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与任务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0
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与任务其主要涉及的事物有: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竖向设计的基本步骤,竖向设计的任务及其目的园林竖向设计应与园林绿地总体规划同时进行。
在设计中,必须处理好自然地形和园林建筑工程中各单项工程(如园路、工程管线、园桥、构筑物、建筑等)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园林工程经济合理、环境质量舒适良好、风景景观优美动人。
这是园林竖向设计的基本工程目标所在,而不仅仅是安排若干竖向标高数字以及使土方平衡的问题。
一、园林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竖向设计是直接塑造园林立面形象的重要工作。
其设计质量的好坏,设计所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设计的艺术水平如何,都将对园林建设的全局造成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除了要反复比较、深入研究、审慎落笔之外,还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
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进行竖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使园林地形的起伏高低变化能够适应各种功能设施的需要。
对建筑、场地等的用地,要设计为平地地形;对水体用地,要调整好水底标高、水面标高和岸边标高;对园路用地,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只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
在此基础上,同时注重地形的造景作用,尽量使地形变化适合造景需要。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对原有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要深入分析,能够利用的就尽量利用;做到尽量不动或少动原有地形与现状植被,以便更好地体现原有乡土风貌和地方的环境特色。
在结合园林各种设施的功能需要、工程投资和景观要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地形改造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造园应因地制宜,宜平地处不要设计为坡地,不宜种植处也不要设计为林地。
地形设计要顺应自然,自成天趣。
景物的安排、空间的处理、意境的表达都要力求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灵活自由。
园林工程竖向图纸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描述园林工程竖向图纸的设计方案。
园林工程竖向图纸是园林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展示了园林工程在垂直方向的布局和设计要点。
本文将详细说明园林工程竖向图纸的设计原则和流程。
2. 设计原则2.1 准确传达设计意图园林工程竖向图纸的设计应准确传达设计师的意图。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图纸上各个元素的比例、位置、尺寸等细节,以确保图纸能够准确地传达设计意图。
2.2 突出重点信息在设计园林工程竖向图纸时,需要突出重点信息,例如主要景点、重要路径、设施设备等。
突出重点信息有助于方便阅读和理解图纸,使设计意图更加明确。
2.3 考虑人体工程学在设计园林工程竖向图纸时,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
合理安排各个景点、路径和设施的位置,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提高人们在园林中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4 保证图纸的清晰易懂园林工程竖向图纸应保证清晰易懂。
使用合适的线条粗细、颜色和图案,注明图例和比例尺等信息,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图纸上的内容。
3. 设计流程3.1 收集需求在设计园林工程竖向图纸之前,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
明确图纸的具体内容、尺寸和风格等,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3.2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收集到的需求,设计师将制定园林工程竖向图纸的设计方案。
方案中包括图纸的结构和布局,重点景点的位置和设计要点等。
3.3 绘制初步草图根据设计方案,设计师开始绘制园林工程竖向图纸的初步草图。
草图可以是手绘或使用电脑绘图软件绘制,主要用于捕捉设计想法和整体布局。
3.4 完善细节设计在初步草图的基础上,设计师将逐步完善园林工程竖向图纸的细节设计。
包括各个景点、路径和设施的精确位置和尺寸,以及注明材料和施工要求等。
3.5 校对和修改完成细节设计后,需要进行校对和修改。
设计师应认真检查图纸上的各个元素,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如有需要,对图纸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3.6 输出最终图纸经过校对和修改后,设计师将输出最终的园林工程竖向图纸。
