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器接线原理图
- 格式:doc
- 大小:328.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章 接线第三章 接 线【注 意】l 进行接线或检修作业时,必须先断开电源,因伺服驱动器内部有大容量电 解电容,所以即使切断了电源,内部部分电路仍有高压。
在电源切断后, 最少等待 10 分钟以上,等到充电指示灯熄灭后,才能接线或检修驱动器和 电机,否则可能触电l 驱动器输出端子 U、V、W 和电机 U、V、W 必须正确对应。
注意不能用调 换三相端子的方法来使电机反转,这一点与异步电机完全不同,更不要使 端子短路。
若相序出错,就会出现电机不能启动、运转异常等不可意料的 情况l 电机轴上的编码器与驱动器之间的接线绝对不能接错。
为避免感应干扰, 编码器信号线应和动力线分开走线,最好给信号线加上屏蔽3.1 伺服驱动器与外围设备的连接及构成图 3-1 伺服驱动器 EPS-TA0003123-0000 与外围设备的连接图 23第三章 接线3.2 标准接线 1. 配线(1)电源端子 TB 线径:R、S、T、U、V、W、PE 端子线径≥1.5mm² (AWG14-16),L1、L2 端子线径≥1.0mm² (AWG16-18)。
驱动器功率越大需要 TB 端子线径越粗。
接地:接地线(PE)应尽可能粗,驱动器接地线与伺服电机接地线一点接 地,接地电阻<100Ω。
端子连接必须连接牢固。
建议电源采用三相隔离变压器供电,提高电源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请安装非熔断性(NFB)断路器,以便驱动器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切断电源。
建议安装噪声滤波器(NF)、磁力接触器(MC)、电抗器(L),防止外部杂 波进入电源,减轻伺服电机产生的杂波对外界的干扰。
(2)通讯信号 CN1、控制信号 CN2、编码器信号 CN3 线 径 : 建 议 采用 屏 蔽 电 缆( 最 好 采用 双 绞 屏蔽 电 缆),线 径 ≥0.12mm² (AWG24-26)。
线长:电缆长度尽可能短,控制信号线 CN2 电缆不超过 5 米,编码器信号 电缆长度不超过 15 米,编码器电源和地线应分别采用 4 组以上芯线并联。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伺服电机内部结构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原理一、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的构造基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定子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一个是励磁绕组Rf,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Uf上;另一个是控制绕组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Uc。
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又称两个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无“自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比,应具有转子电阻大和转动惯量小这两个特点。
目前应用较多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高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高电阻率导条的鼠笼转子,为了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转子做得细长;另一种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转子,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固定的内定子.空心杯形转子的转动惯量很小,反应迅速,而且运转平稳,因此被广泛采用。
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脉动磁场,转子静止不动。
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沿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大小而变化,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反时,伺服电动机将反转。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1、起动转矩大由于转子电阻大,其转矩特性曲线如图3中曲线1所示,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2相比,有明显的区别。
它可使临界转差率S0>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机械特性)更接近于线性,而且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
因此,当定子一有控制电压,转子立即转动,即具有起动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2、运行范围较广3、无自转现象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立即停止运转。
伺服电机内部结构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原理一、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的构造根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定子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一个是励磁绕组Rf,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Uf上;另一个是控制绕组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Uc。
