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 格式:docx
- 大小:33.96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
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
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
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小学科学三上《知识与能力训练》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探究起跑线一、提示:能画出或写出熟悉的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基本形态就行了,如种子期、生长期、开花期、成熟期等。
二、提示:能够用感觉器官去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种子的特征;通过掰开一粒种子了解到它内部结构的科学知识。
如:花生,种皮、胚、胚乳探究接力棒一、辨一辨1、×2、√3、×二、连一连颜色气味大小轻重声音形状软硬2、种植我们的植物探究起跑线一、填一填④①⑤②⑥③二、提示:日记、画图、拍照、标本采集……探究接力棒一、辨一辨1、×2、√3、√4、×5、√3、我们先看到了根探究起跑线1、能够用文字或图画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
2、〔不管朝哪个方向放置的种子的根都是朝下生长的〕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探究接力棒1、水分矿物质固定2、下二、辨一辨。
1、√2、√3、×4、种子变成了幼苗1、能画出根、茎、交叉生长的叶子即达到要求。
2、叶子都是绿色的,茎的颜色大部分是绿色的。
最大限度的吸收阳光一、辨一辨1、√2、×3、√4、×二、填一填。
叶子阳光二氧化碳水5、茎越长越高一、能从颜色、硬度、高度上比较刚出土和现在的茎的不同能够描述出茎的基本特点二、茎变红了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辨一辨1、√2、√3、×4、√5、√6、开花了,结果了一、能够采集到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不同阶段的标本并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二、能够分辨出花的各个部分,并简单的表述它的特点一、辨一辨1、×2、√3、√二、连一连花瓣花萼雄蕊雌蕊7、我们的大丰收探究起跑线能够根据前面的观察记录统计出凤仙花各个阶段所需时间和生命周期。
探究接力棒填一填1、种子、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生长、花蕾、长高3、我能写出花生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
花茎果实种子叶根单元综合检测〔一〕一、填一填1、文字、图画2、叶二氧化碳水二、辨一辨1、√2、×3、√4、×5、√三、连一连1、红薯的茎直立茎2、根支持、运输作用凤仙花的茎缠绕茎茎制造养料牵牛花的茎攀缘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葡萄的茎匍匐茎花吸收、固定作用四、综合题1、测量方法:使用尺子测量,记录的方法有:记录数据、画折线图等2、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6篇)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2、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新课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一生中必须要经历哪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
(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2、不同的生命周期(1)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
)(2)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
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
(活动方式主要以小组查阅资料和大组汇报交流的方式进行。
)(2)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并把它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汇总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趣味和探索的学科,它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
以下是对教科版小学科学的知识点汇总。
一、生命科学领域1、植物(1)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根能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物并运输物质,叶进行光合作用,花是繁殖器官,果实包含种子,种子能繁殖新植物。
(2)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萌发,经过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到最终衰老死亡。
(3)植物的生存需求: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等。
2、动物(1)动物的分类:根据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分为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
(2)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等阶段。
(3)动物的适应能力:为了适应环境,动物具有不同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方式,如鸟类的翅膀用于飞行,骆驼的驼峰储存脂肪以适应沙漠环境。
3、微生物(1)常见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2)微生物的作用: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如用于发酵制作食品;有些则会引起疾病。
二、物质科学领域1、物体的特征和材料(1)物体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重量、质地等。
(2)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头)和人造材料(如塑料、金属)。
(3)材料的性能: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导电性等。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只是物体的形态或状态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如冰融化成水。
(2)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如铁生锈、燃烧等。
3、力和运动(1)力的种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使物体加速、减速、改变运动方向。
4、简单机械(1)杠杆:如跷跷板,能省力或费力。
(2)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
(3)斜面:可以省力。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1、地球的表面(1)地形地貌:如山脉、平原、高原、盆地、河流、海洋等。
