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18.19 KB
- 文档页数:3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Chemical Analysi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 88/0周学时 6/0 学分 5.5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药学、中药学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小四黑体)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该课程教学目的在于掌握各种不同物质的分析鉴定方法的理论和技术,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和精密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的方法、技术方法。
2、掌握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等仪器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是高等学校药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药学和中药学专业课的基础,药学专业课程都要应用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该门学科中的某些问题,如:药物化学中的原料、中间体及成品分析,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关系的探索;药物分析中的方法选择及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药剂学中制剂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的测定;天然药物化学中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定性鉴别及化学结构测定;药理学中药物分子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药效的关系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等,无不与仪器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
分析化学对医药卫生、国民经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医药卫生事业方面,如:药品鉴定、新药研究、体内药物分析、临床检验等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可以说它是工业生产的“眼睛”,是药品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保障。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分析化学(第二版),孙毓庆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9参考书:分析化学(第六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总成绩=期中(40%)+期末(50%)+平时(10%)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已独立成一门课程。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1章:绪论(1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及发展和趋势。
在药学领域,主干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理毒理学、药剂学、药理学和药事管理。
这些学科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药学的完整体系。
1.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成分、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药物的结构活性关系、新药的设计和合成等内容。
药物化学与药物设计密切相关,是药物研发的基础和核心。
2.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代谢途径、药效学和毒理学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揭示药物的作用效应和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3. 药理毒理学:药理毒理学是研究药物的毒理作用、毒性机制和防治方法的学科。
它关注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作用,以及毒性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为合理用药和药物安全提供保障。
4.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配制、保存、贮运和使用的学科。
它包括制剂学、药物分析学和药物技术学等内容,关注药物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以及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5.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社会环境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的学科。
它关注药品的流通、使用、管理和监督,以及药物政策、药物经济学等议题,为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支持。
6. 药事管理:药事管理是研究药品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和药物政策等内容的学科。
它包括医院药事管理、药品监管、临床药学等领域,关注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合理使用和药物安全等问题。
药学专业的各主干学科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药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药物化学提供了药物研发的基础,药理学为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药剂学保障了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药理学和药事管理则关注药物在社会环境中的应用和管理。
这些学科相互交叉、相辅相成,共同为保障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在个人看来,药学专业的各主干学科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中,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药学的各个学科,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为医学和健康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原理、方法和技术]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关系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原理、方法和技术在药学研究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分析化学学科自身的进步以及它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现代分析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联用, 为拓展药物分析的应用领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 药物分析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如何能够简便、快速地从复杂组成的样品(含体液) 中灵敏、可靠地检测一些痕量成分, 了解进入体内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及转化信息, 以及药物分子与受体分子之间的关系, 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改造药物的分子结构, 为研制疗效更好、毒性更低的药物提供可靠信息。
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技术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但目前, 药物荧光光谱分析法异军突起, 越来越引起分析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原子和分子发射的荧光是激发态电子跃迁到基态过程中所伴随的一种发光现象。
物质的相对荧光光谱可作为物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荧光分析法因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信息量丰富、检测限低等特点, 广泛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医学、临床分析等研究领域的痕量分析, 以及从分子水平上对核酸、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及超痕量、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单个细胞内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儿茶酚胺等) 的分析等。
常规的荧光分析方法由于受到拉曼峰和散射光的背景干扰, 影响到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因此, 一些新的荧光光谱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应运而生, 诸如同步荧光分析法、低温荧光分析法、动力学荧光分析法、空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荧光免疫分析法、新型荧光试剂的合成、稀土荧光探针法、光化学荧光法、电解荧光法、激光荧光法、导数荧光法、时间分辨和相分辨荧光法、全反射三维荧光光谱法、偏振荧光光谱法、荧光免疫测定法、荧光反应速率法、荧光成象技术、荧光光纤传感器、能量转移荧光分析、分子有序组合体微环境荧光分析等这些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各种新型荧光分析仪器的研制, 使荧光分析不断朝着高效、痕量、微观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特异性,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药品不同于一般产品,是用于防病、治病、诊断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持殊商品。