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又称两个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无“自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比,应具有转子电阻大和转动惯量小这两个特点。
目前应用较多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高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高电阻率导条的鼠笼转子,为了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转子做得细长;另一种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转子,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固定的内定子.空心杯形转子的转动惯量很小,反响迅速,而且运转平稳,因此被广泛采用。
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脉动磁场,转子静止不动。
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沿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大小而变化,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反时,伺服电动机将反转。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1、起动转矩大由于转子电阻大,其转矩特性曲线如图3中曲线1所示,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2相比,有明显的区别。
它可使临界转差率S0>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机械特性〕更接近于线性,而且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
因此,当定子一有控制电压,转子立即转动,即具有起动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2、运行范围较广3、无自转现象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立即停止运转。
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行状态,由于转子电阻大,定子中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子作用所产生的两个转矩特性〔T1-S1、T2-S 2曲线〕以及合成转矩特性〔T-S曲线〕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是0.1-100W。
伺服电机内部结构及其⼯作原理伺服电机⼯作原理伺服电机原理⼀、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的构造基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定⼦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个是励磁绕组Rf,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Uf上;另⼀个是控制绕组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Uc。
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称两个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通常做成⿏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应具有转⼦电阻⼤和转动惯量⼩这两个特点。
⽬前应⽤较多的转⼦结构有两种形式:⼀种是采⽤⾼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电阻率导条的⿏笼转⼦,为了减⼩转⼦的转动惯量,转⼦做得细长;另⼀种是采⽤铝合⾦制成的空⼼杯形转⼦,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杯形转⼦内放置固定的内定⼦.空⼼杯形转⼦的转动惯量很⼩,反应迅速,⽽且运转平稳,因此被⼴泛采⽤。
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时,定⼦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的脉动磁场,转⼦静⽌不动。
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内便产⽣⼀个旋转磁场,转⼦沿旋转磁场的⽅向旋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变化,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反时,伺服电动机将反转。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电阻⽐后者⼤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有三个显著特点:1、起动转矩⼤由于转⼦电阻⼤,其转矩特性曲线如图3中曲线1所⽰,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2相⽐,有明显的区别。
它可使临界转差率S0>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机械特性)更接近于线性,⽽且具有较⼤的起动转矩。
因此,当定⼦⼀有控制电压,转⼦⽴即转动,即具有起动快、灵敏度⾼的特点。
2、运⾏范围较⼴3、⽆⾃转现象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即停⽌运转。
