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的竖向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6.20 MB
- 文档页数:114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1.1 总体规定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
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
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
古树不得移栽,种植小乔木其胸径要求在6-10cm以上。
凡采用的乔木应有饱满的树冠,严禁种植无树冠光杆乔木,选用植物材料均应健康,无病虫害。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植物种植要疏密有致,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的效果。
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与任务其主要涉及的事物有: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竖向设计的基本步骤,竖向设计的任务及其目的园林竖向设计应与园林绿地总体规划同时进行。
在设计中,必须处理好自然地形和园林建筑工程中各单项工程(如园路、工程管线、园桥、构筑物、建筑等)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园林工程经济合理、环境质量舒适良好、风景景观优美动人。
这是园林竖向设计的基本工程目标所在,而不仅仅是安排若干竖向标高数字以及使土方平衡的问题。
一、园林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竖向设计是直接塑造园林立面形象的重要工作。
其设计质量的好坏,设计所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设计的艺术水平如何,都将对园林建设的全局造成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除了要反复比较、深入研究、审慎落笔之外,还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
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进行竖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使园林地形的起伏高低变化能够适应各种功能设施的需要。
对建筑、场地等的用地,要设计为平地地形;对水体用地,要调整好水底标高、水面标高和岸边标高;对园路用地,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只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
在此基础上,同时注重地形的造景作用,尽量使地形变化适合造景需要。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对原有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要深入分析,能够利用的就尽量利用;做到尽量不动或少动原有地形与现状植被,以便更好地体现原有乡土风貌和地方的环境特色。
在结合园林各种设施的功能需要、工程投资和景观要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地形改造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造园应因地制宜,宜平地处不要设计为坡地,不宜种植处也不要设计为林地。
地形设计要顺应自然,自成天趣。
景物的安排、空间的处理、意境的表达都要力求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灵活自由。
就低挖池,就高堆山,使园林地形合乎自然山水规律,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同时,也要使园林建筑与自然地形紧密结合,浑然一体,仿佛天然生就,难寻人为痕迹。
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各类适宜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的表面,利用植物向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
目前广泛使用的形式有屋顶绿化、壁面绿化、挑台绿化、柱廊绿化、立交绿化和围栏、棚架绿化等。
(1)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包括在各种城市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的绿化。
根据屋顶不同的立地条件,常见的主要有3种屋顶绿化系统:开敞型屋顶绿化、半密集型屋顶绿化、密集型屋顶绿化。
开敞型屋顶绿化系统采用抗逆性强的草本植被平铺栽培于屋顶绿化结构层上,重量轻,适用范围广,养护投入小,但缺点是景观可塑性小。
半密集型屋顶绿化允许使用少部分低矮灌木和更多种类的植被,能够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但是需要定期养护和灌溉。
密集型屋顶绿化可以使用更多的造景形式,包括景观小品、建筑和水体,在植被种类上也进一步丰富,允许栽培较为高大的乔木。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兴起的一种移动式屋顶绿化技术。
这种技术其实是开敞型屋顶绿化的改良,使用可移动的一体化屋顶绿化模块,施工上更为简单,而且可拆卸替换的特征使养护管理更易操作。
在世界七大奇观中有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为世人所垂慕。
在当今许多园林绿化先进国家或一些建筑密度过大的城市,除了尽量扩大绿地面积进行高标准的园林建设外,还利用广大的楼顶面积,进行精雕细刻的园林布置,以优美的园林植物和精巧的亭廊、花架、假山、喷泉、水池等园林建构物和雕塑小品,构成美丽的空中花园。
