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启蒙运动》背景
- 格式:docx
- 大小:15.56 KB
- 文档页数:1
第7课启蒙运动【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背景:①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③政治:A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起了启示和榜样作用;B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④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⑤法国社会现状: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对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3、过程:(1)兴起: 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2)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的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3)发展:启蒙运动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德国:康德)4、核心思想——理性主义:否定封建权威,提倡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法治观念,敬畏事实,提倡科学。
5、性质:是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集中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从而使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四、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1、对欧洲的影响:①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②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对世界的影响:①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西属、葡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爆发独立战争,赢得独立。
②在亚洲鼓舞中国和日本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③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对社会转型和各国政体的影响(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学说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
第39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一、宗教改革1.背景(1)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有限。
(2)罗马天主教教廷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
(3)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德国民众愤慨,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2.主张(1)因信称义:靠自己虔诚信仰即可得救。
(2)直通上帝: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和对话。
(3)思想自由: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
3.影响(1)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启蒙运动1.启蒙运动的背景(1)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上: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3)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4)文化上: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与知识的进步。
2.启蒙运动的概况(1)性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思想武器:理性主义。
(3)内容①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②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
③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
3.启蒙运动的代表思想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有必4.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1)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
(2)提出人类社会应该满足人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
(3)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
5.启蒙运动的意义(1)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3)使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
(4)对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点一“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1)背景: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目标: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欧洲启蒙运动 欧洲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1)原因:①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其发展的严重障碍,要结束旧的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
②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挣脱了封建迷信的束缚。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为启蒙运动。
(3)内容: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取消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二、启蒙运动代表: 1、英国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提出最基本启蒙思想,但有落后封建色彩。
提出社会契约,反对君权神授。
不反对君主专制,他坚持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
他认为世上本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霍布斯的代表作是《利维坦》。
洛克:洛克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
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一些修正,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的财产。
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
2、法国的启蒙运动(高潮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1)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反对君主专制,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发展了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权(独立)、行政权(君主享有)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
对反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3)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否定封建王权,重视公共意识,反对任何个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高考历史中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在高考历史中,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还能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准确答题,取得优异成绩。
一、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一)经济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因素往往是历史事件发生的重要背景之一。
例如,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工人阶级的壮大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我们在分析经济因素时,要关注当时的生产方式、贸易状况、农业发展水平、货币流通等方面。
比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中,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促使人们追求更多的财富和市场,这成为了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经济动力。
(二)政治因素政治制度、政治局势和政治权力的变化也会对历史事件产生深远影响。
封建制度的腐朽、君主专制的强化或削弱、政治权力的争夺等都可能引发社会变革。
例如,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中,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民的压迫、贵族和教士的特权以及财政危机等政治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三)社会因素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变动以及社会思潮的传播等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
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的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壮大,人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重新燃起,这些社会因素为文艺复兴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再比如,中国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的社会结构逐渐瓦解,新的社会阶层如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他们对社会变革提出了不同的诉求。
(四)文化因素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和思想观念等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历史事件的发生。
例如,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与当时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以及人们对教会腐败的不满密切相关。
而启蒙运动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强调理性、自由和平等的观念,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外部因素外部的冲击和影响有时也会成为历史事件的重要背景。
比如,鸦片战争的爆发,除了中国内部的封建统治腐朽等因素外,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发展和对外扩张也是重要原因。
模块3 文化发展历程一、专制下的启蒙1.背景(1)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2)经济上: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政治上: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4)文化上: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与知识的进步。
2.概况(1)性质:17、18世纪,欧洲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2)过程:开始于英、法,然后扩展到德国、荷兰等国。
(3)思想武器:理性。
(4)斗争矛头: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