(2)岩石和土壤: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和土壤的特点。
动物的生命周期反思一: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我国养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他们中大部分知道我国有“丝绸之国”之称,茧子是由蚕吐丝结成的。
但他们没有亲眼看到过蚕卵,没有亲自养过蚕,对于“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来?”等问题更是一无所知。
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将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亲自去实践,亲自去观察、测量、记录、交流。
饲养过程不仅是能让学生获得养蚕和蚕变态等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研究兴趣和能力的过程。
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
”等目标。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心得和体会。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引领式“问题”的出现,这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理念。
纵观整单元教材,我们把内容分成了三大部分组成:(一)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1.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2.蚁蚕是什么样的(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二)可爱的蚕宝宝(爱换新衣的蚕宝宝,身肥体壮的蚕宝宝,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三)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教材没有对这三块内容进行详细地描述,而是把它们作为学生探究的提纲,空间完全是开放的。
一改以往《养蚕》教材主要以展示蚕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为内容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养蚕乐趣,开展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期望:通过课外延伸的养蚕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养好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蚕的生长过程,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同时将长时间对蚕的观察结果以写或画、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和勇气,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材料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准备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白色或黄色的茧子,还有自己拍摄的蚕生长变化的照片或录像资料。
三年级上册:一单元:植物二单元:动物三单元:我们四周的资料四单元:水和空气我看到了什么寻访小动物察看我们四周的资料水和食品油的比较校园的树木蜗牛(一)谁更硬一些谁流得更快一些大树和小草蜗牛(二)比较柔韧性比较水的多少察看水生植物蚯蚓它们吸水吗我们四周的空气植物的叶蚂蚁资料在水中的沉浮空气占有空间吗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金鱼砖和陶瓷空气有重量吗植物的共同特色动物的共同特色给身旁的资料分类三年级下册:一、植物的生长变化二、动物的生命周期三、温度和水的变化四、磁铁植物重生命的开始蚕卵里孵出的重生命温度和温度计我们知道的磁铁栽种我们的植物蚕的生长变化丈量水的温度磁铁有磁性我们先看到了根蚕变了新模样水结冰了磁铁的两极种子变为了幼苗蛹变为了什么冰消融了磁极的互相作用茎越长越高蚕的生命周期水珠从哪里来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开花了,结果了其余动物的生命周期水和水蒸气指南针我们的大丰产我们的生命周期水的三态变化做一个指南针四年级上册一、溶解二、声音三、天气四、我们的身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听听声音我们关怀的天气身体的构造水是如何溶解物质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天气日历骨骼、关节和肌肉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声音的变化温度与气温跳动起来会如何1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探究赤字的音高变化风向微风速跳动起来会如何2溶解的快与慢声音是怎么样流传的降水量的丈量食品在体内的旅游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云的观察口腔里的变化分别食盐与水的方法保护我们的听力总结我们的气象察看珍爱我们的身体四年级下册一、电二、新的生命三、食品四、岩石和矿物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油菜花开了一天的食品各种各种的岩石点亮小灯泡各种各种的话食品的营养认识几种常有的岩石简单电路花、果实和种子营养要均衡岩石的构成电路出故障了把种子散布到远处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察看、描绘矿物(一)导体和绝缘体种子的萌生面包发霉了察看、描绘矿物(二)做个小开关动物的卵减慢食品变质的速度面对几种不著名矿物不同样的电路连结动物的生殖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岩石、矿物和我们五年级上册一、生物与环境二、光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四、运动和力种子抽芽实验(一)光和影地球表面的地形我们的小缆车种子抽芽实验(二)阳光下的影子地球内部运动惹起的地形变化用橡皮筋作动力察看绿豆芽的生长光是如何流传的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蚯蚓的选择光的反射土壤中有什么丈量力的大小食品链和食品网光与热雨水对土壤的侵害运动与摩擦力做一个生态瓶如何获得更多的光和热什么样的土地简单被侵害滑动与转动改变生态瓶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河流对土地的作用运动与设计保护生态均衡评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减少对土地的侵害设计制作小赛车五年级下册一、沉与浮二、热三、时间的丈量四、地球的运动物体在水中是沉仍是浮热起来了时间在流逝日夜交替现象沉浮与什么要素相关给冷水加热太阳钟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液体的热胀冷缩用水丈量时间证明地球在自转造一艘小船空气的热胀冷缩我的水钟谁先迎来拂晓浮力金属的热胀冷缩机械摆钟北极星“不动”的奥密下沉的物领会遇到水的浮力吗热是如何传达的为何一年有四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传热竞赛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极昼和极夜的解说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由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