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人教实验版·九年级全一册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5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属于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框,主要讲述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即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以提高学生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1.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起点:(1)学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2)学习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学习了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经济文化权利(4)角色与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经济文化权利,及角色与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基础上,希望参与政治生活实践,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提高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3.学习障碍:学生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特别是参与政治生活的经验。
4.学习难度:理解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在享有政治权利方面的差别;行使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三、设计思想:1.教育理念:(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2)在教学中从传统的“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关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个案,及公民政治义务的其他内容。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4)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基础上的主动学习,课堂是师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探讨、互补、交流的课堂。
2.教学原则:(1)主体性原则: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服务。
(2)发展性原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3)过程性原则:加强知识发生过程和认知过程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新知。
(4)开放性原则: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心态保持开放和自由,加强开放性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情境与体验教学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六课参与社会生活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1、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P74页第一段)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②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驶权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
这就是:人民——人大代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它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怎样?其主要职权有哪些?(P74-75页)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与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它的监督。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3、依法治国的地位、含义、依据、意义、要求各是什么?⑴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⑵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其中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⑶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⑷依法治国的意义: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⑸依法治国的要求: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有法可依不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②实行依法治国,要求一切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正确做法,知道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能力目标:提高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国安安全意识,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难点:维护国家安全。
教材分析:本框主要让学生知道公民享有建议权、监督权,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知道自己有某些权利,但是不会区分什么是政治权利,也不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行使政治权利;学生思维还有一个误区,认为参与政治生活是大人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
这节课要落脚于学生的现实情况,纠正学生的思想误区,并且力争通过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和讨论中增长智慧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同步练习的编制。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张图片,提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答:保卫钓鱼岛,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
2、出示二张选举投票的图片,问:图片中的人在做什么?答:投票参加选举。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的选举有哪两种形式?答: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3、那么,你知道你知道保卫钓鱼岛和参加选举,属于哪个领域的内容吗?答:政治生活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二、出示学习目标后,出示自学思考题,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解答下列问题1、政治权利的含义是什么?2、我国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有哪些表现?3、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4、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5、行使政治权要注意什么?6、国家安全的内容是什么?7、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8、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三、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新课内容前言:通过自学,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政治生活包括哪两部分内容吗?答: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能力目标提高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积极参加国家管理的意识。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教学难点】树立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积极参加国家管理的意识。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图表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请三位同学准备小品表演《真臭啊!》。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播放动画: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由于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拥挤、空气污染、地面脏乱等等。
这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教师:这种现象对同学们来说一定不陌生吧!对于这种现象,你会采取什么态度和做法?学生回答(略)。
教师:要采取积极态度,向学校领导或有关部门反映的同学,具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问题。
方法二:(备选)播放课件:贪官隐藏期越来越短 2007年逾七成案发系举报播放课件:某某大江合理化建议两年创造价值近亿元教师:从这两个课件中,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管理国家、参政议政的意识越来越强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希望同学们也逐步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积极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课教学】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板书)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板书)1.什么是政治权利?它包括哪些方面?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并回答。
教师归纳:公民的政治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某某权利。
学生观看动画,结合动画阅读下列材料。
播放动画:第一次参加选举出示材料: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某某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某某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课时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要依法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
维护国家安全。
2、能力目标:依法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预习填空】1、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
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
2、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民有提出;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
3、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正确行使。
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
4、国家安全,包括哪些内容?5、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的安全关系着。
没有国家的安全,。
6、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政治义务的方式。
【自学指导】1.人民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2.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什么?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请你叙述全国人大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5.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其主要职权有哪些?6.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7.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8.在法治国家里公民该怎么做?【例题精析】(2012中考·无锡)“我有问题问总理”网络互动平台已经连续几年在“两会”期间推出。
2012年2月28日,北京学生韩冰在与温家宝总理在线交流时,就“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问题”提出了建议。
该同学的行为。
()A. 承担了自己对社会应尽的法定义务B. 超越了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范围C. 以合法方式行使了公民的政治权利D. 以合法方式履行了公民建议的义务解析:C。
该题考查对“公民的政治权利”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是公民意识强的表现。
首先排除A和D,韩冰是在行使权利;最后排除B,这种方式没有超越法律的规定。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三.做一做:
p83阅读下列材料,并指出其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小锋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某某假彩票案、某某劣质奶粉和某某嘉禾拆迁案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小明妈妈
采用书信、电子、、走访等形式,
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五.课堂练习:
向镇政府提出:增设法制专栏帮助人们了解“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该同学的做法是在行使公民的()
2.在一次地方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
①信仰佛教的王大妈②17岁的高中生李伟③班主任X老师④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赵某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学习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先发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的基础上,为本课题的学习气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课题使学生学会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石。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形式渠道。
公民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能力目标:通过对政治权利形式渠道的了解、比较、理解,使学生初步具有依法正确形式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通过维护国家安全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教育,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初步培养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名中学生上网”事例的探究和“帮助小民选择”的讨论,使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政治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培养学生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意识,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1.针对的问题: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公民怎样行使政治权利?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并不清楚。
例如,有的同学认为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常识误区。
2.学生的需要: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公,总有一天他们要迈向社会,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当中来。
而他们基本上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参与的政治生活少之又少,几乎是空白。
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希望在课堂上能接触相关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理论知识,并且有实践和参与政治活动的要求和冲动。
三、教学方法根据九年级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