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0DWT散货船总体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船舶开题报告船舶开题报告一、引言船舶作为人类最早的交通工具之一,承载着人们的贸易、旅行和探索梦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的设计和建造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将探讨船舶开题报告的相关内容,包括船舶设计原则、船舶材料选择、船舶动力系统等。
二、船舶设计原则1. 载重能力:船舶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船舶能够承载所需的货物和乘客。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舶的尺寸、形状和结构,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航行性能:船舶的航行性能对于其效率和安全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舶的航行速度、操纵性、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等因素,以确保船舶能够在不同的海况下安全航行。
3. 能源效率: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船舶设计也需要考虑能源效率。
设计师可以采用节能技术,如船体减阻、燃料经济性改进和能源回收等,以减少船舶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船舶材料选择1. 钢铁:钢铁是船舶建造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具有高强度、耐腐蚀和可塑性等特点,适用于大型商船和海洋工程船舶的建造。
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高速客船和快艇的建造。
然而,由于其成本较高,铝合金在大型商船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3. 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由纤维增强剂和基体材料组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和耐腐蚀等优点。
它适用于小型船舶和高性能帆船的建造。
四、船舶动力系统1. 内燃机:内燃机是目前船舶动力系统中最常用的动力装置之一。
它可以使用柴油、汽油或天然气等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船舶前进。
2. 涡轮机:涡轮机是一种高效的船舶动力装置,适用于大型商船和军舰的建造。
它利用高速旋转的涡轮叶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3. 电动机: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动船舶逐渐成为一种环保和高效的选择。
电动船舶通过电池或燃料电池等能源存储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船舶运行。
五、结论船舶开题报告探讨了船舶设计原则、船舶材料选择和船舶动力系统等相关内容。
船舶设计需要考虑载重能力、航行性能和能源效率等因素,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5600DWT散货船总体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世界三大经济全面复苏,推动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为航运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004年美国GDP增长率为4.5% ;日本经济复苏明显,达到3.0%;欧盟为2.6%。
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9.5%的增速[1]。
在2002年国际船市低迷的形式下,散货船订造量较2001年仍有大幅增长,超过油船订造量[2]。
世界散货需求继续保持增长,其中中国成为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有资料显示,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铁矿石需求量最大的国家。
近几年中国钢铁投资明显膨胀,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紧急出台抑制了类似的扩张行动,但整体钢铁生产保持增长的态势并没有改变[2]。
谈到中国散货船的发展历史,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首席研究员张长涛感慨良多。
他说,从改革开放到“十五”末期,这一时期我国造船业全面进军国际市场,船舶企业开始转向出口。
通过大力引进国外先进设计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展大型船厂技术改造和大型造船设施建设,我国散货船建造实力进一步壮大。
“十五”中后期,我国提出要建设造船大国。
按新船成交量统计,2004年我国在散货船市场的份额仅为16.5%,远远低于日本造船业67.7%的水平。
而到2005年,三大造船基地和新建船厂陆续开始接单,我国在散货船市场的份额迅速跃升至42.3%,与日本造船业44.5%的水平基本相当[3]。
(二)选题的依据和意义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没有专用散货船,都是用普通杂货船运输散货。
粮食、水泥等散货的流动性比液体小,都有一定的休止角,因而装这些散货时在舱口围扳内装满后,舱口四周的甲板下仍留有一个楔形空档。
船在海上发生横摇后,散货流向空档,形成横贯整个船宽的自由表面。
出现较大横摇时散货将流向一舷,船随即横倾,在风浪中很容易发生倾覆事故。
据统计,20 世纪50 年代全世界有150 余艘运送散货的船发生海损事故。
散货船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散货船是一种主要用于运输散装货物(如煤炭、矿石、谷物等)的海上货船。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散货运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散货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研究散货船的设计、建造和操作是非常必要的。
散货船的设计涉及船体结构、船舶性能、货物装卸设备等方面。
研究散货船的设计可以优化船舶结构,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
同时,合理配置货物装卸设备能够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降低操作成本。
