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冬病夏治三伏贴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未病先防,伏九贴提高儿童免疫力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7-11-29T13:26:33.7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作者:张雅梅陈小琴杨春笛杨春香王冬敏薛小平[导读]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是我们北方地区。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院 154002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是我们北方地区。
小儿哮喘、肺炎、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反复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常常困扰患儿,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以期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我们在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6年间,采用伏九贴(冬病夏治三伏贴及冬病冬防三九贴)治疗及预防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
为进一步研究冬病夏治三伏贴与冬病冬防三九贴的治疗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病症范围,探究其功效,以便于更好地为广大患儿提供绿色、天然无毒副作用且价廉、效佳、方便的药物贴敷疗法。
于2017年又回顾性总结了所观察的典型病例150例,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观察病例中,男99例,女51例;年龄6个月~18岁不等;病程2~7年不等。
其中,哮喘35例,过敏性鼻炎78例,过敏性咽炎9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15例,肺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者127例,反复感冒120例。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患儿面色萎黄,咳、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或鼻塞不通,咽部不适,晨起喷嚏,见凉风或闻特殊气味后咳重,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指纹淡红或脉弦、紧或滑。
2治疗方法2.1贴敷方法:冬病夏治三伏贴,我们是在每一年夏至后的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开始贴敷,一个伏天连续贴敷三天,共贴九天。
冬病冬防三九贴,是在每一年冬至后的一九、二九、三九的第一天开始贴敷,一个九连续贴敷三天,共贴九天。
2.2选用穴位:一般是选肺俞、肾俞、脾俞、天突等穴,根据病症辩证选用定喘、膻中、大椎等配穴。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一、概述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
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一)中医诊断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
(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
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
北京市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方案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医林小修冬病夏治三伏贴中医《内经》明确指出,“春夏养阳〞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三伏是阳气隆盛的最正确时令。
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最正确时机。
三伏天采纳中药穴贴进行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和中医特色。
穴位贴敷可起到纳阳摄气、扶正固本、强壮正气〔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施行证实,“冬病夏治〞可使人体阳气得到充实,抗病能力得到强化,为预防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反复发作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穴位敷贴具有药物透皮、经络传导、激发经气、内病外治的作用。
适应症:“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主要适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习惯性感冒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注意事项:1.每次敷贴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如果皮肤不敏感,不红不痒不痛,可适当延长至一小时。
如果出现皮肤发红、微痒、微痛,可随时揭去;2.如有发热应暂停贴敷;3.皮肤有破损、对贴敷有过敏及有疤痕体质者不能进行贴敷;4.夏季气候炎热,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汗出;5.贴敷期间,应禁忌生冷酒醋。
禁忌症:热性疾病、发热外感、孕妇、皮肤过敏、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不能贴敷;咳血、吐血、糖尿病者不宜贴敷。
三伏贴常见皮肤反应及护理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是什么?有作用吗?所谓《冬病》就是好发于冬天的疾病,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而《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时机,进行身体的调治,可以预防冬季旧疾复发,或减轻疾病的症状。
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也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正确时机。
中医所谓《春夏养阳》,人体虚弱的阳气在夏季调养恢复之后,到冬天时抗病能力就会强化,这就是《冬病夏治》的原理。
“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
小儿“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作者:暂无来源:《健康博览》 2012年第8期浙江杭州大敏我孩子体弱多病,尤其每到冬季容易哮喘反复发作,听说在夏季可以通过贴膏药的方法治疗,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方法。
A浙江省中医院于伟穴位敷贴,又称冬病夏治,也叫三伏贴和贴膏药。
所谓的“冬病”就是指冬天易于发生的一类疾病,比如感冒、咳嗽、鼻炎、哮喘、冻伤等,这些病每到冬天就容易发生,一到夏天基本能够缓解。
夏天阳气最盛,相助于人体,这一类易于因寒发生的疾病,就可以自然缓解。
利用这一原理,采用特定的温热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以激发体内的阳气,从而达到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的这一目的。
穴贴是一种比较公认的提高免疫力的外治方法之一。
穴位敷贴的时间一般都选在三伏天前后的一段时间,各地也会有一些中医院或相关医疗单位开设这一治疗项目。
穴位敷贴的治疗时间主要是选在孩子无病期间,如果遇到小孩子发烧或咽红肿痛,贴敷时间可向后顺延。
浙江省中医院穴位敷贴一个疗程,共需要就诊4次,之间间隔时间大约是5~10天,这段时间主要是让皮肤休息一下。
每次就诊,医院都会根据来诊时孩子的皮肤情况及家长要求,预约下一次穴贴的时间。
孩子每次贴敷需要多长时间根据皮肤及贴敷的经历会有所不同,医生会为孩子制订个体化方案。
贴膏药所采用的药物,都是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故贴敷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发红、脱皮,重者出现发泡,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其中皮肤发热、脱皮是不需要处理的。
如果水泡不大,也不建议做特殊处理,它会自然吸收的。
如果水泡较大,不建议挑破,可以局部涂一些红霉素软膏,让其自愈,也可以考虑到医院进行处理。
贴敷的当天,一定要限制孩子的活动量,活动后易于出汗,出汗容易导致膏药脱落。
孩子大幅度运动也可以改变胶布的粘着程度,同样可以引起膏药脱落。
回到家里,不要把空调打得太低,防止孩子受凉,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贴膏药当天,不建议进食生冷,或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类食物。