在我国的上海、广州、合肥、成都、大连等城市,也有一些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的建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用盆景#盆栽花草等合理摆设,形成盆景观赏园、结合场地情况,设置固定的种植坛和藤架,种植攀援植物和花木、全面铺垫种植土,植树、栽花、种草、参照地面小型庭园、游园的布局,修筑水池,堆叠山石,设置喷泉、亭廊花架、雕塑小品和其它技术装饰,并开辟小径,安置桌凳,供人们在楼顶花园观景、交往、休憩。
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从最大限度地发挥风景园林的综合功能出发,统筹安排园内各景点、设施和地貌景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合理处理地上设施与地下设施之间、山水之间、园内外之间高程上的衔接。
基本任务:地形设计;确定园内建筑与原来小品的高程;园路、广场、桥梁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拟定场地排水方案;安排场地土方工程;管道综合。
原则:风景园林竖向设计应在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充分满足场地内各种场所、建筑物、排水、种植的功能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就地取材,合理进行场地内土方的测算以及工程量的平衡,以减少土方量;合理确定高程,在满足场地内等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达到风景园林整体效果的设计要求。
设计步骤:资料的搜集;现场踏勘与调研;风景园林竖向规划设计图纸的表达。
等高线法:设计者进行三维空间思维及设计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
特点:能较完整地将设计地形与原自然地形地貌进行比较,方便地看到土方的变化情况,以进行土方的调配;整体性强;在同一张图纸上便可表达原有地形、设计地形状况及公园的平面布置、各部分的高程关系。
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所设计场地各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等高线: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性质: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灯。
山谷:景观面狭窄,成带状内向空间,有一定神秘河诱导期待感,是一个低地。
山脊:景观面丰富,为外向型空间,脊线为坡面的分界线,独特之处在于导向性和动态感。
减少土方工程量的措施: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建筑应与地形结合;园路选线对土方工程量的影响;多搞小地形,少搞或不搞大规模的挖湖堆山;缩短土方调配运距,减少小搬运;合理的管道布线和埋深。
竖向设计步骤园林竖向设计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设计和调整、修改的工作量都很大。
但不管是用设计等高线法或是用纵横断面设计法等进行设计,一般都要经过以下一些设计步骤。
一、资料的收集设计进行之前,要详细地收集各种设计技术资料,并且要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对全园地形现状及环境条件的特点要做到心中有数.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如下:1.园林用地及附近地区的地形图,比例1:500或1:1000,这是竖向设计最基本的设计资料,必须收集到,不能缺少。
2. 当地水文地质、气象、土壤、植物等的现状和历史资料。
3. 城市规划对园林用地及附近地区的规划资料,市政建设及地下管线资料。
4. 园林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及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
5. 所在地区的园林施工队伍状况和施工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与施工机械化程度等方面的参考材料。
资料的收集原则是:关键资料必须齐备,技术支持资料要尽量齐备,相关的参考资料越多越好。
二、现场踏勘与调研在掌握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应亲临园林建设现场,进行认真的踏勘、调查,并对地形图等关键资料进行核实。
如发现地形、地物现状与地形图上有不吻合处或有变动处,要搞清变动原因,进行补测或现场记录,以修正和补充地形图的不足之处。
对保留利用的地形、水体、建筑、文物古迹等要加以特别注意,要记载下来。
对现有的大树或古树名木的具体位置,必须重点标明。
还要查明地形现状中地面水的汇集规律和集中排放方向及位置,城市给水干管接入园林的接口位置等等情况。
三、设计图纸的表达竖向设计应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需要与总体规划同时进行。
在中小型园林工程中,竖向设计一般可以结合在总平面图中表达。
但是,如果园林地形比较复杂,或者园林工程规模比较大时,在总平面图上就不易清楚地把总体规划内容和竖向设计内容同时都表达得很清楚。
因此,就要单独绘制园林竖向设计图。
根据竖向设计方法的不同,竖向设计图的表达也有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和设计等高线法等三种方法。
由于在前面已经讲过纵横断面设计法的图纸表达方法,下面,就按高程箭头法和设计等高线法相结合进行竖向设计的情况来介绍图纸的表达方法和步骤。
1、竖向设计三种表示方法竖向设计的表示方法主要有设计标高法、设计等高线法和局部剖面法三种。
一般来说,平坦场地或对室外场地要求较高的情况常用设计等高线法表示,坡地场地常用设计标高法和局部剖面法表示:? ??1)、设计标高法。
也称高程箭头法,该方法根据地形图上所指的地面高程,确定道路控制点(起止点、交叉点)与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外地坪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 ??2)3)? ? (2)、当厂区场地的自然坡度大于4%,沿坡度方向的宽度较大时,宜采用台段式布置。