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在研究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因地制宜地确定建筑、道路的竖向位置,合理地组织地面排水、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并解决好场地内外的高程衔接。
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 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 拟定场地排水方案• 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 设计有关构筑物①满足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②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方量③满足道路布局合理的技术要求④解决场地排水问题⑤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⑥满足建筑基础埋深、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地形图——地形测绘图(1:500、1:1000)(0.05-1.00等高线)(50-100m纵横坐标网)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资料场地平面布局——场地内的建、构物场地道路布置场地排水与防洪方案地下管线的情况填土土源与弃土地点设计说明书、竖向布置图、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土方图平坡式:台阶式:自然地面坡度划分:平坡、缓坡、中坡、陡坡、急坡1、台阶式1)台阶式布置:台阶的尺寸:需要宽度、容许宽度容许的宽度:B=(175~180)× H填 / i地-i整一般整平坡度应在0.5%——2%2)台阶的高度:相邻台阶之间的高差称为台阶高度。
台阶高度主要取决于场地自然地形横向坡度和相邻台阶之间的功能关系、交通组织及其技术要求。
台阶高差一般以3.0——4.0m为宜(最高4.0——6.0m),以免道路坡道过长、交通组织困难并增加挡土墙等支挡结构工程量。
台阶高度也不宜过低,一般不小于1.0m。
3)相邻台阶的连接方式:边坡处理和挡土墙:边坡:4)按降雨量划分台阶高度:5)两个的关系:护坡是建筑在边坡上的附属工程,是起保护边坡不被雨水冲刷或边坡绿化作用的,而挡土墙是为了保护高路基减少放坡或保护河道等作用,它们之间没有特别的关系,有的护坡底角(力点)作用在挡土墙上,它们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两两相帮衬,但护坡必须在边坡上。
景观竖向设计的6个原则一、竖向设计的概念:(垂直设计、竖向布置)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在研究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因地制宜地确定建筑、道路的竖向位置,合理地组织地面排水、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并解决好场地内外的高程衔接。
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拟定场地排水方案•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设计有关构筑物二、竖向设计的原则:①满足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②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方量③满足道路布局合理的技术要求④解决场地排水问题⑤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⑥满足建筑基础埋深、工程管线敷设的要三、竖向设计的现状资料:地形图——地形测绘图(1:500、1:1000)(0.05-1.00等高线)(50-100m纵横坐标网)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资料场地平面布局——场地内的建、购物场地道路布置场地排水与防洪方案地下管线的情况填土土源与弃土地点四、竖向设计的成果:设计说明书、竖向布置图、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土方图五、地面的竖向设计布置形式(场地平整程度、高差变化)六、地面的竖向设计布置形式的相关内容:自然地面坡度划分:平坡、缓坡、中坡、陡坡、急坡1、台阶式1)台阶式布置:台阶的尺寸:需要宽度、容许宽度容许的宽度:B=(175~180)×H填/ i地-i整一般整平坡度应在0.5%——2%2)台阶的高度:相邻台阶之间的高差称为台阶高度。
台阶高度主要取决于场地自然地形横向坡度和相邻台阶之间的功能关系、交通组织及其技术要求。
台阶高差一般以3.0——4.0m为宜(最高4.0——6.0m),以免道路坡道过长、交通组织困难并增加挡土墙等支挡结构工程量。
台阶高度也不宜过低,一般不小于1.0m。
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1. 什么是园林用地竖向设计?园林用地竖向设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专业?其实,这就是给我们的公园、花园和庭院“穿衣服”。
想象一下,草坪就像是大地的底裤,树木是挺拔的上衣,而花朵则是那些时尚的小配饰。
竖向设计就是通过调整地形的高低起伏,让这些元素更好地搭配在一起。