穴贴当天,不要游泳,局部皮肤也不要洗浴,如果需要,用湿毛巾擦拭一下就可以了。
一、三伏贴开展时间“三伏”是以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庚”之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一般以初伏第一天开始三伏贴工作。
贴敷以晴天的9:00—17:00为佳。
二、贴敷方法(一)患者取正坐位,暴露贴敷部位,先擦去汗液,再用75%的酒精消毒贴敷局部皮肤(面积要大于贴敷面积),皮肤干燥后,将贴敷膏放在选取的腧穴上贴敷。
(二)每次药物贴敷时间以不超过6小时为宜,儿童、老人及体质敏感者应酌情缩短时间。
(三)根据病情每伏贴敷1~3次,连续治疗3年为宜。
三、选取穴位基本原则(一)根据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如哮喘、久咳、肺痹、肺胀(呼吸系统疾病)应选取背部双侧的肺俞、心俞、膈俞、定喘、膏肓等穴位。
痹症(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应选取病变部位周围的穴位。
(二)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循经取之,选穴不宜多。
每次选用3~4个穴位。
辨证取穴、对应取穴及阳性反应穴相结合。
四、适应症(一)久咳、哮喘、肺痹、肺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1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二)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三)痹症(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怕冷,或遇寒加重者)。
五、禁忌症(一)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二)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三)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
(四)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
(五)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六、慎用人群(一)孕妇。
(二)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三)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四)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五)二岁以下婴幼儿。
七、注意事项(一)一般对小的水泡,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龙胆紫;若出现大的水泡,应及时妥善处理,以防感染。
- 2 -(二)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
冬病夏治“三伏贴”对尘肺病肺纤维化治疗作用考略尘肺病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职业病,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运用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治疗方法,连续三年在三伏天对300例尘肺病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穴位贴敷,经每年度冬季疗效观察,取得满意效果,对尘肺病肺纤维化拓展了新的治疗方法。
标签:冬病夏治“三伏贴”;尘肺病肺纤维化职业病的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
党和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各企业单位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
但是,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职业病患者数量大、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职业病危害广泛分布在煤炭、冶金、化工、建材、汽车制造、医药等行业。
特别是近年来,群体性及极端性职业病危害事件不断发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笔者所在医院是济南市卫生局直属的二级甲等职业病防治医院,承担着全市职业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功能,不同类型的职业患者到医院进行门诊和住院治疗。
尘肺病是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
西医在肺纤维化治疗上目前无突破性进展。
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对肺纤维化的治疗,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方法,内病外治与内治一样,是以脏腑经络辨证治疗理论为指导,将药物施予皮肤、孔窍、腧穴以发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活血祛瘀、解毒消肿、化瘀祛腐、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调整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衰,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治疗的目的。
内病外治宗师吴师机言“外治理论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是对外治作用理论的高度概括。
笔者所在科于2008~2010年三年夏天对患有尘肺病300例患者在三伏天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穴位贴敷,经每年度冬季疗效观察,取得满意效果。
2012年冬病夏治三伏贴
时间、适应症、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适合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哮喘、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等。
同时对成人咳喘病、腰腿痛等冬季疾病,以及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及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综合征、腰椎病、寒性胃溃疡、痛经、体虚感冒等疾病有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
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病频率,还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012年夏季“冬病夏治三伏贴”具体时间:
夏至(选贴)
2012年6月21日(星期四)
一伏(头伏)
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2012年7月27日(星期五)二伏(中伏)
2012年7月28日(星期六)-2012年8月06日(星期一)三伏(末伏)
2012年8月07日(星期二)-2012年8月17日(星期五)伏后加强(选贴)
2012年8月18日(星期六)-2012年8月27日(星期一)三伏贴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
炎、咽炎、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
以上疾病均是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通过“治未病”,在疾病尚未发作之前提前治疗,可以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望广大患者莫失良机,前来贴治。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三伏贴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
因为阳干之庚为肺金,庚日贴敷可补肺气。
10天为一伏,天干有10个,中伏第一天也为庚日,由此类推,三伏第一天同样是庚日。
因此,贴敷选择在每伏的第一天是为了与天时相应,激发体内阳气。
而一天之内,白天阳气盛,因此白天贴敷好,晚上不宜贴;而白天又以上午最佳,因上午阳气初升。
因为每伏的第二天为辛日,辛也属金,所以这一天也可贴敷,但辛为阴干,效果较庚日稍差。
中医认为肺属金,因此贴敷对于肺系疾病效果较好。
而对骨关节病等其他情况不一定非要选择庚日贴敷。
整个伏天都可收到满意疗效。
贴敷时间:成人4-5小时;儿童1-2小时。
2、敷贴对象: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3、禁忌人群:孕妇、1岁以下儿童、敷贴局部有破损者不宜敷贴;疾病发作期,如正在发烧、咳喘等。
4、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5、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