当厂区场地的自然坡度变化较大,有陡有缓时,可根据水泥工业企业的特点,竖向宜采用混合式布置。
2)、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园林场地竖向设计要有利于排水,要保证场地地面不积水。
为此,任何场地在设计中都要有不小于0.3%的排水坡度,而且在坡面下端要设置雨水口、排水管或排水沟,使地面有组织地排水,组成完整的地上地下排水系统。
场地地面坡度也不要过大,坡度过大则影响场地使用。
一船坡度在0.5%—5%之间较好,最大坡度不得超过8%。
?竖向设计应当尽量做到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约工程费用。
最好要做到土石方就地平衡,避免土方二次转运,减少土方用工量。
场地整平一般采用“挖高填低”方式进行,在竖向设计中要注意使挖方量和填方量接近平衡。
只有在排水不畅的低洼地修筑广场时,才以外来客土填方为主。
如(一)(二)好台阶划分、台阶高度、台阶宽度、台阶连接、运输联系、竖向排水等问题。
用这种布置方式时,矿石可惜自重运输,同时也可减少工程量。
(三) 混合式布置:当地形具有多面坡度或具有几个不同水平的整平面时,场地布置可分为若干个区段,每一区段具有不同的斜坡或不同的水平;即所谓按不同水平分区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地形崎呕的大面积工业场地,各工业厂房与构筑物应按生产系统和运输联系的方便条件分区布置。
一般可将铁路车站布置成一个水平,贮矿场布置在另一个水平;主井生产系统的建筑物布置成一个水平,副井生产厂房及与其有联系的坑木场、机修厂、材料库布置成一个水平,行政福利建筑物布置戊一个水平。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1.1 总体规定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
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
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
古树不得移栽,种植小乔木其胸径要求在6-10cm以上。
凡采用的乔木应有饱满的树冠,严禁种植无树冠光杆乔木,选用植物材料均应健康,无病虫害。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植物种植要疏密有致,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的效果。
项目3——任务2竖向设计图的绘制(精)项目三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图绘制任务2 绘制竖向设计图如图4-2图4-1【学习领域】1.园林设计平面图中各造园要素水平投影的绘制方法。
2.园林设计平面图尺寸标注方法3.园林设计平面图指北针、风玫瑰图等符号绘制。
4.编制图例表5.注写图名及比例尺等。
6.园林景观设计总平面图的绘制步骤。
【工作领域】1.实际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图环境的设置。
2.模板文件的使用。
3.园林图例及符号的熟练绘制或调用。
4.能够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的图例表。
5.正确注写园林平面图的图名及比例尺。
6.能够绘制园林设计平面图。
【行动领域】1.园林设计总平面图的正确表达。
★知识讲解1.园林设计总平面图中各造园要素的表达方法园林设计总平面图中造园要素主要有地形、山石、水体、园林建筑与小品、植物。
由于园林设计平面图的比例较小,设计者不可能将构思中的各种造园要素以其真实形状表达于图纸上,而是采用一些经国家统一制定的或约定俗成的简单而形象的图例来表达。
2.1地形地形是造园的基础,是园林的骨架。
是在一定范围内包括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等要素的自然综合体。
在造园过程中,对地形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景观要素,形成更为丰富多变的层次感。
其表现形式上有平地(广场、建筑用地等)、坡地(跳台、瀑布、梯步道路、微地形的树林草地等)、台地(不同高程的平台)、掇山、置石等。
除掇山、置石外,地形的高低变化及其分布情况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设计地形等高线用细实线绘制,原地形等高线用细虚线绘制,设计总平面图中等高线可以不注高程。
2.2园林建筑及小品在大比例图纸中,对有门窗的建筑,可采用通过窗台以上部位的水平剖面图来表示,对没有门窗的建筑,采用通过支撑柱部位的水平剖面图来表示,用粗实线画出断面轮廓,用中实线画出其它可见轮廓,此外,也可采用屋顶平面图来表示(仅适用于坡屋顶和曲面屋顶),用粗实线画出外轮廓,用细实线画出屋面。
对花坛、花架等建筑小品用细实线画出投影轮廓;在小比例图纸中(1:10000以上),只需用粗实线画出水平投影外轮廓线,建筑小品可不画。
竖向设计流程
1.收集和核实相关资料。
这包括收集工程用地及其附近地区的地形图、水文地质、气象、土壤、植物等现状和历史资料,以及市政建设、地下管线资料、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及基础资料等。
通过现场踏勘和调研,对这些资料进行核实和修正,确保其准确性和相关性。
2.总体竖向布局。
在景观设计的初步构思阶段,应考虑地形设计和竖向布置。
这一阶段基于对环境和场地地形的充分研究,结合场地的功能组织、结构布局、交通系统、绿化布置、建筑物设计、构筑物设计及辅助设施的安排,初步拟订场地的竖向处理方案和排水的组织方式,并进行有机的统一安排。
3.场地具体竖向布置方案。
在总体竖向布局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场地的竖向高程设计,明确表达设计地形,正确处理各高程控制点的关系。
根据场地内排水组织的要求,设计地形坡向,确定分水岭、排水区域、集水线和水流方向,制定地面排水的组织计划。
根据场地周边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资料及地形、排水和交通要求,确定场地内道路合理的纵坡度、坡长,并定出主要控制点的设计标高,确保与周边道路高程的合理衔接。
拟订建筑室内外标高,合理安排建筑、道路和室外场地之间的高差关系,具体确定建筑物的室内地坪及四角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