本研究旨在分析散货船的设计和操作优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和实践,期望能提高散货船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全球贸易做出贡献。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散货船的设计和操作优化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散货船设计散货船的设计是提高船舶载重能力和航行性能的关键。
本研究将分析散货船的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形状、船舶尺寸和船体材料等方面,并基于这些数据进行优化设计。
2.2 货物装卸设备合理配置货物装卸设备对提高货物运输效率至关重要。
本研究将分析散货船的货物装卸工艺流程,并提出合理的设备配置方案。
同时,通过建立装卸设备的模型,研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以提高装卸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2.3 船舶运行管理散货船的运行管理对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行和货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探讨散货船的运行管理策略,包括航线选择、船舶维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通过建立合理的运行管理模型,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和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分析。
利用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分析散货船的设计和操作问题。
同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和优化船舶的性能和工作流程。
3. 研究意义散货船的设计和操作优化对提高全球贸易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3.1 提高散货船的运输效率通过优化散货船的设计和操作,可以提高船舶的载重能力和航行性能,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散货船开题报告散货船开题报告一、引言散货船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散货的海洋船舶。
散货指的是没有固定包装的货物,如煤炭、矿石、谷物等。
散货船的设计和运营对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散货船的发展历程、设计特点以及未来趋势。
二、发展历程散货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当时,人们使用简单的木筏或小船来运输散货。
随着海洋贸易的发展,散货船的规模和载货能力也逐渐增加。
在19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使得散货船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20世纪初,钢铁的广泛应用使得散货船的结构更加坚固,航行能力更强。
三、设计特点散货船的设计特点主要包括船体结构、载货能力和航行性能。
船体结构需要能够承受海洋的风浪和船舶自身的载荷。
散货船通常采用双壳结构,以增加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载货能力是散货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船舶设计师需要根据货物的种类和运输需求来确定船舱的数量和容量。
航行性能包括速度、燃油效率和航行稳定性等方面。
现代散货船通常配备先进的导航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操作效率。
四、未来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增加,散货船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散货船的设计和建造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船舶设计师将采用更加轻量化的材料和先进的动力系统,以减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散货船的自动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以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
虽然无人船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其潜力巨大,未来或将成为散货船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结论散货船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运营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散货船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从简单的木筏到现代化的钢铁船舶。
散货船的设计特点主要包括船体结构、载货能力和航行性能。
未来,散货船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同时自动化技术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散货船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将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六、参考文献1. Smith, A. (2010). The History of Bulk Carriers. Maritime History Archive,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2. Wang, Y., & Meng, Q. (2018). A review of ship 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s, method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6(2), 63.3. Salcedo, A., Feo-Valero, M., & Onieva, L. (2018). A review of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al aspects of autonomous ships. Ocean Engineering, 152, 476-487.。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万吨级散货船破舱稳性评估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散货船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总体上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二战以后,由于全球对于散货运输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散货船运输在海上货物运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货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在国际航运业中,散货船运输占货物运输的30%以上。