其实,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园林更美观,也更实用,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大自然和人类的生活“互相打CALL”。
1.1 设计的原则说到设计,首先得有原则,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竖向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
比如,如果你在公园散步,发现路上是个大坡,那可真是“一步三喘”,心里那个别扭呀。
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到人行走的舒适度,避免急陡的坡道。
再者,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比如说山坡、洼地等,这些都是老天爷给我们提供的天然材料,咱们可不能白白浪费。
1.2 设计的元素园林竖向设计的元素,主要有坡度、沟渠、平台和台阶。
坡度可大可小,得看具体情况。
如果坡度过大,水土流失可就成了“大麻烦”。
再说说沟渠,这可是排水的好帮手,设计得当,能让雨水“乖乖”走掉,不然可就得成了“小河流”,那样就麻烦了。
而平台和台阶,除了能让我们走得更舒服,还可以提供观景的好位置,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2. 竖向设计的实用性2.1 增加美观性园林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大家在绿意盎然中感受到美。
竖向设计通过高低错落,让视觉更有层次感,像是一幅立体的画。
想想那些层层叠叠的小花坛,色彩斑斓,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情大好!而且,随着光线的变化,园林的景观也会随之变化,这种感觉可真是“乐在其中”。
2.2 改善功能性除了好看,竖向设计还得实用。
比如,设置一些小坡道,能有效防止积水,避免“泡脚”的尴尬。
而在庭院中设计一个小平台,既可以用来喝茶聊天,还能作为小朋友的玩耍区域。
这种“多功能”设计,简直就是“高效利用”的代表,谁不喜欢呢?3. 竖向设计的注意事项3.1 地形分析设计前,得对地形进行仔细分析。
园林景观之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园林场地的功能不同,其在平面设计上的差别就往往很大。
但是在竖向设计上,不同用途的场地却常常能有相当一致的处理。
一般场地在进行竖向处理时,都要求将地面整理成又宽又平,并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使人既感觉到场地的平坦,又不会在下雨时造成地面积水。
当然,平面上形状不同的场地,在竖向设计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特征的。
一、不同形场地的竖向设计1.矩形单坡场地园林大门前后广场、园林建筑前后的小场地、建在坡地上的小广场等,常常顺着天然坡面做成单坡场地。
单坡场地的坡度一般大于5%,不利于车辆行驶,可作为休息场场地,布置一些花坛、草坪,或设计为有乔木遮荫的铺装场地,作为露天茶园。
从图1中由等高线表达的广场竖向特征来看,这类矩形的单坡广场地面没有明显的轴线;场地排水方向也是单方向的。
2.矩形双坡场地对面积广大,自然地形平坦的广场用地,可按双向坡面设计成双坡广场。
双坡广场的地面上,两个坡面的交接线自然形成一条脊线,成为广场地面的轴线。
轴线的走向最好设计为与广场中轴线相重合,或与广场前主路的中心线相接续,以利地面排水和广场景观的观感。
双坡场地的排水,都是从地面轴线两侧向坡面以外排,通过最外侧的集水沟或地下雨水管排除掉。
过分狭长的矩形广场,则可在短轴方向另加一条脊线,并在脊线变坡点处作适当的处理,如布置花境或纪念物等,以消除空间过于拉长的感觉。
3.下沉式广场这类广场近似于盆地形,平面上的形状多成圆形。
它可使广场周围的建筑、树木景观得到突出的表现,也使广场地面更低,可以从周围斜向俯瞰,而广场的全貌及其地面景观的观感也就会更好(如图1)。
下沉式广场的排水,可在广场中央地下设置环形雨水暗沟;雨水从广场周围向中央排,通过广场中圈的雨水口排人暗沟。
4.凸形场地场地周围低,中央高,雨水从中央向周围排,通过外围的雨水口而排除。
凸形场地适宜在山头、高地设置,也可用在纪念碑、主题雕塑等需要突出中心景物的广场上。
二、园林场地的竖向设计原则园林场地竖向设计要有利于排水,要保证场地地面不积水。
园林地形竖向设计概述园林地形竖向设计概述提要:因园取材的原则:园林地貌的创作要根据公园的性质和活动的要求,要满足游人的心理和各类游人的游览要求,考虑游人的安全,保证建筑物源自计划范文园林地形竖向设计概述园林地形竖向设计-主要任务充分分析研究原有地形,合理地利用原有地形,确定设计地形的起伏,对整个园林进行空间布局,使之适合于园林艺术的外貌,使之适合于植物生长,车辆行驶,房屋建筑道路管线等工程设施的需要,规划各区的排水方式,确定控制点标高。
园林地形竖向设计-内容1.结合绿化用地的选择,分析、研究自然地形,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并按园林规划总平面的要求进行空间布局,并对规划予以补充,修正,完善,确定建筑物控制点标高,确定斜坡过陡,排水不肠,不宜修建房屋的地段。
2、对园林绿地进行竖向雕塑,即地形改造与用地准备,对一些需要加以工程设施以后才能用于园林建设的地段,提出工程措施方案,确定设置斜坡,挡土墙,台阶、蹬道、回头小道地段,满足园林艺术的要求。
3、因地制宜地布置路、桥、沟、游戏运动场4、综合解决园林绿地的各项控制标高5、如防洪标高,最高、最低水位标高,排水干管出水口标高,桥梁标高、边路交叉口标高等6、综合安排园林水系,决定水源来去构筑物的位置,以及水体,岸边的加固措施并使之成为园景。
7、雨水和污水管网规划的地形安排,确定地面汇流区,分水线,沟谷线,确定敷设明沟、暗管的地段,组织地面水的排除。
8、合理、经济地组织好园林绿地的土方工程,考虑挖方、填方的平衡,避免填方土无,挖方土无出路或者土方运距过大。