3.代表人物(1)英国启蒙思想家人物主张意义(2)法国启蒙思想家论基础卢梭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狄德罗人人享有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保障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理性主义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1.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1)基础:法国卢梭的“人生而自由”.(2)主张①认为人是自由、平等的.②提出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③批判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
(3)意义:康德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
2.卢梭对“理性”的质疑(1)主张①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
②人类天性本善,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2)评价①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由此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卢梭因此成为浪漫主义之父。
②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
③使个人主义膨胀,为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1)人们已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
(2)以人类的共同属性为前提,指出人类社会应该满足人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
第29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考点清单] 1.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一、宗教改革1.背景⎩⎪⎨⎪⎧ 1在文艺复兴影响下,人们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势力很大,教皇在此兜售赎罪券。
2.概况 ⎩⎪⎨⎪⎧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 国国教。
3.主张⎩⎪⎨⎪⎧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影响: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史论共识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特别强调 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它仅仅是动摇了教皇的权威地位。
二、启蒙运动1.背景⎩⎪⎨⎪⎧ 1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2.内容: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整体把握“三个一”归纳启蒙运动3.核心:“理性”,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知识图解理性主义4.代表人物及主张错误!5.扩展⎩⎪⎨⎪⎧ 人物:康德,代表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主张⎩⎪⎨⎪⎧ 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 之内。
6.影响错误!史论共识 1.欧洲启蒙运动既有理性与自由的启蒙,也有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是说人生而自由并且思想也是自由的,是对人类自身最深刻的启蒙。
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是反专制的启蒙。
2023年高考历史“史论题”突破技巧及范文高考历史“史论题”突破技巧及范文一、评分标准:二、特点:历史小论文:小是受高考时间限制,字数100字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论文指使用史学观点评述历史人物事件等一般包括题目,论点,论据,论证。
是高考历史要求最高一种题目。
三、要求1、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题板块知识2、史学观点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3、归纳概括能力,史论结合能力,辩证法论证等能力。
四、写作原则1、题目要求简练准确体现中心思想;2、论点一般不是考生自己提出避免争论错误,而是从所给材料提炼归纳概括,论点提炼要求直接开门见山,简练准确,本质新颖,这是写好小论文前提与关键,也是难点。
要求学生的历史专业性,史学观点感知,归纳概括能力。
3、论据是史实,史论结合是写好小论文的基本原则,要做到论从史出,以史实论证观点,把史实与论点紧密结合。
要求界定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语言精炼专业。
4、论证是写作思路,要清晰,富有逻辑性和衔接性。
让人感觉自然,思路清晰,过渡性强,没有拼凑感。
5、高考历史小论文写作模式一般使用总分总写作段落层次:第一段观点要准确新颖10-30字第二段展开30-60第三段10-20回扣升华6、高考历史小论文写作误区只提观点是对错,不提炼观点;或超越材料提观点;或观点不清楚不会史论结合,没有史论结合或简单的观点或孤立的史实;或史论结合的不自然不默契思路不清,天马行空,没有逻辑五、历史小论文写作步骤第一步:据材料归纳概括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合理精炼,要响亮新颖。
第二步:史论结合,论证观点。
以史实论证观点,以观点分析史实。
做到史实和观点默契结合。
第三步:做一个精炼有力的总结,形成一个结论,进行理论升华。
六、高考小论文写作示范1、主题提炼类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第7课 启蒙运动教学目标新课导入新课导入●1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
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
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
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
”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新课导入●2本课的引言是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的。
文字内容着重指出了在18世纪的法国,人们开始摆脱政府和教会的禁令,对现实社会一切现象表示质疑,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见解,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问题。
图画则形象地补充了文字内容。
引导学生浏览图画,配合阅读文字内容,解决两个问题: 1. 从图画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2. 说明什么问题?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基础达标1.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
”推动“历史性变革”的思想因素是(C)A. 马克思主义B. 文艺复兴C. 启蒙运动D. 空想社会主义解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的大动荡、历史性变革,指的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而推动这些变化的思想因素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2.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必然地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第7课启蒙运动1.(2020.1·浙江高考·17)1753年,法国第戎学院举行题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起源为何?其是否为自然律所认可?”的征文比赛。
受到该题目的刺激和启发,有思想家说:“学院竟然有此胆量提出”,“我即刻着手探讨了”。
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及其撰写的作品是A.伏尔泰《哲学通信》B.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C.康德《实践理性批判》D.赫背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2.(2020·天津高考·11)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
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
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
由此可以看出A.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C.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D.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3.(2020·山东高考·11)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
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4.(2019.4·浙江高考·19)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
这种“新的思想”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君主制5.(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
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6.(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第33题考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14世纪——20世纪初)经济上:全球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一、全球航路的开辟(14、15世纪)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2)社会根源:黄金热,《马可·波罗行记》的诱导。
(3)思想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人文主义思潮鼓励冒险精神(4)商业危机:陆路贸易被奥斯曼土耳其阻断,商路不畅导致商业危机(直接原因)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航海经验;②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③地理知识的丰富(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二、早期殖民扩张1.概况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英法崛起18世纪中后期英国(“日不落帝国”)2.早期殖民扩张影响(1)对非洲、美洲、亚洲的影响:①殖民扩张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杀,他们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③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
(2)对欧洲的影响: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①商业革命:商品种类、流通量——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商业帝国——崛起。
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的经营方式(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出现;②价格革命:表现货币(黄金)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影响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导致社会阶层分化三、总结:新航路开辟影响(多角度阐释)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推动全球物种大交换,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明史观)2.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出现。
(整体史观)(世界史观)3.欧洲殖民掠夺之路:掠夺性贸易、种族灭绝政策、奴隶贸易导致亚非拉地区长期贫穷落后,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革命史观)4.欧洲社会转型之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人类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