不只局限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应着眼于医务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人文、伦理医学的发展.至此,技术领域的学习更新外,医务人员更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全面的人文素养,以适应社会、医学的发展.所以,培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一是要做到智力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医学专业知识,掌握运用临床知识及相关技术创新的能力;二是培养未知医学领域探究的兴趣,总结临床经验提升创新能力;三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逻辑推理、思维联想、问题解决以及自由联想等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四注重自力、自尊、自信人格特性的培养.3继续医学教育具体对策及出路3.1形式多样而灵活的培训方式由于基层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容易发生冲突,所以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教学查房、科室内病例讨论、院内专题讲座、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专业进修、撰写学术论文、远程继续教育等,改变传统的集中教学方式.在内容的安排上应突出先进性、针对性及实用性,坚持临床为主、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3.2教学内容要体现出学有所用,服务于民的特色外派人员的学习、进修内容上要求必须是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本科室急需开展的技术和项目.学习人员学成后在科内进行教学讲座,形成制度化,达到一人学习,全科受益的目的.同时还要引进和应用新项目、新技术,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3.3规范教学内容构架全面的知识体系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坚持“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基层医院更应重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快速发展的医学背景下,除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外,还应扩充全面的外围知识.如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服务形象及服务意识、病历书写及病情记录的规范化、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及医学伦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全面的医学知识体系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备和必需的能力和素质.3.4网络继续教育的开展全新的医学教育视野远程学习具有不受人数时间、地点限制的优点,在基层医院中是适合的医学继续教育方式.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身兼数职,工作比较繁忙,时间相对不固定.在接受远程医学教育中,卫生技术人员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远程学习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工作忙不能接受教育的现象,也解决了医院自身师资力量不足、不同专业人员因种种原因无法脱产学习及无法送出去培养的难题.网络继续教育的开展,使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够接受到本领域专家最前沿知识的指导,解决的是每个个体最迫切需要学习和解决的知识点.具有极大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前沿性的特点.从而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综合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教材,可以有效地鲜活教学的情境,激励医务人员学习的动力.网络教学应用灵活,通过账号可以集体学习,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主学习.远程学习在继续医学教育中主导作用日益增强,网络设施的建设,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医院经费不足的困难,达到最少的支出,最多人的收益.3.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利于推动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基层医院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技术骨干培训的机制和制度,制定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定期选派技术骨干脱产进修,参与适宜技术推广的培训等形式,为基层基层医院培养业务骨干,以个人带动全科,甚至带动全院,整体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实行学分制管理,真正落实培训———考核———评聘一体化管理.医学继续教育是终生教育,也是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种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政策的出台,基层医院应不断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断创新思路,做到学有梁道、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使基层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能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及全人观念的形成,以期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一方百姓.———————————————————参考文献:〔1〕李君.网络培训一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J].医学教育,2005(21):121.〔2〕王宪,周卫红,孙翠银.对综合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27.〔3〕卫科教发〔2008〕49号.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13--. All Rights Reserved.。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研究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需求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肩负着保障乡村居民健康的重任。
但是,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不尽如人意,给乡村群众的健康保障带来了一定隐患。
因此,完善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的教育培训政策,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对乡村群众的健康保障至关重要。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现状乡镇卫生院作为乡村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防治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医疗服务功能。
数据显示,我国的乡镇卫生院数量多达8万余家,加上村卫生室等机构,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就可以覆盖到全国超过90%的居民。
虽然乡镇卫生院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乡镇卫生院在医生人员队伍、职业素质、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面临着成倍的挑战。
在乡镇卫生院中,临床医生作为基层医疗服务中的核心力量,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影响深远。
然而,现实情况却让人担忧,在一些乡镇卫生院,医生资历和临床经验有限,难以满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求,导致患者就诊不方便、效果不佳,乡村群众的医疗效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有些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医学治疗和技术手段落后,临床诊疗水平不高,疾病治愈率和康复率相对较低,无法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教育培训政策分析为了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强化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的技术、业务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乡村群众健康,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培训政策的内容•完善医学教育培训机制加强乡村医生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医学教育培训机制,提供全面多样化的中医西医继续教育培训,针对乡村医生特点,面向基层开展培训。
基层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讨发表时间:2018-07-09T13:41:45.8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下第8期作者:王雄[导读] 在展开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理。
(广西柳州市医学会暨柳州市医学考试中心;广西柳州545001)【摘要】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对于医护人员的医疗和护理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基层医院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会展开一定的医学继续教育工作,但是在展开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理。
关键词:继承医院;医学继续教育;问题;对策继续教育是指已经在岗工作的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找出自身不足的地方,或者是根据自身职业进行发展的要求,对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行改造或者是对知识的技能进行再次的学习[1]。
目前大部分基层的医院都会继续开展医学的继续教育工作,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技能,并对基层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进行提高,从而能够为病患提供更加好的医疗服务。
1目前基层医院医学方面继续教育的现状基层医院一般指的是一级医院或者是及其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等,例如像乡镇的卫生院、社区的医院都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基层医院[2]。
基层医院能够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较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对疾病的预防、医疗以及保健康复等,但是对于教学以及科研的任务并不承担[3]。
目前在大部分基层的医院中,其医务的工作人员都具有比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技能,但是对于某一方面医学领域中的深度研究较为欠缺,一旦病患发生重大的疾病,其应对的能力比较差。
但是在日常的接诊中,基层医院所遇到的病症以及相关的医护需求和级别较高的医院对比起来并不会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也在得到不断的提高,其知识的结构以及更新的周期都比较短。
基层医院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因此会缺乏一定的医院临床方面的工作经验,并且知识的水平也得不到更新和提高,从而会影响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医学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雷辉曹礼荣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7期摘要:医学继续教育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和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也逐渐凸显,本文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教育;问题;对策医学高速发展过程中新的医疗技术、医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地更新学科知识,提高技术能力。
随着基层医疗结构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医学继续教育工作,本文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一、基层医疗机构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教育体系不健全脱产学习是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临床工作繁重,人员后备不足,用人单位缺乏系统性的人员培养计划,这就使多数人没有条件脱产外出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
(二)教学内容不够全面基层医疗机构通常是通过邀请上级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这使很多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参与的医务人员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获取相应的学分而没有认真学习。
在基层医疗机构大都是需要全科专业人才,通常邀请的专家专业性较强,在继续教育的选题上如果能满足不同专科、不同阶层需求才更恰当。
除此之外,作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的一些高校对继续教育的错误定位,使其事实上处于高校发展规划外围和边缘的尴尬境地,导致了继续教育发展的非持续性、摇摆性与随机性[1]。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欠缺基层医疗机构主要从事常见多发病的诊疗、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经常接诊面对的是突发事件的救治工作。
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去大型医院机构培训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流畅的交流机制。
基层医疗机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培训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无法保证培训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谢丹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6(020)003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基层卫生工作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基础环节,故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国家医疗服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医师教育及培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和目标.【总页数】2页(P364-365)
【作者】谢丹
【作者单位】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3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J], 赵茜;廖晓阳;李双庆;李兰;刘蕙中;尹仲秋
2.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医师教育培训模式及对我国专科医师教育培训模式的启示 [J], 查定军;邱建华
3.我国骨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现状分析 [J], 罗森林;何坪;李曼霞
4.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训与能力评估方法探讨 [J], 陈倩; 江孙芳; 顾杰; 祝墡珠
5.全科医师教育培训与能力评估方法的探讨 [J], 刘桂兰;夏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