由于散货船的货运量大,货源充足,航线固定,装卸效率高等因素,散货船运输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散货船已成为运输船舶的主力军。
现在全世界的原材料货物大多是由散货船承运的,因此散货船迄今仍然是世界性产业链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着世界经济地不断发展,世界性的原材料运输必然增多,散货船运输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散货船的总吨数也必将增大。
目前,散货船正朝着双壳化、大型化、快速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在新设计建造的散货船的使用年限将更长、更加环保而且自动化性能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发展,散货船的设计方法也将不断地进步。
为了提高散货船的营运安全性,IMO、IACS等国家组织和各大船级社不断修改、完善SOLAS、MARPOL等规范、规则,提高船舶的技术标准。
然而,尽管我们现在有比较先进的船舶设计和制造技术,还是会有许许多多的海难发生。
20世纪初,TAITANIC 号客船首航的沉没,引起了海事组织对船舶事故的重视,并成立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此后,一系列的海事国际公约相继出台,并与海上航运业的发展相互依存,对保障海上航运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接连几条大型散货船失事,国际海事组织(IMO)及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通过对失事报告进行研究后认为,尽管实施了SOLAS 第XII 章“散货船的附加安全措施”的要求,但是散货船在航行及装卸货等情况下的稳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海损事故的不断发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干散货船的安全问题。
从今年刚发生的这几起案例来看,稳性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元凶。
散货船开题报告1. 项目背景散货船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散装货物的船舶,主要运输大宗商品、煤炭、矿石、谷物等散装货物。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散货贸易量不断增加,对散货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散货船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输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
因此,研发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高效散货船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种新型的散货船,通过改进船舶结构、引入先进的推进技术以及优化货舱布局等方式,提高散货船的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种高效散货船,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提高船舶的载货量:通过优化船舶结构和货舱布局,增加散货船的载货量,提高运输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引入先进的推进技术,提高船舶的动力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降低环境污染: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船舶尾气排放和废水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3. 技术路线为了实现项目目标,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技术路线:1.载货量的提升:通过改进船舶结构和货舱布局,增加散货船的载货量。
采用先进的CAD软件进行船舶设计和构造优化,确保船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能源消耗的降低:引入先进的推进技术,如涡轮增压引擎和气动外形优化,提高船舶的动力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软件对船舶外形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船舶的流线型和节能性能。
3.环境污染的降低: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船舶尾气排放和废水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例如,使用低硫燃油,安装高效的废气处理装置,净化船舶排放废气。
同时,优化船舶内部废水处理系统,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4. 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将实现以下几个成果:1.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散货船,具有较高的载货量和运输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2.提出一套有效的推进技术方案,能够降低船舶的能源消耗,减少运营成本。
3.提供一种环保的船舶设计方案,减少船舶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5. 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可行性主要从技术、市场和经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技术可行性:通过对已有船舶设计和推进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可以实现设计一种新型散货船的目标。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近海散货船总体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散货船得到了迅猛发展,据Drewry 统计,目前干散货船队规模已达到4.5 亿载重吨左右。