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状态,由于转⼦电阻⼤,定⼦中两个相反⽅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作⽤所产⽣的两个转矩特性(T1-S1、T2-S2曲线)以及合成转矩特性(T-S曲线)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般是0.1-100W。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图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具有以下等优点:(1)电动机无电刷和换向器,工作可靠,维护和保养简单;(2)定子绕组散热快;(3)惯量小,易提高系统的快速性;(4)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5)相同功率下,体积和重量较小,广泛的应用于机床、机械设备、搬运机构、印刷设备、装配机器人、加工机械、高速卷绕机、纺织机械等场合,满足了传动领域的发展需求。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驱动器经历了模拟式、模式混合式的发展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数字的时代。
全数字伺服驱动器不仅克服了模拟式伺服的分散性大、零漂、低可靠性等确定,还充分发挥了数字控制在控制精度上的优势和控制方法的灵活,使伺服驱动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更加的可靠。
现在,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大多数采用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中包括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两部分。
伺服驱动器有两部分组成:驱动器硬件和控制算法。
控制算法是决定交流伺服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国外交流伺服技术封锁的主要部分,也是在技术垄断的核心。
2 交流永磁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主要有伺服控制单元、功率驱动单元、通讯接口单元、伺服电动机及相应的反馈检测器件组成,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伺服控制单元包括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转矩和电流控制器等等。
我们的交流永磁同步驱动器其集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策略为一体,使其非常适用于高精度、高性能要求的伺服驱动领域,还体现了强大的智能化、柔性化是传统的驱动系统所不可比拟的。
目前主流的伺服驱动器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核心,其优点是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事项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功率器件普遍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核心设计的驱动电路,IPM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同时具有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欠压等故障检测保护电路,在主回路中还加入软启动电路,以减小启动过程对驱动器的冲击。
伺服电机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来源:网络伺服电机内部结构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原理一、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的构造基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定子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一个是励磁绕组Rf,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Uf上;另一个是控制绕组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Uc。
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又称两个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无“自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比,应具有转子电阻大和转动惯量小这两个特点。
目前应用较多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高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高电阻率导条的鼠笼转子,为了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转子做得细长;另一种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转子,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固定的内定子.空心杯形转子的转动惯量很小,反应迅速,而且运转平稳,因此被广泛采用。
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脉动磁场,转子静止不动。
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沿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大小而变化,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反时,伺服电动机将反转。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1、起动转矩大由于转子电阻大,其转矩特性曲线如图3中曲线1所示,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2相比,有明显的区别。
它可使临界转差率S0>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机械特性)更接近于线性,而且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
因此,当定子一有控制电压,转子立即转动,即具有起动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2、运行范围较广3、无自转现象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立即停止运转。