六年级上册一、工具和机械二、形状与构造三、能量四、生物的多样性使用工具抵挡曲折电和磁校园生物大搜寻杠杆的科学形状与抗曲折能力电磁铁校园生物散布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拱形的力量电磁铁的磁力(一)多种多样的植物轮轴的奥密找拱形电磁铁的磁力(二)种类众多的动物定滑轮和动滑轮建高塔奇特的小电动机容颜各异的我们滑轮组桥的形状与构造电能和能量本来是互相关系的鞋面的作用用纸造一座“桥”电能从哪里来谁选择了它们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能量与太阳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六年级下册一、细小世界二、物质的变化三、宇宙放大镜我们身旁的物质地域的卫星——月球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月相变化放大镜下的晶体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我们来造“环形山”如何放得更大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日蚀和月食用显微镜察看身旁的生命世界(一)铁生锈了太阳系用显微镜察看身旁的生命世界(二)化学变化陪伴现象在星空中(一)用显微镜察看身旁的生命世界(三)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在星空中(二)细小世界和我们物质变化与我们探究宇宙四、环境和我们一天的垃圾垃圾的办理一天的生活用水污水和污水办理减少抛弃及从头使用观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分类和回收利用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使用说明 (2)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5)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6)主要材料清单 (6)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7)植物的生长变化 (7)一、单元概述 (7)二、单元教学目标 (7)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8)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8)第2课种植我们的植物 (10)第3课我们先看到了根 (12)第4课种子变成了幼苗 (14)第5课茎越长越高 (16)第6课开花了,结果了 (17)第7课我们的大丰收 (19)四、评价建议 (21)五、参考资料 (22)动物的生命周期 (25)一、单元概述 (25)二、单元教学目标 (26)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26)第1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6)第2课蚕的生长变化 (29)第3课蚕变了新模样 (32)第4课蛹变成了什么 (34)第5课蚕的生命周期 (36)第6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38)第7课我们的生命周期 (40)评价建议 (44)教学案例 (45)参考资料 (50)温度与水的变化 (54)单元概述 (54)单元教学目标 (54)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55)第1课温度和温度计 (55)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 (56)第3课水结冰了 (58)第4课冰融化了 (59)第5课水珠从哪里来 (61)第6课水和水蒸气 (62)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 (63)评价建议 (65)参考资料 (65)磁铁 (68)单元概述 (68)单元教学目标 (68)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69)第1课我们知道的磁铁 (69)第2课磁铁有磁性 (72)第3课磁铁的两极 (74)第4课磁极的相互作用 (76)第5课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78)第6课指南针 (80)第7课做一个指南针 (82)评价建议 (83)参考资料 (84)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XXX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7、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8、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0、风仙花最早的两片叶子是由XXX发育而来,所以长出的第一对XXX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1、1771年,英国科学家XXX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氛围。
12、叶子上气孔的感化: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接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蒸发水分都是通过气孔进行。
13、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
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
14、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的特征。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一、导入新课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
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
怎样
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讨研究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一生中必须要经历哪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
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
(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教师把大家认可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师生小结
2、不同的生命周期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I I I I I动物名称丨生命周期(流程图)门生命周期的时间丨1 1 1 1
1 1 1 1
鸡I卵--雏鸡--成鸡I约14年
知识链接:
生命周期最短的动物
蜉蝣身体细长,头部能自由转动,翅膀两对,前翅发达,后翅很小;腹部细长,有一对比身体还长的丝状尾毛。
成虫寿命依种类而定,有些极短只有数小时,最长的可达八〜廿一日,通常为二〜三日。
所以成语中「朝生暮死」指的是蜉蝣由稚虫变成成虫后的生命。
蜉蝣交尾后即产卵于水中,通常一〜二周即孵
化,稚虫长得很像「衣鱼」,也有的很像「蝌蚪」;腹部有气管鳃,生活在水中,
以水中的微生物及植物组织碎片为生。
幼生期很长,有的要脱皮二十余次才成虫。
你也许以为昙花是寿命最短的花吧?不是。
南美洲亚马逊河的王莲花,在清晨的时
候露一下脸,半个小时就萎谢了。
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是小麦的花,它只开五分到
十分钟就谢了。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