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在药品的研制、生产、供应以及临床使用过程中部应该执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并采用各种有效的分析方法,物理学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生物学的乃至微生物学的方法等,对药品进行严格的分析检验,从而对各个环节全面地保证、控制与研究提高药品的质量,实现药品的全面质量控制。
因此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不是某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所涉及的整个内容也不是一门课程可以单独完成的,而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
药物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因此,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
为了全面控制药品的质量,药物分析工作应与生产单位紧密配合,积极开展药物及其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中间体的质量,并发现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工艺,从而优化生产工艺条件,促进生产和提高质量;也应与供应管理部门密切协作,注意药物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与稳定性考察,以便采取科学合理的贮藏条件和管理方法,保证药品的质量。
值得重视的是,药品质量的优劣和临床用药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临床征象和临床疗效。
所以,配合医疗需要,开展体内药物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药物进入体内的变化,如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过程,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研究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为药物分子结构的改造,合成疗效更好、且毒性更低的药物提供信息。
随着整个药学科学事业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各相关学科对药物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
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分析方法
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药物分析方法是药物
化学中的一个关键主题。
药物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中的
活性成分和其它重要成分的含量和质量,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药物的化学性质、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仪器设备的可用性等。
常用的药物分
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物理分析方法主要通过物理性质的测定来分析药物,如颜色、
气味、密度等。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有时无法提供足够的定量信息。
化学分析方法基于药物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实验条件和试剂,但可
以提供可靠的定量结果。
仪器分析方法利用现代仪器设备对药物进行分析,如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通常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但需要专业的仪器操作和数据解析。
在药物化学中,常常需要结合多种分析方法来互相补充,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此外,在选择和应用药物分析方法时,也需要考虑法规要求和行业标准。
总结而言,药物分析方法在药物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可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促进药物研发和生产的进展。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分类:一般性问题|制药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工业技术文献类型:pdf 和txt 出版时间:2001作者:董钰明[1] 冯葳[2] 等关键词: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医学院校全文长度:3753个字期刊名称:兰州医学院学报.2001,27(4).-77-78文献来源: 第六图书馆机构:[1]兰州医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730000 [2]兰州医学院图书馆查看次数:130 分类号:TQ460.7 R914.1全文: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第六图书馆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医学院校兰州医学院学报董钰明冯葳等[1]兰州医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730000 [2]兰州医学院图书馆2001第六图书馆兰州医凹卷第4期JLtuMdCi.e20.2a ̄ceolDc01Ⅷ7r—,NM—7·7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董钰明冯葳段生玉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时学大约为20学时(中包括实验14学时)占药学4其4,专业本科总学时的1%左右,见分析化学是药学5可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药物分析也是药学专业的一析化学已经进人分析科学的阶段口J分析化学的飞跃发展使分析化学的定义、础、基原理、法、器及技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与方仪经典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定性分析系统、重量法、量法、液反应、大平衡和化学热力学,容溶四而门必修专业课。
这两门课程无论从课程性质、任务、内容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它们的内容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应是有机而与现代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化学计量学、传感器过程控制、自动化分析、家系统、物技术和专生生物过程以及分析化学微型化所要求的微电子学、显檄光学和微工程学等。
的结合。
现就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谈我们的认识。
谈1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acesy是研究物质化学hmir)t现代分析化学已经远远超出化学学科的领域,它正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算机科学、物学结计生合起来,展成为一门多学科性的综合科学。
药学专业知识二4汇总1.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药学的核心学科,研究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药物化学研究的重点是新药的合成和药效改进。
药物化学家需要具备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
2.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药物动力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药物分析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个方面。
化学分析主要研究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仪器分析则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药物的检测和测定。
3.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物代谢和药物毒理学等方面。
药理学对于理解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用药的重要基础。
4.药剂学药剂学研究药物的制剂及其合理应用,包括药物的配方、生产工艺、稳定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药剂学师需要了解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制剂技术,以及与制剂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5.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方面。
了解药物的代谢和动力学特性对合理用药和药物剂量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6.药物信息学药物信息学是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药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的学科。
药物信息学主要包括药物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药物模拟和预测等方面。
药物信息学对于快速筛选和设计新药具有指导作用。
7.药学实践8.药学伦理学药学伦理学研究药物研发和药物试验的伦理问题,包括药物试验的伦理审查、试验参与者的权益保护等方面。
药学专业人员需要遵守伦理规范,保护试验参与者的权益和安全。