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行状态,由于转子电阻大,定子中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子作用所产生的两个转矩特性(T1-S1、T2-S2曲线)以及合成转矩特性(T-S曲线)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是0.1-100W。
伺服电机内部结构及其⼯作原理分解伺服电机内部结构伺服电机⼯作原理伺服电机原理⼀、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的构造基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定⼦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个是励磁绕组Rf,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Uf上;另⼀个是控制绕组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Uc。
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称两个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通常做成⿏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应具有转⼦电阻⼤和转动惯量⼩这两个特点。
⽬前应⽤较多的转⼦结构有两种形式:⼀种是采⽤⾼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电阻率导条的⿏笼转⼦,为了减⼩转⼦的转动惯量,转⼦做得细长;另⼀种是采⽤铝合⾦制成的空⼼杯形转⼦,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杯形转⼦内放置固定的内定⼦.空⼼杯形转⼦的转动惯量很⼩,反应迅速,⽽且运转平稳,因此被⼴泛采⽤。
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时,定⼦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的脉动磁场,转⼦静⽌不动。
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内便产⽣⼀个旋转磁场,转⼦沿旋转磁场的⽅向旋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变化,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反时,伺服电动机将反转。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电阻⽐后者⼤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有三个显著特点:1、起动转矩⼤由于转⼦电阻⼤,其转矩特性曲线如图3中曲线1所⽰,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2相⽐,有明显的区别。
它可使临界转差率S0>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机械特性)更接近于线性,⽽且具有较⼤的起动转矩。
因此,当定⼦⼀有控制电压,转⼦⽴即转动,即具有起动快、灵敏度⾼的特点。
2、运⾏范围较⼴3、⽆⾃转现象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即停⽌运转。
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状态,由于转⼦电阻⼤,定⼦中两个相反⽅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作⽤所产⽣的两个转矩特性(T1-S1、T2-S 2曲线)以及合成转矩特性(T-S曲线)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般是0.1-100W。
伺服输入信号:说明书上伺服输入信号端口都是默认与NPN输出的PLC接法,NPN输出就是伺服与PLC公共端24V+,PLC输出信号开关判断是否要与0V导通进行逻辑输出所以7脚COM公共端接的24V+,举例29脚SRV-ON使能信号接PLC的输出,31脚A-CLR也是一样的,由PLC输出控制那么如果PLC是PNP的输出,那就反着来PNP输出就是公共端0V,输出信号开关判断是否要与24V+导通进行逻辑输出所以7脚COM公共端接的0V,29脚SRV-ON使能信号接PLC的输出,31脚A-CLR也是一样的,由PLC输出控制输出信号:伺服默认的输出信号也是NPN输出接法,伺服输出信号开关判断是否要与0V导通进行逻辑输出,控制PLC输入触点负载通断举例ALM-37,36引脚:37接PLC的输入点,36接0V,伺服控制37与36的通断从而控制PLC输入触点负载的通断如果是要求伺服是PNP的输出,一样是反着来举例ALM-37,36引脚:37接24V+,36接PLC的输入点,伺服控制37与36的通断从而控制PLC输入触点负载的通断脉冲输入信号也是一样:支持12~24V脉冲,默认PLC是NPN输出如果你是24V的脉冲,建议用1,2,4,6端口(下面的②)因为1,2端口内置限流电阻,不用你PLC输出接了如果你用3,4,5,6,那么就需要外接限流电阻,电阻规格见①以脉冲+方向的NPN输出脉冲举例就是:1,2接24V+;4接脉冲,6接方向以脉冲+方向的PNP输出脉冲举例就是:1接脉冲,2接方向;4,6接0V松下伺服问题1)我司选用的PLC是西门子,所以是PNP形式,而松下伺服原有的电气接线原理图是NPN 形式,请问如何接线才能达到我使用的要求,我所用的50针点,只用到10针,分别是:1,2,4,6,7,29,31,41,36,37。
脉冲串接1脚,方向接2脚,4,6,7脚接0V,29脚接PLC输出点(伺服使能)或接在+24V,31接PLC输出(伺服警报清除),37脚接+24V,36脚接至PLC输入点(伺服报警)关于抱闸:10,1111接继电器控制脚,继电器另一端接24V+10接24V-,这样就形成一个回路,继电器再控制抱闸的通断。
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的使用介绍一、伺服电机• 伺服驱动器的控制原理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伺服电动机的运行性能是电动机及其驱动器二者配合所反映的综合效果。