园林地形竖向设计-原则在园林地形竖向设计中可以归纳以下几点原则:1、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保护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切实做到顺应自然,反朴归真,就地取材,追求天趣。
2、因园取材的原则:园林地貌的创作要根据公园的性质和活动的要求,要满足游人的心理和各类游人的游览要求,考虑游人的安全,保证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园林地貌的创作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创造合理的景观效果,形成一个理想的空间结构,要保证各景区、各景点以及各景点中各种造园要素(山、水、树、石、建筑等)的相互协调,相互渗透,考虑不同视点、视线、视角的观赏效果。
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学习技巧- 工程实践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
表现了各个景点、设施、地貌等在高程上的变化。
在平面上反映(用等高线表示;重点部位用标高表示)在断面上反映(用断面图表示)一、竖向设计的原则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①园林地形的塑造要符合各功能设施的需要。
建筑等多需平地地形;水体用地,要调整好水底标高、水面标高和岸边标高;园路用地,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
②注重地形的造景作用,地形变化要适合造景需要。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尽量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尽量不动原有地形与现状植被。
需要的话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地形改造。
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地形塑造应因地制宜,就低挖池就高堆山。
园林建筑、道路等要顺应地形布置,少动土方。
4.填挖结合,土方平衡在地形改造中,使挖方工程量和填方工程量基本相等,即达到土方平衡。
二、竖向设计的内容1、地形设计根据造景和功能的需要,应用设计等高线法、纵横断面设计法等对园林地形进行竖向设计。
2、园路、铺装场地、桥梁的竖向设计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确定园林中道路、场地、桥梁的标高和坡度,使之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有关标高相适应,使场地标高与道路连接处的标高相适应。
3、建筑和其它园林小品的竖向设计确定建筑室内地坪标高以及室外整平标高4、植物种植对高程的要求5、地面排水设计确立全园的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地面不受山洪冲刷。
6、根据排水和护坡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必要的排水构筑物如截水沟、排洪沟、排水渠,以及工程构筑物如挡土墙、护坡等,建立完整的排水管渠系统和土地保护系统。
7、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并进行设计标高的调整,使挖方量和填方量接近平衡;并做好挖、填土方量的调配安排,尽量使土石方工程总量达到最小。
三、竖向设计的方法(一)等高线法一般地形测绘图和园林设计图都是以等高线和点标高来表示其地形状况。
1、等高线的概念用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即为等高线。
园林设计中竖向设计研究摘要:竖向优化指的是恰到好处地对竖向进行调整和改造。
对于景园环境的竖向设计而言,因地制宜是大的前提。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面对的对象通常拥有较大的尺度,倘若大规模地进行土方工程等竖向的改造活动,不仅会对以自然为主体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还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关键词:园林规划;竖向优化;设计;自然主体“适宜”指的是合适、相称,而“减量”秉承的是最小化原则。
强调竖向设计的“适宜”和“减量”需要在评价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精确计算、进行设计,在达到设计目的的基础上施以最小化的扰动,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投入的最优化。
同时,还应当坚持土方就地平衡的原则。
土方的就地平衡就是要达到设计范围内的土方平衡,尽量避免异地取土,审慎对待客土,这一原则在控制工程造价与生态环境恢复方面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设计要点通过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范围整体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后,划分出的生态敏感区域内植被、地形等均不宜被扰动。
无游憩等活动的区域也无需进行调整,维持现状的存在具有更为积极的生态意义。
但是其中部分坡度过陡、威胁到游览安全的区域可进行适度的人工干预,使其处于安全的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选址得出的生态敏感度较低、适宜建设的区域是提供游人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这些区域内,应根据空间营造、排水、栽植等设计需求,甄别出竖向需要优化或改造的范围。