虽然近几年国际航运市场低迷,船队运力闲置情况较严重,但据辛浦森航运咨询有限公司(SSY)研究中心主管John Kearsey 预测,依靠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大幅增加和发达国家经济的缓慢复苏,2010 年的散货海运贸易仍将呈现超过8%的增幅。
的确,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干散货船队运力规模净增长1,700 万吨,而且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今年初以来,散货船航运市场的突出特点是中小型散货船需求活跃,这些船的运价对航运市场其他船型运价上涨起了“领跑”作用。
在我国近海、沿海一带,散货船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以来,我国内地和沿海内外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航运事业亦随之高速增长。
适宜江海直达和航行于东南亚、日本、韩国的国际航线2000~3000吨级的散货船受到我国中、小型航运企业的关注。
2000~3000吨级散货船,由于吨位适宜、揽货灵活、吃水浅,能直航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免去了载驳、转运,直达货主码头等优点,深受中、小型货主的欢迎。
目前,国内外对于散货船总体设计这方面的研究是相当的多,主要都是集中于这五种散货船:灵便型散货船、巴拿马型散货船、好望角型散货船、大湖型散货船。
而对于近海散货船的研究却是不多的,当然也有存在,而且都反映了相当不错的发展前景。
例如,早在2007年,由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开发用于浙江沿海的新型散货船,交付浙江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使用。
该船型的推出,受到浙江省海运界的认可和好评,先后有温州、台州海运公司及浙江省其它海运单位订购,目前本船型已在多家船厂建造,订造数达8艘,显示出新型近海散货船具有良好的开发效果和发展前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在2008年根据市场变化,应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鉴于中国沿海和长江下游港口和航道条件及发展前景,开发了一型载重量45 000 DWT、吃水11 m以下的江海直达散货船。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散货船完整稳性校核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散货船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总体上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国际航运业中,散货船运输占货物运输的30%以上.由于货运量大,货源充足,航线固定,装卸效率高等因素,散货船运输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散货船已成为运输船舶的主力军.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散货船运输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在国际海运船队中,以承运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干散货为主的散货船船队是仅次于油轮的第二大船队。
由于散货船的安全和老龄化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使得散货船的需求一直都很旺盛。
不少专家认为,我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首先要在产量上超过日本和韩国。
为此,我们应把吨位大、技术难度小、我国已形成有事的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等三大主力船型作为发展的重点。
而选择与我国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较为接近,又有广阔市场的散货船为突破口,迅速打进国际市场,以此为基础,逐步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我国的船舶工业向世界的基本策略之一。
世界三大经济体系全面复苏,推动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为航运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世界散货船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海运总量快速增长,这也反映了散货运输市场呈现出旺盛的需求,表明散货市场的春天已悄然到来。
近年来,世界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的定造热潮,全球造船完工量,手持船舶订单量,新船签约合同金额均连年创出了历史新高,2006年世界船市呈不断走强之势,更成为了船舶建造史上的高峰年。
在当前散货船市场中,老旧船比例大而新船投入量少,全球市场对新的散货船需求十分旺盛。
国际海运家族中,散货船是仅次于油船的第二船队,由于散货船市场上有5000老化多艘船舶面临,近几年将迎来运力拆解的高峰,这对于新造散货船市场极为利好。
以前,外国船东认为在中国建造船舶很容易出现问题,但现在这种情况已逐步扭转。
Graig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休.威廉斯告诉很多顶尖船东说:“动作是船东造船最佳的选择。
开题报告
船舶与海洋工程
5600DWT散货船总体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世界三大经济全面复苏,推动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为航运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004年美国GDP增长率为4.5% ;日本经济复苏明显,达到3.0%;欧盟为2.6%。
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9.5%的增速[1]。
在2002年国际船市低迷的形式下,散货船订造量较2001年仍有大幅增长,超过油船订造量[2]。
世界散货需求继续保持增长,其中中国成为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有资料显示,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铁矿石需求量最大的国家。
近几年中国钢铁投资明显膨胀,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紧急出台抑制了类似的扩张行动,但整体钢铁生产保持增长的态势并没有改变[2]。