1、永磁式同步伺服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图1为一台8极的永磁式同步伺服电动机结构截面图,其定子为硅钢片叠成的铁芯和三相绕组,转子是由高矫顽力稀土磁性材料(例如钕铁錋)制成的磁极。
为了检测转子磁极的位置,在电动机非负载端的端盖外面还安装上光电编码器。
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
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图1 永磁式同步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图2 所示为一个两极的永磁式同步电机工作示意图,当定子绕组通上交流电源后,就产生一旋转磁场,在图中以一对旋转磁极N、S表示。
当定子磁场以同步速n1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根据异性相吸的原理,定子旋转磁极就吸引转子磁极,带动转子一起旋转,转子的旋转速度与定子磁场的旋转速度(同步转速n1)相等。
当电机转子上的负载转矩增大时,定、转子磁极轴线间的夹角θ就相应增大,导致穿过各定子绕组平面法线方向的磁通量减少,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随之减小,而使定子电流增大,直到恢复电源电压与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的平衡。
这时电磁转矩也相应增大,最后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定、转子磁极轴线间的夹角θ称为功率角。
虽然夹角θ会随负载的变化而改变,但只要负载不超过某一极限,转子就始终跟着定子旋转磁场以同步转速n1转动,即转子的转速为:(1-1)图 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磁转矩与定子电流大小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线性关系。
事实上,只有定子旋转磁极对转子磁极的切向吸力才能产生带动转子旋转的电磁力矩。
因此,可把定子电流所产生的磁势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分量,沿着转子磁极方向的为直轴(或称d轴)分量,与转子磁极方向正交的为交轴(或称q轴)分量。
显然,只有q轴分量才能产生电磁转矩。
由此可见,不能简单地通过调节定子电流来控制电磁转矩,而是要根据定、转子磁极轴线间的夹角θ确定定子电流磁势的q轴和d轴分量的方向和幅值,进而分别对q轴分量和d轴分量加以控制,才能实现电磁转矩的控制。
松下伺服电机接线总结伺服驱动器型号:MDDHT5540 伺服电机型号:MSME152G1H运动控制卡型号:PCI-12401、主电路工作原理:按下空气开关MCCB后,控制电路L1C、L2C先得电。
此时ALM+引脚有输出,ALM回路控制的回路接通,ALM回路的继电器控制的开关ALM 闭合。
软件开关通过程序控制主电路的通断,正常运行情况下一直运行。
此时只要按下开始按钮ON,电磁接触器线圈主电路瞬间接通,电磁接触器线圈MC得电后,使电磁接触器控制的开关MC闭合,此时即使开始按钮ON断开,由于电路的自锁作用,主电路仍然接通。
2、脉冲发送电路接线根据:运动控制卡PCI-1240给出的控制卡功能模块图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运动控制卡输出脉冲的方式为长线驱动方式。
松电机下伺服使用手册中P3-35(P151)中提到长线驱动接线端子说明如下图手册P3-18(P134)给出的长线驱动接线方法如下图3、编码器反馈脉冲接收电路接线原理:关于利用伺服驱动器输出的ABZ相脉冲计算伺服电机的旋转角度(参考网址:/Details/200810/2008103112034200001-1.shtml)推荐做法:先将OA、OB脉冲四倍频(类似于DSP的QEP计数模块),具体实现的时候只需要记住OA、OB的每个脉冲跳变即可实现四倍频,同时要辩相,一般我们定义OA超前OB为电机旋转正方向,此时脉冲累加,否则为负方向,脉冲累减。
知道了脉冲个数就好办了,如果松下伺服输出的脉冲个数为一圈2500个,由于我们四倍频了,故实际到我们这里就应该是10000个没圈,根据这个脉冲你就可以知道电机的相对位置。
根据OC信号,你可以知道电机的绝对位置,一般定义OC出现的时刻就是电机转子的零位,因此每次检测到OC出现,就应该认为绝对位置出现,这样可以清除累积误差。
根据收到的脉冲数,采用M法测速也可以计算出实际电机的转速。
接线根据:伺服驱动器说明书P3-32(P148)给出的接线说明由此说明可知,必须使用长线接收器接收伺服驱动器编码器反馈的脉冲,且需加入终端电阻。
1 2 3 4 P0R11302 P0R14502 P0D2701 1 P0R10902 P0U2102 A P0C9501 P0C9502 P0T201 P0U2101 2 1 T2 R113 R145 R87 R91 P0R13701 P0R11301 P0C9002 P0C9001 P0C9101 P0C9102 P0R14501 P0D3002 P0D2702 4P0U2104 AC 3P0U2103 V- R137P0C10202 P0C10201 P0R13702 P0R13002 3 P0D3001 P0R12001 P0C10302 P0C10301 P0R12002 P0D3202 P0C10702 P0C10701 C102 C103 u1620 C107 P0C10602P0C10601 P0R9502 P0D3201 P0T203 9 D30 R120 D32 2 P0T202 C90 220uFP0R10901 U21 GBU1010 AC V+ D27 R109 C95 P0R8701 P0R8702 C85 P0C8501P0C8502 P0R9102 A C91 P0R9101 D39 L3 P0L302 P0L301 P0D3901 P0D3902P0T209 D28 P0D2801 P0D2802 P0TP33 TP33 P0R13001 R95 D38 P0D3802 P0D3801 P0C9602 P0C9601 P0C9802 P0C9801 P0R10702 P0R9501 R130 P0R13402 4 P0T204 10 P0T2021 4 P0S203 3 P0S204 C106 C96 C98 R107 P0C8702 P0C8701 OUT 15VP0TP39 TP39 C87 P0R13401 P0TP41 TP41 5 S2 P0R10701 R134 1N4148 U32P0C10002 P0C10001 P0U3202 P0T205 P0R15102 P0TP38 TP38 1 2 P0S202 P0S201P0R13102 6 P0T206 P0R13502 P0R13101 R135 5 N0U3403 U34.3 P0R14002P0R13501 