9.药物法规和质量管理药物法规和质量管理是药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药物法规包括药物注册和批准、药物生产和销售的管理规定等方面。
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药物质量的保证。
了解药物法规和质量管理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药学专业知识包括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药物信息学、药学实践、药学伦理学以及药物法规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原理方法和技术]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关系药物分析是指对药物及其相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了解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药物研发和生产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研究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为药物分析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药物分析借鉴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使得对药物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成为可能。
通过分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药物分析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药物的成分、含量、纯度及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为药物的研发、质量控制和有效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次,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药物分析对于分析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要求对药物的各种质量指标进行准确可靠的分析,这对分析化学仪器的性能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准确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分析化学在仪器设备和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改进,从而推动了分析仪器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拓宽了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再次,分析化学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不断扩大。
药物分析中常常需要使用到各种分析化学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药物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结构鉴定,并且能够检测药物中微量的杂质和降解产物。
同时,随着新的分析化学方法的研发和应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最后,药物分析为分析化学研究提供了实践应用的机会。
药物分析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结合分析化学理论和实验技术来解决药物相关的问题。
通过药物分析的实践,可以验证和改进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价值和可靠性。
总之,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紧密相关,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分析化学为药物分析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药物分析则借助分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药物相关问题。
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改革与建设作者:刘杰来源:《教育界·上旬》2014年第03期【摘要】结合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当前分析化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和建设措施,以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析化学药学教育改革与建设前言:分析化学,是药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也是药学和中药学专业课的基础,在医药卫生、国民经济、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医药卫生事业而言,药品鉴定、新药研究、体内药物分析、临床检验等,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可以说,分析化学是工业生产的“眼睛”,也是药品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一、分析化学概述1.概念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针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含量和形态等化学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科学,其主要任务,在于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鉴定,对物质的结构成分以及不同成分的含量进行测量,以及对物质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
2.作用分析化学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察、冶金、化学工业、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其作用也是极其巨大的。
以药学教育为例,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试验技能在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理学等学科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药学教育的必修基础。
3.存在的问题这里主要针对其在药学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就目前而言,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实际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为本科的压缩版,存在严重的学科痕迹;②一味注重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与职业岗位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实践操作无法完全满足工作需求;③沿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专业课教材缺乏应用性、职业性、综合性和适应性;④实训设备落后,不能满足人才能力培养需要。
二、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改革和建设针对当前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革和建设,以切实提高分析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可暂缺)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英文名称:pharmaceutical analysis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总学时:82 学分:4.5 理论课学时:50 实验课学时:32适用对象: 药学、药物制剂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在学生已学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与药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和探索化学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律的方法学科。
本课程着重围绕药物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化学合成药物或结构明确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其任务是为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供应,以及临床使用提供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和合理。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药物分析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
实验课是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实用型药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采用理论考试的方式并且作为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在考题中既有客观题又有论述题,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掌握中国药典的性质及主要内容,了解常用外国药典的缩写和主要内容。
思考题1、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第一章药物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熟悉常用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意义及常用方法的原理,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的正确书写.了解不同药品的取样原则、不同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思考题1、我国药品质量管理的法令性文件有哪些?第二章药物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验证掌握验证内容,了解方法验证的目的。