谈到中国散货船的发展历史,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首席研究员张长涛感慨良多。
他说,从改革开放到“十五”末期,这一时期我国造船业全面进军国际市场,船舶企业开始转向出口。
通过大力引进国外先进设计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展大型船厂技术改造和大型造船设施建设,我国散货船建造实力进一步壮大。
“十五”中后期,我国提出要建设造船大国。
按新船成交量统计,2004年我国在散货船市场的份额仅为16.5%,远远低于日本造船业67.7%的水平。
而到2005年,三大造船基地和新建船厂陆续开始接单,我国在散货船市场的份额迅速跃升至42.3%,与日本造船业44.5%的水平基本相当[3]。
(二)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没有专用散货船,都是用普通杂货船运输散货。
粮食、水泥等散货的流动性比液体小,都有一定的休止角,因而装这些散货时在舱口围扳内装满后,舱口四周的甲板下仍留有一个楔形空档。
船在海上发生横摇后,散货流向空档,形成横贯整个船宽的自由表面。
出现较大横摇时散货将流向一舷,船随即横倾,在风浪中很容易发生倾覆事故。
据统计,20 世纪 50 年代全世界有 150 余艘运送散货的船发生海损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安全问题,才逐步形成了现在广泛应用的典型专用散货船结构型
式:两舷布置顶边舱加高舱口围板以保证满舱,两舷布置底边舱便于清舱,也能增加抗沉性;双层底和四个边舱区采用纵骨架式结构以保证船体总纵强度,两舷边舱之间水线附近的总纵弯曲应力很小,采用结构比较简单的横骨架式结构;两个货舱口之间的甲板不参与保证总纵强度,这里的甲板板明显地比舱口线以外的甲板板薄骨架也减弱。
典型专用散货船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散货流动问题,改善了散货运输的安全性,使海上散货船运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
此次5600DWT散货船货船总体设计的要求是:在现有船体的基础上,根据法规的要求,合理布置锚泊系泊设备,布置救生设备,以及设计舵设备,绘制防火控制图,使之满足规范的要求。
(1)其中防火设计原则:坚持经济性和兼顾优化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5]。
(2)锚泊系泊设备布置:正确选择航行锚、定位锚等[6];要结合货船系泊的行业要求,分析系泊设计的基本要求,探讨频率域和时域模型在船舶系泊上的应用[7]。
(3)设计舵设备:装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性。
舵装置的构成零件较多,有必要对其进行可靠性设计,预先防止和及时纠正设计缺陷及薄弱零部件,力求以最少资源消耗和周期保证舵装置的质量,随着可靠性理论和工程的发展以及对舵装置的失效机理认识的深化, 使得可靠性设计与传统设计相结合成为可能[8]。
(4)甲板布置:船舶甲板布置设计的特点是:数值计算比较少 ,且没有固定的算法;不同的设计师会有不同的方案,设计的质量取决于设计师个人的素质、工作经验和知识结构。
因此,如果能够抽取该领域的专家知识,汇集大量的优秀布置设计方法和实船设计资料,形成专门的知识库,用以构造专家系统,并且实现由程序控制的参数绘图。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知识共享,而且还可以减少许多重复劳动,提高船舶甲板布置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从而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9]。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设计的是钢质全焊接结构、单甲板、方尾、前倾首柱带球首、单机单桨、单舵、有艏楼、艉楼,由柴油机驱动的尾机型散货船,全船设有两个货舱,并配有经ZC认可的钢质液压风雨密舱口盖。
在总体设计中,我应以现有船舶特点为基本依据,根据法规的要求,合理布置锚泊系泊设备,布置救生设备,以及设计舵设备,绘制防火控制图,使之满足规范的要求。
设计内容包括防火区域划分、救生设备布置、锚泊系泊布置以及舵设计。
设计中要求在充分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出既结合理论知识,又能符合实际特定,并有独特思路与创新精神的方案。
设计中设计
到的规范有《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入级规范》、《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5600DWT散货船的总体设计,包括船的消防和防火设计,锚泊系泊设计和布置,救生设备布置和舵系布置,即在现有船型参数的基础上,根据法规的要求,合理布置锚泊系泊设备,布置救生设备,以及设计舵设备,绘制防火控制图,使之满足规范的要求。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熟悉散货船的结构特点以及相关的参数;
2、依据规范和散货船的特点进行防火区域划分、救生设备布置、锚泊系泊布置以及舵设计;
3、得出独特思路与创新精神的方案。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查阅资料与资料整理;
2、熟悉结构图纸;
3、阅读相关规范,并进行合理的总体设计;
4、论文撰写。
四参考文献
[1]刘晓东,谢新连.散货船运输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09
[2]朱汝敬,侯华伟.散货船市场回顾与现状分析[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4-10
[3] 刘江洁.散货船制造大国之路[J].中国船检,2010-02
[4]王运龙,纪卓尚,林焰.散货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船舶工程,2006-02
[5] 余丽,莫凡.浅析内陆水域餐饮娱乐住宿趸船的防火设计问题.中国工程咨询,2010-11
[6] 潘方豪.“LU CKY AN GEL”半潜驳的锚泊设计.Ship & Boat,2006-03
[7] 颜新平.Design principles on mooring loads.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7-01
[8]周宏.舵装置可靠性设计.船海工程,2005-08
[9] 陈宾康,张东南.长江大中型客船甲板布置设计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08
五、研究工作进度:
1、外文资料翻译及文献综述撰写(含开题报告) 10.15~1.10
2、前期准备:任务书分析;相关规范的熟悉。
3.01~3.10
3、防火区域划分 3.21~3.31
4、救生设备布置 4.01~4.12
5、锚泊系泊布置 4.13~4.24
6、舵设计 4.25~5.19
7、写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准备 5.20~5.29
8、毕业答辩 5.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