R139 P0R13901 P0R13902 P0Q1502 P0U3105 3 P0Q1503 P0R15002UC3842AD1 R140 P0C10402 P0C10401 D33 P0D3302 P0D3301 P0R14001 P0R15001 P0R13601 P0R13602 P0R14601 P0R17902 P0R17802 P0R17702 P0R17602 P0R14102 P0R14101 C104 P0R17901 P0R17801 P0R17701 P0R17601 P0R14602 R179 R178R177 R176 R175 R133 P0R13301 P0R13302 C U34 P0U3404 P0U3401 P0R17502R146 P0R17501 R141 P0R15201 R136 R150 P0R15202 GND Q15 1 P0Q1501 20N60 2 4 2 3 RT/CT P0U3102 VFB P0U3103 I SEN P0U3104 VCC P0U3107 7 C94 P0C9401 P0C9402 C108 P0C10801 P0C10802 P0R15101 R131 C99 U31 D29 P0D2902 P0D2901 3 R151 P0U3203 B P0C9901 P0C9902 OUT GND P0C10102 P0C10101 1P0U3201 IN 2 R106 P0R10602 P0R10601 C100 C101 B P0TP40 TP40 1 COMP P0U3108 8 V REFP0U3106 6 OUT P0U3101 R152 C P0U3403 P0U3402 P0Q903 Optoisolator1P0C10501P0C10502 3 C105 K Q9 VREF P0Q901 A D Title P0R14901 2 P0Q902P0R14902 1 R149 T21 of Power source.SchDoc Size A4 Date: File: 1 2 3 2021-5-24 Sheet of D:\Program Files\..\T21 of Power source.SchDoc By: Drawn 4 Number Revision D任务六伺服电机多点定位控制系统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学习主题伺服电机多点定位控制授课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讲教师赵慧娴学情分析伺服电机的多点定位控制是在单点定位的基础上增加上位机控制,上位机的可视化编程方法与触摸屏类似,所以这一任务的难度不大。
前言:笔者在做项目过程中,接触到台达B2系列伺服驱动器,将伺服的使用总结一下,控制部分为单片机,非PLC。
因为是第一次使用,个人能力有限,仅供参考,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实验设备:台达伺服电机驱动器ASDA-B2-0721-B,伺服电机ECMA-C20802ES,单片机控制板。
实验目的:单片机电路板发出脉冲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器(位置模式),使用伺服电机正反转,驱动器反馈脉冲给单片机控制电路,使其能精确控制机械位置。
ASDA-B2-0721-B驱动器位置模式(PT)特点:1、外部输入脉冲的频率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
2、脉冲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
实验内容:1、按ASDA-B2系列实用手册分别连接,控制回路电源L1c、L2c,主控制回路电源R、S,伺服电机输出U、V、W,地线,CN2电机编码器反馈接口。
注意:因为笔者使用的750W,主控制回路电源200~230VAC,驱动器上留有三相电接线,但个人感觉三相电线电压为380V,有可能损坏驱动器,所以建议直接两线,即220VAC 电源,笔者使用此方式,驱动正常。
2、按ASDA-B2系列实用手册调试电机JOG模式,确认驱动器和电机正常,具体参考手册,操作比较简单。
3、单片机控制板与驱动器ASDA-B2的CN1端口连接原理图,仅供参考。
图中MCU_I/O1控制方向引脚,MCU_PWM脉冲引脚,MCU_I/O2B2告警输出引脚,MCU_CAP反馈引脚,B2的DI1(9端子)配置为伺服电机使能引脚,因为上电直接使能,所以没有使用单片机控制,直接接低电平。
注意:此图使用是B2驱动器使用内部24V电源接线图,因为单片机控制板电压值较低,控制的输入输出均使用隔离,同时此接线方式是低速控制,B2驱动器速度脉冲最大200KHz,所以隔离开关通断频率要大于200KHz,同时反馈线的脉冲数要大于速度脉冲,隔离开关通断频率应更高。
图1控制板与伺服驱动器接线这里单单介绍的是I/O口的接线,具体电源接线,编码器,电机配线需要查阅相关的手册,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20180703_1安川SGD7S系列伺服驱动器调试办法安川的伺服驱动器只支持安川控制系统的通讯协议MECHATROLINK-II。
和其他厂家的PLC搭配使用目前采用的方式只能是通过脉冲序列来控制。
本例中采用西门子1217C PLC来控制伺服。
接线上,安川驱动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接线也是略有不同的。
我们以位置模式为例介绍。
硬件接线原理图如下:配合1217C的接线图如下:•l软件配置安川伺服驱动器调试可以使用SigmaWin+,软件可以从官网下载。
安装后打开界面如下:点击“菜单”按钮,在开始中选择连接伺服。
系统便会自动搜索连接在电脑上的安川伺服驱动器。
如下图:自动搜索功能可以搜到连接的伺服和电机,不用再配置电机的一些相关参数。
点击“连接”。
从下图可以看到连接的驱动器。
点击配置,可以打开驱动器参数配置界面。
如下:我们可以先对电机进行点动操作,查看接线是否正确。
接下来配置驱动器的各项参数。
打开参数编辑表,设定旋转方向:设定控制方式为位置控制:设定位置控制的一些参数,如:指令脉冲形态、滤波器选择等,滤波器根据控制器类型选。
然后需要设置输入输出信号的分配,分配模式选择1;(/S-ON)信号分配选ON(闭合)有效;禁止正转和反转驱动分配,选择将信号始终固定为正反转可驱动。
因为本电机为绝对值编码器,所以SEN端需要设定为ON,默认是5V输入有效。
这里没有5V电源,所以修改成CN1-40端ON有效。
设置完这些参数后,从PLC便可以控制电机动作了。
最后一项就是更改电子齿轮比,让PLC的程序和实际电机运转圈数对应起来。
此款电机编码器为24位分辨率的编码器。
所以,电机接收16777216个脉冲转一圈。
西门子工艺轴设定1000个脉冲转一圈,所以电子齿轮比为167772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