药学类专业介绍专业名称:海洋药学(特设)门类:药学类学科:医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海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信息学以及文献检索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25周。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深厚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药物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监督,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系统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和生物技术药物研制基本专业技能。
毕业后能从事海洋药物研制、生产、质量控制和工艺设计以及从事生物工程的研究,同时还可以从事海洋药物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熟悉海洋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海洋药学的有关理化性质;3.了解海洋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掌握海洋药学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动态;5.熟悉海洋药学的制备的原理和方法;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
就业前景和方向: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多方面的就业机会,可到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制药企业、医院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研究、药物生产、技术管理、药物检验、药物营销、质量控制、药物管理和监督合理用药等工作。
专业点评: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严格要求自己、严肃态度和严密方法的学习精神。
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中国药科大学专业名称:临床药学(临床)门类:药学类学科:医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物理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经济学、医院药事法规与GCP、医学伦理学、药学信息检索等。
分析化学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引言:药物分析是指对药物及其原料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科学。
而分析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成分及性质的学科,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分析化学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重点介绍药物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药物含量的测定以及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
一、药物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药物中通常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有些成分可能是活性成分,而有些则可能是辅助成分。
分析化学通过一系列的分离与鉴定技术,可以将药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有效地分离、鉴定和定量。
其中,色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
例如,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可以对药物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分离,而高效液相色谱则可以对药物中的多种成分进行同时分离。
通过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分离得到的成分进行鉴定,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此外,核磁共振技术也常用于药物成分的鉴定,通过核磁共振谱图可以获得有关成分的详细信息。
二、药物含量的测定药物的含量测定是药物分析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分析化学提供了多种方法来测定药物的含量。
例如,滴定法可以用于测定药物中的酸碱度,通过滴定剂与药物中的酸碱反应,可以计算出药物中酸碱度的含量。
光度法则可以用于测定药物中的某些成分的浓度,通过测量药物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可以推算出药物中该成分的浓度。
荧光法则可以用于测定药物中某些特定成分的浓度,通过测量药物溶液对激发光的荧光发射程度,可以推算出药物中该成分的浓度。
此外,还有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三、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是药物分析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分析化学通过开发各种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通过建立药物的指纹图谱,可以对药物进行快速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指纹图谱是通过对药物样品进行多次分析,获得多个特征峰的图谱,通过比对不同批次的药物样品的指纹图谱,可以判断药物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此外,还有溶出度测定、含量均匀性测定等方法可以用于药物质量的监测。
1化学类课程整合可行性分析及理论基础首先,药学专业的后续课程——中药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理学、药剂学等多门课程都与化学基础类课程的知识紧密相连。
无机化学是基础,分析化学是前者的补充、应用和提高,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这两门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复之处,这就造成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化学类课程具有共同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起到承下启上的作用,有很多知识是可以放在一块介绍的。
2基于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化学类课程整合途径及方法2.1重新调整课程设置需对专业课程设置重新调整,把无机化学跟分析化学两门课程整合为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一门课程,放到第一学期开设。
全面、系统地介绍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其目的是更好地为后续基础课,特别是为药物分析、药剂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3教学资源整合(含教师和教学设备)药学类专业教师应统一思想,认识到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在教师安排上把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放到同一教研组,方便课改。
另外需把化学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整合,设计为“教、学、做”做一体化教室。
加大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力度,更新设备改善条件,调整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构建由化学类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相渗透,交叉教学的多学科教学团队。
整合课程对师资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分科教学只需教师掌握本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就可以承担教学任务。
整合课程的教学却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在教学组织上应以岗位技能需要为依据,在学时及内容上拓展本专业相关岗位训练在实际教学中着重操作技能点的训练,为专业课的综合技能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将后续课程药物分析的重点内容,如药物的质量和标准、各种药物的分析方法以实例的形式前置在校本教材中。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
分类:一般性问题|制药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工业技术
文献类型:pdf 和txt 出版时间:2001
作者:董钰明[1] 冯葳[2] 等关键词: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医
学院校
全文长度:3753个字
期刊名称:兰州医学院学
报.2001,27(4).-77-78
文献来源: 第六图书馆机构:[1]兰州医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730000 [2]兰州医学院图书馆
查看次数:130 分类号:TQ460.7 R914.1