如: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地形过于平坦,无起伏变化,美感度不突出的区域等等。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竖向设计的关键之一在于科学选择竖向需要调整的范围,并制定适宜的设计方案。
适宜与减量也是景观环境与城市用地中竖向设计最大的区别所在。
虽然城市环境中也强调对自然地形的利用,但是功能仍在设计处于绝对的优先地位。
而景园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敏感地区,地形的扰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
同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目的在于展现场所特色,对道路的坡度、标高,以及建筑物等没有严格的要求,而是强调随形就势、因高就低,因而竖向设计工作的“弹性”较大,便于系统内的平衡与优化。
i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与任务
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与任务
其主要涉及的事物有: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竖向设计的基本步骤,竖向设计的任务及其目的
园林竖向设计应与园林绿地总体规划同时进行。
在设计中,必须处理好自然地形和园林建筑工程中各单项工程(如园路、工程管线、园桥、构筑物、建筑等)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园林工程经济合理、环境质量舒适良好、风景景观优美动人。
这是园林竖向设计的基本工程目标所在,而不仅仅是安排若干竖向标高数字以及使土方平衡的问题。
一、园林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
竖向设计是直接塑造园林立面形象的重要工作。
其设计质量的好坏,设计所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设计的艺术水平如何,都将对园林建设的全局造成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除了要反复比较、深入研究、审慎落笔之外,还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
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进行竖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使园林地形的起伏高低变化能够适应各种功能设施的需要。
对建筑、场地等的用地,要设计为平地地形;对水体用地,要调整好水底标高、水面标高和岸边标高;对园路用地,
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只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
在此基础上,同时注重地形的造景作用,尽量使地形变化适合造景需要。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对原有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要深入分析,能够利用的就尽量利用;做到尽量不动或少动原有地形与现状植被,以便更好地体现原有乡土风貌和地方的环境特色。
在结合园林各种设施的功能需要、工程投资和景观要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地形改造
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造园应因地制宜,宜平地处不要设计为坡地,不宜种植处也不要设计为林地。
地形设计要顺应自然,自成天趣。
景物的安排、空间的处理、意境的表达都要力求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灵活自由。
就低挖池,就高堆山,使园林地形合乎自然山水规律,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同时,也要使园林建筑与自然地形紧密结合,浑然一体,仿佛天然生就,难寻人为痕迹。
4.就地取材,就近施工
园林地形改造工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是造园经费开支比较大的项目,如能够在这方面节约经费,其经济上的意义就比较大。
就地取材无疑是最为经济的做法。
自然植被的直接利用、建筑用石材、河砂等的就地取用,都能够节省大量的经费开支。
因此,地形设计中,要优先考虑使用自有的天然材料和本地生产的材料。
5.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地形竖向设计必须与园林总体规划及主要建设项目的设计同步进衬。
不论在规划中还是在竖向设计中,都要考虑使地形改造中的挖方工程量和填方工程量基本相等,也就是要使土方平衡。
当挖方量大于填方量较多时,也要坚持就地平衡,在园林内部堆填处理。
当挖方量小于应有的填方量时,也还是要坚持就近取土,就近填方。
二、园林竖向设计的任务
竖向设计的目的是改造和利用地形,使确定的设计标高和设计地面能够满足园林道路场地、建筑及其它建设工程对地形的合理要求,保证地面水能够有组织地排除,并力争使土石方量最小。
园林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确定园林中道路、场地的标高和坡度,使之与场地内外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有关标高相适应,使场地标高与道路连接处的标高相适应。
2. 确定原有地形的各处坡地、平地标高和坡度是否继续适用,如不能满足规划的功能要求,则确定相应的地面设计标高和场地的整平标高。