全文: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第六图书馆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医学院校兰州医学院学报董钰明冯葳等[1]兰州医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730000 [2]兰州医学院图书馆2001第六图书馆兰州医凹卷第4期JLtuMdCi.e20.2a ̄ceolDc01Ⅷ7r—,NM—7·7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董钰明冯葳段生玉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时学大约为20学时(中包括实验14学时)占药学4其4,专业本科总学时的1%左右,见分析化学是药学5可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药物分析也是药学专业的一析化学已经进人分析科学的阶段口J分析化学的飞跃发展使分析化学的定义、础、基原理、法、器及技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与方仪经典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定性分析系统、
重量法、量法、液反应、大平衡和化学热力学,容溶四而门必修专业课。
这两门课程无论从课程性质、任务、内容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它们的内容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应是有机而与现代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化学计量学、传感器过程控制、自动化分析、家系统、物技术和专生生物过程以及分析化学微型化所要求的微电子学、显檄光学和微工程学等。
的结合。
现就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谈我们的认识。
谈1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acesy是研究物质化学hmir)t现代分析化学已经远远超出化学学科的领域,它正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算机科学、物学结计生合起来,展成为一门多学科性的综合科学。
第4发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十重要分支。
其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鉴定物质版药学专业本科《析化学》材减少了化学定量分分教析的篇幅,增加了仪器分析的内容,是这一发展趋正势的需要。
的化学组成(成分)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及确或、定物质的化学结构。
它们分属于定性分析(Ilqa一iai、fenls)定量分析(uniteavaysqatavti的必修课程。
s及结构分)3分析化学的任务已从单纯的提供数据上升到解决实际问题析(tcrnliE]sutaaas)1。
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重要rulys药物分析(hraeraay)我国药学专pamcucl
幽是i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整个药学科学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化学计
量学的先驱、国著名分析化学家BR美Kwli称,分析化学已由单纯的提供数据,升oak宣s“上到分析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生产和成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者”。
他认为“析化学是一分门信息科学”。
在现代工业制药的生产过程中,程质量控制过明确的台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也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因此,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药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法科学”2。
方-J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产品质量的保证及改善取决于生产过程的化学成分的控制。
分析化学已由单纯的提供数据.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手段。
成4药物分析正面临新的挑战2分析化学己发展到分析科学的阶段
18.国曼彻新特大学设立了“器制造学与90英仪分析科学系”标志着国际上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
4.中药材厦其制荆要求建立可行的有效成分含1量测定方法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多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很药典,是记载药品标准和规格的国家法典。
药典它1994年,由北京大学、京大学等联合主办的南《量分析》志改名为《析科学学报》同年,痕杂分。
陕西师范大学成立了“析科学研究所”随后,京分。
南大学也成立了“析科学研究所”武汉大学成立了分,“分析科学研究中心”。
这些事例都说明了我国的分作者单位:3OO兰州医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钰7OO董中列出许多分析方法,别用于不同药物的检验。
分从这些方法可以看出该国的药物分析水平。
我国现行药典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OO年版),为2O》分一、二部。
其中一部收载的中药材及其制剂中,有些只有定性鉴别方法而无含量测定内容。
中药材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期以来为防病治病起着巨大长的作用。
对中药材及其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建立可明,段生五)兰州医学院图书馆(i冯葳)
第六图书馆7·8l2月第玎卷第4期JmMd。
,e_Iy7N4Dc,fd2,o行的含量测定方法,药物分析面临的重要挑战之是一药物分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有点“味”药。
无论是对药物进行鉴刷、检查、含量测定还是制定药品标准,都要应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方法和测定但结果的要求却与一般的化学分析不同。
这是因为,药品不同于一般产品,是用于防病治病、断疾它诊病、强机体抵抗力的特殊商品。
对于具体的某个增药物而言,析方法可能多种多样,药典中收载的分但方法必须是福成熟的方法,同时也是容易推广和掌握的方法。
药物分析利用分析化学的一般原理和技。
药学专业本科《物分析》4版和专科第1药第版,增加了中药制剂分析一章,明中药及其制剂都表分析正日益受到重视。
42生特工程升药物分析提出新要求.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因药物会日益增加,基肯定会对药物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内容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能会引入更多的新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及生物技术和生化方法。
《物分析》科教材第4版药本增加了生化药物分析一章,其内容尚有待进一步但充实和提高。
药物分析中所使用的方法现已是多种多样,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的方法将要不断更新,的方老新法将层出不穿。
术,去研究药品这个特殊商品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是析化学在药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53:者互相促进,同发展.共分析化学的发展为药物分析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分析方法,物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向分析化学提出药新的要求,者互相促进,同发展。
二共概括说来,物分析随分析化学的发展而发展,药药物分析的发展也推动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当然,析化学和药物分析工作者仍在不断地分探讨各种新技术、方法,发展方向总的米说是向新其着灵敏、一、确、速和微量发展。
专准快5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51分析化学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基础.分析化学为药学专业学生掌握药物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要深刻理解比色法、光光度法、量法、量分重容法、和法、中电位法和色谱法等一些重要方法的基本原理,确理解滴定度、确度、准准回收率等重要概念,熟练掌握样品的精密称定,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确正使用71G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备薄层板等5制基本操作,需认真学习分析化学。
都学习分析化学,仅在于掌握各种不同的分析不鉴定方法的理论和技术,而且还在于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
因为分析化学毙培养学生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技船。
分析化学犹如太厦的地基,而药物分析是大厦的主体,只有打好基础,挠使大厦更为牢固。
才参考文献1孙靖庆主编分析化学.4版.京:民卫第北^生出版社.99119.02刘文英主编.物分析.4版.京:民卫药第北人生出版社.9911913汪尔康主编.1世纪的分析化学.北京:学出2科版社,99119.24LrnWEhoeor1clemit"npoesidaTerlfaIaMs ̄ircsaqaioo.a面ultemr1Anl0yAm,99.13739e1826:0.152药枷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文鳊辑:本吕吉臣)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须知论文中统计学符号应按C ̄5.2统计学名词度符号),38(18的有关规定书写,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常()投用英文小写;中住数仍甩j)()准差甩英文小写s()准误用美丈小写;4t验甩美文小写(l;2标f;3标()检;5F拴验用英文大写,;6卡方拴验用希文小写;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率用英文大写P(9概P值前应培出具体检验值,如值、值、 ̄)以上符号均用斟体。
g4t-。
(刊编辑部)本第六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