3.应用设计等高线法、纵横断面设计法等,对园林内的湖区、土山区、草坪区等进行改造地形的竖向设计,使这些区域的地形能够适应各自造景和功能的需要。
4. 拟定园林各处场地的排水组织方式,确立全园的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保证地面不积水,不受山洪冲刷。
5.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并进行设计标高的调整,使挖方量和填方量接近平衡;并做好挖、填土方量的调配安装,尽量使土石方工程总量达到最小。
6. 根据排水和护坡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必要的排水构筑物如截水沟、排洪沟、排水渠和工程构筑物如挡土墙、护坡等,建立完整的排水管渠系统和土地保护系统。
园林中不同功能的设施用地,在进行竖向布置时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如游乐场用地主要应满足多种游乐机械顺利安装和安全运转的需要,园景广场的竖向设计则主要应考虑场地整平和通畅排水的需要等等,都要在设计中分别对待。
园林竖向设计的步骤园林竖向设计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设计和调整、修改的工作量都很大。
但不管是用设计等高线法或是用纵横断面设计法等进行设计,一般都要经过以下一些设计步骤。
一、资料的收集
设计进行之前,要详细地收集各种设计技术资料,并且要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对全园地形现状及环境条件的特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如下:
1.园林用地及附近地区的地形图,比例1:500或1:1000,这是竖向设计最基本的设计资料,必须收集到,不能缺少。
2. 当地水文地质、气象、土壤、植物等的现状和历史资料。
3. 城市规划对园林用地及附近地区的规划资料,市政建设及地下管线资料。
4. 园林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及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
5. 所在地区的园林施工队伍状况和施工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与施工机械化程度等方面的参考材料。
资料的收集原则是:关键资料必须齐备,技术支持资料要尽量齐备,相关的参考资料越多越好。
二、现场踏勘与调研
在掌握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应亲临园林建设现场,进行认真的踏勘、调查,并对地形图等关键资料进行核实。
如发现地形、地物现状与地形图上有不吻合处或有变动处,要搞清变动原因,进行补测或现场记录,以修正和补充地形图的不足之处。
对保留利用的地形、水体、建筑、文物古迹等要加以特别注意,要记载下来。
对现有的大树或古树名木的具体位置,必须重点标明。
还要查明地形现状中地面水的汇集规律和集中排放方向及位置,城市给水干管接入园林的接口位置等等情况。
三、设计图纸的表达
竖向设计应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需要与总体规划同时进行。
在中小型园林工程中,竖向设计一般可以结合在总平面图中表达。
但是,如果园林地形比较复杂,或者园林工程规模比较大时,在总平面图上就不易清楚地把总体规划内容和竖向设计内容同时都表达得很清楚。
因此,就要单独绘制园林竖向设计图。
根据竖向设计方法的不同,竖向设计图的表达也有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和设计等高线法等三种方法。
由于在前面已经讲过纵横断面设计法的图纸表达方法,下面,就按高程箭头法和设计等高线法相结合进行竖向设计的情况来介绍图纸的表达方法和步骤。
1. 在设计总平面底图上,用红线绘出自然地形。
2. 在进行地形改造的地方,用设计等高线对地形作重新设计,设计等高线可暂以绿色线条绘出。
3. 标注园林内各处场地的控制性标高,和主要园林建筑的坐标、室内地坪标高以及室外整平标高。
4. 注明园路的纵坡度、变坡点距离和园路交叉口中心的坐标及标高。
5. 注明排水明渠的沟底面起点和转折点的标高、坡度,和明渠的高宽比。
6. 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根据算出的挖方量和填方量进行平衡;如不能平衡,则调整部分地方的标高,使土方量基本达到平衡。
7. 用排水箭头,标出地面排水方向。
8. 将以上设计结果汇总,用另纸绘出竖向设计图。
绘制竖向设计图的要求如下:
(1)图纸平面比例:采用1:200~1:1000,常用1:500。
(2)等高距:设计等高线的等高距应与地形图相同。
如果图纸经过放大,则应按放大后的图纸比例,选用合适的等高距(可按表1-1选用)。
一般可用的等高距在0. 25~1.0m之间。
(3)图纸内容:用国家颁发的《总图制图标准》(GBJ 103-87)所规定的图例,表明园林各项工程平面位置的详细标高,如建筑物、绿化、园路、广场、沟渠的控制标高等;并要表示坡面排水走向。
作土方施工用的图纸,则要注明进行土方施工各点的原地形标高与设计标高,
表明填方区和挖方区,编制出土方调配表。
9. 在有明显特征的地方,如园路、广场、堆山、挖湖等土方施工项目所在地,绘出设计剖面图或施工断面图,直接反映标高变化和设计意图,以方便施工。
10. 编制出正式的土方量估算表和土方工程预算表。
11. 将图、表不能表达出的设计要求、设计目的及施工注意事项等需要说明的内容,编写成竖向设计说明书,以供施工参考。
在园林地形的竖向设计中,如何减少土方的工程量,节约投资和缩短工期,这对整个园林工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土方施工工程量应该进行必要的计算,同时还须提高工作的效率,保证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